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候-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起来,成功维护了自己权益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就更少了。城市精英组织起来都如此之难,分散小农要有效组织起来就更难了。
自愿不一定能够自发,自发不一定能够自己,自己不一定能够自主。小农组织起来需要巨大的成本,更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政府扶持,小农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政府、党派等外力介入的结果。党在乡村社会建立起基层政权和农民组织,是许许多多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深入乡村社会〃革命〃的结果,是付出了巨大社会成本的。高成本和高代价建立起来的基层政权和农民组织,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应该说,组织小农是农业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剥夺小农的政策背景下,金融资本家、加工业资本家、流通业资本家、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资本家联合起来,对小农实行四重剥夺,小农被挤压得只能获取农业生产领域里微薄的劳动报酬,无法获取组织起来的所必需的成本,如何能够组织起来呢?
组织农民,应该在巩固和扶持两个方面有所作为。巩固就是要对原有的农民组织,特别是村民自治组织,完善其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保证其公共服务所需的财政基础,依法保护其民主自治权利,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善其制度和机制;扶持就是要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金融、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生产资料生产和经营、农业技术研发和土地产权交易等领域取得主导地位,并且要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政府组织农民怕,农民组织政府怕。这是对过去时期的政府和农民关系的真实描述。政府和农民形成这种尴尬关系是有历史原因的,那就是长达50多年的〃以农补工〃发展模式。政府为了低成本高效率获得更多的〃农业剩余〃,要组织农民——农民怕;而农民希望占有更多的劳动成果和土地增值收益,要组织起来抵制政府的过度搜刮——政府怕。现在已经进入〃以工补农〃的发展阶段,政府和农民已经不是〃收刮与被收刮〃的对立关系了,而是〃补偿与发展〃的合作关系。政府组织农民是为了通过有效补偿,促进农民发展;农民自主组织是为了争取更多补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大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政府除在组织农民方面有所作为外,更要在创造农民组织发展的有利环境方面大有所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农民自治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政治基础。如果没有农民组织在农村占主导地位,农村必然被黑社会组织等非健康组织主导,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六)巩固农民组织的经济基础
党在农村的传统政治基础是基层党支部及其领导下的共青团、妇联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集体经济和土地集体所有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除华西、大寨等7000个村子外,集体经济几乎土崩瓦解,土地集体所有制度随着〃承包期长期化〃、〃三提五统〃和承包费的强制取消而名存实亡了。随着党在农村的传统政治基础及其经济基础的弱势,一方面是农民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被边缘了,另一方面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政治经济领导地位动摇了!
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小农,要提高自己的收入,需要组织起来应对大资本的剥夺;随着〃以农补工〃转向〃以工补农〃,基层政府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要实行民主自治,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依法治理农村,小农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必须组织起来;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将农民组织起来。新的历史时期,为新的农民组织及其新的经济基础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党在农村巩固和发展新的政治联盟及其经济基础提供了无限的机会。
小农不可能和资本家阶层结成同盟,因为资本的天性是追逐垄断收益,其必然的行为是:要么和腐败官僚结合,要么和黑社会势力结合,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剥夺千家万户的分散小农,以间接分享权利和资本剥夺小农的收益或直接占有小农的〃保护费〃。中国的小农天生就只能依靠政党政权的保护而组织起来,反过来保护共产党政权。
如果放弃组织农民和依靠农民组织巩固自己的基层政权和政治根基,农村经济必然很快由农民经济变成官商经济或黑色资本经济,农村政治必然很快由共产党领导的村民民主自治转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流氓政治,或以黑色经济为基础的黑金政治,或以官商经济为基础的寡头专制政治。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小农必然会大面积破产,破产的农民会成为非健康力量的利用对象,共产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就会全面丧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2008年震惊全球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给国内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且也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信誉危机,更给弱势的奶农带来了灭顶之灾,〃三鹿事件〃再一次为〃公司+农户〃——依靠资本家的善心解决〃三农〃问题〃幼稚病〃敲响了警钟。
我党应当与时俱进,在农村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民组织及其经济基础,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帮助有新经济基础的新农民组织发展壮大,并与之结成新的政治同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党在农村最大的经济任务,是扶持新农民组织的新合作经济、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党在农村的最大政治任务,是巩固新农民组织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如果期待以〃公司+农户〃形式,通过扶持资本家发展,再依靠资本家转达党对农民的关怀,并通过资本家组织农民,建立起党在农村的新经济基础和新政治基础,那必定会失去农民!
第三部分 10。〃菲律宾道路〃走不得(1)
五、〃菲律宾道路〃走不得
亚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亚洲国家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有两种不同的模式——日本模式和菲律宾模式。日本模式,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由农民组织起来自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综合农协〃模式,农民分享农业和农村经济收益。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会自主选择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主要就是学习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农民自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自主选择进城就业和生活,不是被逼的。菲律宾模式和日本模式不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菲律宾主张〃资本改造小农〃〃资本整合农村〃——〃公司+农户〃模式,小农加速破产而快速转入城市化和工业化。菲律宾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农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失去了自主性,进城就业和生活并非自主性选择,而是被迫的。
(一)〃公司+农户〃,不能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核心目标。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呢?中国政府的核心措施之一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呢?政府文件中所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公司+农户〃。其核心措施是: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让农民做股东和农工;或者农民成为公司的佃户,或者农民成为公司的〃计件工〃。
发展〃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真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吗?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不可以!从理论上讲,〃公司+农户〃的结果,就是农民被迫从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储藏业、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农村金融、土地〃农转非〃收益等领域退出,让位于资本家,农民只能搞种植业和养殖业,甚至养殖业都不能搞了,如养猪和养奶牛就正在迫使农民逐步退出——公司化养殖。这样的农业现代化,结果只能是农民只获得种植业和少量养殖业收入了,农民收入会随着所谓的农业现代发展而下降。从实践上讲,最近一些年,农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主要是劳务收入,扣除农民家庭的〃农民工〃收入,农民收入是下降的,这有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证明。严格来讲,〃农民工〃是产业工人,其收入是不应该统计在农民收入之中的。那就是说,最近几年通过〃公司+农户〃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是不成功的!
我党200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2007年达到最大3。32︰1。这其实也证明最近几年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不是完全有效或失效的。没有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不是检讨农业现代化——〃公司+农户〃模式的弊端,却认为是土地流转不畅,导致农业现代化——〃公司+农化〃——资本下乡的步伐太慢。这样的想法,和20世纪30年代的菲律宾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菲律宾衰落与日韩等崛起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菲律宾经历了3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典范〃,现代化水平仅次于日本。在菲律宾快速发展时期,香港、台湾、韩国、朝鲜的大量劳动力输出到菲律宾就业。
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菲律宾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民生活日趋艰难。今天的菲律宾,有3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10个菲律宾人中就有一个背井离乡,总计约800万人在海外打工,仅在香港就有70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菲律宾女佣。在菲律宾走向衰落的同时,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却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亚洲的新典范。
菲律宾的日益衰落和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快速发展,原因也许是非常复杂的,但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对待农民、农村和农业。在学界,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拉美化〃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将菲律宾和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得出有益于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在人口密集、农民占多数、人均资源少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到底该走什么道路?中国是该学欧美,日本,还是菲律宾?这是需要讨论的重要话题。
(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
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宾。在美国的影响下,菲律宾师从美国,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精英阶层坚定认为,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改造小农和农村。
在菲律宾政府和知识精英的主导和支持下,西方农业跨国公司和本国资本家控制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保险、土地交易、农产品加工、流通、仓储、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农民只能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量自耕农和佃农在大公司的挤压下破产,被迫失去土地做资本家的农业工人。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资本家和地主所需要的农业工人越来越少,大量的失地和失业农民拥进了城市。
但随着冷战趋缓,城市的就业岗位增长下降,进城的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失业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军人走上政治舞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反过来失业更加严重,以致恶性循环。菲律宾的劳动力源源不断输出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及世界各地,菲佣成为菲律宾整个国家的〃名片〃——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五个快速转变:农村问题快速转变成了城市问题,农民问题快速转变成了工人问题,失业问题快速转变成了社会问题,经济社会问题快速转变成了政治问题,国内城乡矛盾快速转变成了国际贸易摩擦。应该说这五个转变导致菲律宾社会出现严重两极分化和冲突,政治出现严重腐败和对抗,经济完全受制于国外。基于菲律宾上述情况,很多研究菲律宾的人都认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错误,是导致菲律宾由〃亚洲典范〃走向〃亚洲病夫〃的主要原因之一。
菲律宾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曲折之后,认识到了本国现代化道路的错误,从20世纪的60年代中期开始,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师,收购土地资本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和流民,这项改革至今还没有结束。在菲律宾走向衰落的同时,同样是人多地少,且同属美国势力范围的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却迅速崛起。当然,菲律宾走向衰落和另外三者崛起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它们选择了和菲律宾完全不同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日本模式〃,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模式〃不是依靠资本改造和消灭小农,而是在土改的基础上,在限制大资本下乡的同时,扶持小农组织起来——建立以金融合作为核心的综合农协,变传统小农为组织化的现代小农,包括金融保险在内的农村经济都由农民协会主导发展,农民不仅分享种植业、养殖业的收益,还几乎分享了农村金融保险、加工、流通储藏、市场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农产品超市和土地〃农转非〃等诸多方面的绝大部分收益。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限制大资本下乡,大约经历了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有限制地准许大资本下乡是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组织化的现代小农〃基本实现之后的事情。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地转移只许在农民之间进行,没有出现过小农在短期内大量破产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更不是被迫的,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都同等享受国民待遇;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是基本相当的。它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逐步减少,但没有出现农民工问题;农村经济比例逐步下降,但没有出现农民贫困问题;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但基本没有出现污染和社会两极分化问题。在它们崛起的过程中,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局稳定。
比较菲律宾和日韩及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