写的是:小偷,妓女,乞丐,拣垃圾的,抢劫犯,杀人犯,毒贩子,强奸犯,警察,黑社会老大,越狱者,杀手,和尚,盗墓者,畸形人,侏儒,一天到晚吃白菜的人……这是一群被遗忘的人。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黑暗里有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可以捕捉到,尝尝天堂里的苹果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我要尝尝地狱里的苹果。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我抽烟,喝水,对着屋顶发呆。我写作的时候,头顶会有一个太阳。如果没有,那就创造一个就我所知,还没有人能够利用空气来给我们的生活指示方向,提供动机的各种元素,只有杀人狂或者一个作家似乎在从生活中可以重新汲取一定量的他们早先投入生活中的东西。任何语言都描述不了一朵花,但我们可以准确叙述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例如黑暗,幸福,爱与灵魂。蜡烛的泪滴落下来,会形成钟乳石的形状,这也恰好说明一个人的悲伤有...
第一节 不速之客在地底洞穴中住著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大门打开之后,是一个圆管状像是隧道的客厅:这是个没有烟雾的舒适客厅,有著精心装饰的墙壁,地板上铺著地毯和磁砖,四处还摆著许多打磨光亮的椅子。由于哈比人超爱客人来访,因此这里还有很多很多的衣帽架。隧道继续延伸,蜿蜒地深入山丘中,附近许多哩的人们都叫这座山丘为「小丘」,小丘各个方向还盖了许多圆形的小门。哈比人可是不爬楼梯的:卧室、浴室、酒窖、餐点室(超多的呢!)、更衣室(他有一整间房间都是用来放衣服的)、厨房、饭厅,全部都在同一层楼,也都在同一条走廊上。最好的房间都是在左手边(继续往里面走也...
自序[梁凤仪]我心换你心,并非相忆深。这只是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今日都会故事。因为,只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每个人生角色都有其难缠、委屈与凄惶之处。世界上充塞着埋怨自己角色难演、而不住艳羡别人际遇的人。事实上,二十世纪末生活压力随时代的进步而倍数越增,不论哪一个阶层的人,都疲于奔命,不住要强迫自己忍痛隐藏甚至埋葬柔情热泪,强颜欢笑去迎接生活上五花八门的考验和挑战。午夜梦回,筋疲力竭之余,谁不生了别人命运都比自己更胜一筹的妒羡与怅惘!终有一日,易地而处呢?那一番感受又将如何?对读者与自己最亲切和真挚的交代,是描写一些我感受到与接触到的人物,刻划出他们之间感情与相处上那些微妙、复杂、冲击、妥协等等重重叠叠的关系,以致构成凄然有泪不轻弹的现实场面。...
晨景 时序 晨景(1) 作者:伊永文 宋城楼上报时之鼓,只不过是一种标示,坊巷市井,直至四鼓后方静,五鼓又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时序 ,已被商业活动充满…… 晨景 当晨光还在城市脸庞上闪动,巷陌里已传来了铁牌子的敲打声了—— 来自寺院的行者、头陀,一手执铁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着,沿门高叫着“普度众生救苦难诸佛菩萨”之类的佛家用语,同时,以他们平日练就的念佛的嗓音,大声地向坊里深处报告着现在的时辰…… 起初,报晓的本意是教人省睡,起来勿失时机念佛。这样,行者、头陀们在日间或当月,过节时便可以上门要相应的报偿了:施主将斋饭、斋衬钱赐予他们。由于行者、头陀所具有的唤醒痴迷的本色,加之他们每日恪守时间准确无误,日子一久,行者、头陀便成了职业的报晓者了。...
一法兰克王国的军队列阵于巴黎的红城墙之下。查理大帝即将来此阅兵。官兵 们已恭候三小时有余,天气闷热。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浮云布满天空,显得有 点阴沉,套在盔甲里的人犹如焖在支于文火之上的锅里。在纹丝不动的骑兵队列 中并非无人晕倒或作昏昏然状,然而盔甲一无例外地以同样的姿势昂首挺立在马 鞍上。蓦地响起三声军号令,头盔顶上的羽毛刷刷地响动起来,仿佛沉闷的空中 吹过一阵清风,将那种海啸似的粗重的呼吸声一扫而光,武士们原来一直被头盔 的颈套憋得喘息不止。查理大帝终于来了,他们看见他远远地走来,他的坐骑似 乎比真马犹大,他长髯拂胸,手握缰绳,威严而英武,又英武又威严。他走近了, 同他们上次看见他时相比,显得苍老了些许。...
本文件末尾特附“清末·程世爵版”全目录,供对比; 正文: 卷一古艳部 升官 一官升职,谓其妻曰:“我的官职比前更大了。”妻曰:“官大,不知此物亦大不?”官曰:“自然。”及行事,妻怪其藐小如故,官曰:“大了许多,汝自不觉着。”妻曰:“如何不觉?”官曰:“难道老爷升了官职,奶奶还照旧不成?少不得我的大,你的也大了。” 比职 甲乙两同年初中。甲选馆职,乙授县令。甲一日乃骄语之曰:“吾位列清华,身依宸禁,与年兄做有司者,资格悬殊。他不具论,即选拜客用大字帖儿,身份体面,何啻天渊。”乙曰:“你帖上能用几字,岂如我告示中的字,不更大许多?晓谕通衢,百姓无不凛遵恪守,年兄却无用处。”甲曰:“然则金瓜黄盖,显赫炫耀,兄可有否?”乙曰:“弟牌棍清道,列满街衢,何止多兄数倍?”甲曰:“太史图章,名标上苑,年兄能无羡慕乎?”乙曰:“弟有朝廷印信,生杀之权,惟吾操纵,视...
第一期、生孩子的奥秘《易海方舟》中登过一个郝先生断过的命,其命为:乾:戊 己 乙 丁戌 未 巳 亥大运壬戌,流年戊辰。郝先生在戊辰年春为他断的,原话为:“你去年的孩子今年生,今年你孩子生不成,今年你又逢怀胎年。”命主问,“你看我今年养车怎么样?”郝先生答:“你千万别养车,否则你除钱赚不下,到今年底你要打两场官司生一肚了气。”所有的断语丝毫不差,全部应验。大约来了近20封信寻找答案,没有一个完全答对的,接近答案的不多,可见当今命学界的水平。看此命生孩子的奥秘,要点就是抓住丁火神为子女,而不要按命书中讲的以七杀作孩子。因为食神为子女,又临子女宫。丁卯年怀孕,子女星丁火逢合,妻星戌土逢合,表示妻怀胎,但合丁火之壬水太衰,到戊辰年戊克壬,壬不能合丁,主流产。而戊辰年又怀孕是辰戌冲之故,妻星戌为丁火之墓,逢流年冲开墓,表示妻怀孕。...
本書所集文字乃是卅八年到臺後七八年內在各報刊所已發表過的文章。我自己亦未搜集保存。孫守立君保存無遺,編成此書,以為有便于青年好學之士,乃商之三民書局印行。孫君熱忱淑世,處處為青年著想,至為感佩。 此書不是一有系統的著作,但當時寫這些文字實在是環繞我的“歷史哲學”、“政道與治道”、“道德的理想主義”這三部書而寫成的,也可以說是以這三部書所表示的觀念為背景而隨機撰為短章以應各報刊之需要。 這些短篇文字,不管橫說豎說,總有一中心觀念,即在提高人的歷史文化意識,點醒人的真實生命,開啟人的真實理想。此與時下一般專注意于科技之平面的,橫剖的意識有所不同。此所以書名曰“生命的學問”。生命總是縱貫的,立體的。專注意于科技之平面橫剖的意識總是走向腐蝕生命而成為“人”之自我否定。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學問。由真實生命之覺醒,向外開出建立事業與追求知識之理想,向內滲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