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 >

第8部分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第8部分

小说: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订正与辨析'   
  1。“失道而后德”,含义丰富。   
  其一,说明大道先于人德,道在前,德在后。整部书中《道经》先于《德经》,此章正是呈上启下。   
  至于出土的楚简本和帛书本都把《德经》放在《道经》上面,可能以此象征“德”要以“道”为基础,也可能因袭前人错误;再如,韩非子解老先解《德经》。传世本都一概相反:先《道经》而后《德经》。(其他参考说法:1。出于墓葬礼俗讲究;2。原文可能被铸在大钟或大鼎外周,因而造成抄录者颠倒了次序3。二者成书时间或对外流传时间,本就先《德经》后《道经》,后来才整理合一)   
  其二,根据“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对照可知:德是对待事物的品性。道的品性为“玄德”“常德”,圣人抱守大道体现的品性为“(有)德”。人世的品性有“上德,下德”。显然,老子文章里不完全拘泥于德的本义“(品性)好的所得”,还进一步表达“(好的)品性”。显然,好的品性,在于辅佐众生;其极致境界就是“唯道是从”的“孔德”“上德”。   
  2。本章“德”的侧重点在于“治国化民”,主要针对统治者而言。   
  不能够只局限于“治国”,也不能只局限于“化民”。然而,也不是“语义双关”。因为君王的“治国之德”与百姓的“教化之德”是一体的。   
  这还可以从“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得以印证。   
  3。“上德不得”还是“上德不德”。   
  德的本义应当为“(品性)好的所得”,“得”与“德”都从“行”的偏旁,但是前者从物,后者从心。因此二者或且通假可用,但是区别还是明显的:物质获取叫“得”,心灵获益叫“德”。   
  帛书老子用“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得与德写法差别较大,抄写谬误的可能性很小,何况《庄子》也说“至德不得”,其应该更合原文。然而,“得”是否就是指“物质所得”呢?   
  老子谈“上仁,上义,上礼”,而不是“下仁,下义,下礼”,明显的含义是“不以谋求物利为出发点的仁,义,礼”,却同时又否定以它们作为治理依据的可取性,即“上仁,上义,上礼”属于“下德”。显然,相提并论的“下德不失得”,把“不失得”中的“得”,解释为“(物质)获得”是不妥帖的。   
  此处应该把其他的德定义为“好的品性”,把“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中的“得”解释为“内心(品性)好的所得”,也就是“有一套可以说教标榜的准则”。这可以从“不言之教”得以印证。   
  进一步,“上德不得”是因为有道。因此三十九章承接而谈“得一”。道本无物之物,“得一”实际就是“不得”,勉强为了表述需要不得已称之为“得一”,即“像混沌大道一样与一切合和为一”。   
  要之,为归承大道义理,本文仍依通行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中“前识者”究竟指什么,为什么老子言“德”却要一并提“前识者”呢?   
  老子文章不止一次肯定过“通过道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理智。所谓“兆于变化”,事先筹谋。因此把“前识者”解释为“先知”而予以否定显然荒谬。起码不是哲学家的情怀。   
  联系老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对象“治国化民”,“前识者”显然指远古流传下的占卜巫术,古时国家重要的事情都要事先占卜(如《周易》书);而且还在老子所处时代有了新发展,阴阳数术星相之类蔚然成学术流派。虽然占卜术算属于行事方法,而不是用以直接教化民心的东西,却迷乱百姓,妨害国事,而且荒诞无据。因此老子一并提起,并说这些“预测”方术不过是天地阴阳物理的滥觞,道的虚华皮毛。   
  非但数术预测荒诞无据;即使能够预测准确,以辅助行事,只能加重妄为。哪里比得上随物转化,“大巧若拙”“动善时”的奥妙,“无为而无不为”功效呢?所以,这才是大道的真正“内实”。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还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还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依照《韩非子》和帛书本,“愚之首”无疑,意思为“愚昧的最大”。据此分析:“乱之始”与“乱之首”本同义,意思为“祸乱的开始”。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三十九 
  '原文'   
  '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也,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硌硌如石。   
  '古文正解'   
  上德不得,是谓得一。一者,混沌也。混沌,故能静柔;静柔,故能合和;合和,是以不殆,可谓大得。   
  见之于昔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为天下蹶。何者?毁天下也。   
  故,贵以贱为本,民心也;高以下为基,民力也。微言大义,其非在“孤、寡、不谷”乎?   
  是以大道善无,孔德善浑,圣人善下,明君善卑,故无得无誉。夫道,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今文正解'   
  最好的德在于品性上无可获得,这就叫得到一。一,乃是大道的混沌。混沌,所以静柔;静柔,所以合和;合和,因此不会衰亡,真可谓最大的收获。   
  可以从过去的事物来证见这个:天得到一所以清明,地得到一所以安宁,天地间无形的运行力量得到一因此灵信,畜养万物的地谷得到一因此充盈,侯王得到一因此为天下人所美好。   
  天无可藉以清明,恐怕要裂陷。地无可藉以安宁,恐怕要震发。运行天地者无可藉以灵信,恐怕要停歇。地谷无可藉以充盈,恐怕要枯竭。侯王无可藉以为美好还要高贵在上,恐怕要被天下人推翻。为什么呢?他毁害了天下人的生息。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珍重的是人民的意志;高以下为基础,敬畏的是人民的力量。隐微的话语寄托重大的意义,难道不体现在“孤、寡、不谷”这些侯王的自称上吗?   
  因此,大道善在虚无,大德善在昏闷,圣人善在低下于别人,贤明君主善在卑下于人民。所以无可标榜有德,不敢居恃荣耀。大道,不可因得到它而高贵,也不可因得到它而卑贱,因此才是天下最可贵。   
  '订正与辨析'   
  1。“得一”即是“德”的要义。“一”的表层含义为“道的混沌”,却由此“静柔”,进而“合和”“谐一”。因此人“得一”而“德”的含义囊括各个存在层次的“合和”“谐一”,最终上升而回归到大道的“玄德”。   
  “一”终究是“道”深入到“万物”的次形态,“德”终究是落实到“实践”的“无为之为”,所以说“道生一”,“得一”,“失道而后德”。   
  2。老子的鬼神观分析:   
  “神得一以灵”,“神”不是“神灵”,也不是“精神”,而是指“天地间冥冥的有规律的运行力量(如日月,气候,四时轮转……囊括一切物质与能量和谐循环运行)”,暗合“(大道之下的)自然界运转规律现象”。   
  在老子时代,祭祀几乎是国家大事,祭祀祖先,祭祀社神稷神,日月神,甚至山川河流。神赐福,鬼害福(如〈周易〉中记载的祭祀,“鬼神害盈”等),可是老子阐述宇宙生成,宇宙主宰,根本没有鬼神的位置。   
  老子说“死而不亡(忘)者寿”,来表述道与德的永恒真理性。可没有说“死而不灭者寿”,“子孙以祭祀不辍”。他不承认存在鬼魂,但的确当时老百姓有这个文化传统。   
  老子说“天地不仁”,可见不把天地做神灵。   
  老子说“前识者”为“愚之首”,否定占卜术算等巫术的价值性,“道之华”则指出预测方术(〈周易〉类)的逻辑来源于“道”,却是无妄使用而已。   
  所以老子只说过三处鬼神,“神得一以灵”,“谷神不死”,“其鬼不神”,都含糊至极。   
  “神得一以灵”,意指“天地间冥冥的有规律的运行力量”,暗合“(大道之下的)自然界运转规律现象”。   
  “谷神不死”,直接意思就是“无形的畜养万物的东西”,“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直接指“大道”。   
  “其鬼不神”,则直接否定了鬼神对人的必要性。而且前面还铺垫了不少“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说的是圣人只用道治理天下,而且天下少介入“不可预知的危害”;即便发生;也有深厚的储备以应对。   
  显然,深入分析将天下做为整体,上有圣人行道奉养民生,人民都回归无知蒙昧,难免愚昧,圣人肯定的说“安泰于大道”,“不要怕鬼祟”。可见“鬼”是愚昧人心乱不安的“妄念臆象”。   
  有人说“鬼”指邪恶坏人,那个老子称呼为“为奇者”。   
  老子独立于具体世界层面之上提出“道”,作为一切可以信宜的对象,取代鬼神的冥冥地位。如果真有无形无质的鬼神,怕也是大道的混合体了。与之思想交流过的孔子都不谈论鬼神。   
  而哲人不直接宣扬无神论,因为时代环境不允许,社会大气候不认同。假使太张扬于否定鬼神,只怕惹麻烦上身,而且理论也难免会遭世人排斥。   
  3。通行本“落落(卑贱)如石”订正为“硌硌(石的质实无华,比喻卑贱)如石”,正相称于“琭琭(玉的光彩华丽,比喻高贵)如玉”,因此“落”当为“硌”字假借。   
  “不欲琭琭如玉,硌硌如石”含义后文有注解,“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四十 四一 四二 
  '原文'   
  '四十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四十一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古文正解'   
  妙道不可明见,玄德不可浅喻。   
  万物者,有形;物物者,混沌;有有者,恍惚;恍惚已极,是名曰大道。是以,大道生混一,混一孕阴阳,复化天地气虚。天有象,地有质,气有示,含阴阳,一大道,是谓玄谷;天以神,地以体,气以息,和阴阳,契大道,万物生之。是以,大道起分化,有无起阴阳,阴阳起势时,势时起衍畜,衍畜被合和,合和被清静,清静被自然,自然被大道。   
  是以,万物莫不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以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以复正和。谦谦兮,慎远极,强梁者不得其死!   
  故,失和者不生,失正者不宜。其不得已焉,或灭或返,是以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以弱者道之用。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明止于正,正同于道。道者,万物之奥稽。   
  持道谨德,是谓圣人;双用两全,是谓完善;知行济一,是谓上士。   
  '今文正解'   
  微妙的道无法明显看见,深远的德难以浅显解释。   
  万千物类,都是实在的形体;生成形体的,是混沌的存在;生成混沌存在的,是超越辩知的恍惚。恍惚已经是极致,勉强称之为“大道”。因此,大道生出混沌且与之混合为一,即“混一”;混一之中又孕育阴阳二元,然后混沌又变化为天地和天地之间的气虚。天有形象,地有形质,气虚可感知,三者都蕴涵阴阳,与恍惚的大道合一而并存,这样的宇宙叫做“深广的沟谷”;天赋予生命,地赋予形体,气用以调息,平衡阴阳,契合大道,万物由此衍化生息。因此,大道分化引起有无对立,有无对立由此引起阴阳并存,阴阳并存由此引起空间构成和时间运动,构成和运动引起各种物类的衍化生息,衍化生息以阴阳合和为前提,阴阳合和以清静为前提,清静以自在而然为前提,自在而然则来自大道的无为。   
  所以,万物自身无不背负阴怀抱阳,吐纳气虚以达到阴阳合和。因此事物或是获益却导致损害,或是损害却得以获益,是为了回复到阴阳合和的正常状态。谦逊再谦逊啊,注意远离极端,强梁霸道不得好死!   
  所以,失去合和生命不能存活,脱离正常外物不能融洽。迫不得已,要么灭亡要么返回,因此反向发展是道的运动所在;反向发展而运动,那么强则弱,弱则强,柔弱所以成为道的妙用所在。知道合和叫做恒常,知道恒常叫做明澈。内心明澈就懂得停止在正常状态,而正常状态与大道保持一致。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