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银瓶梅.争春园.世无匹 >

第13部分

银瓶梅.争春园.世无匹-第13部分

小说: 银瓶梅.争春园.世无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不料,尔江苏文武员不独尸位素餐 、不司民政,不除凶暴以安善良,且视民如草如芥,况又贪 

① 天庥 (xiū,音修)——天庇护。 

② 尸位素餐——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 

… 页面 58…

                        ③ 
   赃受贿、不察覆盆含冤之民,妄抄家产坐位分,削民之脂膏以肥己。长寇之威烈以扰边纵兵,差而强 

                                                                         ④ 
   如蛇蝎;池民家有悬声凄悲,至吏室有盈箱满载;方脏咨嗟 ,鬼神忿怒。即今三姓之害,借事生端, 

   妄捏刘芳通寇,手先复陷;陈升助寇,邪后利睨,梁琼玉百万资财,嫁祸抄家。陈梁两业,若共瓜分, 

   何异人盗狼寇,抢夺强横?领王治民,实则害民;承君禁早,集则为暴。上负国恩,下凌黎庶。欺君 

   不法,莫此为甚! 

          兹特旨敕陈、刘两员,一巡按、一秉公,同文武受贿罔民负恩之员,扭解回朝。为首恶者,于 

   本土诛戮,以警捏害孽民之恶。贪重赃者则令民回领抄家,以济穷民。复还陈、梁故产,给归原物。 

   上清欺君受贿之臣,下慰众民被害之孽! 

          呜呼!有善以彰,有恶必惩;国法无私,人情允协;与爱非君,可畏非民。圣言教训,千古是 

   趋。立法尽善,惟万年肃遵。钦此! 

   宣旨诏一毕,不知本省文武官何如,下回分解。 

③ 覆盆——覆置的盆。喻含冤莫白。 

④ 咨嗟(z ījiē,音姿街)——叹息。 

… 页面 59…

              第二十回 来巡抚抄拿奸眷 回长安擒获叛臣 

     诗曰: 

          受恩不报非豪杰,有德须当答谢均。 

          寄语世人休作孽,害人还自害其身。 

     当时宣读诏旨,苏州一府文武官员面色寒青而又转黄。刘、陈两钦差命 
柳知府及其左右摘去朝衣朝冠,收还符印,将一家锁拿了,下士尽计讫,填 
注于册上,并赵总兵家口符印亦然抄讫、锁了家口;府具厅州吏员皆下禁天 
牢。惟节度使及布政使两大员动本部议,方能定罪。 
     次日,两钦差恭请皇命,摆开圣旨,开向法场,押出柳知府并家口共有 
十二人。家丁侍婢不坐罪,又有后队赵总兵已被阵上杀死,只得将妻子儿女 
九人亦押出法场,具首司户千百户把总吏员共官九人,一同共斩首三十人。 
一刻人头滚地,斩讫,钦差发兵三千,命马英、魏明二将捉拿裴家部属,共 
十五人,一同押解京都定罪。 
     只有新任接印文武官多来送别钦差巡按回京覆命,各回衙中。 
     又表刘、陈两官奉旨在本土谒祖,限一年回朝复旨,且得回屋宇产业, 
日中有乡宗戚友往来问候,或请宴会或与屐游,倒也自得逍遥。当日闲居, 
刘芳自思:“己身得贵做官,出于一刻迅速”,又思:“梁琼玉先得身荣, 
因救驾有功,封侯爵出镇西川,带同吾妻往蜀中侍奉,有此恩义兼尽贤徒, 
世所无双也。且待完了此公案回朝,然后奏知皇上,请旨调回颜氏妻,并谢 
梁琼玉恩德,其心方才放下怀念。”又思妻出奔时,怀足十月之孕,未知生 
产安否?然是男或女。住语刘芳想象。 
     又言陈升闲暇思量言:“为善必昌,为恶必亡。可恨裴彪,因贪淫一节, 
即假交结刘芳,先害他,后害吾,至今妻身年少而亡。又得徐氏岳丈用情招 
赘了,某即来故宅起户,用棺柩埋葬,大开空坟,梁玉忏悔,超度幽灵。今 
且待完了此公事,回朝奏主携妻徐氏赴任,是所必然。”此是陈升心情。 
     他两人在故土日中,或陈升拜探抑或有刘芳来叙会,同餐共论众奸陷害, 
不须多表。 
     再言裴兵部府中老奴,不分日夜赶回长安,进京都城内,上禀老大人言 
知:“公子在家惹出大祸。与虎丘山贼私通,先害刘巡按,又害陈钦差,今 
被他们拿下,提兵征剿平服了。走脱盗首,将公子一家大小十五口俱拿下, 
不日解回京矣!”裴兵部一闻此报,大惊失色说:“不好了!孩儿累及吾也!” 
     即日进内,将金银珠宝满载,其余剩的不能多带,累身难携,只分给众 
家丁,吩咐尽散去。是日,又得接到古羁威下人书。原来,古羁威败阵逃出, 
想来族弟古强在镇江茅山为王,手下雄兵数万,故败往投之,安身在此,仍 
思报仇,故此有书赶来达知裴宽,说明公子被擒,通知他今投来茅山方得性 
命云云。故裴宽心忙意乱,将书及印藏书房中化焚,只扮作客民,与心腹家 
丁四人扛抬了两箱金宝,向镇江府茅山而去投伙。 
     一出皇城,一连赶走数天。 
     途中,遇着一位回兵大臣铜台节度使郭子仪,带领五百家丁、五位世子: 
郭虎、郭豹、郭玉、郭江、郭海五人,只有长子郭龙代父署印守铜台城。子 
仪回朝与君皇庆祝上寿,备办了贡献上祝礼物,见天色将晚,只得礼屯扎兵 
于山边。有一将上禀:“大人,山下一人在后营,又有四人扛抬两箱重载之 
物,入山越岭而上,似极荒忙之状,未知此人是劫取盗贼好歹否?” 

… 页面 60…

       这郭令公一想,曰:“莫不是劫取财物强盗?且弄来见本帅!”家丁百 
  十人领命,一刻押入来见大人。子仪一观,细细认来,是朝中裴宽兵部,喝 
  左右解其绑缚,扶起坐位,曰:“家人有眼无珠,只因改装,不认得大人面 
  貌,且恕罪莫怪,请坐下。” 
       二人拱揖,分左右对坐。子仪曰:“请问裴大人,缘何改装私行?天色 
  昏晚,还越山跑路,意欲何往?” 
       裴兵部曰:“郭大人,汝还未知,本部堂风闻得东方高丽要叛吾天朝, 
  故暗自出京来探听彼虚实。又黑暗中山边屯扎安营,只道是山寇,只因家丁 
  四人不敢在前径行,故抄后营岭上行走,免惊动贼人来算计也。” 
       当时,郭令公想来:“既然高丽国果反叛我天朝,何故并无边报?其中 
  必有委曲。”即曰:“大人扛抬物品,又料必有御令三五十精健军将保护, 
  何四人而已?既暗中奉密旨往高丽,岂无圣旨?且请借来一观。” 
       裴宽曰:“此乃是吾风闻得来的,倘确拟真假未分,故未敢奏闻,惊动 
  朝廷,故未有圣旨。”子仪又曰:“大人,本帅之家丁初得罪时,汝四家人 

            ① 
  扛的箱箧走散去了,将箧两个打开看来,尽是金银珠宝许多贵重物色,但拟 
  大人私行密访,如何又携带许多金银珠宝?” 
       裴宽曰:“郭大人不知其中底细。本官自出京城,路过都府州县,多来 
  送赠,本待不领,又却其恭诚之心矣!” 
       子仪一想:“此贼不通外敌,定然奔叛哪一方?彼必然奔回故土为乱了。” 
  即晚恭进用款。兵部曰:“有朝命在身,要促趱程,不敢领赐;且告退了。” 
       郭令公曰:“大人言说两端,尔言私行密访,又非奉旨,如何又说朝命 
  在身?且留宿一宵何如?”裴兵部只是不允,激恼了郭令公曰:“本帅看汝 
  此行,定为负国恩欺君,弃职逃叛为逆。真是既云外国有变,岂无边报?本 
  帅身承督兵之任,岂有一音不闻之理?又非出于圣旨,事已糊涂。尔若要行 
  程,除非共同回朝见主奏明,去也未迟。” 
       裴兵部曰:“去留在我。郭大人,汝是境外大臣,吾是内部之官,汝何 
  必多管本部的事?”郭令公曰:“汝言差矣!一体为官,大小皆皇上臣子, 
  何分内外?若大人不肯回京同往,断然去不得,不若与汝对锁,在圣上跟前 
  理明曲直。”裴兵部曰:“谁与汝对锁?即回朝见驾,奈甚何来?” 
       当时,郭子仪一心知他作弊,故特羁绊住此贼同行。 
       走途数天,回到长安。入朝在午门候旨。当时,正在设朝未散,适皇门 
  宫人入奏。圣上闻郭帅回朝,即传旨宣进。 
       郭令公俯伏叩见,行了君臣礼。帝命平身曰:“卿家代朕领镇铜台,勤 
  劳皇室,朕常怀念。但近日台城一大郡风土民情安靖否?粮粒丰缺如何?” 
  子仪对曰:“台城大郡,藉圣上洪福,万民乐业,水陆升平,粮食颇丰,无 
  须圣虑。因见不日陛下万寿之期在迩,臣本该回朝恭祝,故备些微物贡仪敬 
  献,少尽臣子微忱。望圣上恕责欠恭之罪。”语毕,呈上贡礼折子。 

                      ② 
       明皇龙颜喜霁 曰:“郭卿,尔乃清廉之官,纵有些皇俸月给,但儿孙众 
  多,食需敷广,朕久知之。且朕是年年有此一日,又非大万寿之期,何劳卿 
  备此重礼贡呈?足见爱君之至。” 
       当时,内侍接仪双注。 

① 箧 (qiè,音怯)——箱子一类的物品。 

② 喜霁 (jì,音济)——欢喜,高兴。 

… 页面 61…

     郭令公又奏上:“臣未入皇都,在陕洛交界,只见兵部尚书裴某扮身为 
民服式,有珠宝两箧随行,不知何意?见臣扎屯山下,不敢在山前赴走,越 
岭而行,事有可疑,邀盘传他时,彼言高丽有变,又言私行密访并无皇令密 
旨,收箧打开,玉宝太多,不知有无此事?故不愿放他出岭,今将他同还并 
珠宝并在,请旨定夺。” 
     圣上闻此奏,怒曰:“近也八九天不见裴宽上朝,朕只道他有疾,未经 
告假耳!是至不查不问,岂知他改扮为民,私自奔走,定有行为不轨也。” 
     当时,明皇喝令值殿将军押他进殿。下跪曰:“臣见驾,愿圣寿万疆!” 
明皇拍案怒曰:“汝这逆臣,假扮为民,不辞驾私出京都逃脱去,想必通夷 
作乱,定然回籍生端。若非郭卿家有此胆量,智识高明,将尔拿回朝,朕的 
江山有不得了,几乎送在汝逆贼之手。尔实则私赴,是何主见?” 
     裴兵部曰:“臣但罪是出躁,只因风闻东夷高丽有变动,亦未得其确, 
不敢擅奏,是至暗行密访其虚实耳!”不知裴宽假奏如何,下回分解。 

… 页面 62…

             第二十一回 证逆臣欺君正法 征山寇奉旨提兵 

     诗曰: 

          邦家有幸进忠良,君圣臣圣国运昌。 

          只虑无终遭贬逐,小人将志便倾亡。 

     当下,唐明皇听了裴宽之奏,怒曰:“糊涂妄说!孤身独走,只得有四 
人扛抬许多金宝,显然奔逃叛国。存此恶逆狼心,终成大患。”喝令押出斩 
首,休得再多言刁说。但这裴宽与大奸臣李林甫是心腹厚友,相济为恶的一 
党小人,即出班保奏曰:“依臣愚见,且将暂禁天牢,果若东夷有变叛,是 
他深心于国,有功之臣,固复职有加;若无此事,将正法未迟,以免有误屈 
杀之弊。望吾皇上开恩准奏。” 
     明皇怒气少息,一想便准奏,将他收禁天牢。是日退朝,各臣回府。 
     乃至一月之久,果然万寿之期。百官登朝,纷纷庆祝;并外镇臣子即不 
回朝亲庆,多有仪礼贡献回朝;并外国四夷,莫不敬祝献宝,称觞恭祝。劳 
忙一番,天子赐宴。数天热闹,不表。 
     再说刘芳、陈升须旨上限期以一年归乡并满门捉拿了各家犯官家口,收 
入天牢,未得完结此公案。只不觉一晁过了五月之久,二人心急,酌议早日 
赶回朝以除奸党。是日,约定次早登程。一路押解各犯渡水登山,非止一日, 
得回长安。一入皇城内,已是日午当中了。且传号令扎营于内城,明朝见驾。 
     此后刘、陈两人先往拜探李学士、钟礼部、郭令公一班忠良,又叙起裴 
氏在本土私通盗寇,已经提获,抄家时有裴彪一稿,告与父通古羁威、私行 
结拜的,复有裴氏的家书四封,通知赤松林铁盗同来劫驾之语,倘劫驾成功, 
裴宽在朝内接应……说明一番缘故。李学士听了,冷笑一声曰:“此乃天眼 
昭彰,只道这奸贼改扮民逃走何原由,岂知因孽子作至祸至?恐一旦败露, 
便思想逃脱而去。明日上朝对证攻他,自有诛戮奸狼、锄却朝中狼虎!” 
     此日,众忠良议谈,但刘、陈二人仍在李学士府中安宿。此夜,少不免 
酒筵相待。 
     到次早五更,文武百官俱集朝房候驾。一闻景阳钟一撞,龙凤鼓齐鸣, 
众大臣纷纷入觐,见礼山呼,文武分列班行。适皇门官入奏:“刘、陈两钦 
差回朝复命,征剿得胜,在午门外候旨。”玄宗帝即宣二臣上殿。 
     陈、刘闻召,进见朝参。他一奏本呈上,随入江南界先收服山寇,投附 
不从,攻战败走逃脱,再陈裴彪父子通寇劫驾、蹈害起祸之根由,原是此贼 
为首。故拘押下裴彪家口,单走脱了古贼首为恨,未知逃脱在何方?犹虑又 
有风波在后也。并录上破贼巢所得粮草、马匹兵丁若干。 
     当时,明皇御目电览一过,心中明白了兵部老奸猾奔走私越之情,怒气 
冲冲;又想起此贼府中尚扃未经封锁,兵部官印仍在他府中,不免命人往他 
府第一搜。想罢,即旨命钟礼部往兵部府衙搜回符印。钟礼部领旨而去。 
     不一刻,到了兵部府。只见大门大锁,紧打了门首,无人看守。礼部命 
军兵用铁锤打下锁扣,一程直进五重府第。内外只存下些石台石凳,楼阁亭 
池,并无别物。兵士纷纷入搜。礼部信步登楼。书楼中,只见一小箧未有锁 
扣,打开一看,内有印一颗并书一封,乃是虎丘山古羁威来的,言已战败, 
今逃脱在镇江府茅山,族弟古强在此为寇,如要保存性命,可逃奔回故土, 
入顺此土,须要多带些金银来作饷粮更妙云云。 
     当时,钟景期不意搜得他印,又得古贼来通他逃走之书,不胜嗟叹:“此 

… 页面 63…

  奸贼父子同相作恶,更见死有余辜。今日不料奸谋败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