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闻藿香木香。”
徐文长手对知府
徐渭(1521 年-1593 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
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
放运动的先驱。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 118 副,这在明代是很少
见的,而所写出40 字以上的长联就有 12 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
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 140 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
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
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
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
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
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
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
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
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
23
… 页面 24…
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休得
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
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
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
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
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酒店续对
乾隆晚年,一日晚膳后,乾隆召大学士纪晓岚,二人换上民服走出宫外,来
承德大街上闲逛。见一酒店的招牌上书“半联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头攒动。
二人停下脚步,只听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诸位关照,小店屋内有半副对联,
哪位能续上下联,美味佳肴尽用,敝人并愿赠文银10两。”君臣二人觉着好奇,
便走进店内,见堂屋正中悬的半联是:
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
君臣二人琢磨半天,怎么也对不出适当的下联来。恰在这时,酒店的伙计抬
进一筐大蟹来。其中还有一只鼋鱼,正仰面朝天四腿乱蹬呢。纪晓岚灵机一动,
吟出下联:
三元有甲,龟圆鳖瘪蟹短头。
此联意境别致、有趣,且字句工整。以三元对一串,有甲对无鳞,龟圆对鳅
短,鳖瘪对鳝长,蟹短头对鲶大嘴,可谓天衣无缝。
顾鼎臣幼年试对
顾鼎臣(1473 年-1540 年),字九和,明苏州人,弘治进士第一。他幼时聪
明,常有妙语。一天,塾师出对为难他:“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把鸟鸣声比喻成无孔之笛,确非一般,但顾鼎臣面无难色,不一会儿就对上了: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将蝉声比喻为无弦的琴声,也别出心裁,因此
塾师不禁十分惊奇。
有一天,他父亲出对考他:“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顾鼎臣立即对道:“云
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他父亲听了非常高兴。
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
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
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
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
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
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
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
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
24
… 页面 25…
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
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
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
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苏东坡对联逗长老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刚把煮好的鱼
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
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
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
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
,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
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
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馀)』,我就来大
饱口福吧!」
孔夫子妙对农夫
传说有一年的阳春三月,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出游来到楚国的郢城(今湖北江
陵)。正在田中干活的农夫们听说孔夫子很有学问,便想考考他。大家一合计,
便在孔子经过的路上放一担泥巴,并且出一上联,写在地上,让孔子及弟子们对;
如果对不上,只好委屈孔老夫子从水田里走过去。农夫们出的上联是:
一担重泥拦子路
孔子猛见一担泥巴置于路中,原以为是楚人同他开个玩笑,甚至可能是恶作剧。
及至到跟前细看,见一上联,方知是在考他。孔夫子脸上布满了愁云,踱来踱去,
怎么也对不上来。眼看老师一一筹莫展,下不来台,弟子颜回走上前去,想把那
担泥巴挑走挪出路来,但怎么也挑不起来。在大路两边水田里干活的农夫们,见
颜回那副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孔子见状,顿时开窍,大声道:“有了,有了!”
随口吟出:
两边夫子笑颜回
田中农夫见孔老夫子对出下联,齐声喝彩,便将泥巴挑开,恭恭敬敬地给孔夫
子一行让路。
25
… 页面 26…
尼庵联趣
古时,闽南有一“清德庵”。尼庵女主持十分重视庵里的楹联,每年总要差
小尼请贾秀才撰联张贴,润笔费十两银子。
有一年,清德庵改建一新,好生气派,尼庵主持决意在门前刻下一副永久的
对联,为清德庵增辉,于是亲自登贾秀才书斋相议写联一事。
贾秀才是个见财路才开的人物,他开口要一百两银子。尼庵主持一口答应,
并要求贾秀才根据庵前新开辟的大道和新庵巧夺天工的二扇大门撰联,贾秀才满
口应允。
尼庵主持旋即回庵差小尼送上一百两银子。那想到小尼路上思忖:“往年仅
送十两,今年竟送一百两,定是主持错帐。”于是便干起掩耳盗铃的勾当,从中
扣了五十两中饱私囊。
贾秀才接了五十两银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令小尼明早来取联。翌日,
小尼顺利把联取回,正忙于诵经的主持令其鸣炮贴联,并请来四方僧徒观光,意
在郑重其事。谁知对联贴后,令人费解,观者议论纷纷。女主持闻知,亲临观看,
左联写着“一道直直”,右联是“两扇开开”。
主持观后满脸乌云,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评说不象联子,有辱清德庵雅气,
主持若芒针在背,遂唤小尼问个是非,小尼见马脚已露,便和盘托出偷银丑事。
主持责令小尼上门赔罪,并请来秀才改联。贾秀才来到庵前,拂袖挥毫,在左联
添上“西天路”。右联加上“佛地门”,原来让人费解的楹联即成了“一道直直西
天路,两扇开开佛地门”的巧联妙对来。观者无不翘指叫绝。
衷情母女巧联对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
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
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
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
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
家去了。
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
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
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
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
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
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
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
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
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
说: “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
26
… 页面 27…
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
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
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
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
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
《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
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联语】:
阿兄门外邀双月
小妹窗前捉半风
黄庭坚应约到苏东坡家,苏轼出门迎接。这时,恰逢苏小妹临窗捉
虱子,小妹出对戏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
【小析】:真是诗兄诗妹,出口成章,俯拾即得。双月为“朋”,道
出苏东坡邀黄庭坚之事,形象生动。半风乃“虱”,说的确是实情,但不讲明,
幽默风趣,引人发笑。
苏东坡的对联不光只是打趣,有时还能为自己的国家长志气:
【联语】: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宋神宗熙宁年间,辽帮派谴使臣来中原,苏东坡奉诏接待。辽使者
知道苏轼是大名鼎鼎的文士,便出对道:
三光日月星
此乃数字联,看似简单,实则难对。但是难不倒苏东坡,他略加思
索,便对好了下联:
四诗风雅颂
“风雅颂”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和颂诗四部分,大雅
和小雅可并称为雅。
辽使者听罢,连连点头,佩服之至。
【小析】:数字联应对相当难,不光数目字要数目字来对,而且上
联将“三”实指的“日、月、星”已经点明,下联只能用三以外的其它数目字,
但无论用哪个数,注明的具体事物不是多于三个,就是少于三个,字数不等,不
合要求。
苏东坡到底是大文豪;知识渊博。以“四”对“三”符合数字对要
求,巧用了大小雅总称为雅,巧妙的避开了以多对少的矛盾,真乃妙手超群,千
古巧对,令人拍案叫绝。
对对联真的是一项聪明人的游戏,需要作对之人有很强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