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洒。所谓复杂,它把这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籁与
地籁的悠扬肃穆,听了使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灵的境界。由此可知,真正的悟道
证道者,能够了解密咒的作用,并自能宣说密咒的说法,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事。
三字根本咒与人体气机的关系东密与藏密念诵咒语的原始根据,都是从印度
中古时期的梵文发音而来。据玄奘大师留学印度时代的考察,梵文有南印度与
北印度等不同的差别,《大唐西域记》卷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
垂则,四十七言也。……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
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梵文书体右行,为古今印度文字之本源。
南北发展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
但唵(读如嗡音)、啊(读如阿音)、吽(读如哄音)三个字,却是梵文声
母的总纲。因此只用此三个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个咒语,便是普贤如来的三
字根本咒了。
普贤如来,是意译的妙密,也有意译为普现的。普贤就是普遍而贤善地充满
一切处所,无时无处而不存在的意思。
唵字,也就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功能。在人
体而言,它是头顶内部的音声。和人们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心脏与血脉流
动的声音相近。所以凡念诵唵字部发音的咒语,必须要懂得它发音机括的妙用。
最低效果,它可以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发。如是伤风感冒,连续不断地念此字
音,可以使头部发汗,得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啊字,是宇宙开辟,万有生命生发的根本音。它具有无量、无际的功能。同
时,阿字是开口音,是世界一切生命,开始散发的音声。例如中国佛教净土宗
的念诵“阿弥陀佛”,便是属于密宗阿部的开口音。也可以说,它是莲花部基
本的声密。
如果能够懂得连用阿部音的妙用,就可以打开身体内脏的脉结,同时可以清
理腑脏之间的各种宿疾。真能了解而合法修习,久而久之,自然可以体会到内
脏气脉震动的效果。
眸字,是万有生命潜藏生发的根本音。也可以说,眸字,是形而上天部的音
声;吟字,是物理世间的地部的音声;啊字,是人部的音声,是人与动物生命
之间的开口音。在人体而言,吽字是丹田的音声。如果懂得以吽部音来念诵,
可以震开脉结,启永发新的生机。最低限度,也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例
如东密藏密共同所传的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它便概括了唵字与吽字的咒身,至于其中“嘛、呢、叭、咪”四字之音,都是
阿部音变化妙用。
总之,有关密宗咒语与音声神秘作用,以及咒语的音声与人体的奥秘关系,
的确不是片言可尽其妙。而且以上所说念诵方法的巧妙,也无法以我笨拙的文
字表达它的究竟。一切均需自己潜心钻研,同时求乞名师经验的教导,以身体
力行加以求证的结果,或者可以了解它的奥妙于万一。
除此以外,中国的文字语言,在魏、晋以后,有了“切音”(拼音)方法的
出现,实亦是当时从西域过来的和尚们,为了翻译之便,根据梵文拼切的作用
而创造了“反切”拼音的方法。演变到现在,有了汉语拼音,它的源流渊源,
实亦由此而来。有关密宗的“声密”,暂时到此为止,以下应当转入“意密”
的研究了。
|下一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第八章意密与佛学理论之依据意密,是东密与藏密身、口、意“三密”之一,
同时也是密宗“三密”中最主要的一环。因为身体的内密与音声的妙密,都凭
借意念(意识)而发挥作用。在佛学显教的经论中,无论大小乘任何宗派的修
法,都以清静其意,空了意念(意识)
的妄想为主旨。唯有密宗的修持方法,独以运用“意念”的观想,作为“即
身成佛”
的方法,它的确与各个宗派与大小乘的理论,迥然不同,此中奥妙也当然自
有它密意的存在,实在需要深入寻探。
人类之所以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具有思想和情感的关系。
人与动物的分野,也由此而别。情多想少,智力便低。情少想多,智力就高。
思想愈高者,由于智力的升华而进入超人境界。情欲浓重者,由于智力的减退
而堕落到动物的意识状态。思想和情欲,虽然话分两头,作用也不一样,但是
它都凭借“意识”
的功能,而发挥它的应用与效果。无论在大小乘佛学的范围,或是通俗世间
的一切学识,对于知觉和感觉的关系,叫它是“心”、是“性”,或认为它是
“心理”的作用等等,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也可以强调地说,都是“意识”作
用同质的异名而已。
在人类的文化中,不论东方或西方,许多宗教和哲学,只要重视实际的修炼
方法,都是依靠人类天赋本能的“意识”思想去做功夫,这是一致不易的原则,
也是东西共通的事实。即如佛教大小乘各宗的修法,虽以达到“有余涅槃”或
“无余涅槃”为目的,但都是以“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作为守则,这是毫无
疑问的。小乘道果的“偏空”,和大乘佛果的其空亦空而至于“毕竟空”的原
理,其所谓“空”
的境界,基本上也就是利用自己心意识的作用而使意识升华,犹如以楔子锲
入无比空灵的领域,不依身、不依物,而住于不同凡俗的境界,然后勉强说明
它的状况,叫它是“空”而已。因此,可知大小乘佛学和佛法所谓的“空”,
也只是抽象地指出另一现象的不同观念。如果从密宗和唯识学的理论来说,无
论是有境界的“空”
(有余依的空),或是境界亦无的“空”(无余依的空),它都是一个真实
不虚的大“有”。所谓“空”,只是意识达到平静的现象。所谓“不空”,便
是意识平静的实体本来如是而已。
意密与唯识其次,大小乘佛学最大最高的课题,便是对于形而上本际的究竟,
即“空”和“有”的认识,并不如一般哲学所探讨本际是“心”是“物”的争
论。自释迦灭度以后,由印度佛学的“结集”开始,以至小乘佛学发生分宗分
派之争,后期佛学转入大小乘之争以后,曼衍流变,便有“般若”的“毕竟空”
与“唯识”的“胜义有”
之辩。由此传入中国的西藏之后,仍然还有“般若”的“空观”,与“唯识”
的“胜义有”孰先孰后之争的存在。其中关于中国佛学的科判佛说经典的先后
次序,姑且不论。例如有关密宗修法与佛学理论的依据来讲,无论东密与藏密,
大体上都认为“唯识”的“胜义有”,才是释迦最后所出的究竟定论。换言之,
佛说“般若”
的“空观”,还只是一时之方便。由“真空”而再证“妙有”,才是最后的
究竟。
至于空非真实,有非实有,即空即有与非空非有等,双边对等互破而建立
“中观”
的理论,那都是净化对本际知见的理念问题,在此也暂且不谈。但因此可知
密宗修法的理论依据,实以唯识学的体系作为基础,和达摩禅有同出而异名,
目标一致而方法运用各别的微妙关系。
总之,大小乘的佛学,大体上,都以净化意念(意识)入手,最后达到无得
无依归。因此必须空了心念,舍妄归真。而密宗的知见,依据“唯识”的“识
变”理论,认为“空”与“有”的境界,也都是“唯识”的净与污的变化现象,
而此心、意、识的究竟体相,“有”即是“幻”,“空”亦非“真”,而且即
此意念,也便是心识的本体实际的妙密功能,所以只要直接去“转识成智”,
便可“超凡入圣”,甚至便可“即身成佛”了。老实说,不但密宗理论的基本
依据是如此,即如中国佛教所创立的净土宗之基本依据,也并不外于此例。
有关心意识修法的粗浅说明如果我们推开佛学的理论,但从现在通常易懂的
方法来说明,首先便须了解我们这个现有的心、意、识的状况,也可以说先要
明了这个“心波”的现状。便如一、二两图的表示。图一显示通常人心意识活
动的状态。图二则为修习佛法人观察心意识波动的状态(A 虚线表示“心体”,
B 波线表示“意念”,C 波线中音的凹点表示“意静心空”)。
了解了这两图以后,便可知中国佛学,综合大小乘与显教、密教的理论,认
为“全波是水”,“全水即波”的简要原理了。由此原理的推衍,便可知道密
宗运用意念(意识)作观想的修法,与禅定“心一境性”修法的原则,以及般
若空观的作用,完全不二。显教是以“波平境净”为教理的究竟;密宗是以
“净化心波”为教理的极果。如果独以“波平境净”为究竟,偏之毫厘,便成
一潭死水,再不能繁兴大用,而建立升华生生不已的功用。如果只认为“净化
心波”,无妨起用为究竟,倘有丝毫偏差,习染于有,也会致于“动则易乱”
之迷。因此藏密修法的系统,便有不同于东密之处,以“生起次第”与“圆满
次第”作为密法的旨归。“生起次第”,以净化意念而繁兴幻有的大用。“圆
满次第”,以止息心波为归真返噗的究竟。其实,这与天台的三种止观,“空、
假、中”的修法次序,也只有是名异实同,理论的着眼点与修法入手的起点略
有差别而已。归根究底,毕竟无异也。
|下一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第九章意识的神秘之研究再论“意密”
“意密”,这是密宗的特有名称,无论“东密”或“藏密”,都是它列为三
密之一的主要因素。这个名称的内涵,究竟是指人们的意念具有无上的神秘力
量呢?
还是说密宗利用意识作观想的修法,具有另外秘密的道理呢?倘使从一般修
学密宗的习惯来说,提到意密,自然就会生起神秘恭敬的心理,不敢去碰它,
也不敢去多想它。认为依照上师们的传法去作“观想”,就是“意密”的道理。
至于意念的本质,是否具有神秘的功能?或者另有密意而叫它作“意密”?那
都不去管它,只自根据密宗传统的习惯,而不敢多事研究。现在为了介绍密宗
和西方神秘学的微妙关系,同时也因时代文化的观念不同,必须要剖析“意密”
真正的内涵意义,因而改头换面,从一般世俗知识对于“意念”的认识说起,
进而探索密宗的佛学内涵。这样不但容易了解“意密”的道理,而且对修学密
宗的人,可能也有切实的帮助。
与现代心理学有密切关系的意识意识、意念、意想、思想、思维、灵感、心
灵、第六感等等的名称,在现代科学观念的分类方法上,和确定名词内涵的逻
辑(Logic )观念上,应该各有各的定义,各有各的所属范围。如果从普通一
般心理学的立场来说,所有这些名词,统而言之,都是心理作用的不同观念,
同为心理上主要作用的一种功能而已。我们都知道从现代的机械心理学,和唯
物思想——物质和物理的实验结果的生理学与医学来讲,由身体感官对外界事
物所反应的知觉和思维作用,便叫做意识。但从现代机械心理学的观点来说,
这种心理所产生的意识状态,都由机械式的反应习惯所构成,如果离开生理感
觉上的反应作用以外,就没有一个超越生理、超越特质作用的意识和精神。
就以精神这个名词本身来讲,它也只是生理机能的抽象名称而已,同神经和
内分泌(Endocrine )等等的总和,而得名。这便是现代科学对于意识的认识
和定义,包括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精神学等等的综合观念,可以说也都是
偏向于唯物思想的路线的。也许明天科学的发现又有进步而不止于此,那又另
当别论了。由于这些理论观念作基础,反观有关宗教和神秘学的信念,都可以
说是精神变态,或心理变态,自然而然就不受重视了。甚至,认为哲学上的唯
心思想,也只是心理作用上一种不同的观念而已,并无真实的证据可言。直到
现在,举世滔滔,一般的科学立场,无论是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大体上都是
倾向于这种思想和理论的。只有笃信宗教和神秘学的人,才墨守成规,一成不
变地固守一隅。
此外,正在世界科学暗潮中新兴的一门学科——灵魂学,它的基本信念,绝
对是超越唯物思想的。可是灵魂存在的理论和信念,也正想利用许多科学的方
法来求证明,并未完全确定。而且灵魂的存在,它与意识究竟有什么关系?目
前,一般研究灵魂学者,还没有注意及此。因此灵魂学的研究,在现代的科学
观念中,它同神秘学一样还都是科学的外围科学,并没有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
接受。
我们现在既由意密的开端而牵涉到现代心理学等的认识,就必须把密宗所依
据的佛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首先作一番介绍。无论东密与藏密,它的基本学
理依据,就是印度后期佛教的唯识学。所以过去在西藏修学密宗的严格规定,
必须先要花十多年的时间,研究精通了大小乘全部佛学以后,才能正式修习密
法。
有人认为佛教的唯识学才是真正的佛学心理学,这个观念实在不敢苟同。因
为唯识学虽然是从心理的体验开始入手,但它的终极理论,却是透过人们的心
理现状而笼罩身心一体,进入心物一元的形而上的本体论。它与发展到现代为
止的心理学,大有相互径庭之处,绝对不可以混为一谈。从唯识学的观点来说,
现代的心理学仅能了解“第六意识”的正反两面作用,至于作为人我生命中枢
的“第七识”,以及能为宇宙万有自主的“第八识”,也就是精神世界和物质
世界根据的“阿赖耶识”,绝非现代心理学所能认识了解的。
建立在唯识学上的意密唯识学所谓的识,依一般传统观念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