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它小岛之内”,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电台广播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大元帅天皇裕仁宣读的《终战诏赦》,宣布日本国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中国战区在芷江受降;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盟军受降典礼,日本国外相重光癸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接着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后,美国、中国、联合王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九国代表相继签字,徐永昌上将代表中国...
《逆隋》作者:老茅序章第一章祸福相依“干!”“干!”这是在中国沿海的一个小城市,这里每天都灯红酒绿,尤其是到了周五晚上,无论是大小酒楼几乎都是爆满,辛苦了一星期的红男绿女们,涌进各种消费场所,吃、喝、嫖、赌,尽情的享受人生。换在平时,对于那些高档场所,杨天只有羡慕的份,偶尔进去一次,也是陪着领导的小兵一个,只能干些陪酒的工作。今天杨天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成了一回主角,请了十数人进入一家三星级酒楼,连开了两桌。哦,差点忘记了,杨天是一个保险推销员,虽然进的是一家国际性的大保险公司,但丝毫改变不了他窘境的生活,在保险公司,一切都靠业绩说话,你干得好,自然可以捧你上天,工资,奖金可能是同年龄人的数倍,数十倍;干的不好,对不起,或许维持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我的特种生涯》作者:猎鹰第一章·训练营(炼狱)(1)1996年,我参加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演习。作为红军一方,我们驻守一个高地。当时我不过才从军一年,还是一个小新兵。对于我来说,参军这么久,一直是一些常规的训练,所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演习很兴奋,渴望多杀几个“敌人”。然而好笑的是,在敌人什么样子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某一天醒来我们被告知,我们连阵亡了一半,而我也被列入阵亡名单。1996年,我参加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演习。作为红军一方,我们驻守一个高地。当时我不过才从军一年,还是一个小新兵。对于我来说,参军这么久,一直是一些常规的训练,所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演习很兴奋,渴望多杀几个“敌人”。然而好笑的是,在敌人什么样子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某一天醒来我们被告知:我们连阵亡了一半!而我也被列入阵亡名单。...
《武夫当国》 作者:闽南愚客 第一部分:滦州 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 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 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 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
《寒士谋》作者:坐井观天的青蛙序(一) 时光飞船 2053年,中国山西省。在一座偏僻的山林里,有一座简陋的木屋。一位穿着黑色紧身服的青少年缓缓地走出木屋。他一脸冷峻地低头看着手机上的新闻报道。 “据联合国天文部可靠情报,一道长达三千公里的太阳耀斑将会于今日凌晨三点降落在我国山西,从各国而来的,物理学界权威人士纷纷在我国山西集中” “哼,一群居心不良的贼子。”文不凡冷哼道,目光如炬地眺望着耸立在山林南方的一座由纯钢铁打造的巨大军事基地。 年仅19岁的文不凡是中国一名优秀的特务人员,据说他的双亲也是特务人员,不过在他的母亲生下文不凡不久,他的父母亲就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去世。作为孤儿的他,被他父亲的朋友同时也是特务部的部长‘李如龙’收留。...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是个天崩地坼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从黄土高坡上杀下来的闯王李自成,率领着被朝廷称作是“流寇”、“逆贼”的农民军,彻底占领了大明朝的京师北京。也就是在这天夜里,崇祯皇帝在煤山寿皇亭(今北京景山东部)自缢身亡。从此,甲申三月十九日就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标志着大明帝国的崩溃,而且也预示着异族即将入主中原的开始。后人已不太清楚崇祯帝自杀前后的详细情况,现有的记载也不尽相同,甚至是矛盾百出。据说崇祯帝在三月十八日就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便匆匆安排后事。在这天晚上,崇祯帝在乾清宫最后召见周皇后和宠爱的袁妃。痛饮数杯之后,崇祯决定把太子及永王、定王分送外戚周、田二氏,由他们设法保护外逃活命。安排妥当之后,崇祯帝对周皇后长叹一声道:...
01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陶器诞生陶瓷是有着最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收藏,它的文化背景也最为奥妙。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多长。我今年53岁,以我这样的年纪,两个人首尾相接就进清朝了,五个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当时还是盛世,是他年轻的时候,大概有33岁;十七个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个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个人首尾相接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从甲骨文出现到现在。以此看,历史没有多长,对吧?我们一旦把它量化,就会感到它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我们有文字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不足五千年,就用刚才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是我这样年纪的一百个人首尾相接,大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
作者:梅毅从头收拾旧山河——朱元璋的个人“奋斗史”纵欲的困惑:明朝灭亡的历史悖论(1)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珍履三千,凄凉千载!这首《烛影摇红》丽词,乃明朝南都陷落之际松江美少年夏完淳的感时伤怀之作。绮楼盛境,帝国繁华,转瞬间皆成梦忆,不能不让人扼腕慨叹。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其实,欲望,绝非一个贬义词。人之所以为人,欲望乃基本的原始驱动力。中国社会,从历史的经验大体上讲,一向对“人欲”采取优容的态度。遥想圣人孔子,曾侃侃言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肯定了人生的基本欲望。即使是给后世人以刻板说教印象的理学宗师朱熹,他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原本的指向是要求帝王敬理克欲,并不是板着面孔训斥一般士民来压抑基本的欲望。而且,明代以来,“童心说”、“性灵说”、“情教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