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盐铁论 >

第12部分

盐铁论-第12部分

小说: 盐铁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今不征伐,则暴害不息;不备,则是以黎民委敌 
也。《春秋》贬诸候之后,刺不卒戍。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贤良曰:匈奴之地广大,而戎马之足轻利,其势易骚动也。利则虎曳, 
病则鸟折,辟锋锐而取罢极;少发则不足以更适,多发则民不堪其役。役烦 
则力罢,用多则财乏。二者不息,则民遗怨。此秦之所以失民心、陨社稷也。 
古者,天于封畿千里,繇役五百里,胜声相闻,疾病相恤。无过时之师,无 
逾时之役。内节于民心,而事适其力。是以行者劝务,而止者安业。今山东 
之戎马甲士戍边郡者,绝殊辽远,身在胡、越、心怀老母。老母垂泣,室妇 
悲恨,推其饥渴,念其寒苦。《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之我哀。”故圣人怜其如此, 
闵其久去父母妻子,暴露中野,居寒苦之地。故春使使者劳赐,举失职者, 
所以哀远民而慰抚老母也。德惠甚厚,而吏未称奉职承诏以存恤,或侵侮士 
卒,与之为市,并力兼作,使之不以理。故士卒失职,而老母妻子感恨也。 
宋伯姬愁思而宋国火,鲁妾不得意而鲁寝灾,今天下不得其意者,非独西宫 
之女,宋之老母也。 《春秋》动众则书,重民也。宋人围长葛,讥久役也。 

… 页面 66…

君子之用心必若是。 
     大夫默然不对。 

      【大意】 

     备胡,即防备和抗击匈奴。 
     大夫说:匈奴侵扰边境,朝廷应该做好军事讨伐他们的准备。 
     贤良说:匈奴本来就是未开化民族,爱惹事的大臣却要求他们尽臣道, 
守礼节,结果使战事至今未停,万里边疆到处设防。 
     大夫说:匈奴尚未降服称臣,当然不能解除防备。 
     贤良说:秦朝的灭亡,就是只顾对外使用武力,国内丧失了德政造成的。 
仁义衰败了,战争就会多起来,德政兴起来,战备就可以减少。 
     大夫说:现在国家东、南、西三面边境已经平定,只有北方还不安宁。 
我们只要一出征就可使匈奴震怖恐惧,国内解除防备,还说什么德盛则备寡 
呢? 
     贤良说:根据鲁国当年的情况看,只要施行德政,不仅可以击败敌人, 
避免他们的侵害,而且还可能有更多的收益。况且匈奴是游牧民族,居无定 
所,聚散毫无规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降服他们的。 
     大夫说:讨伐强暴,扶助危亡,就使善良的人们都来归附了。今天不去 
讨伐匈奴,我们就要不断受害;不进行战备,就等于把百姓抛弃给敌人。况 
且,兵役制度和边疆防务自古就有,并不是唯独今天才有的。 
     贤良说:鉴于匈奴作战的特点,朝廷军队派少了,可以说无济于事,出 
动得多,百姓又负担不了沉重的兵役。摇役繁多,就使百姓精疲力尽,军费 
开支浩大,就使国家财政困难。这两件事不制止,百姓总要报怨。 
     大夫沉默而不答。 

… 页面 67…

                               执务第三十九 

     丞相曰:先王之道,轶久而难复,贤良、文学之言,深远而难行。夫称 
上圣之高行,道至德之美言,非当世之所能及也。愿闻方今之急务,可复行 
于政;使百姓咸足于衣食,无乏困之忧;风雨时,五谷熟,螟螣不生;天下 
安乐,盗贼不起;流人还归,各反其田里;吏皆廉正,敬以奉职;元元各得 
其理也。 
     贤良曰:孟子曰:“尧、舜之道,非远人也,而人不思之耳。”《诗》 
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有求如《关雎》,好德如《河广》,何不济 
不是之有?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及,离道不远也。颜渊曰: 
 “舜独何人也,回何人也?”夫思贤慕能,从善不休,则成、康之俗可致, 
而唐,虞之道可及。公卿未思也,先王之道,何远之有?齐桓公以诸侯思王 
政,忧周室,匡诸夏之难,平夷、狄之乱,存亡接绝,信义大行,著于天下。 
邵陵之会,予之为主。 《传》曰:“予积也。”故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 
江海,行积而成君子。孔子曰:“吾于《河广》,知德之至也。”而欲得之, 
各反其本,复诸古而已。古者,行役不逾时,春行秋反,秋行春来,寒暑未 
变,衣服不易,固已还矣。夫妇不失时,人安和如适。狱讼平,刑罚得,则 
阴阳调,风雨时。上不苛扰,下不烦劳,各修其业,安其性,则螟螣不生, 
而水旱不起,赋敛省而农不失时,则百姓足,而流人归其田里。上清静而不 
欲,则下廉而不贪。若今则徭役极远,尽寒苦之地,危难之处,涉胡、越之 
域,今兹往而来岁旋,父母延颈而西望,男女怨旷而相思。身在东楚,志在 
西河。故一人行而乡曲恨,一人死而万人悲。《诗》云:“王事靡监,不能 
艺稷黍。父母何怙?”“念彼恭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吏 
不奉法以存抚,倍公任私,各以其权充其嗜欲。人愁苦而怨思,上不恤理, 
则恶政行而邪气作。邪气作,则虫螟生而水旱起。若此,虽祷祀雩祝,用事 
百神无时,岂能调阴阳而息盗贼矣。 

      【大意】 

     关于“急务”问题的讨论 
     丞相说:古先王之道不易恢复。贤良、文学的议论高深,但脱离实际, 
很难实行。愿听一听今天急需兴办的事务,以及可以实行的政策。 
     贤良说:要想得到最高的道德,各种事物都必须符合仁义,使国家回到 
古代去就行了。至于各种政策,一律以古代的为准即可,比如,服劳役不超 
过期限,春去秋归,秋去春回,因此都没怨言。 

… 页面 68…

                                能言第四十 

     大夫曰:盲者能言白黑,而无目以别之。儒者口能言治乱,而无能以行 
之。夫坐言不行,则牧童兼乌获之力,蓬头苞尧、舜之德。故使言而近,则 
儒者何患于治乱,而盲人何患于白黑哉?“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故卑 
而言高,能言而不能行者,君子耻之矣。 
     贤良曰:“能言而不能行者,国之宝也。能行而不能言者,国之用也。 
兼此二者,君子也。无一者,牧童、蓬头也。言满天下,德覆四海,周公是 
也。口言之,躬行之,岂若默然载施其行而已。则执事亦何患何耻之有?今 
道不举而务小利,慕于不急以乱群意,君子虽贫,勿为可也。药酒,病之利 
也;正言,治之药也。公卿诚能自强自忍,食文学之至言,去权诡,罢利官, 
一归之于民,亲以周公之首,则天下治而颂声作。儒者安得治乱而患之乎? 

      【大意】 

     大夫说:职位低贱而要议论国家大事,能说而不能做的人,君子认为是 
可耻的。 
     贤良说:正确的言论是治理国家的良药。公卿如果能使国家强盛并能克 
制自己的私欲,受纳我们的恳切之言,以周公之道亲爱人民,那么天下就会 
出现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 

… 页面 69…

                               取下第四十一 

     大夫曰:不轨之民,困桡公利,而欲擅山泽。从文学、贤良之意,则利 
归于下,而县官无可为者。上之所行则非之,上之所言则讥之,专欲损上徇 
下,亏主而适臣,尚安得上下之义,君臣之礼?而何颂声能作也? 
     贤良曰:古者,上取有量,自养有度,乐岁不盗,年饥则肆,用民之力, 
不过岁三日,籍敛,不过十一。君笃爱,臣尽力,上下交让,天下平。“浚 
发尔私,”上让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职也。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 
亲,义而后其君也。”君君臣臣,何为其无礼义乎?及周之末涂,德惠塞而 
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上公,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 
之诗作也。卫灵公当隆冬兴众穿池,海春谏曰:“天寒,百姓冻馁,愿公之 
罢役也。”公曰:“天寒哉?我何不寒哉?”人之言曰:“安者不能恤危, 
饱者不能食饥。”故余梁肉者难为言隐约,处佚乐者难为言勤苦。夫高堂邃 
宇、广厦洞房者,不知专屋狭庐、上漏下湿者之■也。系马百驷、货财充内、 
储陈纳新者,不知有旦无暮、称贷者之急也。广第唐园、良田连比者,不知 
无运踵之业、窜头宅者之役也。原马被山、牛羊满谷者,不知无孤豚瘠犊者 
之窭也。高枕谈卧、无叫号者,不知忧私责与吏正戚者之愁也。被纨蹑韦, 
搏梁啮肥者,不知短褐之寒、糠■之苦也。从容房闱之间、垂拱持案食者, 
不知跖耒躬耕者之勤也。乘坚驱良、列骑成行者,不知负担步行者之劳也。 
匡床旃席、侍御满侧者,不知负辂挽舩、登高绝流者之难也。衣轻暖、被美 
裘、处温室、载安车者,不知乘边城、飘胡、代乡清风者之危寒也。妻子好 
合、子孙保之者,不知老母之憔悴、匹妇之悲恨也。耳听五音、目视弄优者, 
不知蒙流矢、距敌方外者之死也。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不知木索之急、 
箠楚之痛者也。坐旃茵之上、安图籍之言,若易然,亦不知步涉者之难也。 
昔商鞅之任秦也,刑人若刈菅茅,用师若弹丸;从军者暴骨长城,戍漕者辇 
车相望,生而往,死而旋,彼独非人子耶?故君子仁以恕,义以度,所好恶 
与天下共之,所不施不仁者。公刘好货,居者有积,行者有囊。太王好色,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文王作刑,国无怨狱。武王行师,士乐为之死,民乐 
为之用。若斯,则民何苦而怨,何求而讥? 
     公卿愀然,寂若无人。于是遂罢议,止词。 
     奏曰:“贤良、文学不明县官事,猥以盐、铁为不便。请且罢郡国榷沽、 
关内铁官。” 
     奏,可。 

      【大意】 

     大夫说:你们一心想取消盐铁官营政策,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而曲从于那 
些富商大贾,这哪里还有什么上下区别和君臣之间的礼仪呢? 
     贤良说:按一定数量征收赋税,天子的费用有一定限度,丰年也不多取, 
荒年则缓征赋税。老百姓服徭役,一年不过三天。征收田税,不过十分之一。 
帝王真心爱护臣子,臣子也都尽心尽力,上下互相谦让,天下就太平了。如 
果这样,做君主的像君主的样子,做臣于的像臣子的样子,怎么能说是没有 
礼仪了呢? 
     公卿们都神色不快,会场上安静得像没有人一样。于是宣布散会。 

… 页面 70…

     向皇帝报告说:“贤良、文学不懂朝廷的事,但终究认为盐铁官营不好。 
现在请求皇上取消全国各地的酒类专卖和长安附近的铁官。” 
     报告皇上后,即得批准。 

… 页面 71…

                               击之第四十二 

     贤良、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 
     大夫曰:前议公事、贤良、文学称引往古,颇乖世务。论者不必相反, 
期于可行。往者,县官未事胡、越之时,边城四面受敌,北边尤被其苦。先 
帝绝三方之难,抚从方国,以为蕃蔽,穷报郡国,以讨匈奴。匈奴壤界兽圈, 
孤弱无与,此固亡之时也。辽远不遂,使得复喘息,休养士马,负绐西域。 
西域迫近胡寇,沮心内解,必为巨患。是以主上欲扫除,烦仓廪之费也。终 
日逐禽,罢而释之,则非计也。盖舜绍绪,禹成功。今欲以军兴击之,何如? 
     文学曰:异时县官修轻赋,公用饶,人富给。其后保胡、越,通四夷, 
费用不足。于是兴利害,算车舡,此訾助边,赎罪告缗,与人以患矣。甲士 
死于军旅,中士罢于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征发极矣。夫劳而息之,极而反 
本,古之道也,虽舜、禹兴、不能易也。 
     大夫曰:昔夏后底洪水之灾,百姓孔勤,罢于笼■,及至其后,咸享其 
功。先帝之时,郡国颇烦于戎事,然亦宽三陲之役。语曰:“见机不遂者陨 
功。”一日违敌,累世为患。休劳用供,因弊乘时。帝王之道,圣贤之所不 
能失也。功业有绪,恶劳而不卒,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 
怠者无获也。 
     文学曰:地广而不德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虎兕相据,而蝼蚁得 
志。两敌相抗,而匹夫乘间。是以圣王见利虑害,见远存近。方今为县官计 
者,莫若偃兵休士,厚币结和亲,修文德而已。若不恤人之急,不计其难, 
弊所恃以穷无用之地,亡十获一,非文学之所知也。 

      【大意】 

     讨论抗击匈奴问题。 
     贤良、文学拜过汉昭帝,各得不同位次的大夫官职,一同告辞丞相田千 
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 
     大夫说:现在匈奴的处境很困难,如困兽一般,孤立无援,如果任其逃 
走,就会使他们得以喘息,甚至卷土重来。因此,皇上想趁机出兵,一举歼 
灭之,当然要动用一些财力物力。你们认为怎样? 
     文学说:过去因为多年战争,财政空虚,百姓疲劳。国家和百姓都需要 
休养生息。 
     大夫说:放弃消灭匈奴的有利时机,一但放走敌人,就会留下世代隐患。 
建立功业要不断继承下去,害怕劳苦而停下来,怎么能成功呢? 
     文学说:两敌相斗,百姓就会乘机作乱。圣明的君主,能看到有利的一 
面,还要考虑有害的一面。为朝廷着想,最好的办法是停止用兵,让战士休 
息,用厚礼去和敌国讲和而缔结为姻亲,施行礼乐教化。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去争夺那些无用的地方,是得不偿失的。 

… 页面 72…

                               结和第四十三 

     大夫曰: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 
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 
招奋击,以诛厥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