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5三国三十六计 >

第57部分

25三国三十六计-第57部分

小说: 25三国三十六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水一战之例说——宣布防腐剂有毒 
  一天,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总公司亨利·霍金士在电视台作了一则产品广告,宣称:“本公司以往的产品中由于加入了有毒的防腐剂,对人体有害,奉劝顾客慎重使用。”亨利还坦率直言,他是偶然从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发现这种情况的,这种防腐添加剂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但带有轻微的毒素,长期服用,有害身体健康。最后他毅然宣布:“本公司不再使用有毒的防腐添加剂!” 
  这则广告无异是家丑外扬,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亨利是这样设想的:作为经营者不能惟利是图,而应当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主动披露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以诚为本,开诚相见,以心换心,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诚实的形象,以换取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招徕顾客,赢得市场。 
  广大顾客对亨利的“家丑外扬”非常欣赏,但亨利却招来同行业的激烈反对和诋毁,因为几乎所有的食品加工厂都使用防腐剂来保鲜食品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亨利的这一招,使其它的食品厂商处于不利的境地。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又是做广告,又是写文章,进行公开辩论,声言食品防腐剂的添加,是为了使其发挥保鲜作用,虽有微量毒素,并不有害人体健康,利多弊少。指责亨利的广告是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进而还对亨利公司的产品进行抵制。 
  亨利仍然我行我素,一方面坚持防腐剂有毒对人体有害的观点,一方面生产不加有毒防腐剂的产品。双方争论不休,无从定案。 
  这场争论旷日持久,连续了4年时间,亨利公司毕竟势孤力薄,产品在市场上节节败退,公司濒临倒闭的边缘。 
  然而,亨利在广告中所说的毕竟是事实。食品防腐添加剂确实含有毒素,对人体确实有害,所以他的所作所为获得了顾客的欢迎和政府的赞赏。在争辩的过程中使他名声大振,确立了诚实企业家的形象。就在他近于倾家荡产时,政府的权威部门支持了他的观点和做法。于是,顾客就放心地使用亨利公司的产品。他在短时期内就恢复了元气,一度滞销的产品成为热门货。他趁机扩大生产,在美国食品加工工业中名列第一。 
  水一战之例说——滚下山去的将领 
  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进攻战,俄军著名将领米洛拉多维奇的军队远征瑞士,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咬住了瑞士军队的尾巴,士兵们求战心切,想一口吃掉这支敌军。 
  然而,又一座山峰矗立在前进的路上。俄军费尽力气爬上了山顶,这时已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再往下一看,山的被侧悬崖峭壁,简直无路可走,而瑞士兵正在山脚下的村子里安营扎寨,严阵以待。他们幸灾乐祸地望着山顶的俄军,看他们如何下得山来。 
  俄军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进攻无路,后退则前功尽弃,他们拥挤在狭窄的山顶,惶恐不安地望着陡峭的山坡和村边的敌军阵地,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倒抽冷气的份儿。 
  米洛拉多维奇心里很清楚,在山顶多逗留一分钟,部队的士气就会降低一分,战士们的恐慌厌战情绪就会增长一分,战斗力也会减少一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部队下了山坡,也会吃败仗,如果自己下死命令让部队下山,战士是被迫的,因而必将斗志消沉,无法迎敌,这该如何是好? 
  这时,在米洛拉多维奇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壮烈的战斗场景:那是在若干年前,他作为一个年轻的将领跟随彼得大帝出征瑞典,俄军的阵脚在瑞典军队猛烈的冲击下,开始动摇了,士兵们开始溃退,将军们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就在这时,只见彼得大帝跳上战马,抽出宝剑,大喊一声,面对蜂拥而上的瑞典军队杀去。正在纷纷溃逃的俄军像是突然服了一帖清醒剂,在惊愕之余,奋不顾身地跟随皇帝勇猛拼杀,瑞士军队终于抵挡不住锐利的攻势,败下阵来。 
  想到这些,米洛拉多维奇对士兵大叫一声:“看吧!看敌人怎样来俘虏你们的将军吧!” 
  话音未落,他一个翻身,从山峰的悬崖上滚了下去。 
  俄军见此情景,将胆怯、惊恐、动摇的念头一扫而光,他们学着统帅的模样一起滚下山坡,顿时杀声四起,震撼山谷。 
  瑞士军队做梦也没想到俄军会不顾死活滚下山来,现在轮到他们动摇、惊恐和胆怯了。此长彼落,士气影响了战斗的进程,俄军如饿虎扑入了羊群,很快打败了敌人。 
  背水一战之例说——冒险的赔偿制度 
  美国的企业家梅考科继承了父亲的一笔遗产,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农机公司,专门生产收割机。开始,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一共才卖出7台收割机。于是他亏光了父亲的遗产,还欠下了沉重的债务。 
  梅考科们心自问:是不是自己工作不努力?不是。是不是公司的收割机质量不好?不是。但问题在哪里呢?他觉得自己的营销策略不得法。他据此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措,实行“保证赔偿”的新的推销方法,并且使之制度化。 
  所谓“保证赔偿”,就是购买公司收割机的用户,在头两年中,如果不是人为的事故,机器出了毛病,公司不仅像其它厂家那样免费修理,而且赔偿由机器损坏而造成耽误的谷物收割的损失。 
  梅考科提出这种“赔偿制度”后,遭到了公司内部高级职员的一致反对。他们说:“收割机坏了,是人为造成的,还是机器质量造成的,很难搞清楚,如果要进行调查,将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梅考科说:“那就不必调查了,就算是机器质量造成的事故,我们按章负责赔偿就是了。” 
  反对的声浪越来越高:“这样的赔偿法,公司如何负担得起?” 
  我们应该对自己机器的质量有信心,对顾客也应有信心。难道他们愿意在繁忙的收割季节,无事生非、故意找机器的岔子吗?顾客的损失,也就是我们的损失,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更应该在保证机器的质量上下功夫。” 
  还是有人担心:“这种做法毕竟太冒险了!” 
  梅考科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我们逼上了这条路,这条路是冒险的,但赔的钱可以用赚的钱来补偿。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把产品质量进一步搞上去。” 
  公司的前途关系到职工的前途,他们把反对的言词变成了实干的行动,严格检验,把可能产生的问题,解决在产品出厂之前。 
  由于梅考科对顾客有信心,换来了顾客对公司产品产生信心。都愿意试一试梅考科的收割机。经过试用后,发现这些收割机质量果真上乘。于是,大家纷纷上门订购,梅考科的国际农机公司开始兴隆起来。没几年功夫,这家公司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大公司,产品远销许多国家。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三八。走为上——姜维求计避祸     
  这个智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他听说姜维在祁山战斗不利的消息,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无建树,可以让阎宇代替他。”后主自然听从,便派出使臣,携了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他无可奈何,只好从命。 
  回到汉中以后,姜维安排好人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见后主。可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十分疑惑。这一天来到了东华门,正好遇见秘书郤正。姜维问他:“天子要我班师,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正笑着回答:“大将军怎么还不知道,这是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又搁下不提了。”姜维一听此言,不由大怒说:“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正制止他说:“大将军继承诸葛武侯的事业,责任大,职权重,怎么能那么感情用事?如果闹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可就不妙了。”姜维很感激地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皇宫后花园设宴饮酒,姜维领几个人直接进来。早有人向黄皓通风报信,黄皓慌忙躲到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将邓艾已围困在祁山,陛下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语。姜维又说:“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与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只有早早杀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宁,中原才可以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一个供使唤的小臣,就算他专权,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姜维叩头说:“陛下今日不除黄皓,灾祸很快便会降临了!”后主说:“爱一个人便愿意他活下去,恨一个人便要他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着便命人到花园一侧去找来黄皓,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黄皓哭鼻子抹眼泪地说:“我不过是伺候皇上罢了,并不曾干与国政。将军千万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想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就掌握在将军的手里,还请将军可怜可怜我。”说罢,又是叩头,又是哭号。 
  姜维愤愤而出,见郤正,将这些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正说:“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完蛋了。”姜维说:“请先生教我保国安身的办法。”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名叫沓中,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将军何不仿效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报天子,前往杏中屯田?这样,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将军应早早去实行。”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维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他便回到汉中。 
  '评析'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个智谋故事的核心在于一个“避”字,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乃俊杰,有时候还要学会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使自己得不偿失。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可以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可以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担曲。“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都会产生困扰。所以,“走”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时机,也要靠点运气,才能走得正是时候,走得理直气壮。 
  走为上之例说——申屠蟠逃避议政 
  申屠蟠生于汉代末年。当时游士汝南范滂等人非议朝政,随之,公卿以下的官,都折断符节辞职,太学院里学生争相仿效议政的时风,认为文学将兴起,文人将被重用,申屠蟠偏偏叹息道:“从前战国时代,文人在一起议政,各国国王争相作扫除异己的先驱,最终有了焚书坑儒的大祸,今天看来也要有祸了。”于是销声匿迹,躲到梁山、砀山之间,以树做房屋,一切都自己动手干。 
  过了两年,范滂等人果然因“诽讪朝廷”而惹祸,有的被处死,有的受刑,只有申屠蟠保全了性命。 
  走为上之例说——伯颜自留后路 
  元代时有人告乃颜想要谋反,皇帝下诏令伯颜去侦察他的情况。伯颜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就做了精心的准备。伯颜发现如果要平安回来,逃回来时的交通是一个关键。于是,伯颜就带上许多皮袍进入乃颜所管辖的地区。到了乃颜控制的地区以后,每到一个驿站,伯颜就把这些皮袍送给管驿站的官员,一路上交了不少朋友。 
  乃颜反心已决,对伯颜的来意也有所了解,他设下一个计谋,准备除掉伯颜。伯颜到了乃颜处,乃颜为他设宴,打算在宴会中把他抓起来。伯颜发现事态不妙,同他的随从快步逃了出来,分三条道逃走,管理驿站的官员因为得了他皮袍,便争着把健壮的快马献给他,于是他便逃脱了。 
  走为上之例说——万二听诗知势 
  明太祖洪武初年,嘉定县有个人叫万二,是元朝的遗民,他在郡内是数一数二的富豪。有人从京城回来,万二问他京城有什么见闻。那人回答:“皇帝最近作了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万二叹道:“不好的兆头已出现了。”他分析是皇帝对江南富豪拥有的财富有了担心,有可能对江南的富户采取行动,剥夺他们的家财。 
  万二马上安排出去避祸,他把家财委托几个能干的家人掌管,自己买了一艘巨船载妻子儿女泛水漫游,到洞庭湖和湘江一带去了。果然,明太祖对江南富豪采取了严厉的敛财政策,不到两年,江南财主陆续破产,独有万二避祸在外,躲过一劫,后来家业兴旺。 
  走为上之例说——刘伯温功成身退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相撞促成的结果。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这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旋涡中抽出身来,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