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帝李小龙 作者:祝春亭-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龙电影的意义还在于:他使国语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他使世界影都好莱坞出现新的类型电影——中国的功夫片。
好莱坞华裔影星陈冲曾抱怨说:好莱坞及美国电影观众对华裔演员的印象,仍停留在李小龙阶段。
这既是华裔演员的悲哀,又是李小龙的骄傲!
功夫与电影是李小龙生命的两大支柱。自李小龙赴美以来,最先是他在武道上的成功,才会有他在电影上的成功。他在电影上的成功,又促使他的武道更广泛地在世界传播,蜚声世界。
我们仍不敢说,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第一人。但我们却可以定论: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第一名人。他是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功夫大师,他是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的传人。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首先是李小龙功夫热。
因此,自70年代起,许多外文字典词典都出现了一个新词:Kung Fu(功夫的音译)。
鉴于李小龙在武术上的精深造诣与卓越贡献,世界武术组织把他评为世界著名七大武术家之一。
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倡仪把每年的10月27日(李小龙的生日)定为“功夫节”。
从1974年起,在美国举行的超级武术比赛,赛前均要作默祷,以表对这位中国功夫大师的敬意。
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痛打日本武师,但日本观众并没有为之而反感,富士山供奉着一尊李小龙塑像,人们尊他为“武之圣者”。
在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出版过多种关于李小龙生平和功夫的书籍,以及纪念性的杂志与特辑。“李小龙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在美国的大学,还被学者作为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专题。
李小龙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功夫大使”,他使中国功夫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成为国际交流的特殊语言。他的功夫电影与功夫书籍仍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沟通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桥梁。
盖棺定论,且经过二十余年的检验,大概可对他的截拳道作一些结论性的探讨。
李小龙对武术的卓越贡献,或许不在于他战胜过多少武术高手,而在于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但是,李小龙战胜众多武术高手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使他出名,又是对他的截拳道的有效检验。
截拳道已得到世界武术界的承认,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墓碑刻有这样的碑文:李振藩(李小龙原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截拳道的创始人
李小龙走得太匆忙,末留下任何遗嘱。碑铭,是莲达根据李小龙生前的愿望而立的。人们均认为:碑铭符合并高度概括了李小龙的一生,挈领出他武道的旨蕴和精华一—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截拳道是现代最具创新精神和开拓意义的武道。
截拳道大胆否定传统武学流于形式、围于招式、循规蹈矩等弊端。
截拳道是一种重实战、轻表演,重攻击、轻防御的武道。
截拳道是哲学化的武道。或是武道哲学。
截拳道不是招术,而是战术;不是教材,而是教义。因此,作为截拳道的门徒,不可刻意地学,机械地用;而是要心领神悟,灵活运用。注意:
截拳道无任何形式,又可有任何形式;无派无别,又可是任何派别。
对截拳道的研究,不可仅仅限于李小龙的武学遗著,还必须结合他在电影电视中的打斗与对白,更应参照他生平的言与行进行综合探讨。
李小龙大胆否定传统武学门派,他矫枉过正,在批判弊端的同时,连不少精华也一道弃之如糟粕。
李小龙武道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内功。在他的截拳道论著以及他进行截拳道的宣传教学中,他从不谈气功之类的内家功夫,他甚至连训练和动作中,如何调息运气都极少提到。
李小龙首先是不会气功,其次是他没有学气功欲望——这可从他的言论中看出。截拳道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拳道,而外家功夫比内家功夫,更要“直接”得多。
李小龙是个撤下种子就想摘果子的人。内家功夫见效太遥远了。
传统武学对“武功”的理解,“武”特指外功,“功”待指内功。“武”与“功”对一个武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故谓“武功”。
有诗为证:“练功不练武,十年白辛苦。”光练内功,不练外功的招法,内力虽浑厚,却不知如何借于身手施展出来,如何护身克敌?
反之,“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光有招术和劲道,内功不行,终究会觉得底气不足,如大树无根。并且,练功时自损,或打斗时受伤,只能“硬挨”。内功高深之人,身体受到外力和外气侵害,他的内气会形成一道无形而又坚韧的屏障,并且还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内伤及气淤进行化解。
这句“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箴言不幸成了李小龙暴毙的谶语,这也是李小龙截拳道的致命弱点。我们不能确认李小龙暴毙的直接原因,但可以认为:李小龙因日常不辅之以内功训练,而致导身体垮了下来。假设真有人暗发功伤他气机,他是无能为力并且毫无知觉的。
香港一些武术界教头认为李小龙“练功不得其法”,并非无稽之谈。
李小龙的截拳道理论,融会了道家佛家的境界说。但实际上,李小龙的心态并非处于这种境界。若他能潜心练内功,常年不辍,是能进入这一境界的。那么他的性情,也不致于这么浮躁和暴躁。
李小龙犯了“欲速则不达”之大忌。
截拳道不适宜初学者,而适宜有相当功底之士。李小龙虽也强调“悟”,但对初学者来说,是“悟”不出深邃的“道”的,必须有一个刻苦而较长的磨练磨难过程。这也是哲学上的量变到质变。
“以无法为有法”(不属任何一派招法,又可以是运用任何一派招法),首先还须先有“一法”。初学者,不妨“因师置宜”先学一种或多种有效的传统招法。有了相当的基础,再融汇贯通截拳道,必如虎添翼。
李小龙的截拳道之所以这样厉害,是他掌握和了解数十种中外武术,汲取精华的结果。
黑格尔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众多传统武学门派,之所以能沿续数百上千年,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及威力,自有它存在的合理之处。
李小龙说:“传统的形式只可能迟钝你的创造力,冻结你:的自由感性。你不再是你自己,而只是一无知性地照着做罢了。”——类似一概否认传统的言论,在他的武道论著中几乎处处可见。应该说,李小龙失之偏颇。
笔者犯了苛求死者之大忌。写上述的一段文字,于笔者内心来说,是十分矛盾和痛苦的——笔者一直是李小龙武道!的崇拜者。但又记人忧天:
唯恐初学者盲目崇拜截拳道,而缺乏清醒头脑;唯恐初学者把截拳道当成武学的速成教材,以此作为不日成为功夫大师的捷径;更唯恐初学者迷一鄙百,只学截拳道,而把各门传统武学弃之如垃圾。
李小龙由于生命短促,而来不及将其截拳道研创得尽善尽美,无瑕可击。对这一点笔者是坚信不移的——李小龙是中国武学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其意义及光辉不亚于慧能对禅学的一次革命。
这两者的情形是极相似的。禅宗在初唐给推向极致,枯坐渐悟,而慧能摈弃坐禅,主张顿悟,从而爆发一场禅学革命。结果,慧能的南禅打败了神秀的北禅,中国禅寺成了南禅的一统天下。
中国武学的诸多门派也给推向极致——修心养性,而摈弃了武道的原始打斗。中国是东方武术的发源地,日本、韩国的武术最初是由中国传去的。在现代,中国的拳师常常打不过东亚小国的空手道、跆拳道高手——因为他们的拳道更讲究实战。这一点,李小龙在美国深有体会。这种体会也常会在与外界交流的中国武师间产生,他们会认为中国的武道成了养性之道,中国的武术成了“舞术”(传闻有这么一事,80年代南方某市一位全国武术单项女冠军,某夜在烈士公园,被两个大男孩拖去树丛欲强奸,女冠军手脚无措,束手待毙。幸得纠察路过,才将她解救)。
李小龙截拳道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使中国的武术重新正视实战。
去禅寺考察,人们会惊奇地发现,禅师们实际上都没有摈弃坐禅。如果李小龙长寿的话,他会不会把他鄙弃的传统武学又重新捡起来呢?
这仅是设想。但笔者相信,后世截拳道的传人,是会冷静而客观地对待传统武学的。
是为笔者对截拳道的粗浅解读。
李小龙死后,其妻莲达带着儿女定居她的故乡西雅图。
1974年,美国举行超级武术大赛,邀请李小龙遗孀莲达以第一嘉宾的身份出席开幕式。以后年年如此。1981年,洛杉矶上映后经补拍的李小龙遗作《死亡游戏》,莲达应邀观摩,洛杉矶市长向莲达颁发了荣誉奖。在李小龙死后,莲达潜心整理李小龙遗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陆续出版发行。这些著作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李小龙的母亲何金棠,1991年度过80岁生日,现定居在美国佛罗兰市。她的晚年十分孤独,常常陷入对儿子的追忆中并向人讲述李小龙。她靠政府的救济金度日,为此她十分感叹地说:“没人相信,儿子曾是世界明星,而做妈妈的还要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最值得一提,也是世人最关注的要,数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
李国豪从小生活在武术的环境下,他刚刚学会走路动作,就开始自觉地模仿武术动作。李小龙也有意识地培养他,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李国豪在幼儿学校经常炫耀武力,跟同学打架,打得同学鼻青脸肿,致使家长向李小龙告状。李小龙为避免麻烦,不再教儿子。
李小龙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中说:“至于孩子的将来,还是让他自由发展好了。”
1970年,李小龙携妻子回香港度假,5岁的李国豪随父亲上电视台作武术表演。父子俩都作了脚踢木板的表演,人们对李国豪的功夫惊叹不已。
鉴于李国豪好斗的性格,李小龙曾多次表示不能教他习武。但李小龙的话往往又是不算数的,他仍教李国豪功夫,并且是攻击性非常强的截拳道。李国豪小小的年纪,哪里领悟到什么截拳道的旨义,他只会见人拳打脚踢。
李国豪跟父亲学武的经历非常短暂。7岁那年,李小龙“死于非命”。在葬礼上,李国豪指着父亲的遗体叫:“Movie!Movie!”(电影!电影!)他以为父亲是在拍电影。20年后,李国豪却是在拍电影时奇怪地死去,又是一起“死于非命”!
父亲死后,李国豪随母亲定居西雅图。母亲莲达,鉴于丈夫练武经受的磨难和死后的阴影,竭力反对儿子国豪学功夫,而主张他安心念书。这情形,极似李海泉夫妇对儿子李小龙未来的期望。
李国豪的性格跟父亲极相似。他喜好打架斗殴,滋事生非,他两次被中学除名勒令退学。进第三所中学又中途辕学,结果不能毕业。
李国豪既打别人,也挨别人的打。于是就拜父亲的生前挚友、武术家依鲁桑杜为师学武术。李国豪对武术没有父亲那样虔诚、执著。据后来亲睹过李国豪身手的陆正说,他的功夫与李小龙相去甚远。
莲达说李国豪,他从小就是“反斗精”,天生的叛逆性格,而不听母亲和老师的劝教。他对找他麻烦的小朋友一律还以颜色,结果没有中学可以容身。他曾说:“我相信反叛的哲学。”这种反叛精神,至他读大学都不见丝毫改变。
李国豪是读特别班才拿到同等学历的中学文凭的。随后,他到离家万里之遥、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就读于麻省爱默生学院戏剧表演系。这是他违背母愿的选择,因为李小龙的缘故,莲达不希望儿子做演员,而做一名生活宁静、收入稳定的医生。
李国豪是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下长大的。
李国豪的外貌更象欧美人,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只在香港生活过一年多),他的意识中他是美国人。因为他父亲的名气太大,人们总把他说成中国影帝、或中国功夫大师李小龙的儿子,因此,他怎么也做不了美国人。曾跟李国豪合作过拍片的香港导演于仁泰说:李国豪陷入“情意结”而无法自拔。他常想:自己是中国人?自己是香港人?自己是美国人?他曾对于仁泰满腹牢骚地说:“呸,美国人不当我是美国人!我又不算是中国人!又不是香港人!”
李小龙既给儿子带来荣耀,也带来过耻辱。
李国豪说:“我两岁开始,父亲就教我学功夫,他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然后,李国豪稍大时从一份杂志上看到他父亲是死在一个女人的床上的,并且说他父亲与这个女人关系的密切甚于他母亲。李国豪难于接受这样的事实,这对他刺激太大了,他曾沉默忧郁了好些日子。
李国豪后来说,父亲死后,“报上出现种种传闻,说他吃了禁药(指大麻),甚至玩巫术(指在室门悬明镜驱邪),这对我打击很大。”
很长一段时期,李国豪禁止别人谈他父亲,说他是李小龙的儿子。若有人无意中提及,他立即会示以愠色,甚至以拳还击。李国豪一度拒绝看他父亲拍的电影。他远离家乡与亲人去波士顿上大学,很大的原因,是想从父亲的阴影下逃离出来。李国豪学的是表演,从事业的角度讲,留在西部的机遇要大一些,但他却去了东部。
无独有偶,李国豪与他父亲,都是由于香港而促使他们在影坛出名的。李国豪从20岁起,到纽约市谋生,他一边上演艺课,一边在百老汇充当跑龙套的小角色。
纽约是仅次于洛杉矶的全美第二大电影电视制作中心。从这点来看,李国豪当时混得并不怎么样。因为任何一个学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