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认识帝王之术的学问1成功的流氓与失败的英雄谁说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亦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当然,从根本意义上讲,“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不能时时处处都强调根本原因的作用,否则,就会变得迂腐不堪。在一定情况下,远水不解近渴,根本原因只能发挥远期的、隐性的作用,而一些具体的策略,则成了成败的根源。在秦末乱世,更是如此。于烽烟四起、遍地兵燹的时代,从根本上收拢民心,施行“仁政”,实是迂阔不实之举。真正有效的策略,却是收罗人才,使用人才。到了这时,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网罗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又成熟的经验。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据记载,这四个人的门客多时达到三千人,只要...
序言序言民间流传一份史料,记载了杨姓氏的由来和名人轶事,有些可以在";新史记";和新";资治通鉴";中查到.杨姓出自姬姓,来源有二,一支系国为氏,一支以邑为氏.西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为侯爵,春秋时为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此即宋人郑樵所云:";扬,石径初刻作杨.";可见古代扬,杨二字通用.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肸(包括三个县:钢鞮/杨氏/平阳),称为杨舌大夫,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也姓杨.因此又叫杨食我(见<;<;古今姓氏书辩证>;>;)....
书名=连心锁作者=克扬,戈基著页数=344尺寸=21CM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972原书定价=¥0.87书号=10088.435中图法分类号=1247.51参考文件格式=克扬,戈基著.连心锁.山西人民出版社,1972.目录第一章 解救第二章 宿营之夜第三章 双岭大战第四章 安大姐第五章 坚持第六章 秋收第七章 拉锯第八章 决斗尾声内容提要第一章 解救一九四一年,春末,一个轻风薄雾的黎明。徐州与蚌埠之间,津浦铁路东侧,敌占区里。大好的春光晓色,但这里,却象隆冬深夜似的昏昏沉沉。雾影里,一座座光秃秃的村庄,没有一缕晨炊的烟火,一片片草茸茸的田园,也不见一个早耕的人影。大路上,尘土积得很厚,连那常年辗压的车道沟印,都被填盖得只剩下个痕痕。一望无际的原野,死一般的沉静,偶而有几声狼嚎和鬼子哨兵的吼叫,在传送着凄厉恐怖的气氛。...
正文第一章 旅行张翎翔出生那年他就知道自己的生命当中会有两个女人缠着他。他出生的前一天隔壁王阿姨家就生了一个女儿,而他出生的后一天后院的李婶婶家也生了一个女儿,从此他们三个每天在都在一起,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高中,在从高中到大学,他们三个都在一起闯祸,一起挨骂,一起上学,一起毕业。直到他们懂事后才知道在他们三个当中有一个是男孩子,而一个男孩子又不能天天和两个女孩子缠在一起,但是他们三个谁都不愿意退出,三个人协议直到有人愿意自动退出,不然都先维持现在这种状况。公元2012年,那年他们都21岁,也到了大学毕业了,张翎翔在大学主修金融与政治,而且在大学里是个非常厉害的足球选手,校队,运动健将,又是学生会主席,身高180cm,健壮的身体,优异的学习成绩,都是女生心目中理想白马王子的对象,而且为人随和,经常笑意迎人,所以钦慕者也是比比皆是。奈何在张翎翔身边经常出现两个“护草使者”...
序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下有清议,偶触忌讳,即罹刑辟。世有明哲,亦何苦自拚生命,与浊世争论是非乎?故非经一代易姓,从未有董狐直笔,得是是非非之真相。即愤时者忍无可忍,或托诸歌咏,或演成稗乘,美人香草,聊写忧思,《水浒》、《红楼》,无非假托,明眼人取而阅之,钩深索隐,煞费苦心,尚未能洞烛靡遗,而一孔之士,固无论已。今日之中华民国,一新旧交替之时代也,旧者未必尽非,而新者亦未必尽是。自纪元以迄于兹,朝三暮四,变幻靡常,忽焉以为是,忽焉以为非,又忽焉而非者又是,是者又非,胶胶扰扰,莫可究诘,绳以是非之正轨,恐南其辕而北其辙,始终未能达到也。回...
鹊起卷 第一章 乱世初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经过了千年的变化,蜀道仍然是雄奇险峻。这天早晨露水还没有散的时候,清脆的铃声就打破了寂静,一行马帮就出现了,脚夫一色的黑蓝色衣裤,虽然脸上疲惫之色很重,但是每个人的腰杆都很直,脚步也走得很稳,一步一步的似乎可以走到世界尽头。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年轻男子,高鼻深目、眉毛又浓又长,像两把刀一样。在所有人之中,他的腰杆最直,目光也最锐利,十几天的艰苦跋涉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什么痕迹。队伍最后面是个长衫男子,大约三四十岁,有气无力的靠在一头瘦驴身上,那头瘦驴也是步履蹒跚,看上去随时都可以扑街,这人叫做李岱青,富顺人,前一段在京城跟主子混日子,如今主子死了,他没了靠山,只好灰溜溜的跟着马帮回乡。...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是元朝的伯颜,拒绝宋使的口头语,本没有甚么秘谶,作为依据。但到事后追忆起来,却似有绝大的因果,隐伏在内。宋室的江山,是从周主宗训处夺来。宗训冲龄践阼,晓得甚么保国保家的法儿?而且周主继后符氏,又是初入宫中,才为国母,周世宗纳符彦卿女为后,后殂,复纳其妹,入宫才十日。所有宫廷大事,全然不曾接洽,陡然遇着大丧,整日里把泪洗面,恨不随世宗同去。可怜这青年嫠妇,黄口孤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便乘此起了异心,暗地里联络将弁,托词北征;陈桥变起,黄袍加身,居然自做皇帝,拥兵还朝。看官!你想七岁的小周王,二十多岁的周太后,无拳无勇,如何抵敌得住?眼见得由他播弄,驱往西宫,好好的半壁江山,霎时间被赵氏夺去。还说是甚么禅让,甚么历数,甚么保全故主,甚么坐镇太平,彼歌功,此颂德,差不多似舜、禹...
红色之翼编年史(1) (1956年,歼5【代号东风101】的成功试制,还被专门运往北京中南海,向国家领导人汇报。)1950年,东平被调入京,参加抗美援朝中央会议,被任命负责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同年12月,东平在国家图书馆形成属于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被后世称为“半个世纪远瞻”的《战役制空精锐学说》思想开始萌芽。1951年:东平率领中方7人代表团在莫斯科与苏方就援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和空军支援的事宜展开谈判(所带领的成员中有特殊的一位,他的跟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获得重大收获。苏方同意“全套复制”苏联航空工业模式,和大量援华空军物资资料。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航空航天情报局(Aerospaceintelligenceagency,简称AIA)成立,最先开始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活动,收集情报和挖掘人才。...
纪念被历史所隐埋的英雄们 我出身七十年代末小时候就是喜欢看一些抗日的电影肯能是当时没有什么看吧!所以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一些共产主义的红色思想,当时总认为打小日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事跟那个国民党反动派好像没什么关系,一直到了读过历史后才明白国民党也不是全是反动派。当兵的时候发现好多战友的祖父;外祖父或者是叔公等都是从国民党里起义到解放军阵营中的军官,特别是有些人还是黄埔毕业的使我肃然起敬。开始我慢慢了解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黄埔后人在到这支部队来服役,后来我知道了我服役的部队前身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国民革命军新1军也被成为‘青年军’。一支在抗日战争中在滇缅战役中立下无数战功的部队,当时我在想为什么他们的英雄事迹到了今天才会被人所知,那还有多少为人知晓的英雄事迹被历史的长河和一代君王的歌功颂德中所隐埋。...
大智大愚一代名臣:原来曾国藩作者:张研引子评说引子评说曾国藩(1)曾国藩仿佛一位神秘的历史老人,让人对其充满了兴趣与迷思。说不完,道不尽……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学者。曾国藩出身农家,少年得志,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得举人,十八年高中进士,年仅二十八岁。道光二十年(1843年),得授翰林院检讨。二十七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八年连升六品十二级。任京官期间,曾国藩广识京师有道之人,治义理、考据、辞章之学。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事起,曾国藩屡向清廷冒死献策。二年,曾国藩典试江西途中母亲病故,回乡服丧。不久,奉命在乡举办团练,即“湘勇”。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曾国藩所办湘军初具规模,与太平军转战长江中下游地区。湘军力量不断壮大,渐成对抗太平天国主力。“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