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传》作者:刘升元,秦新成**** **** ****《老子传》再版前言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老子其人其地,最早的传述者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里所述的老子,有名、有姓、有字、有谥号,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他的籍贯有国、有县、有乡、又有里,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有官职,曰:“周守藏室之史也”;有跟同时代名人孔子的交往,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有老子清楚的世系,曰:“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事于汉孝文帝,假之于解为胶西珢太傅。”据高亨先生《老于注释》考证,老子生于鲁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老子父亲李乾是周朝的下层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时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使得他成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作者:叶圣陶1980年北京编者的话 一、叶圣陶同志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我们编辑《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叶圣陶同志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改进语文教育作参考,并适应一般读者学习语文的需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九八〇年八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作者: 何跃青 第一章:执拗的童年 成龙在母腹中呆了12个月才迟迟出世,结果又以12斤的超级重量成为轰动新闻,这个"巨大儿"一降生就命运多舛,父母因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而差点将他送给别人,作螟蛉之子。家境虽穷,父母却"望子成龙"。成龙6岁便被送上学。然而,成龙却不争气,一年级便留级,"读来读去都是一年级"。最后,小学一年级便成了成龙的最高学历。 爱打架的"坏孩子"和永远的一年级 抗日战争后,辗转逃难到香港的两名年轻人在相关相遇成婚,1954年生下一个婴儿,由于当时香港经济不景气,这对父母根本付不起巨额的生产费,为其接生的女医生开出丰厚的条件,希望领养婴儿,但他们认为孩子在吉年出生,而且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于是拒绝了女医生的好意,辛苦筹足了医药费,带孩子回家。由于孩子是在香港出生,父母为纪念他们逃难平安在港产子,特意取名陈港生,这个孩子,便是日后纵横影坛的成龙。...
《晚清有个李鸿章》作者:赵焰下载:()第一章鸦片的宿命(1)看起来,所有的缘起似乎都是因为鸦片。历史进入了19世纪,或许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从植物当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竟然引起了世界的巨大震动。在这里,鸦片是一个偶然,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必然。这样的鸦片就如同伊甸园的那个苹果一样,具有的,是与世界相当的意义。世界并不完全是空间意义上的,它更多体现的,是时间上的。苹果在必须出现的时间出现,在必须出现的地点出现,并且以一种魔幻的方式,与世界和人类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同样,鸦片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所具有的意义也是如此———这种从最漂亮的花朵的果实当中提炼出来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与那只苹果一样,它具有着符号的意义,它所代表的,是那种逃避不了的宿命意义。...
《告诉世界我能行》作者:佚名序:引领成长的“知心宝典”海飞在2005年阳光灿烂的春夏之交,“知心姐姐”卢勤写给孩子的新著《告诉世界,我能行!》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一是为卢勤高兴,因为卢勤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二是为孩子们高兴,因为孩子们有了一册引领成长的“知心宝典”,面对成长不用愁;三是为自己高兴,我当了1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终于有机会与出版界的精英、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金丽红女士一起,出版一本最想为孩子们出版的书。卢勤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孩子们的,孩子们也离不开“知心姐姐”。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办公室与卢勤的办公室一墙之隔,与卢勤抬头不见低头见。卢勤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了孩子的事业,想的是为了孩子,说的是为了孩子,做的是为了孩子。记得今年新年后的第一天上班,卢勤办公室的门还未开,一个来自东北的小伙子就带着...
《庄子传》作者:王新民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冰心传》作者:肖凤致青年读者——代序(一)时间:1984年6月11日上午。地点:北京西郊一座高等学校宿舍大院内的高知楼。一间清洁、明亮的书房里。一位慈祥的老者坐在我的对面。——她的那张很有特点的面庞,能给任何初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八十四岁的高龄了,肤色依然白里透红,除去又高又阔的额头上刻着几条明显的皱纹外,其他地方仍然显得白皙细嫩。一双丹凤眼,眼角稍微有点下垂,但是还能射出熠熠的光彩。在这流动的光彩中,与其说是流露出睿智,不如说是流露出了更多的慈爱和宽厚。嘴巴的线条很柔和,缓缓吐露出来的语言,是聪慧的,谦逊而又严谨的,听起来非常入耳,带着有德、有望、有智的东方老人特有的那种令人倾倒的修养。当我向她请教:对于为她立传,可有什么意见时,她沉思片刻,慢慢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真。我希望写得能够象我。”...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书中也谈到了这么多年中国教育存在的很多“病”,那您能不能概括一下这些病?赵健伟:我认为,中国目前教育的首要问题主要是教育理念出现了严重偏差。也就是说我们误读了教育的本质,我们切割了教育的整体内涵而只注重其某一功能。比方说,我们只注重了教育对知识培育的功能而大大忽视了教育更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教育首先是要从心灵及行为上育人,这里面包涵着道德育人、诚信育人、生存能力育人等等,而知识只是作为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工具,而这个“人”的概念就是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具...
《赵匡胤传》作者:金舟第01章流放与艳福她先是忸忸怩怩,再是半推半就,将赵匡胤搀到了自己房内……流放中的赵匡胤,居然因祸得福,与少年时代的情人过起了如鱼得水的快活日子。从乱到治,从治到乱,周而复始,延沿不息,这似乎是历史的规律。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惊人相似的事件,但这些事件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周治八百载,到诸侯纷争,五霸七雄混战;汉统四百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厮杀了四百个春秋;唐朝贞观之治何等辉煌,而到了五代十国,简直乱成了一团麻,在短短的五十三个年头里,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窃权篡位,征战杀戮。真是大好河山飘洒腥风血雨,肥原沃野到处饿殍狼藉。到了公元九六○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汴京登上了帝位,削平藩镇,天下一统,才又给中国带来三百余年的稳定和繁荣。有句老话: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换句话说:得民心则治,失民心则乱。古今中...
《鲁迅传》作者:王晓明序言为鲁迅写一部传,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是我久蓄于心的愿望。我曾经那样崇拜他,一直到现在,大概都没有像读他这样,认真而持续地读过其他人的书。书架上那一套淡绿色封面的《鲁迅全集》,大多数分册的书脊,都被我摩挲得裂了口,我生长在那样一个荒谬的年代,今天的年轻读者也许想象不到,我十六八岁的时候,唯一可以自由阅读的非“领袖”著作的全集,就是《鲁迅全集》偏那里面的思想是如此深刻复杂,文字又那样生动有力,它们自然会深入我的灵魂,在我的意识深处沉淀下来。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只要有什么事情强烈地触动我,我就多半会想起它们。譬如,从稍懂人事起,我在生活中几乎随处都感觉到人民的盲目和愚昧。...
《看见自己的天才》作者:佚名雷公仔子“神啊!可怜我这个女人家!为了这个家,我把命都献上了,肚子里的孩子,要不就流掉它,要不就赐给我一个‘雷公仔子’,可以保护这个家,为我讨回公道的孩子……”这是我出生前,妈妈每天都要跟神明说的话!在妈妈未怀我之前,我们的家曾是家族里人人称羡的家庭。爸爸留日返国,才二十几岁就当上平溪乡农会总干事,由于年轻有才华,在整个乡里举足轻重,但也由于年轻气盛,无意中得罪了派系。在一次农会职员卷巨款潜逃事件中,爸爸不仅失去了一切,还被判了一年的徒刑,甚至连带着家族的产业也因此遭到查封,以弥补公款损失。为了生活,当时已经怀孕的妈妈不得已,也只好下矿坑工作,而且,为了能够有多一点点的收入,好让家中老老小小都能够有饭吃,她咬着牙做最吃重的推台车运煤工作,还一天做两班,常常累到手脚发软,推着车从斜坡上滚下,若遇到雨天更是跌跌撞撞,一身湿泥,好几次她都想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