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006[1].01 >

第31部分

2006[1].01-第31部分

小说: 2006[1].0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阋驶ǎ涫悼梢缘降乩锶フ阃缴献叩氖焙颍芈范加谢āK淙皇窍杆榈男』ǎ鞘切孪实摹M跤滤担憧梢哉坏憷绰舻摹8九担移牌糯忧笆钦绰舻模侨思也灰思蚁诱饣ㄌ。性谝蹲永铮匆部床坏轿逖樟K悄扇ヂ蛉思矣霉幕ǎ茄幕ǘ浜么蟆:罄次移牌爬狭耍思也宦蛩踩匀蝗フā2还饷挥惺裁矗死狭耍宰佣疾缓茫罄此狭耍研臃旁诠永镏筇栏颐呛取8九凰祷傲耍男『⑺担罄雌牌潘懒恕!
  王勇和女儿往山上去,他们果然沿路看到一些很细碎的花。女儿告诉王勇,白色紫斑花叫萝藦,又名芄兰。黄色小花叫旋覆花,是旋覆花中的线叶旋覆花,所以它的花形比较小。蓝色的小花又叫什么什么,因为名字太专业,王勇记不住。他只记得女儿说,它们都是草本花卉。女儿学的专业,在美国大家管它叫包特捏,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植物学。 
  他们往东,登上台阶,找到了王齑缃的碑。石碑上的字已经描过了,很醒目,很鲜艳,也刚劲有力。女儿说,我一直以为爷爷叫王季湘呢,原来是王齑缃。为什么爷爷自己的名字这么复杂,给你却起了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我从幼儿园起,班上就有同学叫王勇,在初中的那个班上,有两个王勇呢,现在在美国的那个学校里,居然也有叫王勇的。王勇说,现在中国的孩子去美国念书的好多。 
  女儿登高望远,露出了一些怀疑的神色。她说,我以为这里有大片的水,有湖,或者有很宽的河,可是没有。鹤应该生活在水边,它要吃鱼,可是这里没有水,怎么会有鹤呢。女儿并不需要王勇的回答,她自己完全能够解释自己的怀疑,她说,谁知道呢,也许从前不是这样子的,也许从前这里有很多的水。王勇也并没有把女儿的话听进心里去,他心里装着另外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胡三桥。可是胡三桥始终没有出现,今天扫墓的人太多,胡三桥一定忙不过来了。最后王勇来到山脚下的公墓管理处,跟办公室里的那个人说,我找胡三桥。这个人就跑出去喊胡三桥,他大声道,胡三桥,胡三桥,有人找你。胡三桥就跟着那个喊他的人一起进来了,问道,谁找我?喊胡三桥的那个人指了指王勇,他找你。胡三桥就站到了王勇面前,说,你找我吗?可王勇说,我找胡三桥,不是找你。胡三桥说,怎么不是我,我就是胡三桥。王勇说,那这里还有没有另一个胡三桥。胡三桥说,开玩笑了,这个名字,人家都觉得很少见的,有一个已经不容易了,还会有几个?王勇说,你是什么时候进管理处的?胡三桥说,开始筹建时我就在这里了。那个去喊胡三桥进来的人说,胡三桥是三朝元老。王勇说,就奇怪了,那年我来的时候,碰到胡三桥,他还替我描了字。胡三桥说,他收你钱吗?王勇说,他是公墓管理处的,就是做这个工作,不能额外再收钱。但是我硬给了他,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不能陪着父亲,却是你们天天陪着他,应该收下的。胡三桥和那个去喊他的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胡三桥说,老金,你觉得会是哪一个呢。老金说,唉,猜也猜不到,捉也捉不尽。他们告诉王勇,附近的一些农民,老是冒充公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坟地里拔几根草骗人的钱。因为这个公墓大,我们想管也管不住。我们一上山吧,他们就四散溜开了,我们一走吧,他们又围聚过来。王勇说,可我见到的那个胡三桥,是个复员军人,他穿着迷彩服。胡三桥说,这地方的农民都穿迷彩服的,他们觉得穿迷彩服人家就会相信他了。王勇说,可他是从老山前线回来的,他一直惦记着牺牲在前线的战友。因为在公墓管理处工作,他好像还天天陪伴着他的战友。他说他叫胡三桥。胡三桥和老金又对视了一眼,胡三桥说,你上当了,他不是胡三桥,我才是胡三桥。王勇心里明白,他应当相信眼前的这个胡三桥是真的胡三桥,但是在他的意识深处,却又觉得他不应该是胡三桥,那个在墓地里描字的人才是胡三桥。可胡三桥说,他不仅不是胡三桥,也不是复员军人,穿迷彩服也没有用的。王勇说,他不仅穿迷彩服,他的气质也像军人,他还讲了许多老山前线的故事。他的战友都埋在那里,他就在那边的墓地里转来转去,喊着战友的名字,拿了笔和红漆把战友的名字描了一遍又一遍,后来他就复员回来了。胡三桥说,是他编出来的故事,事实不是这样的。王勇说,事实是怎样的呢?胡三桥说,事实么,事实就是,我是胡三桥。王勇说,那他是谁呢?胡三桥摇了摇头,说,对不起,这时节好多农民都跑到公墓里去,满山遍野都是,我们猜不出他是哪一个。 
  王勇心里像是被掏空了,因为墓地里的那个胡三桥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甚至已经和他的心连在一起了,要将胡三桥从他的心里拿出来,赶走,他的心,忽然间就空空荡荡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那个穿着迷彩服用红漆描字的人不是胡三桥,王勇甚至觉得,只要自己能够见到他,他就还是胡三桥。但是王勇见不到他,他也许正在墓地里,但是墓地太大,王勇找不到他。 
  女儿在农民的摊子上买了做成蜜饯的梅子和杏子,农民给了她一张名片,叫她下次来的时候还找他买梅子。女儿拿那张名片过来给王勇看,女儿说,笑死人了,他说他姓万,我一看这上面,明明是姓范,他非说姓万。这里的人,范和万分不清的? 
  就在这一瞬间里,在王勇沮丧灰暗的心头忽然地闪过了一点光亮,这一点光亮将他的混沌的思想照耀得透彻通明。王勇又惊又喜,大惊大喜,他知道了,公墓管理处的那个人一定是叫吴三桥,穿迷彩服的才是真正的胡三桥!王勇早在三十多年前就知道了,这个地方,吴和胡是不分的。 
  这时候王勇的手机响了,一个朋友发来短信,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墼齑戢笄畿蕺乳魈瑾粟句咳孩寅哕穸醯菥鼷咽皆奋醢软,鞋熊驻乏粉,你个文盲,你认得几个字?还好意思笑呢。” 
  原刊责编 孔令燕 
  '作者简介'范小青,女,江苏苏州人。1974年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1977年考入江苏师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裤档巷风流记》等11部及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多部。现在江苏省作家协会任职,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2007…5…21 16:47:31 苹果树下 


等级:版主
文章:3626
积分:1977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8日第 32 楼  


北京的金山上
张抗抗 


  李大觉得自己像只螃蟹,在胡同里横着走。 
  他的脖子上挂了一只电饭锅,用一根塑料绳拴住锅环的两头,吊在胸前。左边的胳肢窝下,夹着一只压扁了的硬纸盒,纸盒原是装电视机的,大得像扇窗户,只能半拽半拖着一步步挪;右边的胳肢窝下,夹着一捆废报纸,绳子没系紧,走几步就得拢一拢;左手抓着一只电热水瓶,右手是一只塑料板凳;后背也没闲着,驮着一只露了个洞的编织袋,如同背了一座小山在身上,鼓鼓囊囊的直打晃。 
  李大恨不能生出一百只手脚,把所有能拿的东西统统都弄走。今天晚上不弄走,明天就啥也剩不下了。他身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像是长出一层肥膘,一走一喘。李大曾经在马路边餐馆的玻璃水箱里,见过螃蟹横着走步。还见过垃圾袋里的螃蟹壳,一堆大脚小脚毛脚钳脚,只长脚不长肉。他把身子横了过来,一步步挪蹭,果然,大包小包都像蟹脚长回了蟹壳上,乖乖跟着他走了。他看不见身后,听着左右有响动,就得紧贴着墙根儿,把人影让过去。李大喜欢黑天,路灯亮起来的时候,这个城市就换了一副面孔,变得和善了许多。 
  到家已是半夜了。李大怕自己的模样吓着熟睡的妮子,站在门外,把身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卸下,再轻手轻脚地把东西拖回屋里去。要是留在院里,明天连根毛儿都见不着了。这个城里不像城里、农村不像农村的犄角旮旯,谁弄到自家碗里就是个菜啊。 
  编织袋哗啦一声漏了底,弄出好大响声。屋里灯亮了,栓子揉着眼,迷糊地看着散了一地的东西,说:嗬,爹发财了你啊。 
  李大舀起一缸凉水灌下去,插空说:正赶上有搬家的,这城里人,啥都扔。 
  栓子招呼他吃饭,一边扒拉着地上的东西,踢一脚,说:咋没弄个电视机回来? 
  李大呼哧呼哧喝粥,好容易腾出嘴来:我还想捡个手机呢,好往家打电话。 
  妮子醒了,跳下地,冲着一个绒毛狗熊奔去。狗熊的毛都掉了,像条癞皮狗。妮子紧紧抱在怀里,说爷爷你真行,你是个生蛋老人,每天给我好东西。 
  妮子来城里上学不到一年,别的没学会,学会说生蛋老人。你胡扯个啥,李大呵斥妮子。我要会生蛋,还要你爹妈干啥?睡去睡去!妮子不睡,蹲地上,一心翻拣着那堆杂物,想再找点啥。李大放下碗筷,心想今儿的辛苦真是值当得很: 
  一双半新的皮鞋,只是鞋尖开了线;一双旅游鞋,除了鞋帮上有个烟洞,结实着呢;一件带拉链的羽绒服,只是拉链坏了;一条毛巾被,被角上一摊污迹,洗干净了和新的一样;电饭锅怕是进了水,再不就是电源接触不好;电热水瓶就算真坏了,也能当个凉水壶用;那塑料板凳一个腿儿也不缺,李大坐上去使劲晃都没塌……这一件件一样样,哪个都是好东西啊,过日子的好东西,缺了哪样都过不成日子的东西,怎么说扔就扔了呢。 
  李大对这一天的收成很满意。撂下碗,倒下身子瞌睡就上来了。迷糊中听得栓子在问:爹,快要秋收了,你啥时候回老家嘛?七亩地的玉米,连砍带掰,少说得收上十来天,你知道凤梅在人家侍候老人,走不了,我天天在外送水请不下假,你要走,我得早几天买票…… 
  李大不搭腔,跟着就上来了呼噜声。 
   
  其实李大很少去城里的胡同。那些老房子里的人家,日子过得精细,好容易攒下了报纸瓶子,自己就上废品收购站卖钱了,哪怕是一根钉子,也别指望老头老太会扔出门去。 
  李大自有李大的地盘儿,那是一片流油淌蜜的上好地段。每天一大清早一晚上去遛一趟,他从没有空着手回来过。 
  早半年前,李大头一回扒拉墙角边的塑料垃圾袋时,手指头抖得厉害,脑门上憋一头汗,才算把袋子解开了。袋子里头都是些菜叶烟头啥的,一股馊味。李大挑出一只压瘪的易拉罐,起身要走,眼前忽然亮了亮,忍不住朝塑料袋探下头去。 
  菜叶下露出一只小盒儿的角角,没合上盖,亮出一截表链,银闪闪的。李大的心怦怦跳,四下张望,手哆嗦着,小心把盒子掂了出来。打开盖子,见着杏儿那般大的一块手表,嵌着一圈金边边,躺在李大的掌心里。李大把表贴在耳朵上,一点动静没有,莫非是个坏表?可手表面上好几根长针短针,刷刷走得欢实,看不出几点几分。李大愣在那里,挪不开步了——放回去?傻呢,实在不舍;拿走吧,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该不是有人下了个套?李大觉得自己像是捧了一颗定时炸弹,一动不敢动。 
  这表是捡的,谁捡归谁。李大对自己说。就像在地边上捡了个萝卜、草窝里捡了个蘑菇,给谁送回去?不归自个儿归谁?那才叫撞大运呢!老话说路不拾遗,说的是人家遗落的东西不要拾,可要是人家扔掉的东西呢,你不拾也有别人拾啊,拾起来就成了好东西,不拾起来,回头就进了垃圾场。李大把胸脯挺了挺,心里有了底气,喜滋滋低头端详那块表,顺手用袖子把表蒙子上的汗迹擦了擦。 
  垃圾袋跟前那栋粉黄的房子,窗户忽地打开了,一个烫发的女人探头对他喊道:喂,捡垃圾的,你弄完了可把袋子系上口啊,别弄一地脏! 
  李大答应一声,麻利把手表揣进了衣兜里,拔腿就跑。 
  这表是捡的,不是跟人要的。李大一边跑着一边对自己说。伸出手跟人要东西,就成了要饭的。李大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不是要饭的。灾荒年才要饭,有人就是饿死也不要饭。李大进城来给儿子带孙女,顺便找点活儿干,不是来要饭的。老家的麦子都快熟了,城里的人吃不上那样的新鲜麦子,用得着进城要饭吗?李大没有伸手跟城里人讨手表,是这块手表非要跟着李大走,李大想躲都躲不开呀。 
  从此,李大有了一块明晃晃的大手表,空空地套在细瘦的胳膊上,时不时得往上撸一撸。李大喜欢高高地举起胳膊,在空中画上一个大圆圈,然后在眼皮子底下停住了,再低头看表。那会儿他巴望周遭的人都能看到他的表。李大渐渐发现,往常闲散的日子,叫一块表给管住了,它说到点了就该吃饭,它说到点了就该睡觉,这手表可比村长厉害多了。过了好几天,妮子从学校哭着回来,说每天上课都迟到,让老师批评了。李大才发现,原来这表走得不准,整慢了半个时辰。妮子哭着,李大笑了:果然这表是人家扔了不要的,不是李大偷来的! 
  就是从那以后,李大狠狠惦记上了路边的塑料垃圾袋。那个名叫“秀水花园”的小区里,一栋栋二层三层的小洋楼,一早一晚,家家都会按钟点,送出来一包包黑色的垃圾袋放在门前。不看不知道啊,有好几回,李大解开袋子,把自己吓一大跳呢。 
  李大可是有活儿干了。李大捡着手表不说,顺带着还捡了个工作。 
  这个“工作”可比李大先前的“工作”强多了。每天在小区里转悠转悠,就把“工作”干了。不明白的人呢,管这叫捡垃圾,明白的人,就知道李大是在捡钱呢。 
  李大进城的头两个月,“工作”换了好几个。栓子给他安排的活儿,是接送妮子上下学。栓子和栓子媳妇进城打工几年,放在老家的妮子就到了上学的年龄。风梅非要把妮子接到城里来,说这有个打工者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