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疯狂医院 作者:王小枪 >

第17部分

疯狂医院 作者:王小枪-第17部分

小说: 疯狂医院 作者:王小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整容
     进医院是为了治病,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现在有一样儿,来医院就不是看病,而是为了把本来很健康的自己变得更好看一点儿,就在本来不需要做手术的部位拉上几刀,没人给钱,还得忍受这种自找的痛苦,这就是整形。整形外科的黄豆把这些话告诉乡下的奶奶,老太太疑惑地望着孙子,好奇地问道:“是不是还要裹小脚啊?”
     整形外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医院自然也会特殊对待。但是特殊并不代表轻松,同样都是医疗行为,这里的压力相对更大,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也相对更多。所以医院要求整形外科的上上下下都要付出十二分的精力,确保患者在这里第一可以感到安全,第二可以感到放松。
     安全自不用说,放松就意味着要全程护理的时候加倍上心。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播放歌曲已经不是什么的事情,但与普通外科不同的是,这里的患者可以自己选择歌曲,也可以自己带CD播放。不管怎样,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消除紧张的气氛。
     也有的人对这个无所谓,有音乐就行——有一次,黄豆刚刚插上一盘CD,躺在床上的患者立刻发问:“你这放的是什么歌儿?”黄豆愣了愣,说:“迈克尔·杰克逊的《你不会孤单》啊,有什么问题?”
     “迈克尔·杰克逊整容失败,你没听说吗?”患者提醒道。黄豆一呆,小声地嘀咕道:“你不是无所谓么?”
     还有一次是一个祛疤痕的小女孩,进来就问:“叔叔,有周杰伦的歌吗?”陪她一起来的爸爸在旁边一听就急了:“胡闹!你觉得做手术的时候,来一段儿铿铿锵锵的《双截棍》,合适吗?”
     “我想听《七里香》,周杰伦也有温柔的时候。”那个女孩儿鄙视地看着父亲。
     有人说整形上瘾,一点也没错。一个在市里从事IT通信的白领小姐,因为不放心私立医院,所以不管是隆鼻还是割眼皮,一直找的都是黄豆大夫。其实她本来已经整的非常完美了,但还是要执着地为自己整俩酒窝。
     黄豆语重心长地左劝右告,说酒窝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假如非要强安硬做,完全就是画蛇添足,“象你这样的脸蛋儿,要是弄俩酒窝,看上去就象是一张饼上掏了两个小窟窿,严肃时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黄豆双手连比带划,形象地比喻道。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得,我还不找你了——你以为就你这个医院会整容吗?”姑娘毫不客气地说完,气鼓鼓地掉头走了。
     一个月后,黄豆刚刚上班,就看见一个戴着大口罩的姑娘坐在外面的椅子上,不住地偷偷往里瞅,却不好意思进来。出去一看,正是那个酒窝姑娘。
     黄豆摇摇头,问:“怎么,非得整不可吗?”
     姑娘带着哭腔把口罩摘下来,“您还能帮我整回去吗?我不想要这俩酒窝了……”那张本来很好看的脸上,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个不伦不类的小酒窝,放在她光滑嫩白的脸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15、爱心
     偶尔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明星们为某灾区义演募捐的时候,内科的葫芦总是大言不惭地表态:我要是明星,挣多少我就捐多少——别的不敢吹,起码我能做到天天义演,月月筹款。其实我们都明白,他的本意并不是发扬风格,而是羡慕和嫉妒那些做明星们的一呼百应的感觉。
     不知道是葫芦的话说多了就会灵,还是天生的乌鸦嘴,总之,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他一开口,这事儿十有八九就会发生,而且大多是那些比较邪门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年轻的时候转科蹲夜班,心里惦记着周润发,便死皮赖脸地蹭到几个女同事的宿舍里看电视,一集电视剧还没演完,几个护士都到了交班时间,便陆续起身离去,到最后只剩下了葫芦和另一个单身姑娘。过了没十分钟,葫芦忽然看看手表,冒出一句:这么晚了,你男朋友不会来找你了吧——要是看见光咱俩呆着,误会了可怎么办哪。话音未落,只听门帘刷拉一响,人影晃动处,葫芦的眼珠子登时大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女同事新交的那位小肚鸡肠的男朋友。
     去年的这个时候,住院部产房的护士长新买了一双毛绒手套,正和姐妹们切磋呢,葫芦从外头进来了。这厮睁大眼看了半天,啧啧赞叹完毕,不无善意地提醒了一句:那可得看好了,漂亮东西可容易丢啊。没想到第二天,手套真的丢了。葫芦顿时满头大汗,哭丧着脸赌咒发誓地向众人解释:天地良心,可真不是我偷的啊。
     还有一次是值班,“一下午都没事,病人们不会都赶在半夜三更地来吧?”时间都不早了,葫芦也不忘和护士嘻嘻哈哈地开玩笑。结果凌晨三点,倒霉的葫芦准时听到了护士悲愤的擂门声:“葫芦,你这个混蛋的预言又成真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最后连葫芦自己也有点害怕,于是发誓再不胡说八道和妄加评论。但是时间一长,他就憋不住了,用葫芦夫人在某次聚会上的话说,那就是“葫芦要是憋得住,母猪也能爬大树。”葫芦对此不以为然,解释说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不多废话,我瞎掰点科幻小说,总不会也那么灵吧?
     但是那么多鲜活的例证摆在前头,我们也都希望葫芦大嘴一张,说点遭遇外星人之类的占卜预测,那样我们亲眼目睹UFO的几率就会从一张白纸变成多截油画了。
     实践证明,我们的胡思乱想并不是异想天开,葫芦的胡说八道也不仅仅只是空穴来风。这不,葫芦刚刚发表了文章开头那段“义演和筹款”的言论,南方就遭了水灾——没过一星期,办公室的告示贴出来了:为了支援帮助南方同胞,医院号召全体人员捐款捐物,尤其鼓励言行一致。
     这下得了,全科人的眼睛都望向了曾经慷慨激昂的葫芦。葫芦也傻眼了:这种情况,摆明了是要把自己推向偶像和榜样的前沿阵地啊。没办法,那么多只耳朵都听得清清楚楚,那么多双眼睛也看得望穿秋水,葫芦只好硬着头皮把工资的一半上缴到了办公室,临了还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嘴巴。
     一个月后,医院下达了内部文件,重点表扬了葫芦同志的“言行一致”,还号召全院人员向他学习。
     据说,葫芦回家之后为老婆大人洗了整整一个月的衣服,并且外带做饭和刷碗。
     16、攀比
     每个女孩子天生都爱攀比,医院的姑娘们也不例外,只不过有的喜欢把虚荣心演变成大呼小叫,有的则是将比较埋在心底默默努力。但是不管张扬外向的女孩,还是腼腆内敛的姑娘,尽管性格不同,爱美和比较的天性总是相通的——
     今天你买一件花裙子,明天我就整套职业装,你买了一瓶法国香水,我怎么着也得添一盒美国唇膏……当然,日本货是绝对不会买的,那容易给别人留下挤兑“卖国求荣”的话柄。可话说回来,医院又不是模特公司,高跟鞋和就不用多说了,那些“心有余而理不足”的护士妹妹们就连口红都得悠着点抹,不然就会被领导大声训斥:搞这么花哨,你以为这是在参加选美比赛啊?
     所以,唯一可以互相攀比的机会,就留到了下班之后和上班之前。于是众姐妹都在这两个时间段里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尽可能地叫自己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展示青春,享受生活。既然不在岗位上,谁就不能逼着每个人二十四小时都穿白大褂,这一点领导心里自然也有数,所以上下班期间当姹紫嫣红在眼前飘过时,无非只能咳嗽几声了事,多余的话也不再好意思多说什么。
     你看,连领导都沉默是金,女同志们便更有了追求美丽的理由——时间长了,竟然有很多不知情的单身汉向我们偷偷打听:你们医院又不是女子专科,怎么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女病人呀?在得到答案以后,这帮傻蛋们无一不是把嘴巴张成“O”形:怎么,原来医生也会这么打扮哪……
     上有领导恩准,下有互相比拼,前有大好青春,后有仰慕倾心,再不穿得好一点,戴得美一些,那能对得起谁呀,连自己都对不住。一帮新近分配来的小护士们积极响应,更加兴高采烈起来,一到周末都呼朋引伴到商场里一通扫荡,起码保证“每个礼拜都是崭新的”,理由当然也站得住脚:我们还单身哪。
     以前听说有人在感叹,但凡是女孩子,总是少不了一点攀比的心。从小她们便知道左顾右盼,看看哪个穿的比自己好看,哪个今天带了什么稀罕的东西到学校来吃,哪个学习比自己好,哪个字写的比自己漂亮。人人心中一杆秤,从小比到大,从大比到老,总是拿了自己比别人,越比越伤心。
     所以说,比并不可怕,怕得是短了志气,总拿自己的缺点去比人家的优点。同样,比不是问题,只是要会比才行。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但就是有人天资愚笨,不得要领。内科新近分配来的护士葵花,长得婀娜多姿,唇红齿白,本来就是一个美人胚,其实穿什么都好看,也犯不上跟别人比拼叫板,但她不知道是糨糊喝多了还是天性好战,总喜欢跟身边的人比来比去,结果却越来越失败。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老是单枪匹马去跟所有人挑衅。比如说,跟发质最好的瓜子拼发型,跟眼神最好的栗子比视力,跟身材最好的花生拼腰身——这就好象马拉多纳非要跟亨得利打台球,刘翔硬是抱颗篮球去找姚明,想不输得很惨都难。小姑娘总是会犯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毛病,就这样比来比去,葵花难免会心有不甘,最后一着急,竟然开始说长道短,谁的衣服是假货,谁的皮鞋是伪劣,如此等等。时间长了,不但搞得众叛亲离,还落下个“小心眼”的口舌。
     最后,大家得出两个观点:第一:葵花这个小傻妞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去拼别人的优点,所以屡战屡败;第二,失败之后的葵花心有不甘,还压不住嫉妒的魔鬼,就开始造谣。
     17、处女值
     有人把自己去酒吧的第一次叫做“处女泡”,有人管自己的第一次喝酒叫“处女醉”,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头一回水泳称为“处女游”……照这样的逻辑分析,我工作后的第一次值夜班,也可以和纯洁的处女拉上关系。
     那是一个寂静如水的夜晚。收费室的武老二照旧捧着闲书看得烟头烫到手;急诊科的高胖子依然抱着传呼机乱摁个不停直到电池预警;传染科的续小明当时正值热恋之中,放有门诊一楼唯一电视机的值班室被他紧紧关闭,门上大书“看电视者与狗不得入内。”
     生活如昔,一切照旧。所有的人都在习惯着自己的习惯,惟独第一次单独值班的我目光炯炯,精神抖擞,象只狼一样兴奋地满世界游走;直到120救护车尖利地刹车声在门诊口响起,瞬间还是各有所好的同事们顿时象训练有素的飞虎队一样从角落里钻出,裹夹着既兴奋又紧张的我有如雨水般地涌出……
     结果,当我怀揣白求恩之心,腿迈杰克逊之步,奔向病人时,满以为自己在综合科积攒的丰富经验足以让一个濒危的患者起死回生,瞬间甚至已经看见了一面写有“妙手回春”的匾面之时,却发现那个病人——只是痢疾。
     事后证明,实践之前的所有理论传播都有虚假的成分。一个人说起自己的值班史,津津乐道的多是那些幽默风趣和辉煌战绩,而现实生活中的值班多半是由无奈和紧张组成,比如你刚在食堂端起了饭碗,病人报警的电话就会准时地响起;比如你苦等一天23个小时都没来一个病人,正当极困之时,把哈欠打够,最后一件衣服脱完,脑袋往枕头上粘得那一刹那,一准儿会有一个沉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请问,是张医生吗?”;比如你一年只有一天迟到,却偏偏遇上院长查岗;又比如你连续值了多少个夜班都没有遇到一个美女患者,让你不得不怀疑数学概率的非科学性……
     面对值班史上的无奈,每个人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有人如丧考妣,有人强作镇定,有人宠辱不惊,有人歇斯底里,有人骂骂咧咧,有人嘻嘻哈哈,有人乐天安命,有人怀疑人生。
     我一般情况下则是一声叹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而最极端的例子,则是发生在老李的身上。那一夜他饱足了精神等待病人,结果半夜之后仍然无人问津,失落的他只好躺在床上看漫画,最后在美少女的幻象中迷糊入睡,就在美梦即将成真之时,只听得窗外有忽然而至的患者甲一声大吼:“医生何在?!”
     被惊醒的他终于崩溃,快步走到窗前,对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哀嚎:“我靠,不公平啊……!”
     18、职业形象
     去年年底,我有一个多月的假期,所以呆在家里写小说。30多天下来,因为懒得出去理发,头发的长度已经逐渐接近艺术家的标准。而这点恰好是我妈最厌恶的一个装束和形象,所以,在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情况下,我被揪着头发出去,立马就理了个精光,再短一点儿,就能直接去少林寺当和尚了。回家之后,在我的百般抗议以要求得到合理的解释时,我妈告诉我必须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医生得有医生的样子,说白了,就是要有职业形象。
     关于职业形象这个问题,我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强调。在我刚上班的时候,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去,我曾经花了一个晚上仔细学习有关工作的具体事项,但里面我却没有看见哪怕一点点的规定,说是医生就不能留长发,哪怕连暗示也没有。
     但这并不能阻止做了一辈子医生的老太太将我的头发“绳之以法”。需要说明的是,老太太在我家的地位相当于晚清时期的慈禧皇太后,所以我的抗议和不满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由此我估计我弟弟一直留板寸的原因,也可能与此有关。但毕竟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法叫我感到无比愤怒,所以,在我今年单独住到外边之后,便变本加厉地打扮起自己,不但留起长发,而且穿着另类,活象个街上的小混子。
     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一天我正在科室里坐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