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新教育风暴 >

第1部分

中国新教育风暴-第1部分

小说: 中国新教育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 曹彦彦    
    作为一名教师,我天天和花季年龄的学生们在一起,我知道王宏甲先生所描述的中学生活是那样真实。例如,初三孩子考试后独自在马路上徘徊,因为他无法面对无微不至的母亲;孩子们早已不盼望假期,因为更加枯燥的补课生活在等待着他们......我不忍看王先生描述的他们的痛苦、不忍看他们的困惑,但我知道:我们谁也没有权力回避孩子求助的心灵。    
    我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但正像书里描述的那样,单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常常使我痛苦地从梦中醒来。我喜欢看着青年学生书生意气、挥斥方酋,不想用现实的功利之心打搅他们的壮志豪情,因为我知道:祖国的振兴最早来源于青年的理想。我喜欢看孩子们汗流浃背地尽情玩耍,不想用多如牛毛的练习题打断他们球场上的呐喊与奔跑,因为我知道:健康才是他生存最基本的前提。我喜欢看他们单纯、坦率的明眸,喜欢原谅他们的无忌童言,不想过早地告诉他们竞争的无情与残酷,因为我知道:诚实的品德将筑起未来的文明社会。我想保护弱势学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因为不够聪明而没能学好功课,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因为家境清苦而少了很多机会,我想让别人允许我慢慢教他,哪怕他只学会了一点点。我想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老师、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学。    
    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我喜欢看到各种教法百花齐放,各种思想兼容并蓄。我喜欢老师们听专业讲座、看专业书籍,积极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想让他们陷在习题集里,整日揣摸着题型变换的伎俩。我喜欢老师们平心静气地观察孩子,帮不同的孩子制订不同的目标,不想用一条录取分数线来拴住所有师生的脖子。我喜欢老师们去曲阜、进沙漠,在广阔的视野中培养宽广的胸怀。我喜欢看见老师们家庭和睦,儿女成才,不想用愁苦的晚自习剥夺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我不想用本科率来与其他学校较量,不想逼迫教师为了一个统计数字而放弃仁爱。我深深地感谢王宏甲先生能够理解教师的重负与奉献,因为他看到了教师心中那柔美圣洁的光环。    
    作为一个母亲,我对儿子的未来有万花筒般的憧憬。我怕学习压垮他的健康,我怕分数压垮他的自信,我怕课程限制他的爱好,我怕教学限制他的创造。我盼望着王宏甲先生呼唤的新教育时代尽快来临,让我的儿子享受到科学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分数的诱惑。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敬佩这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家。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我在课堂里讲过,但没有去过,当我看到王宏甲先生带着心脏药,穿着旧皮靴到那里采访的照片时,敬意油然而生。从湿润区到干旱区,从平原到世界之巅,从经济特区到不毛之地,从教育高官到无知孩童,从远古到未来,从最激进到最保守,王宏甲先生积极而负责地对中国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您看到过他一本本厚厚的采访笔记吗?最初,我发现他不看别人写的关于王能智老师的文字时,我以为他傲气十足,最终,我理解了他信奉眼见为实的高洁文品。您听过他向您讲述青藏铁路筑路官兵后代的教育现状吗?一个个小故事串起的是一位作家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    
    请允许我向王宏甲先生表示真诚的祝贺、感谢和祝福!    
    让我们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努力工作!    
                                              写于2004年教师节前夕    
    


读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有感北京上空AM747掀起新教育风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长篇连播节目资深编辑  叶咏梅    
        我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次与作家王宏甲的又一次电波合作,我更难描述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此次举措对我心中的震撼,而这一切的一切恐怕缘于报告文学《中国新教育风暴》本身。    
        作为王宏甲历经9年的采访与积淀,拿出了令全国千家万户都关注的《中国新教育风暴》时,在我看来应该是始料之中的,大约也唯有他才肯花这样的气力,从他的的第一本报告文学《无极之路》起,王宏甲便是这样的人。    
        15年后,王宏甲从农村题材的《无极之路》到科技题材的《现在出发》,又从新经济题材的《智慧风暴》到如今的教育题材的《中国新教育风暴》,我是一次次为王宏甲掀起的“风暴”所感动、所钦佩、所震撼!     
        我同王宏甲平日来往不多,每每都是在他的作品里,在我的广播里相遇,称得上是一种神交。记得我在王宏甲《现在出发》的作品研讨会上发言说,王宏甲使我们在他的作品里认识了刘日,认识了周国泰,而我们广播媒体就应该把他的认识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刘日、周国泰,因为像刘日、周国泰己经不属于他们个人,他们属于社会与大众。    
        可以说,我与王宏甲15年来的作品神交,对他本人更深的认识是在这次《中国新教育风暴》中才有的。我曾去无极暗访过他采访过的人,为的是审核 《无极之路》作品是否真实,我信服了。我也亲眼目睹过他执著的采访态度,那是我们一起随中国民族乐团出访欧洲时。但在这部《中国新教育风暴》里,我不仅仅看到他历时9年的时间、3万里的足迹、纵横祖国东西南北中的面积,还从他笔下的无数故事里,我感悟到王宏甲的那颗不同寻常的赤诚写作的心——不媚俗、不张扬、不停顿,为我们奉献一部比一部更精彩的好作品。    
        这次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问世,我以为是他四部力作中方方面面做得最顺利最成功的一部,是不是“水到渠成”?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使我看到了责任编辑隋丽君大姐的慧眼、慧心与魄力!这部作品从它的质量 (直到印刷前还在校正修改,我们已是三校稿录音的,可与出版的书仍有许多细微处的改动)、它的装帧是上乘的,它的发行——新华书店总店能一次性印数达12万——在当今也属罕见。    
        这次广播能这么快就推出来,我要特别地感谢方明、雅坤两位老师。他们两位演播艺术家在录播节目时也很激动,那种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是广大听众看不到的。他们都说这书出得太及时了,因为自己也“家有学生”,书中讲的非常实用。由于他们的鼎立相助,这部作品才有可能在出版 (8月27日出版)的第三天 (8月29日),我们中央台的文艺之声就与听众朋友见面了,每天播出时间:14:00—15:00、19:00—20:00、00:00—01:00。我们相信它会掀起全国的新教育风暴!因时间关系,匆匆几言。    
    


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一堂“经典教学”课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    
    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    
    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    
    他们已经来了,他们听到自己的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声响……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    
    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    
    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    
    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什么。就这片刻,你听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    
    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    
    下课。    
    整堂课无懈可击。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    
    同学们都很高兴。    
    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    
    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    
    “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    
    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    
    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5分钟,难道不是老师该教得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许多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    
    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    
    “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    
    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    
    不要问上述教师是谁,不要问上述那堂课发生在哪里,从都市到乡村,虽然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特级教师的水平,但此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    
    你会不会问:我们这样教,有什么不对吗?    
    我选择从这堂“经典课”下笔,是想一步就写出,这已经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的。这意味着中国要变教育,有相当广泛的现状要变,有相当艰巨的路程要走。    
    


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带着一个谜出发

    2003年春,北京市筹划在这年教师节向全市推介一位模范特级教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邀请我采写。那时我想,北京市有14万中小学教师,200万中小学生,还有10万大学教师和100多万大学生,是中国师生最多的城市,要向全市推介一位特级教师,这是个怎样的教师呢,总不寻常吧!    
    我想写“中国亟须变教育”蓄日已久,便答应去访问。出发那天,北京市教工委的一位处长开车把我接去石景山访问,我是带着一个谜出发的。    
    因为北京最负盛名的中学是北京四中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等。譬如四中,高三8个班400名学生,每年考进北大、清华的约150名左右,考进重点大学的几乎百分之百。这不仅在北京是最拔尖的,在全国也是顶尖的,为什么北京市要推介的模范教师不在四中,却在石景山?    
    北京人还有个说法:“西城的教师,东城的领导,海淀的家长。”这是说,在北京18个区县中,西城区富有经验的教师多;东城区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领导关注多,校领导水平也高;海淀区有许多家长是教授和科学家。这3个区的高考成绩,其他区县没法儿比。但这位特级教师并不在上述3个区,而是出自石景山区。为什么?    
    我想,事情出人预料,必有非常之事和非常之人。    
    小车从一座红屋顶的太阳岛宾馆处转弯,行不久来到了石景山区教工委所在大院。    
    上楼。那儿的人们都已坐好,这是一个座谈会。我想,我日后要陆续采访的人们,大约有些就在这儿登场了吧。    
    “这就是王能智老师。”有人向我介绍。    
    王能智坐在我对面,他就是北京市将向全社会推介的特级教师。今天的书刊都可以登载照片,我就不必描绘他的形象了。他是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地理教研员,一个从青年时就教地理的老教师。为什么是一个地理教师?我心中的谜又添一层。    
    王能智慈祥地微笑着,我注意到他的微笑并非悠然,好像有一种不安。他的头稍低着,眼睛稍稍上抬。他说话也是这个形态。我在想,他为什么不把头抬高点,这样说话不觉得累吗?多日后,我了解到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头脑里忽冒出一句话:“低着头做人。”我想王老师此种姿态大约是青年时期养成的习惯。    
    区教委主任田利跃介绍说:“我们区教工委书记刘国庆,是王能智的弟子。这位吴云老师,也是王能智的学生,她现在是分院教科所副所长,成为王能智的上司了。”    
    田利跃继续介绍说,还有京源学校副校长曹彦彦、古城中学副校长何巍、实验中学副校长李先平等等,也是王能智的学生……    
    这好像是个司空见惯的座谈会,大家围着一个椭圆形的大桌子,我一时还分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