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序言(1)序 言〔台湾〕吕芳上*一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处在剧烈变动的时代。许多动乱的发生和曲折发展的过程,里里外外,直接间接,似乎都不能不注意领导人物、群众活动、文化变迁、国际因素等的相激相荡,才构成中国现今的局面。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以近代史作为史学学术研究的一支,还颇见争议。近代历史虽有数据宏富之利,但更有问题复杂、事多隐晦、人多在世的困扰,尤难摆脱现实政治的纠缠。所幸50年后的今天,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冷战架构解体,政治与学术空气益见宽松,近代史研究已渐成气候。以蒋介石研究为例,海峡两岸对蒋一向的"神"、"鬼"之辨,到如今视为有成有败、有功有过的"凡人",蒋介石走入历史,社会因此更见成熟。...
第一卷变身无敌001、穿越,雷击,变身“轰”伴着轰鸣的雷声,小雯被惊醒,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由半空急聚下降。瞬间雷声大作,似乎要把地劈成两半一样,小雯吓的心中暗道,完了。“嘭”瓦片横飞,跟着雷电追击而至,在模糊中感觉自己被电了一下,然后掉在一个床上,晕过去之前好看还看见了跟自己长的一样的人。小雯十七岁,A城B校历史系的特大名人,怎么说她是个一个名人呢?一副能迷倒丛生的脸孔和魔鬼身材,只是她一个小小的优点,她赌技一流,十五岁那年在自家的赌城曾经击败国际赌神,从此以后就挂上了天才小雀后的称号;她黑带九段,没办法她是家里第二继承人,学跆拳防身;她只要关于混吃混喝、坑、蒙、拐、骗的计谋都会去看看,所以根据时间的积累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基本能运用纯熟。她是好友们的军师;她是老师心中最头疼的人物;她是许多帅哥又爱又不敢爱的人物,因为她是亚洲最大黑帮老大的掌上明珠。...
前言前言这个故事发生在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架空的、虚构的、不存在滴!),这里发生了很多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事情(二战啦、海湾战争啦、911啦、等等),但也发生了更多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故事(当然就是本故事喽^_^!!)。所以,本剧与现实没有任何关联,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概不负责!部分地名使用了现实中的地名,只是情节需要,没有任何其他用意。(还没开篇,便推卸完了所有的责任+_+!!)序章 回归序章回归20XX年,数枚陨石坠入了南极,各国科研人员蜂拥而至,陨石的样本落入了数国手中。其中,有着全球商业巨无霸之称的USA国的夏福特(SHART)企业联合体得到了其中的数块,并在处于偏僻地区的小城LAEKN内秘密基地里进行了研究。...
苏联祭 作者:王蒙没有。还是没有。终于找不着了啊。2004年11月15日,我坐在俄航的北京——莫斯科航班上,是波音767型客机,而不是伊柳辛或者安东诺夫的型号。我戴上耳机寻找一个哪怕只是听着熟悉一点的,没有苏联味道,但是至少有一点俄罗斯民歌味道的歌曲,我找不着。有意大利歌剧,有百老汇音乐剧,有交响乐,有爵士乐,大概也有俄罗斯的流行歌曲,摇滚风格的,都是我不熟悉的了。在通向莫斯科的路上,我寻找的是自己的往日,这方面的话我已经说过太多,已经不能再说。我想起了“前苏联”一词,本来我觉得莫名其妙,谁不知道苏联已经“前”了?加一前字纯粹脱裤子放屁。但是在俄航班机上找寻歌曲的经验使我想起了那种前朝“遗老”的悲哀。我自嘲像是苏联的遗老,于是从遗老想到“前清”,不也是加“前”字的么?...
壮丽的废墟——回望元朝当我们言及元朝,总是在眼前闪现出这样一个想头:那是个野蛮的、英雄的、摧毁的时代。其实,我们对元朝的这种印象多多少少是一种误解:成吉思汗的威名太过赫赫,蒙古西征的洪流太过汹涌,致使我们后人(包括东西方的许多学者)多把蒙古最初的扩张史看成了元帝国的全部精华所在。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所有关于元朝的历史作品中,无论是教授学者的“正史”,还是影视编剧、半吊子历史学家的“戏说”,五分之四甚至更多的篇幅,皆是描绘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这一段时间的蒙元征服史。所有的职业和“业余”作者们如此不吝惜笔墨肆意描画征服者的历史,确实因为那些血与火的壮丽戏幕吸引住他们大多数人的目光。可悲的是,我们中国有些学者也被西方学者牵着鼻子走,认定元朝是一个“更大的世界性帝国”的附属部分。这种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元史,并非是蒙古史。元史,主体其实应该是从忽必烈开始到妥欢贴睦尔为...
正文一冬天的教室里弥漫着下水道的气息,物理老师裹着一身的下水道气息在课桌间穿行,和往常一样,平淡而乏味的一节物理课,然而我的手机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很巧的是我忘了调成振动,我看了眼,妈妈打来的,匆忙的挂了电话,听到物理老师在叫谁的手机交上来,也许她有些激动,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在我将要起身的时候来了条信息,妈妈发的,没什么只想知道你好吗,当时的感觉是很感动,觉得不回我亲爱的老妈就这么交上去太对不起老妈了,在我回完信息要交的时候物理老师已经扯到了良心什么的,然后就是她那句反复很多遍的话:你们之所以会到这里来就是因为你们当初的态度。这种话听一遍还觉得这老师不错,挺关心我的,听多了就觉得恶心,再加之她说这些话时眼白远多于黑色,似乎想给人一种她很牛逼的感觉,我不知道她是清华还是北大毕业的,也不知道她怎么会屈尊来到我这个破学校,当然,我没看到过那个也许她以之为荣的毕业证书...
序曲1说说我的这次邂逅很有意思。那是12年前的事。12年前,我是个30岁还不到的嫩小子,在单位里干着很平常的工作,出门还没有坐飞机的待遇。不过,有一次,我们领导去北京给更大的领导汇报工作。本来,汇报内容是白纸黑字写好的,小领导一路上反复看,用心记,基本上已默记在心,无需我亦步亦趋。可临了,大领导更改了想听汇报的内容,小领导一下慌张起来,于是紧急要求我“飞”去,现场组织资料。我就这样第一次荣幸地登上了飞机。正如诗人说的:凭借着天空的力量,我没用两个小时就到达北京。小领导毕竟是小领导,他还亲自到机场来接我,当然不仅是出于礼仪,主要是想让我“尽快进入情况”。但是,我一出机场,刚要跟小领导见上面,二位公安同志蛮横地拦在我们中间,不问青红皂白,要求我跟他们“走一趟”。我问什么事,他们说去了就知道了,说着就推我走,把小领导急得比我还急!路上,小领导一个劲地问我到底怎么回事,我又何...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编著:刘仰东内容简介:上个世纪20年代,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上个世纪30年代,丰子恺说:“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种重要的养料,其重要几近于面包。别人都在为了获得面包而牺牲趣味,或者为了堆积法币而抑制趣味。我现在有幸而没有走上这两种行径,还可省下半只面包来换得一点趣味。”上个世纪40年代,钱穆说:“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直到今天,全国农村逐步破产,闲散生活再也维持不下来了,再不能不向功利上认真,中国人正在开始正式学忙迫,学紧张,学崇拜功利,然而忙迫紧张又哪里是生活的正轨呢。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到底值不得崇拜,而且中国人在以往长时期的闲散生活中,实...
六十年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它小岛之内”,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电台广播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大元帅天皇裕仁宣读的《终战诏赦》,宣布日本国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中国战区在芷江受降;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盟军受降典礼,日本国外相重光癸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接着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后,美国、中国、联合王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九国代表相继签字,徐永昌上将代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