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公共关系艺术-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解决开会时的拥挤问题,国务院机关的有关部门的同志,自己动手,将室内隔墙打掉,稍加修理,增加了一些会议桌椅。周恩来看到后,非常满意,说:“这不是很好嘛!”
1956年,一些部委领导同志提议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并作了规划,找好了地方。他们一个劲地鼓动周恩来,理由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国务院应该有一处像样的办公地点。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没有政府大厦。我们也应该建一个自己的政府大厦。”对此,周恩来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在任期间,就不盖政府大厦,你们不要再鼓动我了。”
在筹备建国十周年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有关部门又提出修建政府办公大楼的计划,提出了在府佑街两侧,从西安门大街到西长安街之间修建大楼的设计图纸。周恩来看到盖大楼方案后,就把国务院副秘书长找来,严肃地说:“只要我当总理,你们就要把大兴土木的念头取消,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他还征求了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意见,习仲勋也主张不盖政府办公大楼。就这样,国务院办公大楼的建筑计划被撤销了。
以后,周恩来在国务院的会议上,一有机会便要以有人建议兴建国务院办公大楼的问题为例,告诫大家要经常警惕和反对“贪大”、“铺张”,“讲究”、“排场”的思想作风。
在外交工作中,周恩来坚持“勤俭办外交”的方针。他多次指出:“友好重在精神,不在物质,尤其不在排场。”对会外宾的会客室,他要求布置朴素大方,什么鲜花、糖果之类都不要。宴请外宾,也贯彻了“四菜一汤”原则。
1951年,随着外宾来访的增多,政务院有关部门草拟了《关于接待工作今后的改进办法》,报送给周恩来审核。7月8日送去,当天就批下来了。他指出,接待所用“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还对《办法》中的具体内容批示了具体意见。例如,《办法》中提出“水果按季节一律用国产”,他批示:“以少为好,不要多。”《办法》中提出“菜仍中餐西吃,材料用国产”,他指示:“数量亦不宜大。”《办法》中提出了用酒的品种,他批示:“汽水亦需国产。酒不要多。”
在实际执行中,周恩来都是严格按朴素节约的精神掌握的。1953年国庆前夕,政务院负责专家的工作部门向周恩来报送了宴请专家的计划,周恩来审查时,除对宴请程序和宾主名单做了改动外,并对菜的样数和每人费用标准作了削减。
有的单位在安排外宾到农村参观时,从北京带去高级餐具,从大城市订做饭菜去设宴招待。周恩来知道后,不同意这种做法。他指示用当地土特产,按当地习俗,就地做农村风味的饭菜招待。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到大同参观访问。这之前,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专程从北京到大同,检查接待准备工作的全面情况。在谈到欢迎宴会的准备时,邓颖超嘱咐:要搞点地方特色,并说:总理很喜欢吃高粱米。高粱米是大同地区人民几乎每天都吃的家常便饭。宴会上,周恩来和客人高兴地吃了煮玉茭、高粱米粥,又吃了当地产的鸡蛋和土豆片。
周恩来的行动,在中外人士心目中树立了人民政府勤俭节约,廉洁无私的光辉形象。
树立执政新形象的公关艺术(2)
艰苦朴素以身作则
周恩来在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还不高的情况下,艰苦朴素,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大吃大喝,还时常到职工食堂用餐;他穿的衣服,有的补了又补,修了又修,一穿就是一二十年;他住的房子,是老式旧平房,设备很简陋。
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以及周恩来临时召集的工作会议,有时时间较长,需要准备工作餐。周恩来规定,工作餐即家常便饭,四菜一汤。主食一般是大米饭、馒头,有时吃窝窝头或烙饼;副食,一般是大烩菜或四菜一汤。大烩菜也好,四菜一汤也好,都是普通蔬菜和豆腐、粉条之类;有时有一盘肉片(丝)炒菜,最好的时候,也只是一盘鸡或者鱼。周恩来常讲:这样的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参加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例会吃完饭以后,还必须交钱、交粮票,才能离开食堂。未带钱和粮票的要记账补交。
周恩来请人吃饭,一般都是一个大锅菜,四周摆几小盘小菜,再加上主食。1963年的一天,周恩来在国务院留大家吃饭就是这样的饭菜。大家入席后,后到的贺龙元帅进入餐厅,他看了一眼每张桌上的食物,风趣地对周恩来说:“呀,国家经济好转了,你家的饭桌上怎么还没有体现出大好形势来呀。”周恩来笑着说:“大好形势是靠大家奋斗得来的。将来,国家富强了,也不能丢掉艰苦朴素的传统啊。”
周恩来自己吃饭,一般是一荤一素。他吃饭,桌子上特别干净,只要桌子有饭粒,他就一颗颗拣起来吃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常用这句话来告诫身边工作人员。吃完饭,碗里还剩下一些菜汁,他总是要拿开水泡着喝,尽量做到一点东西也不浪费。
1962年五六月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东北三省工作了一个月。一到住地后,他就对管生活的同志“约法三章”说:“有几样东西不能吃,鱼、肉、蛋,肉制品也不行。毛主席在中央带头,我在国务院带头。群众有困难,做领导工作的更不能特殊。”按他的规定,每顿饭只能给他做两小盘素菜和一个汤。
周恩来的一套睡衣和睡裤,是1951年做的。他一穿就是二十多年。穿破了就补,再破就再补,白底蓝格的绒布已经磨成无绒无格的白布了。每次身边工作人员提出要给他添置新衣时,他总是和颜悦色地说:“旧的还可以穿嘛!”并教育工作人员:“艰苦朴素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
周恩来穿旧鞋,夏天是穿一双黄颜色的皮凉鞋,春、秋、冬总是穿着一双黑皮鞋。这两双鞋也是一穿就是二十几年。他穿的袜子,都是织补了又织补。从我国自己能生产手表起,周恩来就买了块上海牌手表带着,一直到去世。从60年代起,凡属大的国务活动,他也总是使用国产汽车。
周恩来住的是多年失修的老式旧平房。墙上的砖有不少斑痕,墙皮老旧出现碱印;柱子上的油漆大部分脱落,有的柱根已经糟朽;地面是大方砖,每到夏天就泛潮;窗户裂着大缝,冬天还要用纸糊窗缝;天花板也很陈旧;厕所不在卧室,上厕所还要走一段路。由于房屋潮湿,周恩来常闹腿病。1959年,主管的同志趁周恩来外出,对住房进行了修缮,添设了必要的新的办公和生活用品。周恩来回京发现后,立即严肃批评,并退回新添的东西。他对主管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你跟我这么多年,对我的性格还不了解吗?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要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对我是最熟悉的吧?你们花那么多的钱,把我的房子搞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你不要只听人说‘没什么,说只修了应该修的’,其实不同的意见肯定也是有的。而且,一旦大家都学我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你为什么不想到。现在呢?我搬进去住吧,我心不安,我不搬进去住吧,你们不安。你们这么搞对谁也不好啊。”
以后,为了修房这件事,周恩来还在国务院的会议上多次作了自我批评。
此外,周恩来外出总是轻车简从,反对前呼后拥,不住高级宾馆、饭店,从不提出额外要求。
60年代初,天津市搞了一个高级宾馆。周恩来恰好到天津检查工作,天津市领导人便安排他住到新宾馆去。
周恩来是老天津了。在车上,他见汽车开的路线不对头,不是向着他平时的老住处的方向开,他忙问:“哎,这是上哪去呵?”
陪同的天津市领导说:“有一个新的地方,想让总理去那里下榻。”
“不行!别去!我不去!”周恩来马上就感觉出这里头有问题。他生气地说:“快,把车给我开到老地方去!”
汽车只好开到老地方去了。那位天津市的领导遭到了周恩来的严厉批评。
周恩来就是这样,以他的模范行动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严于律己延及亲属
周恩来不仅严于律己,而且还很严格地要求亲属。
周恩来有个胞弟周同宇,上个世纪20年代曾投入大革命洪流,在民主革命时期用经费支持党的工作,解放后在工业部门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后因病不能坚持正常上班,被安排到内务部任参事。周恩来为此向内务部部长曾山多次提过意见,又在会上讲了这件事。周恩来说:“周某人的弟弟在内务部做参事,不管是什么原因去的,总没有好影响。他在工业部时能够工作,我不干涉,现在当参事等于拿干薪,那就要考虑了。”
会后,周恩来又对曾山讲:“同宇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就应该按有关规定办理因病退休手续,如果他因此在生活上发生困难,我个人给予补贴。……我讲的绝不是客气话,是要你们按规定去办的。”后来,周同宇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周恩来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钱给胞弟做补贴。
1956年10月下旬,周恩来在淮安县老家的婶母患病,县委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后因病情反复,县人民医院便写信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立即给淮安县人民委员会写了回信。除表示感谢外,周恩来在信中说:“我婶母的病我们知道是无法治疗,今后一切治疗还麻烦你们(请县人民医院治疗好了),不要向外地转治。如果治疗无效,一切后事也请你们代为办理,但要本着节约和简朴的精神办理。现寄去人民币二百元作为治疗和办理后事的费用。如不够时,请你们先垫付,事后来信说明支付情况,我再补钱去。”
1957年4月19日,周恩来又寄信淮安县人委,寄去安葬婶母善后费用所尾欠的垫款25元。
周恩来没有子女,但对侄子、侄女等晚辈要求也很严格。
树立执政新形象的公关艺术(3)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建,1968年中学毕业后,就在周恩来的鼓励支持下到内蒙古去了。1970年12月,周秉建参加了解放军。周恩来得知后,立即要她迅速回牧区去。周秉建照办了。周恩来对她说:“你回去以后,还要住蒙古包,住到生产队去。”还说:“我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这条路。”后来,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周秉建最终在内蒙古落户安了家。
周恩来的所有亲属,没有一人由于他的关系而有一丝一毫的特殊。
周荣庆是周恩来的侄儿,在国家刚实行机关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的制度时,周恩来就让他由北京到河南当了农民。他告诉侄儿:“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鼓励侄儿学习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后来,周荣庆当了拖拉机手,在农村成了家。
周恩来的另一个侄儿周尔辉,1960年在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师。1961年,周尔辉结婚,妻子仍在淮安县工作,学院为了解决其两地分居问题,决定把女方调到北京。周恩来知道后,不但不赞成,反而亲自动员侄儿回淮安县工作。经过他的劝说,周尔辉回到淮安县当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谈判的公关艺术
周恩来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谈判者。——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社论
世界是张谈判桌,人人都是谈判者。大到国际政治舞台,小到人与人之间平常生活中的讨价还价,谈判,这种人类使用最古老最广泛的交际艺术之一,作为协调人们行为的基本手段之一,无时无处不在。作为一种复杂的公关活动,谈判是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公众之间经常进行协商、沟通的有效途径。周恩来的一生,有许多时间是在谈判桌上度过的。民主革命时期,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经常和国民党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经常进行各种外交谈判。谈判,耗去了周恩来无数的心血和智慧;谈判,使周恩来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谈判艺术,如抓住时机,掌握主动,创造条件,打破僵局,坦诚相见,寻找共识,互谅互让等,周恩来因此在国际上得了“谈判高手”的美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恩来的公关艺术在谈判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巧者善度
人们常把谈判和下棋相提并论。其实,二者除了都是在对立的双方之间进行这点之外,相同的地方并不多。棋有明确的规则,而谈判过程不拘一格、风诡云谲,大多无规则可言,主要靠谈判者的胆识和智慧。谈判,作为对立双方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讨论、协调,需要双方的合作,而合作的前提便是双方都有谈的意愿,否则孤掌难鸣。怎样判断对方有否谈的意愿,什么时候开谈,这是一个如何把握时机的问题;在谈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提出问题,什么时候作适当让步等,同样也是一个把握时机的问题。谈判作为非单方面的合作行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机。高明的谈判者首先就高明在看准“火候”,把握时机,及时开谈,此所谓“巧者善度”。
在公共关系舞台上,有些谈判是在双方已有共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协作;也有一些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为了不同的利益进行激烈的斗争之后,一方无可奈何作出和解姿态,另一方见好就收,双方于是在谈判桌边坐下,舌战取替其他形式的交锋。“见好就收”就是及时把握住了时机,否则,错过时机,争执也许就旷日持久的了。
在国际公关——外交舞台上,周恩来为了使中国走向世界,不止一次地适时开展我国与外国政府间的外交谈判,不断开创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