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公共关系艺术-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付西安事变的公关艺术(1)
抓住要害,旁及其他:应付西安事变的公关艺术
不能预料的突发事件从时间、起因、范围和处理方法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短时内突然爆发的事情,起因简单,牵涉的公众不多,处理时着眼于制止,主要靠随机应变,姑且称为短促突发事件。另一种虽然发生是突然的,但苗头早已存在,原因由来已久,涉及的公众多而复杂,处理时要着眼于全面,不可能马上根本解决。在处理这类发生突然但消失缓慢的突发事件的公关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关系,复杂的人事,不可能面面俱到,解决所有的问题。可行的方法是弄清谁是最主要临时公众、临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围绕这两点,抓住中心问题不放松,就能找到解决事件的钥匙。
在周恩来经历过的突发事件中,西安事变算得上是一次发生突然但结束缓慢的大的突发事件。在事变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中,周恩来作为中共方面参加处理此事的全权代表,运用了他那非凡的胆识、过人的勇气和卓越的谋略,和张学良谈心,与蒋介石谈判,做东北军官兵的工作,把中国共产党解决事变的主张通过高超的公关活动,变为实际行动,终于使事变朝着于人民、民族有益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一场险将危及全国的大内战。周恩来在处理西安事变的公关活动中处处显示出巧妙的公关艺术,如谈判的艺术、说服公众的艺术、宣传的艺术、演讲的艺术等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周恩来的公关活动史上,完全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应付突发事件的成功的政治公关事例,值得大书特书。成功的关键是周恩来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为一两个小问题而转移注意力,始终抓住最主要的公众和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来处理与事变相关的人事和问题。这是一种善于抓主要矛盾的公关艺术。
事变骤起,谁是主要公众
各路公众纷纷亮相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率部下,在西安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及其随行军政要人。一场震惊中外的事变,像平地一声春雷那样突然爆发了。
一时间,西安吸引了与事变相关和关心事变的各方公众的注意力,他们纷纷表示出自己对事变的态度:
事变发动者张、杨所部东北军、十七路军内部,大部分中下层军官积极支持两位将军的义举;也有一部分军官情绪动摇;还有一部分人如冯钦哉、沈克、黄永安等投靠南京;东北军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则软禁了主张联共抗日的副军长黄显声。
南京国民党内部也分成两派:亲日派何应钦等,极力主张“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替而代之;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等,反对“讨伐”,力主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
站在南京国民党两派背后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英美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乘西安事变之机,扩大中国内战,以便实现它灭亡中国的野心,因而它极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12月15日,日本外相召见南京驻日使节表示:南京如果与张、杨妥协,日本政府则不能坐视。除公开威胁亲英美派外,暗中支持何应钦“讨伐”张、杨,并唆使汉奸、特务分子潜入西安,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蒋的义愤,煽动杀蒋。英美帝国主义看到蒋介石被扣,南京政府有被亲日派夺去的危险,对自己不利,因而支持和平解决,营救蒋介石,同情西安方面联共抗日的主张。英美驻华使馆在事变发生后,一直同宋子文、宋美龄、孔祥熙等保持密切联系,并在经济上给予支持。
各地方实力派纷纷派人到西安。四川的刘湘、刘文辉;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冀察的宋哲元;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等,都密切关注事变的动态,他们有的支持张、杨义举;有的耍两面派,妄图坐收渔人之利;有的从中挑拨,煽动杀蒋。
西安的群众热烈庆祝捉蒋胜利,拥护张、杨的抗日主张。
在西安工作的一些共产党员都支持张、杨捉蒋兵谏,但对如何解决事变有不同看法。
同情中国抗战的外国友人欢呼抓蒋胜利,如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女士,闻讯大呼“打倒蒋介石!”
一场事变牵动各方公众的心,有反对,有赞成,也有观望。
当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应张、杨两将军之邀,来到古城西安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斗争形势!
谁是主要公众
周恩来肩负中共中央的重要使命,来到西安参加谈判,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以公开合法的身份出现在苏区以外的中国政治舞台上,自然引起了举国的瞩目。人们期待从周恩来的一举一动中来观察和了解共产党。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形势和形形色色登台亮相的公众,周恩来始终抓住一个中心——事变的主要公众,并由此入手展开政治公关活动。
谁是事变的主要公众?周恩来从事变发生的远由和近因进行分析,对事变有着清楚的认识。
西安事变爆发在中国历史大变动的前夜,决非偶然。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引起国内外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的结果。“九一八”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占领热河、觊觎华北,胃口大到旨在吞并全中国。中国共产党、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及各界爱国人士,无不大声疾呼,奋起抗日。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强烈要求抗日救国,国民党营垒中的爱国将领也纷纷要求对日抗战,马占山、李杜先后在东北率部抗日,赵博生、董振堂拒剿“红军”起义,蔡廷锴、蒋光鼐率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等,都是抗日救国的举动。但是,蒋介石却死死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枪口对准要求抗日救国的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蒋介石认定的异己势力——地方实力派,残酷镇压抗日救亡运动,造成一种“爱国有罪,冤狱遍于中国,卖国有赏,汉奸弹冠相庆”的反常气氛,令爱国之士无不气愤发指。
蒋介石对张、杨从来就不信任,先后派晏道刚、曾扩情担任“西北剿总”参谋长和政训处长,监视张、杨。1936年10月,蒋介石解决了两广地方实力派发起的反蒋抗日的“两广事变”后,匆忙赶到西安,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如不“剿共”,就把他们调离西北,肢解东北军、西北军。但张、杨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早已不愿打内战,要求抗日。蒋介石大怒,一面仍威逼张、杨,一面调兵遣将,将解决“两广事变”的嫡系和精锐部队约三十个师,统统调回,准备对付西北军和东北军。自己则借“避寿”为名,带了二十余名高级军政大员,坐镇西安。
应付西安事变的公关艺术(2)
张学良、杨虎城在蒋介石的高压下,也下定了决心:一不打内战,二不离开西北。他们研究的对策是:第一步“苦谏”,尽量说服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如果“苦谏”无效,就“兵谏”,设法捉蒋,逼蒋抗日。12月7日,张学良抱破釜沉舟的决心,向蒋介石作了一次“哭谏”。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却换来蒋介石“年轻无知,受了共产党迷惑”的训斥,蒋并且一拍桌子说:“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变。”之后,杨虎城又去“进谏”,也无济于事。一连几天,张学良天天去谈,杨虎城也不时去说,均毫无效果。
“哭谏”,慷慨陈词、委婉劝说都归失败,张学良、杨虎城被迫无奈下决心“兵谏”。
如果说西安事变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国民党内部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进步和反动的矛盾等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张、杨和蒋介石两方则是这些矛盾具体化的代表,即上述矛盾以张、杨和蒋介石发生冲突的形式来了个总爆发。因此,他们自然成了这次突发事件的主要公众,也就是周恩来所要接触的主要公众。解决了他们之间的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周恩来在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抓住这两方主要公众,展开了讨论、说服、谈判等公关活动,终于取得了成功。
问题众多,公众关心焦点何在
杀蒋还是放蒋
西安事变的爆发暴露了许多矛盾,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公众从各自的角度对事变提出了不同的疑问和担心:
发动者张、杨关心的是能否就此逼蒋抗日。
国民党南京方面最关心的是蒋介石本人的命运。
日本人想知道能不能乘此机会扶持亲日派上台。
美、英国人则担心失去蒋对自身利益不利。
全国人民希望由此进入一个全国抗战的新局面……
公众提出问题的角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所有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杀蒋还是放蒋?而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即:内战还是抗战?
周恩来在抵达西安的当夜即同张学良进行了长谈。他指出这次事变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对蒋介石的处置极需慎重。处理结果可能有两种前途:如果能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会使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争取一个好的前途。如果宣布他的罪状,交付人民审判,最后把他杀掉,这样不仅不能停止内战,还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不仅不能抗日,而且还会给日本帝国主义造成进一步灭亡中国的便利条件,这就使中国的前途变得更坏。
周恩来不仅抓住了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且对解决问题的两种办法可能引起的迥然不同的结果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为解决事变指明了前途。但是,明确了“杀蒋还是放蒋”是解决事变的关键和公众关心的焦点,并不等于公众都明白这两种做法引起的不同后果,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东北军的官兵中有不少人坚决要求杀蒋,连杨虎城也是准备杀蒋的,至于张学良,他不杀蒋是从忠孝义气出发,对于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也不十分清楚,这就需要周恩来做大量的说服工作,有时还要冒很大的风险。
至于蒋介石,他既怕死又不愿轻易就范,逼蒋抗日也需一番艰巨的谈判。
因此,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就是围绕公众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与事变的主要公众——张、杨及东北军、十七路军和蒋介石等人进行政治公关的过程,既要说服发动者,又要与蒋介石一方舌战交锋。由于周恩来始终抓住主要公众围绕中的问题来进行,终于和平解决了事变。
说服张、杨及其部下
蒋介石被抓后,张学良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方面广大东北军、西北军将士情绪高涨,大多主张杀掉蒋介石,然后举起义旗,抗日救国。一方面南京政府兴师问罪,各地方实力派或作壁上观,或反目侧视。张学良对蒋介石兵谏不遂,欲杀不能,欲放无辞,本意又不为各方理解。周恩来的到达,使他在精神上有莫大的安慰。他们已经算作老朋友了,两个月前,两人曾在延安天主教堂共商抗战大事。
周恩来带着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指示而来,关键在逼蒋抗日上要和张、杨及其部下取得一致。抓住这个主要问题,针对张、杨的不同情况,分别做他们的工作。到达当晚,他立即与张学良举行会谈,同时指定罗瑞卿、王炳南了解杨虎城及十七路军的情况,为同杨会谈做准备。
张学良先叙述蒋介石被扣后的表现、南京的动态和各方面的反应。他认为,争取蒋介石抗日,现在最有可能。周恩来同意张学良的看法,进一步提出:这次事变震惊中外,捉蒋出其不意,但蒋介石既不是滑铁卢战败被流放的拿破仑,也不是被群众暴动推翻的尼古拉沙皇,蒋的实力仍原封不动地保留在那里。杀不杀蒋会导致内战和抗战两种完全不同的后果。历史的责任要求我们争取中国走向一个更好的前途。这样就要力争说服蒋介石,只要他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就释放他回去。蒋介石还实际统治着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迫使他走上抗日的道路,还拥护他做全国的领袖,有利于发动全面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一席话使张学良的心里透亮。他原来虽也主张和平解决,但仅仅是一个笼统的认识,并没有想得那样深远,因此他也说服不了部下为什么不杀蒋,现在他对事变的前途看得更清楚了,更坚定了逼蒋抗日的信念。
应付西安事变的公关艺术(3)
取得了共识,周恩来和张学良随即又商定了五项与南京谈判的条件:一、停止内战,中央军全部开出潼关;二、下令全国援绥抗战;三、宋子文负责成立南京过渡政府,肃清一切亲日派;四、成立抗日联军;五、释放政治犯,实现民主,武装群众,开救国会议。
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第一次公开宣言,致电国民党中央,呼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同天,周恩来又去做杨虎城的工作。这比说服张学良就要困难得多。杨虎城是爱国的,坚决主张联共、反蒋、抗日。事变前,他多次与亲信干部商讨如何捉蒋。12月11日晚他下决心捉蒋时说过:“把这个摊子(指部队)这样摔了,响!值!”其破釜沉舟的气概,溢于言表。但杨虎城对捉蒋之后,又要放蒋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周恩来把头一天晚上同张学良的谈话内容告诉他之后,杨在思想认识上还不能完全认识。
杨虎城说:“蒋介石是个政治大流氓,阴险狡诈,中国少见。他向来说话不算数,翻脸不认人。今天他的命在我们手里,他会答应得好好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可是明天他一回去,没准一下飞机就要变脸。放他走,一定要慎重!”
周恩来说:虎城兄的看法很有道理,蒋介石的为人我们也清楚,我也曾经想过你说的问题。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不但全国各阶层人民逼迫蒋介石抗日,就连国际上也争取他抗日。英美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希望他抵制日本;反法西斯阵营也在争取他走抗日的道路。蒋介石本人,现在是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促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