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贫道混初唐 >

第5部分

贫道混初唐-第5部分

小说: 贫道混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点头说“辅机此言正和孤意,不过要有奖有罚。”
  房玄龄大着舌头说“陛下所说极是,就让陛下为判,输的罚酒三盏赢的……。”扭头看太宗
  太宗皇帝举起手上的沉香琥珀腕珠说“赢的就是朕手上所带此物为奖励。”
  文臣这边轰然叫好,武将那边应者寥寥。尉迟恭站起来说“陛下,我等都是撕杀汉,搞不了那文皱皱的玩意。”几个出身寒微的武将怪叫助威。
  程咬金也站起来说“是啊,陛下,咱老程字只认识名字,那里能吟诗做对?你也给咱这些撕杀汉们找个活动解闷吧。”
  太宗皇帝沉吟片刻说“等他们的诗文决出胜负,你等就开始比试弓法,输的罚酒三觥赢的以朕金盔奖励。”众武将“嗷嗷”叫好。
  诗文大赛正式开始,众文官或低头沉吟,或仰头凝思,场面到一下冷清了很多。
  麦兜麦仲肥无意参加,也知道自己的那点底子。看到同桌的师傅和旁边桌上的师兄都在苦苦思索着。自己端起面前的石榴汁喝了一口(此人年十三,不可饮酒),抬头正对上太宗皇帝的眼神。太宗皇帝很有深意的笑了笑。
  麦兜麦仲肥急忙低头去吃盘中的鱼,心想“他想干什么?怎么那么怪的看我一眼?还笑的那样淫荡?”
  场上已经有人开始吟诗了。或五言或七言。太宗皇帝身后的书记官正在运笔如飞的记录着。
  等大家都吟完。只听太宗皇帝说“不知二天师得了什么好文也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众人愕然。太宗皇帝又道“众爱卿都在酝酿之时,朕看二天师脸上带有喜色,想来以得绝妙好句,也让众人品评一下如何?”
  群臣轰然叫好,文官里也有那藏别样心思的暗想“此子不过一十三岁,靠弄玄虚得了二天师封号,纯属侥幸。且看肚子里是否真有才学。”
  麦兜麦仲肥正吃了口鱼,向外吐刺突然听到太宗皇帝点名让他吟诗,大吃一惊,暗想“我那里会吟诗?尿湿还差不多。”可皇帝亲点,却又不能不应,搜肠刮肚的想着记忆里那寥寥的诗词。有了,这首好,即能应景又有道门气派。想到这里,站起来施礼道“陛下亲点小道,小道不敢不从。”说完走到场中,做仰首状: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麦兜麦仲肥清脆的童音和那婉转的吟咏声一停,满场鸦雀无声,那叫一个静。
  麦兜麦仲肥吟完才想起这是宋朝苏东坡的词心里揣揣不安,不知道现在有词没有。
  但看文官们那如醉如痴的样子,效果应该不错。“啪啪啪”太宗皇帝带头鼓掌,众大臣才如梦初醒,鼓掌声、赞扬声如潮水一般。
  麦兜麦仲肥这才放下心来,听着众人从心底发出的赞叹,得意的一耸肩心里想到后世的一句话“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房玄龄抢先说道“恭喜陛下,二天师不但道法高深,更能以道入诗,果然是仙人下凡襄助我朝,何愁我大唐不兴啊。”
  长孙无忌也道“二天师所出虽非我等五七绝句,但所吟之诗长短相合,荡气回肠,更将仙家盛景进入诗中,出尘之作,我等不及也。”
  太宗皇帝也是大喜,将手上沉香琥珀腕珠赐与麦兜麦仲肥道“二天师果然不负朕望,出此佳句。但不知道二天师所作是何体裁?”
  “我那知道,只知道叫水调歌头,为什么叫这,我也不知道啊”麦兜麦仲肥大急暗想。忽然心里一动,不如拍拍唐皇马屁?想到这里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小道也只是随口而出,却也没什么体裁,烦请陛下赐名为是。”
  两句五言一出,引的满堂又是大哗。“看看人家,随口一说就是五言警句,此子才思之高当为世上第一人也,”众官暗道。就听太宗皇帝开口“二天师果然才高,随口即成诗。适才所作长短句的体裁么…朕就赐名仙道文吧。”
  得,世上再也没词了,只有仙道文体裁。麦兜麦仲肥窃居仙道文开山鼻祖。以后只能称:诗、文、歌、赋了
第十章 皇后
  第十章大姐姐般的皇后
  八月十八日,太宗皇帝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前去征讨突厥。
  袁大真人与二天师麦兜麦仲肥奉诏进宫,武朝门阅兵,为大军饯行。太宗训话敬酒后,大军依次开拔。
  回到皇宫后,太宗闷闷不乐。将其他众臣遣散后,只留麦二天师,麦二天师心中揣揣不安。
  太宗开口道“朕戎马征战数十年,但今天大军出征朕却心中很感烦闷,不知何顾。想请二天师为朕开解。”
  麦二天师装摸做样的掐算一番,心里想“李靖此次出兵大破颉利可汗,一年不到颉利归唐,这没什么可说的,这唐皇心里烦的应该是长孙皇后的身体才对,皇后怪病缠身太医院束手无策,而唐皇和长孙皇后感情又极好,恩,一定是这病根了。”想到这里开口说“启禀陛下,据小道掐算李大将军此次出征必能大胜,不出一年那颉利可汗当归顺我大唐。但长孙娘娘的病可不能拖了。”
  太宗皇帝从椅子上站起走到麦兜麦仲肥面前盯着说“据二天师所说,此次出兵定可获胜,而那颉利可汗还可归顺我?”
  “小道卦象上是这么说的,而且颉利可汗归唐应该应在明年。”麦兜麦仲肥点头。(历史书都写着呢,当然知道了。)
  “那朕的长孙皇后是怎么会事?太医院说只是偶感风害,不日即愈。二天师怎么说不能再拖?”
  看到太宗皇帝大瞪双眼看着自己麦兜麦仲肥暗中点头,这才是皇上的心烦所在,如今长孙皇后还有七年好活,想来皇帝和皇后少年夫妻到如今,以有感应了,只是病情不显,所以找不到头绪。便道“小道卦像显示皇后有疾病之兆,而且大是凶险。陛下可找良医为娘娘诊治”
  太宗皇帝背转身躯久久不语。良久后挥手道“你且先回山去吧,朕想休息休息了。”
  “小道告退!”麦兜麦仲肥退出宫来
  “小样,不相信我,哼!不出一月既有捷报传来,到时不由你不信。”麦二天师踱着四方步暗想心事。
  “二天师好。”几声童音响起打断了麦二天师的心事。面前站着四个小屁孩,最大的也只有十岁左右,一个个鬼精灵似的,身后还站了几个内侍。麦二天师不用想就知道是几个殿下了。急忙躬身施礼“几位殿下好。”
  其中那个大的惊奇的问“你认识我们?”另一个长的很俊秀的说“二天师是半仙,怎么能算不出我们呢?”最小那个半躲在最大那个身后说“那二天师可能算出我们都是谁?”较胖的一个说“对啊,二先师就算算我们都是谁吧。”后面的内侍也都眼巴巴看着麦二天师,很八卦的样子。
  “呵呵,好吧,贫道就来算算吧,也算是和各位小殿下结个缘法。”
  麦兜麦仲肥一掐指头后指着那个最大的说“这是李承乾大殿下”(左脚有些陂)又一指那个俊秀的“这是李恪殿下”(长的最漂亮)又指有点胖的说“这是李泰殿下”(长大后更胖)最后一指那最小的说“这是李治殿下”(作者:李治贞观628年生,为剧情需要提前四年,读者没意见吧)
  几个小屁孩拍手大笑,最小的李治说“二天师果然是神仙,一掐就算出来了。”身后那几个内侍也是眼露敬佩目光,向麦二天师行注目礼。
  麦兜麦仲肥心里暗自苦笑“这几个小魔星长大后都不是省油的灯,那李承乾和李泰更是干出想要拭君杀父的勾当。”
  这时身后响起个美妙的声音“你们这几个小淘气又在这里捣什么乱呢?”
  那李治撒腿向麦二天师身后跑去,嘴里喊“娘,你怎么来啦?”那几个大的也都行礼说“母亲安好。”
  麦二天师急忙转过身去,一个宫装妇人站在身后,正冲自己微笑。麦二天师躬身行礼“小道参见娘娘。”
  正是长孙皇后。历史上是一个贤后,一个著名的贤后,却也因为她的贤名太出众,世人渐渐忘记了她是贤后的同时更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是一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后!13岁嫁李世民为妻,李世民长年征战在外,家里全靠她一人操持。这一操持就是六年,直到李世民平定天下登基后将她册封皇后。636年去世,时年36岁。她死后唐太宗做了两件前所未有之事:
  他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太宗首创。可见在太宗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太宗如此张扬可见两人感情之深。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二天师果然是少年有为啊,听说你今年才十三岁,却已经创造出了仙道文,开一代文学先河,你那咏月文我也看了,真是绝妙。更兼身怀**力,前途不可限量啊。”
  麦兜麦仲肥面显朱砂之色(羞的狠),心中暗道:苏东坡大大,我也是没办法啊,好歹咱也是御口亲封的二天师,你就原谅小弟吧,大不了你也穿过来,我把仙道文开山鼻祖之位让给你就是。嘴上说“娘娘谬赞让小道愧不敢当,今日得见娘娘天颜实是小道造化。”
  长孙娘娘“扑哧”一笑说“你真是有趣,明明只有一十三岁,说话和朝堂上那些老夫子一样,你这样说话,我听着都累。”
  “也是啊,咱这身体是13岁啊,这也不能算是老黄瓜刷绿漆了。”麦兜麦仲肥想想自己也笑了说“我也觉的累,可您是娘娘啊,我可不敢坏了规矩被御史台参上一本送到陛下那里可就糟了。”
  长孙娘娘笑着说“这样说话多好,你和乾儿、恪儿、泰儿他们差不多大,可以常来宫里走动,和他们多亲近亲近,有时间我也会带他们去你青羊宫里去游玩游玩的。”
  “是,谨遵娘娘吩咐。”说完自己挠挠脑袋“都习惯了,呵呵。”
  长孙娘娘也笑了说“今天就不留你了,改天我带他们几个去你青羊宫玩。”
  麦兜麦仲肥笑笑说“好,那我先回山了,四个殿下改天见。”想了想又说“娘娘要来青羊宫可命人早几天通知我一声,一定要记得哦。”
  长孙娘娘笑问“为什么?可是你要给我们准备什么吗?”
  麦兜麦仲肥摇摇手说“等娘娘到了青羊宫就知道了。”转过身走了。
第十一章 推背图与贫道的关系
  第十一章推背图与贫道的关系
  这几日袁大天师和大师兄李醇风总是神神秘秘的往一起凑,经常在袁大天师的云房一呆就是很长时间,这勾起了麦兜麦仲肥的兴趣,难道是他们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见二人又神神秘秘的进了屋里。麦兜麦仲肥终于忍不住那强烈的好奇心,猫腰来到窗下,偷偷听屋中传出的声音。
  “……。。这里,………不对,再要…。。一点。”是袁大天师的声音。
  “不行,……。师傅弟子……住了……耗尽…。”大师兄李醇风的声音。
  这时天上一只鸟好死不死的正拉一屎掉进麦兜麦仲肥的脖领里。麦兜麦仲肥只感到脖子一凉,急忙伸手去摸,头却碰到了窗户上。
  “什么人?”门“吱呀”一声开了,袁大天师出现在门口。
  麦兜麦仲肥站起身来说“是我,师傅,我看你窗下一窝蚂蚁,怕跑进你屋里乱爬,想把它们挖走。”麦兜麦仲肥随口编出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谎话“呃…。这借口还真逊。”
  大师兄李醇风也来到门口“哦,是麦兜师弟啊。师傅,弟子想,不如让师弟也参与进来,可好?”
  “呜………………”袁大天师沉吟着
  干什么?我可没这爱好啊。麦兜麦仲肥急忙说“师傅,弟子还小不适合的,还是你们自己做好了,弟子告退”说完想走
  “你虽小,但身上有很多连师傅也看不出来的玄机,到是也可以。”袁大天师一把拉住麦兜麦仲肥说
  这下死定了。麦兜麦仲肥大急“师傅……。。”
  “你不用说了,进来吧,此次推算非同小可,为师和你师兄已可窥得一丝天机,但仍然不很明朗,你也来看看,是否能看出些玄机。”袁大天师一挥手止住了麦兜麦仲肥的话说到。
  “早说吗,原来是在推算啊,吓我这身汗。推算?难道是传说中的推背图?据说这俩家伙连日军侵华这一千多年后的事情都算出来,咱跟着看看是真是假。”
  进门后见云床上放着一上画阴阳鱼的平盘,盘中四枚铜钱。另小几上有笔墨纸砚等物,以有数页纸上墨痕累累。
  随手拿起一张上写:谶曰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下有批注: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这么看不懂啊!“师兄可给解释一下吗?”麦兜麦仲肥谦虚的问
  知道麦兜麦仲肥古文根底的大师兄李醇风说“此为师傅推算我大唐气数之卦,一果一仁为李实就是李家子孙。二九先成实是说应有二百九十年国运,但最后一句有些隐晦,照卦象看师傅说中途似有阴人乱政之象。而我认为是乾坤倒置之象。为此我和师傅很是争论。”
  麦兜麦仲肥真的头晕了,这也能算出来啊?大唐从建国起正好是289年时间,期间武则天建大周,后还政于李唐。不就是阴人乱政吗?这俩家伙还真是有神通啊,只不过推不出详情,让我来加把火好了。边道“请师兄将那卦象摆出,让我看看。”
  李醇风把那四枚铜钱摆出卦象后问“师弟可曾看出端倪?”麦兜麦仲肥看了看不懂,向袁大天师说“师傅启完此卦可有后卦?”
  袁大天师点头说“有”另拿一纸上写: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下有批注: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妈的,变态啊,直接把武则天的名字都算出来了(作者:武则天当皇帝后改名“曌”取“日月临空”之意,此字为她自己创造),果然很有道行啊。李醇风又说“此卦更晦涩,日月当空无解,只能解释为某人进了宫锄掉了李姓很多人,但没除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