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梅.争春园.世无匹-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刘芳听了,忿 然不悦曰:“五十两银子岂可以一少年之命菹乎?”女娘
曰:“家贫如洗,亲者不亲。哪人肯怜孤恤寡?故不得不死耳!”刘芳听到
此,不觉动起怜心,下泪曰:“世间狠汉因财逼命者不少,可惜她孤孀母女
被此土恶威逼,可悯也!”又呼女娘:“不必寻死!吾有白金刚足成一百两,
五十两一锭,共二锭,汝且携回,将一半交还此恶逆,一半留为母女度日。
就此去罢!”
少女曰:“须蒙君子盛情答救,恩同天地。但今一面未识,岂独在此江
边受领赐银!奴实不敢拜领。旁人观见不雅,敬请君子移贵步至寒舍,待家
母主张可否受领,方得于礼无碍也。”刘芳闻言,笑羡一声:“光明正大女
娇娘,令人可敬!且请先步指引,待某随后来见寿堂母。”
果行不半里之遥,少女进内,复有六旬妇人出门迎接。刘秀才只随进内
坐下。老妇请过姓名,方知是本土秀才,即曰:“多感答救小女于江边。倘
恩星到迟一刻,小女身葬大鱼腹中矣!老拙还未知其由,今回归说出,方明
刘先生大恩人也。”不知果能救赠得母女如何,下回分解。
① 忿(fèn,音奋)——气愤。
… 1…
第四回 行善念刘芳遇神 设恶谋裴彪通寇
诗曰:
漫言三尺没神祇,暗室亏心有四知。
善者得昌行恶祸,只争来早与来迟。
当下,老妇言:“得刘先生搭救大恩,但此祸乃先夫留下,果与土恶揭
借此银子有年,息倍于本了。上年先夫身故,将衣裳首饰之物变卖尽,方得
寄土为安。但今土恶威逼银子,自是母女一身抵当,哪里敢受恩人白手相送?
况且家贫空乏,哪有还偿之理?然前少后欠,均属同科的,何须恩人与土恶
互易?”
刘芳曰:“此白金,吾刘某亦受厚友相赠的。今并不要偿还,休言欠字!
汝母女休得介怀!”
①
老妇曰:“天下并无有此仗义恩人,是无恩可报,不免将小女侍奉箕帚,
少报恩德。”刘芳曰:“贤母之言差矣!刘某乃一贫儒,现有家室,岂敢有
屈令爱少年!就此告别了。某因一时忿此土恶凌逼,且惜少年一命,故不惮
来此转送此金,以完了我心,非望报也。”
正起行走,老妇止之曰:“既不允,请恩人且慢!先夫在世,最好种果
栽花,请君进破园中一观。汝是读书之人,颇爱花木之雅,今一赏如何?”
刘芳允从。
一进花园,只见多少奇花异果,皆非世俗所植的。刘芳又见左右有高低
两株奇树,不识得是何果木?刘芳请问两树出处,老妇曰:“左边之树,高
一丈七尺,独生七十二叶,结七十二果;其果长三寸,遍均金色。右边一树
三尺余,独生三十六叶,结三十六果,其果长一寸半,遍均红色。左树名长
生果,右树名不老果。此果非所常有,非所常得。今各摘二果送与恩人一尝,
②
且留各一归遗细君 。如君夫妇食果,增寿至百纪之外。”
当时,刘芳食来二果,真见异香甜美,直透丹田,五心爽朗,赞美佳果,
称谢,将食余二果收藏下。
老人又曰:“此两种非凡间所有,恩人明日午刻来此折枝,回归种植可
也。”刘芳允诺,登时告别归家。已是初更时候。
颜氏正要备晚膳与丈夫食,他言食了美果,觉得甚饱。又取出各一果与
颜氏食来,果羡清香甜美,五心透爽。颜氏问及果之奇美所出之由,刘芳将
所遇一一说知,颜氏听罢,大赞美丈夫所行阴积善事,天必赐佑了。当日,
刘芳夫妇得食却仙果,后来双双享寿到一百四十余岁善终,无疾而逝。也无
交代。
到次日,用过早膳,一心往取仙树种植。说知颜氏,又命各生徒暂归家,
来日方回课文艺,单留梁琼玉一人在窗中。他一出门,直程认此道途,行之
半里,是上日旧途。一到了此地,迥非昨天在山脚的茅屋,只是一山丘荒之
所、古庙宇一间。行近草径,露出两锭白金,即是原物。心下猜疑不定,即
收拾取回。想来昨夜莫非撞遇邪鬼不成?只庙宇中看是何神圣?一身转入,
只见庙中一大座天阶,两廊荒废,有炉案,并无司祝香烟。行近神前座上一
视,乃系九天圣母,又见左边金童捧着昨夜的长生果,右边玉女捧着不老果。
① 侍奉箕 (j ī;音基)帚——操持家务,喻做妻子。
② 细君——古代妻的代称。
… 2…
当时,刘芳心下骇然。见此圣像,方知昨夜所遇母女乃神圣化身。即倒
身下拜:“谢圣母赐食仙果。”又禀祝圣母娘娘:“刘某今虽困处下第,但
日后也有功名成就之日,得其上上三胜吾图第一。”心中喜悦,复谢禀祝曰:
“倘得圣母庇佑,功名早遂,身贵之日,定然重修金阙、圣像维新,以酬圣
恩。”祝罢,拜辞神圣归家,将此异事对妻说知。颜氏听了,不胜惊异,又
言:“丈夫行此善事,不料是圣母化身试凡,可见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但
行恶之人,可不戒哉!”住语夫妻勉善之言不表。
再说裴彪,自从设计用些财帛,一心用钓,以赚刘芳之妻,假结为手足,
以为如此,鱼可上钓。岂知后来数次到其家,颜氏一心明知这裴彪非循良之
辈,依着丈夫昨者吩咐之言,永不出一面。裴彪无可奈何,寻思无计。
此一天,闷闷不乐,在家无聊,只得往松江一游,要以舒心娱怀。道途
走到一山,名虎丘山,错蹈山上陷坑,跌翻下马,被山贼捉拿至寨中。
有贼首坐在当中,喝声:“匹夫,见某大王还不跪下!好生胆子,敢来
探听某山寨虚实,该当死罪!”裴彪怒曰:“汝等乃绿林盗寇,要本公子下
跪,汝子好生可恼!今裴某是失路误走山下,非特来探听汝者。汝若杀害了
本公子,但吾父在朝中一闻知,大兵一到,将汝一群鼠辈,寸草不留也。”
盗首闻言,曰:“汝这匹夫,口称公子,汝父在朝官居何职?姓甚名谁?
且说来!”
裴彪曰:“吾父官拜兵部尚书,姓裴。吾公子名彪,本土哪人不闻大名?
某现职武略将军。”盗首自言:“某久闻裴兵部是个奸臣,与李林甫、鱼朝
恩一党。我要报父仇,除非暗通此奸权,好能有机会。可先结识此奸的公子。”
当时,离座位,亲解其缚,呼曰:“众喽罗实有目无珠,得罪公子。”
二人重新见礼,分宾主下坐。
裴公子又动问大王名姓,他言:“某乃本土江南镇江府人,姓古名羁威。
先君名古全忠,乃昔武后临朝,某父随武三思随征,为部将,立下战功,蒙
君王敕授江南吴松总兵。不想后嗣君听佞言,奏说吾父纵兵下边隅,扰害居
民,实乃无辜被杀。今且因父仇不共戴天,故落草于松江府虎丘山,招兵买
马,有日粮草丰足,军马准备,即要杀进长安京都,定报父仇。只恨无内应
之人耳!今不若与汝结拜为异姓手足,待公子修书飞达上帝都,报行令尊做
个内应,倘得了唐室江山之日,自愿推举令尊公为君,吾为之臣也。只要报
了父仇,某心愿毕矣!”
裴公子听了,大悦曰:“若兄果有此心,弟与汝结拜!”当日,二人拈
香结盟。古大王年长二岁为兄,裴公子为弟。
礼罢,中堂上早已排开酒筵。两人就席,双双对饮。
①
言谈之际,裴公子问起:“兄长有几位令公郎?”古羁威回言:“命蹇
不幸,先妻死去数年,未有后嗣人。某落草为寇,但一心不以家室为念,又
不妄抢民家妇女,故今尚是中年孤独一身。”
裴公子赞叹:“兄长是个不贪女色的英雄之辈,与弟心性不同。弟一生
毛病但专于美色。今有一心腹不满意事,日闷无聊,远游松江,不期误入此
虎丘山,故今遇尔,得与兄长结拜,亦一缘遇也。”
当时,古大王问及:“裴弟有何心事介乎怀中?”裴公子将刘秀才妻颜
① 命蹇 (jiǎn,音检)——命运不顺利,多难。
… 3…
氏生得一貌如花,是以求写丹青为名,又假结拜弟兄,屡屡不得成就美事,
千般打算不得此妇上手,是至心上大不如意事说知。古羁威听了,微笑曰:
“此事何难?彼既精于丹青妙手,就有机窍矣!贤弟且先回府中,待愚兄改
装下山,亲到苏州府,认做客商,言久闻丹青好手,特来聘请他到松江写书
方、绘名画,谢他笔金千两。彼是一贫儒,岂有不乐从而往?若赚他上山,
一身犹如入于罗网,那时由贤弟计较这颜氏,如何?她从顺了,不必说。倘
不依从,再有别计设施。”
裴公子听罢,大喜,在此宿了一宵。次日,仍用过酒膳,相辞分别。话
分两途。
单说古羁威此天改装下山,一连五六日,方到得苏州府城。入南门外,
果然寻访着刘秀才。先通报请见,有刘芳出门迎接入内,分宾主坐下,问清
姓名。古羁威回言:“古姓名兆,为商家。久闻先生是一位丹青通府妙手,
特远来此敬请往松江府一游,求写丹青数幅,愿谢千金。幸勿见却!”
②
那刘芳一想:“今秋闱在迩,赴京都、入科场也要用一二百两银子,哪
里得来?不若凑此重谢,可承允于他。但往松江隔府多路,途则八九天,速
赶则五六天,计往返不过十五、六日,可以归家了。”
不知刘芳允往松江,如何中他毒计,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② 迩 (ěr;音尔)——近。
… 4…
第五回 设陷阱强盗露饷 畏律法秀士埋金
诗曰:
不畏神祇不畏天,只图美色陷良贤。
一朝势尽罪盈日,远遁高飞命不延。
却说刘芳计来程途不远,得了千金重谢可以应科,得往京都也有路费,
又足妻之日给用度矣!实乃天就成功也。但不必一刻承允之,便言以不思远
行为辞。
当时,古羁威见他不允远行,心中又想一计,即依他曰:“既然先生惮
于远行,待某即于盛府买绫绢十匹,待先生细细在家书写,仍谢以千金,是
不失信的。”
刘芳听了,倍喜,诺诺承允,即曰:“好!不过在下书的毫笔当于用否?
但十匹之绫绢非三天两日功夫,多则一月,赶速至二十余天,不嫌污目,则
可代劳赶起送上。”古羁威言曰:“须要先生书得传神奇妙,两月之久,不
为迟延!”言毕,珍重作别而去。
果然,次日买白绫绢十匹送来,交刘芳接领下,又别去。那刘秀才哪里
得知内里机谋暗算?只一心于十大幅白绫上书写起大景人物、花木鸟兽、山
水云烟,奇峰怪石之类。刚得一月之前,早已绘起。
当时,古羁威等候一月。此一天,带了两人,扛抬一箱子来至刘芳家中。
令人通报知,迎接入内,分宾主坐下。
刘芳将十幅白绫写成的景物一一展开。古羁威尽将观看过,大加称赏,
连声:“妙、妙!”即此徐徐卷理,命过二从人收拾了,将千金箱子呈上。
刘芳仍推让,不敢当此重大之礼。古羁威曰:“区区千金,何须挂齿!
今承蒙先生不却,得此妙手丹青,实稀世之宝。请先生收领。”
当时,刘芳将箱子封皮揭去开看。只见是二十锭银子,每锭五十两,共
足一千两之数。但细看银锭中央有朝廷记号,是国饷之银。刘芳见了,觉得
惊异,即问曰:“足下既为商家之客,这是朝廷库饷之银,前者解饷回京,
被本省松江府盗寇所劫去,至今尚未破消盗劫之案。今之饷银,足下怎么得
来的?”
古羁威尾露出机关国饷,见刘芳动问,料想瞒抹不过此饷银,只得实说
曰:“刘先生不用多疑。某原是松江府虎丘山寨主,古羁威是也。曾闻刘先
生满腹经纶,只因功名屡科不第,困守清贫,良材惜屈。故借写丹青为名,
实欲请驾上山,做个参谋军师,报复杀父之仇,故欲成大事,共享山河,岂
不为美哉!”
刘芳曰:“寨主差见了。生乃一介寒贫儒士,区区贱名,玷习儒条,并
无才智,枉寨主妄荐费心矣!况刘某常读孔孟之书,略守皇法,断不敢做此
灭族覆宗之事也。且吾与寨主一较论:汝兵不满数万,将只数员,粮草不继
年月,如何一旦动兵?不若回头是岸,改邪归正。虽令先君被害,但唐先王
早已去世,今嗣君英明有道,何而以旧怨执新?况君欺国无罪斩父子无仇?
汝何不特上京都陈疏,明令先君昔日无辜屈死,且待新王追封叠赠,成汝大
孝。少不免子荫父职,还不名声于古馨香,强如心生叛逆所为。”
古羁威听此一番,即曰:“先生金石良言,未为不是。但先家严于先帝
屡立战功,一朝无罪惨死,令人子怎肯忍下此忿心?况天下者,人人之天下,
有恶无能者何居之?吾虽兵微将寡,但前者有言,必要报却父仇,即一死何
… 5…
恨之有?今先生不愿上山,吾亦不能强请,只忧后再有歹人来劫取,何忧先
生不是吾之护佑者!某今且去也。”
言毕,与二从人及来兵四人一刻跨出门,奔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