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与重 1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然而,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密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第一部分厂门口,丁爷和老苏正在下棋。丁爷还喝酒,喝早酒。快七十岁的人了,做门卫,正规说法是保安。当然谁也没指望这样的老家伙去捉贼,除非都是些老眼昏花八十有余的老贼。厂里的几个小年轻说丁爷是老不收心的莲花白,老不退火的残渣余孽,几十年才浮出水面换一口气的老鲨鱼。总之极不尊敬他。丁爷在棋盘上永远的对手是老苏,厂里的厨子。大生活1(1)成都极少有透亮高远的天。太阳一般在云层后窖得很深,把云烘得热透,像个大锅盖罩着这个城,城就很闷,很潮。柳东困乏地睁开眼,打一个惊天动地的呵欠,起床。一夜没睡好,梦中全是麻将中的筒条万,手气极佳,想什么牌,可可地就来什么牌,直和得老苏那几个傻瓜瞳孔都放大了。赌博思想害死人,害死的那是别人……柳东摸着胀鼓鼓的腰包,心说这千万别是梦啊。却正是梦。辛辛苦苦折腾了一宿,眼巴巴地看到稀饭化成水,这滋味难受至极。柳东,想去他妈的,只当免费娱乐一夜,并没有...
原文作者:爱你不久我是一名小姐,全国都把做我这一行的人叫做“鸡”,因为只读到初中,所以到现在都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把做我这行的人比喻成“鸡”,还好,用简单的头脑想一下,十二生宵里面有鸡,证明中国的传统还是很喜欢鸡的,起码里面没有鸭.所以我也不想问人这个由来了.“心情”是我最好的朋友,今天决定开始用网络记录这个朋友的行踪,给自己.我是个简单的人.文字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不想太累.楼主PS:(开篇)今天mop.的天气比较热,所以起得特别早,吃完中饭就到了公司,(酒店桑拿中心),上班是我生活的必须,工作时间每个星期会调换一次,早班13:00至晚上8:00.如果换成晚班就是7:30至第二天早上6:00.每月如此.当然,每个月都有休息.而且是连休.时间长短看自己的身体情况了....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至是弱点。陈平巧解“白登之围”,在于他抓住了一个重要女人的心理特点。历史上的厚黑人士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就一番大业的,往往不是项羽等英雄豪杰,也不是张良、诸葛亮等谋略家,而是那些资质平平的人物。比如刘邦、刘备、朱元璋,甚至《水浒》中的宋江。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就拿刘邦和项羽来比较分析一下。...
李德福 著作者前言第01章 四谷坂町的孩子 第02章 “荣耀的16期” 第03章 军旅初步第04章 “巴登巴登盟约” 第05章 仕途几折 第06章 谍报武官第07章 转调新任 第08章 战锣敲响 第09章 淞沪周旋第10章 赴任关东军 第11章 进攻热河 第12章 塘沽协定第13章 内乱升官 第14章 开拔之前 第15章 “剿匪与警备”第16章 谋划大进攻 第17章 九江之战 第18章 南浔线受挫第19章 攻陷田家镇要塞 第20章 踏进武汉城 第21章 “改善形象”第22章 南昌攻坚 第23章 起衅随枣 第24章 受挫长沙城下第25章 重获要职 第26章 “肃正作战” 第27章 诱降纳叛...
Author :Issue : 总第 180期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 吻公主 ●〔德〕汉斯·里鲍 ○华 霞译 我去北海休假。当天晚上,当我要喝一杯啤酒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好事——慈善募捐晚会。“上帝啊!”我对坐在我旁边的一个面相尖酸刻薄、胖得像啤酒桶似的先生说,“我想,这恐怕不是举行什么舞会,倒像是要剥人皮的了。这个晚会所募得的款子将会装进谁的口袋?” “在这样光明正大的场合是决不会剥人皮的,”那个啤酒桶对我说,“您捐献的钱将用于美化海滨林荫大道。”我口袋里只有200马克,要用它来度过这20天的假期,所以无意为美化什么林荫大道去捐款。这时飘来了一位姑娘。...
安妮宝贝笔调的基本心情线路:下坠——上——呼吸——上——呼吸——疼——心中空洞。眼下虽有文本若干,书中实无一招。安妮宝贝的忧愁语调,读一篇即可不必多读,读一篇和读一千篇一样,不会再有新鲜感。安妮宝贝,以一个女人特有的方式和魅力走着余秋雨式泛滥散文的老路,只是方式不同,姿态不同,诱惑方式不同,题材不同。安妮宝贝的散言文字正如烟花,铺天盖地落下的时候,应该消失得很快了。安妮宝贝,一地鸡毛。安妮宝贝洋洋洒洒地写出的一箩筐文字,全都是鸡毛蒜皮。安妮宝贝就像一个拔毛者,把自己衣服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喘着憔悴的几口气把它们吹到窗外,烟花一般地从空中缓缓下坠。安妮宝贝的全部文字,是鸡毛写作的模范应用文。...
朗天1989年之后,王家卫、王朔、村上春树、周星驰,也许再加上昆德拉(Milan Kundera),纷纷成为香港观众/读者的宠儿(其中有层级的区分,但这里无意细论)。在《“后九七”与香港电影》中[1],我尝试勾勒出村上春树和周星驰跟80年代末以后社会情形的关系,本文则尝试分析王家卫的作品如何适逢其会,在当时的氛围下一鸣惊人。法国诗人及剧作家瓦莱里(Paul Valery)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属于两个时代。”但在资讯爆炸的当下,也许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何止属于两个时代!20世纪以降,令人惊异的事物(其中一样当然是电影)不断出现,生活的不连续性、文化断层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时代”日趋繁多。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每身穿一个时代(打扮),口袋里带着另一个时代(书),想着的又是第三个时代。在创作方面,更是不同的时代的风格和技巧都可以,甚或经常碰撞拼凑在一起,无论你是否喜欢这叫作后现代,又无论你是否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