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对各政党和群众团体中的反动分子进行清洗,以复兴和巩固民族阵。
据斯洛伐克《民族兴报》191年1月19日彼露,1948年至1949年,全国至少有45万人流亡国外。哥特瓦尔德说,二月事件之后,国内反动派已转入地下活动,但他们“靠国内的力量已不可能复辟资本主义”
,“复辟资本主义的唯一可能性是通过外部反动派的力量”。
②(4)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实行第二阶段国有化,将雇有50人以上的企业、全
①《哥特瓦尔德选集》第二卷,捷文版第233页。
②《哥特瓦尔德选集》第2卷,捷文版第233页。
130
81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部批发商店、疗养院、医院等国有化,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95%以上。大农村实行“依靠小农,建立并巩固与中农的联盟,孤立富农,逐步限制和排挤资本主义因素”。继续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占有50公倾以上的所有土地由农民分配。
第四节 斯兰斯基案件及其他
正当捷克斯洛伐克开始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之际,东欧一些国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政治案件。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审判案件,比匈牙利等国发生得晚一些。哥特瓦尔德等捷共领导人曾经认为,捷共所有领导人在战前进行合法斗争,多年共事,彼此了解,不存在“产生像匈牙利、波兰和保加利亚的阴谋活动那类案件的条件”。
①但是,在情报局和苏联的压力和干预之下,捷共领导人逐步改变观点,在国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政治案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坏,超过其它国家。
1948年3月28日,哥特瓦尔德在布尔诺州党代表会议上说“从国际范围看,我们是人民民主国家阵线中最薄弱的地方”
,②东欧国家领导也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是东欧的薄弱环节。哥特瓦尔德还说,二月事件以后,“我们谁也不会认为反对美国第五纵队的斗争会从此了结”
,“鉴于其它人民民主国家的教训,我们估计到,美帝国主义将积极地在
①《禁止公布的文件》,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41—42页。
②《哥特瓦尔德选集》第2卷,捷文版第252页。
13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1
共产党内加强其代理人的活动“。
①1949年,匈牙利审判拉依克案件刚刚结束,苏联国家安全部门高级官员利哈乔夫和马卡罗夫即从匈牙利抵达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于同年9月3日致函哥特瓦尔德,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深表不满,指出捷有人为西方间谍机关提供情报,并明确地说,“不能信任内务部长(诺塞克)
和外交部长(克利门蒂斯)
等。“
波匈安全部门也敦促捷方尽快逮捕可疑分子,以维护共同利益。
②1949年9月12日,捷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党组织内开展一场大规模运动,从而掀起了寻找“捷克斯洛伐克的伊拉克”的热潮。同年12月7日,捷共中央总书记斯兰斯基在布拉格干部会议上谈到各人民民主国家抓政治案件的经验时说,“我们党现在和将来,也都不可避免地要这样办,以便使敌人不能把他们的人安排到党的队伍中来,不能让敌人在我们党内招募其代理人……”。
③就这样,一场又一场政治案件被制造出来,最后斯兰斯基本人也成了最大的“叛国阴谋中心的领导人”而被处死。
1949年9月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已开始政治案件审讯工作。安全部门根据匈方提供的名单,逮捕了与匈牙利一个案件有牵连的17个人,并使案情向纵深发展。同年11月,特别法庭审判以“反共和国阴谋集团”的罪名判处前民族社会
①《哥特瓦尔德选集》第2卷,捷文版第473页。
②《禁止公布的文件》,第49—53页。
③《禁止公布的文件》,第52页。
132
02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党议员霍拉科娃博士等4人死刑,另外9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是捷克斯洛伐克最旱的政治审讯案件。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11月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掌握在刽子手和间谍手中》的决议之后,捷共加紧在党内寻找“捷克斯洛伐克的伊拉克以及与铁托间谍机构有联系的人”。
1950年3月13日捷共中央主席团会议,批评外交部长克利门蒂斯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并指责他对苏联持敌对态度(因他批评过1939年的苏德条约)。随后,此案扩大到斯洛伐克其它领导人什米特基(斯洛伐克民族起义主要领导人)
、胡萨克和诺沃麦茨基等人身上,他们均被撤职,有的被开除党籍、被捕入狱。当时,案件主要集中在克利门蒂斯身上,他被指责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伊拉克。
1950年,发生了所谓布尔诺案件,即什林格—什维尔莫娃案件。什林格为捷共布尔诺州委第一书记,什维尔莫娃为捷共中央副总书记,是民族英雄什维尔马的遗孀。随着案情的发展,什林格被卷入后来的斯兰斯基案件,于1952年11月27日被处决。什维尔莫娃则因克利门蒂斯案被判处无期徒刑。围绕什林格案件,布尔诺州有20人被捕,其中有两名将军。
因这次案件受审查监禁者达50人,包括一些斯洛伐克人。
1951年1月,斗争矛头开始转向捷共中央总书记斯兰斯基。当时,国际形势紧张,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捷共党内有人认为,阴谋活动的罪魁不是什林格,而应是地位更高的人。
东欧一些国家领导人也认为捷共内部必然存在有反革命阴谋中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通过诱供、逼供,在被审讯者供出的材料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斯兰斯基的名字。这类材料通
133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21
过苏联顾问很快送到斯大林手中。
1951年7月20日,斯大林致函哥特瓦尔德,认为那些材料来源于罪犯的告发,证据尚不充分。
1951年7月23日,国防部长切皮契卡去苏联向联共(布)中央反映情况,联共(布)领导人仍认为罪犯的口供不可靠,但指出斯兰斯基在干部政策上犯有错误。
7月26日,哥特瓦尔德致函斯大林,报告已解除斯兰斯基总书记职务,改任政府副总理。其后,反对斯兰斯基的活动逐步升级。苏联顾问的结论是:斯兰斯基为反对国家阴谋活动的中心人物。
同年11月11日,联共(布)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突然访问布拉格,向哥特瓦尔德转交斯大林的信。信中建议尽快逮捕斯兰斯基,因为他可能逃往西方。哥特瓦尔德犹豫不决,斯大林坚持已见。同年11月23日,斯兰斯基被捕。捷共中央全会的结论是:斯兰斯基叛变,领导了反党反国家的阴谋活动。
苏联专门派戈罗莫夫、莫洛佐夫和切尔诺夫三名顾问抵捷,同公安部的苏联首席顾问贝切恰斯诺夫一起,亲自参与制定审讯计划。捷共中央书记处组织特别法庭,按照苏联顾问的指示和其它东欧国家政治审讯的经验,对斯兰斯基等进行审讯。
1952年11月27日法庭对斯兰斯基等人作出判决,罪名是叛国、从事间谍活动和军事政变。斯兰斯基被认为是捷克斯洛伐克真正的拉伊克。
12月3日,斯兰斯基、克利门蒂斯、什林格等11人被处死刑,3人被判处无期徒刑,至少有60人因此案而被捕。
这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最大的政治案件。
哥特瓦尔德总结这一案件时说:“1949年我们已破获了第一批重要叛变者。
这样,我们就抓住了叛徒链条上的第一批环节,并逐步向高层展开,最后终于作了了结“
,“情况表明,反国
134
2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家的阴谋,是由以前任捷共中央总书记斯兰斯基为首的阴谋集团所领导的。“
①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开始重新审查过去的政治案件,并且为他们平反。
捷克斯洛伐克也有不少人揭发过去的政治案件中的严重问题。
但新的捷共领导人安。诺沃提尼(哥特瓦尔德已于1953年3月14日去世)继续制造政治审判案件。
1953年4月,捷共中央政治书记处②决定,在过去重大政治案件中被判刑者的直系亲属,必须从布拉格迁至外地,并始终置于公安部门的监督之下,有的亲属被取消党籍。
1953年至1954年间,在捷克斯洛伐克又制造了多起政治案件,其中主要有:外交部小集团、安全部门10人叛国小集团、大托洛茨基委员会、内务部案件、军官小集团、什维尔莫娃案件(此案从1950年开始审理)
、经济学家11人集团、社会民主党地下领导人案等。这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所谓斯洛伐克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的审讯,此案始于1950年3月,至1954年4月才结束审判,胡萨克被判处无期徒刑,另外4名斯洛伐克领导人被判10至22年徒刑。这些政治审判案件有如下特点:(1)采用非法手段,搞逼供信。不少被判刑的人,至死不承认自己有罪。布尔诺州委第一书记什林格在临刑前写信给哥特瓦尔德,说他“从来不是叛徒,也不是间谍”。
③胡萨克在审讯中“进行了非常顽强的反抗”。
④(2)涉及的人数多、层次高。
1949年捷共“九大”选出的97名中央委员,有37人被捕并被判处各种徒
①《哥特瓦尔德选集》张2卷,捷文版第474页。
②1951年初,捷共中央设政治书记处。
③《禁止公布的文件》,第94页。
④同上,第112页。
135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321
刑。
1951~1954年,仅捷共中央政治书记处就批准了148人的死刑判决,被捕判刑者(刑事犯除外)达1万多人,受株连的干部达7万多人。被判刑者有捷共中央总书记、副总书记、政府副总理、部长、副部长、将军等。
(3)时间长。从1949年到1954年,其它东欧国家已开始平反,捷还在制造政治案件。
(4)各种案件相互交错,定性不断升级,如外长克利门蒂斯,开始被指责为民族主义分子,后又被定斯兰斯基同案犯而被处死刑。
捷克斯洛伐克的大规模政治审讯案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在政治上降低了共产党的威信,破坏了法制和民主,加强了个人集权,在同志之间造成了彼此怀疑和不信任的气氛。在经济上加强了集中控制,限制了经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始强行推广苏联经济模式。
在文化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不同学术观点和艺术风格无法开展竞赛,不少文化人士销声匿迹。在民族关系上,加深了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的隔阂,打击了斯洛克民族的积极主动性。大国际上降低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声誉。
136
42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第二编 苏联模式试验的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基础”
概 述
1948~1949年,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加剧。
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西方的军事集团正式成立。苏联外交部谴责北约是“美国和英国统治集团推行侵略政策的主要工具”。
1949年8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德国从此分裂为两个敌对的国家。
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苏、波、捷、匈、罗、保6国代表于1949年1月5日~8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5年5月11~14日,苏、波、捷、匈、罗、保、阿和民主德国代表在华沙举行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在东西方冷战加剧和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下,东欧
137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521
国家从1948年起进入了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基础”
的时期。
所谓苏联模式,是指30年代苏联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为了维护本国独立和迅速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和突进的方式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在经济体制方面,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地方和企业很少有自主权;指令性的计划经济,限制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追求高速度,经济和社会效益低。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同一般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转换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的顺序不同,苏联沿着“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的顺序进行工业化。
苏联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压低人民消费水平,特别是损害农民的利益来积累资金,达到高速度的工业化目标。在政治体制方面,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均不健全。苏联模式的设计师是斯大林,所以又称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在生产关系方面的要求是消灭私有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