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孙子兵法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教论》、《孙子评传》等。内容简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 在今天,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其蕴涵的哲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讲中,多年从事古代军事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朴民从《孙子兵法》的体系分析入手,对其思想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认为孙子兵法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它包含了四个层次:第一个...
序章 我是黑旋风李逵的后代 ——李翰祥:《三十年细说从头》 1948年9月22日。 北平的初秋,天穹上布满了一团又一团灰黑色的雨云。一阵阵凉风吹拂着位于北平西郊“圆明园”废墟上的几株枝桠参差的古槐,发出尖厉的啸音。大朵的雨云越压越低,似有一场骤雨将至之势。就在这个秋天的早晨,有一位只有二十二岁的青年学生,独自走进了这座在八国联军纵火焚烧下变得满目疮痍的废园里来,进行最后的辞别。他,就是已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除名的青年李翰祥! “明天……我就要离开北平了!”李翰祥魁梧的身材,穿着一套洗得发白的蓝布学生装。他来到那几根孤零零的汉白玉石柱子下面,脚下是一片碎石瓦砾。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定定地凝望着那罗马式的石雕柱头,透过那几根残柱的缝隙,李翰祥可以望见头顶上那一方乌云翻滚的阴霾苍穹。他对即将到来的秋雨毫不介意,因为此时他面对着昔日辉煌的西洋楼“远瀛...
内容提要古老神秘的佛教密宗,正引起当代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说起密宗,格鲁派、宁玛派、黄教、红教……这些瑰眇的名词对不少人已不陌生。可是,若提起觉囊派,恐怕知道的人就少而又少了,这不仅在于它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小派,更在于几百年前它似乎已经销声匿迹,连有些新近出版的藏传佛教史书都断言:“到十七世纪后半期,觉囊派就不复存在了”。引子“你是说,念了两天颇瓦经,死者开了顶,还有头发脱落?”我问智光师。“这是你亲眼所见,还是听别人说的?”修炼密宗颇瓦法,修通者头顶正中会陷下一个坑,谓之“开顶”,且可插入一根吉祥草不倒下,这一瑞相,我以前就有所了解。但是,人死后,经上师念颇瓦经,死者仍可开顶脱发,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08日 14:59主讲人简介:徐德明: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内容简介:《金粉世家》是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展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的儿子金燕西偶遇平民女子冷清秋,不惜一切代价苦苦追求,而学生身份的冷清秋虽内心清高、孤傲,但囿于对金燕西的绝对信任,与他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于是和金燕西演出了一场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感情悲剧。与此同时,另外一条线索也贯穿其中,金燕西的父亲国务总理金铨在官场上的跌宕起伏,到最后的突然离世,暴露了北洋军阀时期官僚们骄奢淫逸、勾心斗角的丑恶嘴脸。这是一部长途跋涉的连载作品,1926年在北京《世界日报》上连载,至1932年刊完,近乎6年。...
主讲人简介潘厚任,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参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工作,多年来一直在航天部门从事项目研究,曾任“神舟3号”飞船副总指挥,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内容简介太空科技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应用,所以我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中国的空间科学,讲一些概况。我们国家前年已经公布了航天的白皮书,我们在“神舟”载人飞行以后,还要进行发射空间实验室,甚至于建一些太空站,甚至于还要探测月球,还要进行行星际的探测,在这些各种飞行器上面,以后都会有科学探测的有效载荷,进行各种各样的探测,另外我们国家的应用卫星也会不断地发射,在这些卫星上,我们还将继续利用它的条件来进行太阳辐射等研究,特别是为航天工程配套的需要在上面进行单粒子事件这些实验,直接为航天工程服务。...
-中国教育3台访谈纪实2009/11/14教育台记者:熊先生您好,今天很有幸采访到您,这也是我们跟您学习的过程。采访您的第一个问题:在两千五百年以前,老子就告诉我们:“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在教育上有什么意义?熊先生:这个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很多的哲学家都在想追寻的一个答案。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到底表述的是什么?实际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前慧智同运的文化是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来认识事物;因此,就对认识事物的系统性、大一统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系统,既简练又包罗万象的一个系统。说它简练,只简单地用了象数理气,加上一个“道”和“德”,来规范它,那么就称之为“一元象数理气”,就把世间的有相世界和无相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包容进去了。...
吴宏伟,男,1952年生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作为高级访问学着,曾留学前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和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内容简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其生活的质量,其中,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精神享受的一种方式,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在旅游中也会碰到一些麻烦的事情。这些麻烦有的来自于旅游者自身,有的来自于旅行社,有的来自于第三人。发生这些麻烦后,旅游合同则成为法律的依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注重旅游合同的细节,一些旅行社也利用人们对旅游合同相关知识的缺乏而设置陷阱。如何正确理解旅游合同,如何鉴别在旅游合同中的欺诈和陷阱,使人们真正享受到旅游的乐趣。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董永站在父母的坟冢前,他是来哭坟的,但是董永站在那儿,从曙色熹微的黎明一直站到太阳初升,他的眼泪始终流不出来。流不出眼泪也就哭不出声音,董永堂堂男儿郎,他是绝不会像村里的那些妇人那样,一边朝官道上的行人左顾右盼,一边扯着嗓子在亲人们的坟上哭号的。 董永弯腰拔掉了父母坟上的几株杂草,点燃了一堆纸钱,他看见风把坟前的白幡吹得噼噼啪作响,纸钱燃起的火苗也随风势左右倒伏,清明时分风露寒冽,董永忽然想至,父母的亡灵会不会觉得冷,他记得母亲临死时身上穿的寒衣千疮百孔,露出的棉絮是乌黑干硬的,董永想到自己做了多年的游乡货郎,手里不知卖掉了多少棉花和布匹,却未曾想到给母亲置一件新衣,董永心里一阵酸楚,一滴眼泪就挂在了他的年轻的脸颊上。...
Author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Issue : 总第 112期Provenance :《金蔷薇》Date :Nation :苏联Translator :李时 莫泊桑在里维拉有一艘游艇叫作“漂亮的朋友”。他的一篇最悲惨、最惊人的作品《在水上》就是在这艘艇上写成的。 在“漂亮的朋友”上,莫泊桑用了两个水手。年岁大一点的一个叫伯尔纳。 水手们一丝一毫也没让莫泊桑看出,他们在为他担忧,虽然他们看到近来他们的“主人”有些不对头,不用说脑子里的思想,就光是那份受不住的头疼也能使他发疯。 莫泊桑与世长辞的时候,这两个水手给巴黎一家报馆的编辑们写了一封简短笨拙的信,这封信充满了人类沉重的哀痛。也许只有这两个普通的人,与一般对莫泊桑的那种错误的看法不同,知道他们的主人有一颗痛苦而羞怯的心。...
朱敏:1980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198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师从我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周明镇院士和张弥曼院士。是国内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博士。主要从事早期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及生物地层学研究。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2000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 称号。 内容简介 今天非常高兴给大家介绍生物演化的过程。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古生代的海洋霸主》。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题目,古生代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地质历史的一个阶段。我们把以前的地质历史分成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就是地质历史时期从五亿九千万年到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一个阶段。在这些鱼类还没有登陆之前,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就是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类。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整个时段,是从脊椎动物的起源,一直到四足动物的起源,从寒武纪一直到泥盆纪的末期,这里头涉及到脊椎动物演化的很多重要...
主讲人简介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主持包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怀安周恩来纪念馆等百余项工程的设计工作。齐教授在建筑设计中重视国情、运用中西方建筑的传统手法,探讨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做了不懈的努力。他的作品曾经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2项、银质奖2项、铜质奖2项。出版《城市建筑》等专著2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1997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内容简介齐康教授至今已经设计建筑作品一百余项,他的这些作品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区,这些建筑都体现出了地方的特色。在节目中,齐教授通过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福建博物院等作品的分析,对地区建筑文化的体现归纳出九点结论:1、地区及地区的环境是建筑的属性。...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0日 15:04 主讲人简介: 沈 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承担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跨学科研究工作。近20年来共发表近百篇研究报告,出版专署10部,专利3项。 内容简介: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谚语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对不对呢?应该说有一部分是经验之谈,也有一部分是科学根据。对于梦的解释,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解释。比如说中国的《周公解梦》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在白天醒着的时候,意识活动控制无意识活动,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意识控制了,这个时候无意识的欲望,就以梦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梦的形式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