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 >

第9部分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第9部分

小说: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韵味;与钟嵘《诗品》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相通。
“兴趣”则是诗歌创作要有感而发:即事名篇,兴会神到,诉诸艺术直觉,不假名理思考,
表现上则要求自然天成,不事雕镂。这是针对宋诗中以抽象说理为诗、以堆垛典故为诗而发,
无疑具有积极的补偏救失的意义。对一部分抒情短制来说,这样的要求也完全是合理的。诗
自然应该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但一时兴会神到,不假名理思考的诗,固然可以成为名
篇,也未必篇篇都是佳构,同样,思出沈郁,有为而作之诗,也未必都不是好诗。针对诗歌
创作的无病呻吟,堆垛陈腐;提倡兴趣;是无可非议的。却不能作为诗歌创作的普遍原则。直
抒胸臆、叙事流畅、议论慷慨之作;在李白、杜甫以至唐诗中;都不乏这样的名篇。所以“盛
唐诗人惟在兴趣”之说,其概括具有片面性。这一原则后来为“神韵派”的王士□所继承,
用以反对明代七子的拟古主义,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片面强调兴会神到,“□兴而作”,
以至“色相俱空”(《带经堂诗话·分甘余话》)等,更加发展了“兴趣说”的片面性,成为排
斥艺术思想性的口实。

涵泳??返回目录

古代文论术语,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涵泳”一词;出现得较早;如左思《吴
都赋》中已有“涵泳乎其中”,韩愈的《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也有“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下上”
之句。“涵泳”有时也称“涵咀”,如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所说“每涵咀义味”。到宋代,
程朱理学又提出了这一概念。程颐《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入德必自敬始,故容貌必恭
也,言语必谨也。虽然,优游涵泳而养之可也,拘迫则不能入矣。”《朱子语类》五《性理》
二:“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咏玩索,久之当自有见。”程朱理学家
讲到学习时,主张“涵咏”,本指在学道时,心理状态要从容不迫,沉潜其中,不断玩索,自
有所得。这就是所谓“优游涵咏”,或“涵咏玩索”。“优游”,即从容不迫。后来这一说法被
广泛地运用到诗文评论和鉴赏中,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
求获得其中的三昧。由于艺术作品言理、言事,常常并非质直言之,而是比兴言之,仅仅依
靠理性判断是不行的,必须全身心地深入其中;进行玩索;才能真正感知其中的奥秘或“味外
之旨”。所以“涵泳”也就成了艺术鉴赏中的这种态度和方法的代称。
古谣谚??

秦代以前,远及上古时代的歌谣、谚语。先秦诗歌除《诗经》、《楚辞》及“逸诗”外,还有
些歌谣谚语,它们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

远在文字出现之先,歌谣就已在人民口头流传。由于当时无法记载下来,今天只能从古代文
献中去发掘一些后人追记的材料。如《弹歌》,是一首古朴的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
逐□(肉)。”(《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它以两个字为一拍,构成四个短句;记录了制造
弹弓;弹出土丸,追赶飞禽走兽的狩猎生活片断。相传为上古伊耆氏时代的《蜡辞》:“土反其
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性》)这本是蜡祭祝辞;辞句带点命令
口气;实际上是求八蜡之神消除自然灾害,使人们生活得以安定。歌辞句式整齐,文字技巧已
相当熟练,不可能出于传说中的伊耆氏时代,后代追记时大概已加润色。《尚书·汤誓》则记
载了传说是夏代末年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现了人们对暴君的仇恨,具有强
烈的反抗情绪。《孟子·梁惠王》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是诅咒夏桀的民谣,应当是比较可信的。

传说为上古时代的歌谣;散见于文献中的;还有《击壤歌》、《卿云歌》、《夏人歌》、《麦秀歌》
等。所载之书,虽然比较晚出,但韵语赖口头流传,记载之前当已有较长的流传时间,记载
时可能作些修饰,又难免受当时文体的影响,但不能断定它们就是伪作。如《击壤歌》:“日
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见《帝王世纪》)据记载,这
是帝尧时代一个80岁老人所唱的歌。从社会发展史看,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力相当低下;不可
能有独立“凿井”“耕田”这样的经济生活,那个时代的人,也不大会有“帝力何有于我”的
思想。这些□牾之迹,或出于后人的改笔,但从基本内容看,应该还是产生较早的。再如《卿
云歌》:“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见《尚书大传》卷一)这首短诗,有
内容;有辞采;句式整齐,技巧娴熟,虞舜时代的口头创作很难达到这样高的造诣,显然经过
后人润色,但它的内容,表达了歌颂日月、崇拜自然的朴素感情,保存了古代思想习俗的影
子。

古籍中记载的时代稍后一些的歌谣,如《采薇歌》,据《史记·伯夷列传》,它产生于以四言
诗为主体的《诗经》时代;象这种艺术上比较成熟的自由体歌辞;即使可能产生;也未必能完全
保持原貌。《楚狂接舆歌》(《论语·微子》)、《孺子歌》(《孟子·离娄上》);则已透露出向
《楚辞》体过渡的端倪。

与《楚辞》更接近的;是战国时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
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悦)
君兮君不知”;据《说苑》记载;这首歌是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过来的;乘船的是王子鄂君子皙;
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歌调婉转;感情深挚。“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句隐语,“枝”是“知”
的叶音,有点象南朝民歌;沈德潜评此诗说:“与‘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同
一婉至。”(《古诗源》)

古代往往谣、谚并称,其实谣和谚意思相近而又有别。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谚指谚语,
它用简单通俗的固定语句,说明一定的道理。

殷商以前的谚语,今已罕见。记载谚语较多的古书莫过于《左传》;如:“心苟无瑕;何恤乎无
家”(《闵公元年》);“狐裘□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僖公五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昭公三年》)。这些谚语产生的上限,已经很难考
定,而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都已相当成熟。前两例亦谣亦谚,后两例已近格言,
都不可能是上古初民的创作。

《论语》、《孟子》、《荀子》、《国语》、《战国策》、《礼记》等书中记载的古谚语还有很多,产
生和写定的时间更晚,大体上都是句式整齐的格言式的语句,是人们劳动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楚歌??

古代的楚地民歌。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是南方大国,占有江淮流域大部分地区。它在政治、
文化上虽与中原地区有所交往,但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保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诗歌、乐舞等
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早在《诗》三百篇中,就已经包括了中国中南部江汉流域的民歌──《周南》、《召南》;其中
某些作品如《汉广》、《螽斯》;《□有梅》等诗;隔句用一“思”字、“兮”字缀在句末,很有
规律,在形式上显示出一定特色。另外,在其他古籍中也保存一些楚地歌谣,如《接舆歌》(《论
语·微子》)、《孺子歌》(《孟子·离娄》)、《越人歌》(《说苑·善说篇》)、《徐人歌》(《新序·节
士篇》)等。它们都不是四言体,而且都在隔句末尾用语助词“兮”字,与中原地区的民歌在
形式和风格上都有不同。这些楚地民歌的艺术特色,曾被屈原所吸取,成为他创造“楚辞”
体诗篇的基础。

楚歌在秦汉之际和西汉初,仍然在楚人中流行并受到喜爱;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
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留侯世家》:“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
吾为若楚歌。’”《汉书·韩延寿传》:“歌者先居射室;望见延寿车;□□楚歌。”又据《汉书·礼
乐志》说:“高祖乐楚声。”汉高祖刘邦所作著名的《大风歌》,正是楚歌体作品。

玄言诗??

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自魏晋以后,
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到了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诗歌
创作。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佛教的盛行;使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
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
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老子)之旨归,赋乃漆园(庄子)之义
疏。”《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还指出“过江(指东晋)佛理尤盛”。这
个诗派的出现,虽反映了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但其实质则与王弼、何晏、阮籍、嵇康等
早期玄学家不尽相同。西晋后期,玄学已成为门阀士族的思想理论,这种理论又经东晋支遁
诸人之手,与佛教思想结合起来,反映当时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孙绰、许询是玄言
诗人的代表。由于玄言诗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缺乏艺术形象及真挚感
情;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有孙绰诗12
首、许询诗3首。此外;谢安、王羲之等所作的《□亭诗》,也是典型的玄言诗。不过由于魏
晋玄学提倡“得意忘象”,所以自然景物也往往作为领略玄趣的:“言象”出现在玄言诗人的
笔下。如孙绰《秋日》诗就写得较有文采。许询也有“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的写景佳
句。《□亭诗》中也有较为生动的景物描写。谢灵运那种夹带玄言的山水诗,和陶渊明一些诗
所创造的恬淡意境,似也多少受到玄言诗的影响。

逸诗??

先秦古籍中常常引用“诗”句,其中有一些是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它们为“逸
诗”。

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如《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
仪》等 6篇,篇名都见于《仪礼·乡饮酒礼》和《仪礼·燕礼》,而其辞不存。《毛传》以为
“有其义而亡其辞”,朱熹《诗集传》认为这 6篇皆“有声而无辞”。多数学者则同意《毛传》
之说,以为本来有辞而亡逸了。还有《商颂》,据《国语·鲁语》说,原来有12篇,今《诗
经》所收只有5篇,其他7篇何时散逸不能定。此外,今传本《诗经》中还有阙句的情况,
如《小雅·沔水》共3章,前2章每章皆8句;而第3章仅有6句;朱熹疑脱首2句;《周颂·维
清》仅有 4句,朱熹疑有脱文;《鲁颂·□宫》共9章,前5章中,第一、第二、三、五章
每章皆17句,独第四章为16句;朱熹以为脱1句。姚际恒《诗经通论》反对朱熹之说,以为
此诗无阙句,但理由不足。

先秦古籍所引的“诗”句,如《荀子·王霸》所引“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
不为则亡”,《臣道》所引“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以及《解蔽》、《正名》和《法
行》等篇中都有些“诗”句,但不见于今本《诗经》。又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
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以及《左传·成公九年》、《襄公五年》、《襄公八年》、
《襄公三十年》、《昭公四年》、《昭公十二年》、《昭公二十六年》中所引的一些诗,也都如此。
但这些诗是否都是原属《诗经》所收而后散逸的诗;尚难断定。其他古籍如《国语》、《论语》
等书中还有一些。这些“逸诗”总数并不很多。

清代郝懿行《郝氏遗书》中有《诗经拾遗》1卷;辑录较为完备。

南朝乐府??

东晋至陈末的乐曲歌辞,包括民歌和文人作品两类。在现代的研究著作中,南朝乐府一般指
这一时期的民歌。

东晋渡江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交通和城市经济
有了相应的发展,作为娱乐的歌舞也随之在贵族官僚和一般平民中空前盛行。《南史·循吏传》
记载;宋文帝时;“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齐武帝时,“都邑之盛,士
女昌逸,歌声舞节,□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歌舞既已成为社
会上广泛的需要,新的乐曲和歌辞乃不断在民间产生以代替陈旧的雅乐,并为乐府官署所采
集和加工。

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
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不计民
谣)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清商曲辞”中所收主要为“吴歌曲辞”和“西
曲歌”两类。《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乐府诗集》引
《古今乐录》:“西曲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可见吴声
歌曲是长江下游以建业(今南京市)为中心这一地区的民歌,西曲歌则是长江中游和汉水流
域的民歌。前者的歌辞比较集中,尤以《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 《华山畿》、《读曲歌》
等为多;后者则曲调较多而歌辞不很集中。

《乐府诗集》中收录的各种乐曲,绝大部分都引用载籍作了解题。例如《子夜歌》中引《唐
书·乐志》以之为晋代女子名子夜者所造,《华山畿》引《古今乐录》所记宋少帝时客舍女子
殉情时歌“华山畿”一曲,轶事传闻,颇足增添情趣,但多难视为信实的史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