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道德经解(纯阳子)-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懼者。不可不知畏也。知其不可不畏。則無憂而有憂。戒愼恐懼。亦安有窮期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晦。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食去聲熙熙、和育意。享太牢、飫其澤也。登春臺、暢其天也。蓋民化於至德。日用而不知為之者也。未孩、未離母腹之時。保愼不容不至。乘乘、任天而動。貌歸倚著也。滿假故有餘。純一故若遺。沌沌、虛靜之貌。若昏則非果昏。悶悶、喻其神全。澹、謂無欲於外。漂、謂不泥於形。有以者、有所挾也。頑且鄙者。絶機忠病o極之真。三五之精。為受氣成形之原。是吾身之母也。食、養也。
孔德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孔、空也通也。恍光之密。惚幾之微。道雖恍惚而其中有象。下文恍惚。又以離珠之流動言也。蓋離中真陰。是為恍惚中之物。坎中真陽是為窈冥中之精。二者性命之宅。道義之根。孔德之容者此也。三五之精別於凡精。故曰甚真。信陰陽遞卟皇浜颉Cw物而在不易其稱。閱、觀也。甫、始也。太上自言。以此能知萬物之始。則道豈能外是而他求哉。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拢吮б粸樘煜率健!
曲則全。中庸所謂曲能有找病4司湎挛寰渲V領。文同而義別。枉、屈也。漥卑溼之處。得、自得也。枉與直。漥與盈。弊與新。極於此則伸於彼。物理之循環不窮者類如斯。守約則能自得。即此可以知彼也。貪多則反。多疑美惡。惡其雜揉也。惟拢艘砸回炄f。故可為天下式。其次則必致曲以求全。戒多而取少也。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發。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杖鴼w之。
見去聲 此覆解上文曲字之義。見以所知而言。是以所行而言。所謂曲則全者如此。期於道得諸已全而歸也。豈委蛇遷就之比哉。
希言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樂音洛 夫道不貴多言。為言有盡而道無窮也。飄風驟雨。喻其不久道統萬物而言。德則人之體道於身者也。失謂失意。三者憂樂同人。故人亦信之。結二句反言以明之。若己信不足。人亦不信之。尚口乃窮者也。
跂者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於道也。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跂去智切跨苦故切惡去聲跂、舉踵而望。跨、垂足而坐。以喻為其事而無其具也。餘食、餘棄之食。贅行、贅疣之行。自滿假者視道為無用。徒見惡於物。有道者豈為之乎。此與二十二章略同。
有物章第二十五
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強去聲渾成、無偏缺也。寂虛靜寥空闊獨立。其尊無對不改。悠久無疆。周行於萬類而足以給之。故不殆母字育之也。機一往而不畱曰逝。境撸愣鵁o盡曰遠。反者。其所歸宿也。此極言道之所以為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此承上文推廣言之。道之大不可見。天地實布昭之。王者參贊天地。體道施化。以四大並言之。見王者所以斡三才而能宏道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地之含宏光大。品物咸亨。則道無不濟矣。地承天而時行。天本道為呋5荔w無為。故極乎自然之。致此又承上四大之說。而推論之。以明凡人皆可崇效。卑法而體道也。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拢私K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燕乘俱去聲此示人以持重守靜之功也。根、本君主也。輜重、行者載資重之車。借以為遲重之喻也。以身輕天下。謂危其身而亡乎天下。失臣無以馭氣。失君無以鎮心志以帥氣。若君臣然也。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椋o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無轍迹、不拘成迹而合於時中。不用籌策、不逆不儯匀幌扔X。善椋А⒅^凝神養氣。不弛其閑。善結、謂抱一守中。緜緜不息。此五者修道之實功。拢酥苁乱病!
是以拢顺I凭热恕9薀o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襲、重也。易曰。重明以麗乎天下是也。拢吮M人性以盡物性。明乎五者之義而已。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此又示人以取善之功。是善行善言五者之所以能深造也。資、取資。要妙、崇德修慝必取諸人以為善也。雖智亦迷。自用則小也。
知雄守雌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而為器。拢擞弥t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長去聲知、見之明。守、存之固。雄為陽精。雌為陰魄。谿、山水自上下注之所。常應常靜。為不離嬰兒先天一炁所生。謂拢ヒ病=鹬住:谡呱駳馊腱队撵o之意。式法忒差也。鍊神還虛。則歸於無極。知榮、明其無與。於己谷匯川之名也。德足者無所不容。物伲児淘粯恪5荔w如是。散而為器。一本之所以萬殊。官長君師之職。大制不割、本道以為宰制。而無所矯揉割裂於其閒也。
將欲取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拢巳ド酢Hド荨Hヌ!
為紛更妄。作不得已。可已而不已也。神器、言其至重。妄為則反以擾民。拘執則無所變通。二者皆未適中。蓋凡物之理各有所宜。行、自行。隨從人噓緩而吹。急物之以息相扇者也。強、嬴。以形伲浴]d、隳。以才能言。甚、太甚。奢華、侈泰。矜肆物情不一。拢藱嗥漭p重緩急。去此三者。是以能理萬物之宜。而天下相安於無事也。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好去聲其事、謂兵事。好還、殺戮必有報也。荊棘生、則井里蕭條。可知必有凶年。傷天地之和氣所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為不道早已。
善、善於為治。果、自強不息。取強兵力爭也。不得已柔巽之意。太上恐人铡杂铝楣9试斞晕逭摺R悦髦飰褎t老。正強力不能久之徵也。不道、不以道。早已敝之速也。
佳兵不詳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惡去聲此與上章皆一時之言。三句乃一章之綱領。佳兵猶言利兵也。
是以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居、平居。恬澹、鎮靜而不擾。左為陽。右為陰。兵凶器故尚右。同於喪禮。殺人過多非禁亂之本心。雖勝必戚。見仁慈之無已。此承上文。反復申明之。欲人懲不詳而廣好生。賤武勇而崇仁義。其丁寧之意至深切矣。而後世且以申韓刻薄之學。歸咎於道德。不亦謬哉。
道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樸字解。見二十八章。不敢臣、無有加乎其上者。侯王守樸則可以恭己而理。故萬物賓服。天地相合。以下推無名之道所由來。言天地以一氣而均萬物。氤氳化醇各正性命。始制有名。既有名矣。萬殊一本。物各有當止之處。惟知止於至善。則以一貫萬。所以不殆江海為川谷之王。大道為萬物之本。侯王舍是。將安所守哉。
知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人勝人外鶩者也。自知自勝內省者也。知足則常覺其有餘。強行則日新而不已。不失其所得主而有恆。也死而不亡。與天地同休也。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有衣被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兮而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拢私K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汎、如水之汎濫而滿也。其可左右、言不可以一偏限。下文正言汎之實也。不辭、能容受不名有無迹象。衣被、以衣被人。借以言覆冒之意。不為主者、萬物本道以生化而道實無為也。以其常清常靜而言。其小無內。以其翕闢萬物而言。其大無外。蓋無微不入。是以能無物不包也。惟拢藶槟荏w之。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乎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用之不可既。
道本無象。而凡有象者莫能加。執之以馭天下。則天下歸往。萬姓時雍。共安於泰咧臁1藙站夛椧钥炷壳罢摺H鐦放c餌非不悅於目耳。然移時輒忘。如過客之去而不畱。大道不然。所以視聽不可窮。而取擕無有盡也。
將欲潝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潝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疆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張潝強弱廢興。與奪往復相因。有自然之理勢。燭其幾於未萌。而貞其守於勿懈。惟知微知彰者能之。柔弱勝剛強。所謂不戰而屈人也。利器、國之事權。示人與人。太上此言。為兢意氣而昧知幾者發也。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以欲靜。天下自正。
道體無為。而其用至廣。中庸所謂費而耄б病:钔跄苁刂t全體大用具矣。物有不化焉者乎。欲作、謂太平久而燕樂。興鎮以無名之樸。而民果返樸還淳。則欲作者亦將不欲。故夫本道化民者。不以一己之欲強民。而天下自正也。
上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尚仁為之而無以為。尚義為之而有以為。尚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不德、不自是。其德不失德。常自見為德。無為為之。以主治者言。無以為有以為。以在下者言。攘臂忿爭之狀仍執固亂治也。書曰。亂臣十人。道該全體大用。德則有溕罘至恐煌H柿x禮專指其用之及人者言。上德無為。而民亦無由測其所為。蕩蕩難名者也。下德為之。而民亦知其有以為形格勢禁者也。仁義禮皆治世之具。而其用各殊。仁主於慈愛。故尚仁則百姓日用而不知。義主於斷制。故尚義則天下服教而畏神。若夫禮。周乎人官物。曲而其制嚴密。故禮之至者。民莫之應或反攘臂而自是其見。蓋世哌f降。人心因之。仁義禮今古不易。而其播為政教。則詳略損益之分。理勢所趨。不能強齊。由太古逮於今。政教有加而風氣未必古。若而後云者。言天人氣數之適然。非謂仁義禮之可以偏任也。禮以忠信為本。故忠信薄而禮教尤先。前知亦道之發皇。而偏尚則反陷於愚。誣寧厚毋薄。寧實毋華。去取之閒。必務其本。太上此章之旨。因末俗文勝而反復推言之。欲人本道德仁義以化民也。
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