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满足欲望的拥抱 作者:沈文婷-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那些事,便一直相随左右,温暖我。
母亲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的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别忘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对你的妈妈说:节日快乐!”收到这短信的时候,我正坐在医院的看护椅上。左边是重病的父亲,右边是刚刚睡下的母亲。
多日来如云雾一样流转的时光,令我无暇顾及这个节日。没有淡雅的康乃馨,没有艳红的羊毛披肩,我只能守在母亲的身边,一笔一笔写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
童年的我体质很弱,吃药多过吃美食。可是小孩子,哪个喜欢那苦苦的东西呢?为了绿豆大小的药片,真不知枉流了多少眼泪。记忆里,母亲从不因此而训斥我。她总是先含了一片在口中,对我说:“看,妈妈和你一起吃。”然后喝水、咽药,再用舌尖舔舔唇,“是有一点点苦,但我不哭。你有没有妈妈这样勇敢呢?”她笑笑地看我。我就学着母亲的样子做一遍——含药、喝水、咽药、用舌尖舔舔唇;也对她说:“是有一点点苦……”可泪水还是会在眼眶里打转转。母亲拍拍我的头“果然很勇敢哦!”泪水就化成了笑颜。长大后,我无数次问母亲:那个时候你真的和我一样吃了那么多的药吗?母亲笑而不答。我知道那年月的穷,很不相信母亲会真地吃掉它们,可我一直也不知道那些被母亲含进口里的小药片哪里去了,大概都吞进了母爱里吧。
整个学生时代,我拿过无数的“第一”,常被同学的父母当楷模一样地表扬着;但母亲从没有因为学习上的好成绩而夸奖过我,更多的她在教我怎样做人和面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第一次在市里获奖;对于一个刚刚学写作的孩子而言,那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原稿连同获奖讯息被张贴在少年宫门口的布告栏里,接送孩子的父母经过那里总会说:看人家这孩子,写得多好呀!而我希望母亲能看看它,只是看看就好;因为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妈妈》。可母亲从来不接送我,即使有风,即使有雨,也不。那段日子,我使出了所有的小伎俩:上学的时候肚子痛,放学的时候牙痛……母亲教会了我怎样看医生,但她还是没看到我的作文。在舞蹈课上,我跳错的频率越来越高,老师说要见见家长。我惟一的一次请家长,是为了让母亲来读我的作文!我的做法成功了!然而母亲来的那天,我发现作文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被换掉了,现在她只能在一群孩子里看我舞蹈着的小小身姿,那不是我要的结果!站在第一次“发表”文章的地方,我迟迟不肯离开;母亲拉着我的手“你的那篇作文写得真好。我在报纸上读过它。”噢,原来母亲知道,她一直都知道。
慢慢地我长大了,母亲的鬓角开始有华发。自以为成熟了的我,开始觉得母亲不再永远正确,也不会理解我少女的梦想和心情。直到有一天,一个冲动的男孩子到家里来求爱,我又一次读了母亲这本书。
还记得他们的一段对话。
“孩子,我相信你是喜欢我女儿的。可是如果她今天拒绝你呢?”
“那,我就在这里等,等她答应我!”
“孩子,爱情不是等待来的。用等待的方式处世,你将什么都不会得到。”
“那,我就死!没有她,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让她为你的死而内疚一生,这就是你喜欢她的方式吗?倘若她还是会慢慢地忘了你,你的死还有价值吗?”
那夜,我和母亲也有一番对话。
她对我说:从小我就不曾溺爱过你,是因为知道你迟早都要一个人面对一些事情。我可以替你洗所有的衣服,但却没办法为你做一次选择。一直让你自己走在前面,不是不管你,而是想让你学会怎么去前进。
终于知道,当我在夜路巡行的时候,陪伴着我的并不是上帝,而是母亲的爱。
前不久,父亲病了。我在回程里一路哭到医院。母亲说“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还哭什么呢?”可是,母亲自己却哭了;在父亲张开眼睛看我们第一眼的时候,在父亲轻轻喊她的名字的时候,在父亲握着我们的手的时候……
如今,父亲还不能自己走。母亲总是躺在他的身边慢慢地抬腿,然后说:“看,我能抬起来。你能吗?”于是父亲就乖乖地很努力地学做一次。尽管更多的时候并不见腿动,但母亲还是笑着说:“又有进步了呀!”恍惚间,又看见了母亲哄我吃药的情景,不由地舔舔唇,不苦,有点咸,多少年了,还是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有些空白记着填补
下班的时候,路过一片崭新的楼宇,有一种天越暗,世界越精彩的感觉。但是就在这崭新的角落处,我看见了他,我哭了。
其实已经见过几次了,不过每次都是见他睡着的样子,在冬天的阳光里,在没有风吹过的台阶上。大约一米七的个子蜷曲成团,染满污垢的脸隐藏在破了口的黑棉袄里,我猜不到他的年纪,也猜不到他那一刻的心情。
今天他是醒着的,依在墙角吃着不知道是他的晚餐还是惟一的一餐。米是白的,菜也还不错,他吃得很专心,神情里有着满足。我的心里突然闪过一个词:恻隐。没有更深地想值得还是不值得,我放了一张百钞在他偻着的怀里。
转身,泪就流了下来。也知道他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也明白他也许并不值得可怜。当眼睛看向他的那一瞬,我想到了自己父亲,想到他也许也曾像父亲那样含辛茹苦地养大过一个或几个孩子,如今却眼望高楼无家可归,我就止不住眼泪的倾出。
小的时候不在父母身边,印象里他们尚不如祖母来得亲切。没有绕膝撒娇的童年,也没有谆谆教导的少年,很平淡的我就长大了;从一个好孩子长成了一个好姑娘。只有我自己知道,逐渐地变化里,我曾经怀着怎样的猜忌;猜忌自己不过是路边的弃儿,猜忌他们除了善心再也没有爱可分给我。
然而父亲病了。高高大大的身躯突然就倒下了,再也没有宽厚的背可以让我在上学的路上偷偷地依靠,再也没有温暖的大手让我在过街的时候安全地被牵起……再也没有了,我才知道自己曾得到那么多过。四十三个不眠的夜晚,我就数着这些片段,等待父亲的坐起。真的,只要坐起就好。我不敢奢望他还能再背起我;给我扶着他的机会,就已满足。
在家的日子,我最喜欢和父亲一起去散步。从小院的南墙跟儿走到北墙跟儿是四十二步,从东门走到西门是二十三步;如此走一圈,需要六分钟。完全属于我和父亲的六分钟。他会和我说好多的话,尽管一句都听不清晰,但是我理解他所有的意思。在他乡的日子,每夜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总会有好多琐碎的事情想和他们说,也总有一些叮咛要和他们唠叨。母亲每次都“不耐烦”地连续说着“知道了”,然后让我收线。眼睛湿润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父母也这样地惦记着我。
电视里,周迅说,父亲来接她的时候头发全白了,而她走的时候还是黑的。那是一段永远的空白,再也弥补不上的空白。看着美人垂泪,我并不生感动;但听着这样的讲述,我的心却抖得厉害。回家,我要回家。我要多留一些记忆在父母的心里,在我的心里;在我们共同的心里。
长大后,我没能成为你
很多人都喜欢把小学老师称为启蒙老师,我至今也不太懂得“启蒙”二字的意义所在,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我的小学老师用她慈爱的心和睿智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今生。
在入学前,我是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孩子。父母忙于事业,无心旁顾,我便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日日长大了。整个童年里,我没有伙伴,没有游戏,没有歌声,只有书。刚刚接受教育,我已经确认自己是厌倦这种管理式的教学方式的。课堂上,老师、同学都是和我无关的,我只读我手里的书。
她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在学校里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她说,你那么爱看书,能给我讲讲你都看到什么了吗?于是课间十分钟里,我就给她讲我看过的童话故事。可是我那么小,看过的书又那么少,渐渐地就没什么可讲的了。她便拿了自己收藏的书借给我读,但条件是我看过了要告诉她在故事里学到了什么东西。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有意思,一个半大老太太和一个书桌样高的小女孩,每天在《灰姑娘》、《长腿叔叔》里为着某个细节窃窃私语。而那些曾经争执不休的话题,我一个也记忆不起了。不知道是因为它们太幼稚,还是因为我的记性太坏。考上高中那年去看她,还讨论过这个,她说她也不记得了,谁和一个小孩认真呢。我就又叫上阵了,我说我小可以不记得,你那么大的人怎么可以说忘就忘了呢。她叹了叹气,我那个时候没忘,可现在老了,就不记得了。
真的不愿意承认她老了,这个在我心里和妈妈一样重要的女人怎么可以老呢?我虽然不记得很多事情,但我也将永远记得一些情景。我没忘记春天里是她教会我做风筝,也没忘记跌倒后是她抱我去看医生;我没忘记父母出差时是她照顾着我的生活,也没忘记寒暑假里是她带着我到处拜师;我更没忘记只有她叫我“囡囡”,她说,囡囡是个聪明而善良的孩子。
彼时,我是个有点忧郁的孩子,不漂亮,不优秀。照镜子的时候,我看见一只丑陋的小鸭,她却坚信未来会有一只天鹅。在那个没有家教、没有私学的年代,她凭借着自己在教育系统的人际关系,带着我拜遍了各种名师,让一个懵懂的孩子初识了琴棋书画、说学逗唱,甚至还学了一点舞刀弄枪。二年级体校选体操学员,四年级舞蹈学院选芭蕾学员,她让我先接触了这些,却又都没有让我去。她说,囡囡,这些你可以有兴趣,但是只能在学习之外,你将来是要靠脑子生活的,不是四肢。我信任她,所以我听她的话,尽管我那时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舞蹈家,但我依然撕掉了录取通知。
五年级,她问我喜不喜欢写作文。此前,我的作文成绩一直不错,还曾获过小小的奖,我有点儿喜欢文字带给我的感觉。于是她和我妈妈商量了一下,寒假时我被送往儿童图书馆。上午进行表述训练,下午写好一个随笔后就可以肆意地看书,晚上她会到我家里听我的汇报。那是整个学生时代里我过得最快乐的一个寒假,每天都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最让妈妈惊奇的不是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而是原来那个自闭的孩子不见了,我不再畏惧说话,可以自如地与人沟通了。
我与她的师生缘一遇便是注定的六年,中间我因搬家转过一次学,两天后一个人哭着跑回去,而她也主动放弃了一次晋升的机会,她说,她要亲手把我送到中学去。我知道,学生的升学成绩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工资与评定。毕业的时候,我拒绝了学校的保送,在参加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同时,完成了毕业与升学两次考试。幸运的是三次考试我都拿到了状元。我在即将离开她的时候,终于送了她一件礼物。
天天跟在她身后的日子,我最常说的就是,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我要成为另外一个你。她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或是抱抱我。她说,囡囡啊,我不要你成为另外一个我,可我要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的人。我并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有用”,但后来我习惯了在自己被承认“有用”以后去看望她。这样,被她问起的时候,我就可以告诉她我没辜负她。可我是她的孩子,我的伎俩瞒不过她的眼睛。我考上高中那一年,她对我说,从现在起,我辅导不了你的学习了,我们换门课学学吧,我们来学学如何做人。她哪里是从那时才开始教我学做人的,从我认识她的那天起,她就用自己的行动在教着我,我在她的身上学会了爱。
后来,我忙着读书、忙着恋爱,忙着工作。我把她收藏在记忆的底层,自以为是深爱。等到“有了点儿用”想起向她汇报的时候,才知道她早已经搬了家。一连几个月,问了好些人,都未能找到她的下落;我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的冷漠弄丢了对我最好的那个人。再没有什么人会笑笑地等着听我的汇报了,我也再没有心情急急地想要去汇报了。
那年冬天,她接送我去学国画,我总是在回去的路上在雪地里画给她看。而她总是握了我凉凉的小手,夸我的手笔又进步了一些。这些画面我一直记得,可是要到哪里才能找回它们呢?
我的青梅与竹马
我的青梅叫小圆。她是我小学六年级时认识的。本来她是我的上一届,但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初中,就和我做了同学。小学就降班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好。我是中队长,就主动地提出要帮助她,和她做了好朋友。其实都是小孩子,好的方式简单得很,每天一起上课一起玩。她也不是笨孩子,只是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加上以前的老师对她很不好,所以学习不太用心。我们在那一年里,从四年级的课开始补,先是数学、语文,后来我开始教她画画,书法;我上特长班的时候她就做旁听。考初中之前,我的班主任对她说,希望不要给我们的集体抹黑。这样的叮咛让小圆很伤心。我自己出了两张考试卷纸让她做,结果不错。我对她说,考初中没有这个难,你一定没问题了。结果那次考试,是她读书时代成绩最好的一次。
初中我们不在一个班级,我也开始有很多的新朋友,慢慢地就不记得联络她了。但她一直都记得我对她的好,因此每年我的生日都送我礼物。后来我问她:我对你并不好呀,你为什么还对我那样好呢?她告诉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也许能忘记你做过的事情,但我不能。我们就这样成了真正的朋友。
中考的时候,她实在是读不下去了,繁重的功课让她很头痛。她的父母和我谈了一次,想知道读书对她到底是怎样的感觉。我16岁,她母亲几乎46岁,我们在一起,为她做了一个决定——不让她再痛苦地读书了。我读高中的三年里,她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