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三国演义》上,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嫉妒成性的人,最后竟被诸葛亮气死了。这与历史上的周瑜是不符的。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上的周瑜气量很大,上引之“性度恢廓”、“雅量高致”等,都是形容周瑜气量大的。但刘备所说的“器量颇大”,却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的事,刘备为了向孙权借南郡(郡治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地盘,到京城(今江苏镇江市)去见孙权。周瑜向孙权上疏,说刘备是个枭雄,不应该借给他地盘,应该把他软禁于吴,用美女玩好消磨他的意志。(见《三国志·周瑜传》)孙权没有软禁刘备,但也没有把南郡借给他。另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刘备返回时,孙权乘坐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多人共同相送,在船上大摆酒宴,为刘备饯行。在孙权与刘备单独交谈时,谈到了周瑜,刘备叹息着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度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这是刘备向孙权进谗言、挑拨孙权和周瑜的关系,说的是“器量”而不是“气量”。说周瑜“器量”广大,是说他野心很大,理想很高,恐怕不能长久地做别人的臣子。当然,孙权很信任周瑜,并没有听刘备的话,刘备说了算是白说。但刘备是在说周瑜的坏话,并没有为周瑜唱赞歌,则是应该加以辨析的。
标题: 4 郎,不是帅哥
内容: “周瑜……也是一个漂亮之极的英雄。他的“帅”,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
《三国志》说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呼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周郎就是“周帅哥。同时被呼为“孙郎”的孙策,则是孙帅哥。”(《品三国》3页)
郎字有多种解释。一解:指帝王的侍从官。原来的职务是护卫、陪从、备顾
问及差遣。有议郎、侍郎、郎中等名。郎字,即古廊字,指宫殿里的走廊。郎官要在走廊里守卫或待命,或常在走廊里来来往往,故称郎(廊)官。二解:对一般男子的称呼,不一定专指青少年男人。在湖北石首市西北有个刘郎浦,传说为刘备娶孙夫人处。刘郎,指刘备。那是公元209年,刘备已经49岁了。又:唐代大诗人李贺在其《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茂陵刘郎秋风客”之句,刘郎指死去的汉武帝的鬼魂。在这两个例子中,郎字都是一般男子的通称。
三解:家中兄弟的排行。如大郎、二郎,有多至十一郎、十三郎,甚至更多。(那都是同一祖父或曾祖父的孙子或曾孙的大排行)。《水浒传》中有武大郎、武二郎等。日本有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等。这个风气是隋唐以后传入日本的。
四解:妻妾对丈夫或女人对所爱男人称为郎或郎君。
五解:对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男人的称呼,如卖油郎、货郎、状元郎、读书郎等等,也有称乞丐为“花郎”的。
六解:指青少年男子,如周郎、孙郎等,相当于东北人称为“小伙”,西北人称为“后生”。郎字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漂亮”、“帅”的意思,即或生得很丑,也可以称之为郎。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这是帅哥,因为已经指明坐在马上的是“白面郎”(小白脸儿)。史称周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周瑜传》;孙策“美姿颜”;《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蒋干“有仪容”;(《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帅哥;并不是仅凭郎字就可以称他们为帅哥的,你能说武大郎是帅哥吗?
标题: 5 蜀汉有史官吗?
内容: “……刘备的那个蜀汉,还没有官修史书。《三国志》中的有关记载,竟
是“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这样一来,我们又只能寄希望于历史学家的考证。然而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不一致。比如蜀汉政权“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是诬蔑不实之词,谓之“厚诬诸葛”。这可真是越来越说不清。”(《品三国》5页)
说蜀汉没有史官,是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的卷末评语中提出来的,他
说: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那么,蜀汉是不是有史官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
第一,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曲笔篇》中说:《三国志》中记有蜀国灾异之事,如“黄气见于秭归(见《先主传》章武2年),群鸟堕于江水(见《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之类,“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刘知几又说:“《蜀志》(即《三国志·蜀书》)称王崇补东观(做东观郎,东观就是史馆),许慈掌礼仪。又卻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益州)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参考资料并不缺乏),属辞有所矣(写作有根据了)。而陈寿评云蜀不置史官者,得无厚诬诸葛乎!”(不是严重地污蔑了诸葛亮吗!)
第二,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
“景耀元年(公元258),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
景星,古人又称为瑞星、德星,就是客星。认为景星的出现是吉祥之兆,所以要大赦,改年号。这是明确记载了蜀汉有史官。
第三,至今见于著录的三国两晋人所著的有关蜀国历史的史书有谯周(三国蜀人)的《蜀本纪》,陈术(三国蜀人)的《益部耆旧传杂记》,王隐(晋人)的《蜀记》,陈寿(晋人)的《益部耆旧传》,王崇(晋人)的《蜀书》,孙盛(晋人)的《蜀世谱》、习凿齿(晋人)的《汉晋春秋》,常璩(晋人)的《华阳国志》等。说明有关蜀国的历史资料并不是一片荒芜的。
因此,关于蜀汉是否有史官的问题,并不是像易中天所说的那样:“越来越不清”,而是大体上可以说清的。那就是:有。
标题:
内容:
标题: 7 “火烧博望”史无其事
内容: “火烧博望是有的,但那把火是刘备所放(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没听说有诸葛亮什么事。”(《品三国》6页)
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火烧博望坡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以后,说诸葛亮利用火攻之计,打败了曹兵,是诸葛亮的“初出茅庐第一功”。但这与史实不符。据史书记载:此役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三国志》上没有绝对的年代,根据《先主传》,相对年代在建安五年(公元200)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之间。《资治通鉴》把此役编排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就是刘备投靠刘表的第二年,诸葛亮出山的前五年。这个战役的经过,《三国志·先主传》和《李典传》都有记载,详略有所不同。《先主传》说:
“(刘表)使(刘备)拒夏侯惇、李典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李典传》说: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本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那么,根据史书所记,有没有“火烧博望”这件事呢?答曰:没有。刘备确实是放了一把火,但那是“烧屯伪遁”,是说刘备烧了自己的营盘,假装向南退走,把曹兵引入道路狭窄、草木繁茂的地方,伏兵大出,打败了敌人。烧毁自己的营盘,是古代退兵时常用的办法,免得营盘被敌人利用。至于“烧屯”的地点《先主传》说是在博望(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方城县南),《李典传》却说是在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刘备在叶县境内烧了自己的营盘以后,向南退到博望境内的草木丛深之处,出动伏兵打败了曹兵,此说较为合理。
总之,从这个战役看,第一,放火之处不在博望,而在叶县。第二,烧的是自己的营盘。第三,这不是一场火攻,而是一场伏击战。别说是烧屯的地点在叶县,就是在博望,也和《三国演义》所说的“火烧博望坡”不是一个概念。可见,此役是不能称为“火烧博望”的。
标题: 8 火烧赤壁怎能与诸葛亮无干?
内容: “火烧赤壁也是有的,但那是周瑜部将黄盖的主意与功劳,也没诸葛亮
什么事。”(《品三国》6页)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是赤壁之战的男一号主演,诸葛亮不但帮助周瑜完善了火攻之计,而且还给他借来了东风;否则你周瑜再有本事,黄盖再热血沸腾,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刮东风谁也没辙。当然,这不是史实,诸葛亮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本领。火烧战船是周瑜及其部将黄盖所策划与实施的,这没错;但若说“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也未免失之偏颇与片面。
从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来看,诸葛亮到柴桑取得了孙刘结盟、共抗曹操的外交胜利后,便跟随在周瑜水军的后面,回到刘备营中(当时在樊口),以后刘备与周瑜一同进军,与东吴的水军相配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那么,火烧战船是否也有刘备的一部分功劳呢?答案是肯定的,刘备也配合着烧了曹操的一部分战船,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问题是:诸葛亮是否也起了作用?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作为刘备的谋士,不可能是白吃饱,整天摇着羽毛扇,什么事也不干,是应该帮助参谋与指挥的,能说火烧赤壁没有他的什么事吗?尽管《三国志·诸葛亮传》行文简略,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至今也没有发现诸葛亮的“从军日记”之类的文件,但从道理上讲,他不可能是毫无贡献的。
标题: 9 错批唐诗话东风
内容: “就算有“借东风”这事,也该是周瑜去借(民间传说便有说周瑜借东风
的),若不然杜牧怎么会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品三国》7页)
从史学的角度看,民间传说往往是离谱的,所以有关周瑜借东风的民间故事,我们就没有必要讨论了。问题是:杜牧的《赤壁》诗,怎么竟和周瑜借东风之事联系起来了?这可是易中天的惊人发现,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杜牧的《赤壁》
诗还能这样诠释!
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由来已久,宋元以来就广为流传。成书早于《三国演义》的《三国志平话》中就有这个内容。元曲有王仲文所撰的《七星坛诸葛祭风》,《三国演义》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内容便更加丰富了。
但借东风的故事,究竟还有没有更远的源头呢?比如说:在宋元以前的唐朝时,是否已经产生了借东风的故事,或者有了一些雏形?由于文献资料的湮灭,我们至今还不能论定。至于杜牧的《赤壁》诗中的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只能看作是诗人的艺术联想,由东风联想到火烧赤壁的战事和二乔的命运。这给与周郎以方便的东风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什么人借来的,从诗句的本身并找不出什么明确的答案。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还不能认为这里边就有什么“借东风”的信息。假定唐朝已经出现了借东风的故事或者有某些雏形,那也应该是诸葛亮借东风,而不应该是周瑜借东风。为什么呢?传说故事往往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前后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关系。既然宋元已经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它的源头就应该在唐朝甚至更早。如果在唐朝流传着周瑜借东风的故事,到了宋元以后,主角怎么会变成诸葛亮呢?当然,我们只是根据易中天的奇思异想作一些逻辑上的推论,杜牧的诗句丝毫也不能证实有所谓周瑜借东风的事。
标题: 10 诸葛亮不是杰出的军事家?
内容: “实际上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
军事成就是有争议的,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诸葛亮也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说的那样迭出险招。爱出险招的是郭嘉。而诸葛亮的特点,无论是史家的评论,还是他的自我评论,都是‘谨慎’。陈寿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萧何,不是张良和韩信。”(《品三国》7页)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是有争议的。但至今为止,大多数人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争议并不是太大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篇幅的关系,不能详论。我仅仅从四个层面,引证成说,兼及己意,简单地亮出一些基本观点。第一, 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被神化了。易书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这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诸葛亮并非没有军事才能,并不能否定他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 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提出异议,主要是来源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几句评语。一则曰:“然亮才,于治戎为长(治理军队是他长处),奇谋为短;理民之干(治理百姓的能力),优于将略。”一则曰:“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对此,很多学者认为:陈寿是晋国的大臣,晋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是诸葛亮伐魏时在战场上遇到的主要对手。陈寿如果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是贬低司马懿,所以陈寿只能唱低调。
第三, 吴人张俨说(以下是译文):
“孔明起于巴,蜀之地,占有一州的土地,与魏国这个大国相比,他的战士和人民,仅仅有九分之一。却向我大吴进贡(这是站在吴人的立场说的大话,实为与吴国联合),对抗北方的敌人。至使农业与军事井然有序,刑法整齐,率领步卒数万,长驱直入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的志向。仲达(司马懿)据有天下十倍的土地,凭借他兼并而来的士卒,据守坚固的城池,拥有强盛的军事力量,却没有打败敌人的意向,仅仅想要保全自己而已,使得那诸葛亮来去自如。若是诸葛亮不死,用尽机谋,尅日进兵,则凉,雍二州(主要指今甘肃,陕西地区)就会兵不解甲,中原地区马不离鞍,胜败的局势,也就决定了。昔日子产(春秋时人)治理郑国,诸侯不敢加兵,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