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一厘米 >

第2部分

一厘米-第2部分

小说: 一厘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影觉得事情不可思议。她问老奶奶:“大妈,您这磅……”
    “我这磅准让您高兴!您不就巴着孩子长高点吗?别巴望着孩子长!孩子长大了,当妈
的就老喽!”老奶扔把啼呷得吧吧响。
    “您这磅……”陶影又一一次问。老人很和善,可她没把问题说清楚。
    “我这磅大点。让您贵着个头高点,分量轻点,时下不是都兴健美吗?我这是健美
磅。”老人慈样的脸上露出狡黠。
    原来是这样!应该让小也听到这话!小也已经跑远,况且他能否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小也的目光总是怯怯,好像妈妈是大灰狼变的。回到家,陶影拿出卷尺,要给小也重新
最一下身高。
    “我不量!人家都说我够高了,就你说我不够。你不愿意给我买票,别以为我不知道!
只要你一量,我一定又不够了。我不相信你!不相信!”
    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
    “陶师傅,您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一位买饭的人对她说。
    小火烧糊了,凹凸不平,像一只只斑驳的小乌龟。
    真对不起。
    陶影很内疚,她对工作还是很负责的,这两天常常走神。
    一定要把事情挽回来!夜里,小也睡了,陶影把儿子的双腿持直,孩子平展得如同缩过
水的新布。陶影用卷尺从他的脚跟量到脑瓜顶,一米零九厘米。
    她决定给红衣青年的领导写一封信。拿起笔来,才知道这事多么艰难!
    看着她冥思苦想的样子,当钳工的丈夫说:“写了又能咋样?”
    是啊,小也不知道能咋样,只是为了融化孩子眼中那些寒冰,她必须要干点什么。
    终于,她写好了。厂里有位号称“作家”的,听说在报屁股上发过豆腐块。陶影恭恭敬
敬地找到他,递上自己的作品。
    “这象个通讯报道。不生动,不感人。”作家用焦黄的指头戳着陶影给报社写的读者来
信。
    陶影不很清楚通讯报道到底是个啥样子,只知道此刻这样讲,肯定是不满意,看着焦黄
指头上的茧子,她连连点头。
    “你得这么写,开头先声夺人,其后耳目一新。得让编辑在一大堆稿件里一瞅见你这一
篇,眼前呼地一亮,好像在土豆堆里突然见到一个苹果。最重要的是,要哀而动人。哀兵必
胜你懂不懂?”
    陶影连连点头。
    作家受了鼓励,侃得越发来劲:“比如这开头吧,就改成:佛法无边,五龄孩童未进寺
门先长一寸;佛法有限,刚回到家就跟原先一样高了……当然后头这句对偶还不工稳,你再
考虑一下……”
    陶影拼命心记,还是没能记全作家的话。不过她还是又修改了一遍,抄好挂号寄出去。
    作家吃饭时来买小火烧。“您稍等。”陶影的脸镶在收饭票的小窗口,像一张拘谨的照
片。
    作家想可能是今天的小火烧又烤糊了,为了酬谢点拨之功,给几个糊得轻的。
    “给您。这几个特地多放了糖和芝麻。”陶影怯怯地说。这是一个白案上的烤活女工所
能表达的最大的谢意了。
    其后,是漫长的等待。陶影每天都极其认真地看报纸,连报纸中缝作录相机的广告都不
放过。然后是听广播,她想那些声音甜美庄重的播音员,也许会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一字不
差地把自己写的那封信念出来。最后是到收发室去看信,她想也许寺院管理部门会给她回一
封道歉信……
    她设想了一百种可能,但一种可能都没有发生。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
去。小也外表已恢复正常,但陶影坚信那一幕绝没有消失。
    终于,等到了一句问话:“哪里是陶影同志的家?”
    “我知道。我带你们去。”小也兴高采烈地领着两位穿干部服的老者走进家门。“妈
妈,来客人啦!”
    陶影正在洗衣服,泡沫一直漫到胳膊肘。
    “我们是寺庙公园管理处的。报社把您的信转给我们了。我们来核实一下情况。”
    陶影很紧张,很沮丧。主要是家中太乱了,还没来得及收拾。他们会觉得她是一个懒女
人,也许不会相信她。
    “小也,你到外面去玩好吗?”陶影设想中一定要让小也在,让他把事情搞清楚。真事
到临头,她心中不安,想象不出会出现什么情景。能有红衣青年那样的下属,领导估计也好
不到哪去。
    “我们已经找当事人调查过了,情况基本属实。不要叫孩子走,我们要实地测量一下身
高。”那位年纪较轻的说。
    小也顺从地贴在墙壁上。雪白的墙壁衬着他,好像一幅画。他不由自主贴得很紧,测量
身高勾起了他稀薄的记忆,重又感到那一天的恐惧。
    干部们很认真。他们先是毫不吝惜地在墙上划了一道杠,然后用钢卷尺量那杠刻地表的
距离。钢卷尺像一条闪亮的小溪,跳动在他们身边。
    镇静回到了陶影身上。
    “多少?”她问。
    “一米一,正好。”较年轻的干部说。
    “不是正好。你们过了一个月零九天才来。一个月以前,他没有这样高。”陶影平静地
反驳。
    两位干部对视了一眼。这是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
    他们掏出了五元钱。钱是装在一个信封里的,他们早做了准备。他们量过墙上那条红蚯
蚓,知道它的缺斤少两。
    “那天您终于没有参观,这是我们的一点赔偿。”年长的干部说,态度很慈样,看来是
位领导。
    陶影没有接。那一天失去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了。
    “如果您不要钱,这里有两张参观券。欢迎您和孩子到我们那去。”年轻些的干部更加
彬彬有礼。
    这不失为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建议。但陶影还是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那个地方,对于
她,对于小也,都永远不会激起快乐的回忆。
    “你到底要哪样呢?”两位干部一齐问。
    是的,陶影在这一瞬,也在问自己。她是个生性平和的女人,别说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
年人登门致歉,就是红衣青年本人来,她也不会刁难他的。
    她究竟想要什么呢?
    她把小也推到两位老人面前。
    “叫爷爷。”她吩咐。
    “爷爷。”小也叫得很甜。
    “两位领导。钱请你们收起,票也收起。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不要难为他,他
也是负责……”
    两位干部。一看陶影说得这样宁静,反到有些无措。
    陶影把小也拉得离老人更近些:“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
妈妈没有错儿………”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