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及解释-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感受到有一种脱落感,脱滞感,这就是解悟的一种境界。所以他说深解义趣,深深的得到解悟,不谈证悟。
「义」就是解悟到佛法修证至高无上的道理,义也就是义理,义在古文就代表理,最高的道理。「趣」并不是兴趣的趣,而是趋向的趋,就是向那个方向,到那个路上,目标的趋向。佛经上经常看到这个「趣」字,趋向,已经到达这个境界,已经进入了这 种情况。深解义趣是一件事实,不是文学上空洞的赞叹名辞。须菩提深解义趣以后哭了,他为什么哭呢?人往往喜极而泣,高兴到了极点,会痛哭流涕。人所追求的,始终没有 追求到的,忽然追求到了,会哭起来;这个哭是无上的欢喜,所以也是一种悲心的流露。
学佛修道的人,在自己自性清净面快要现前的时候,自然会涕泪悲泣,这是自然的现象,否则就是一个疯子了。当这个人性自然的清净面,所谓本性,本来的面目呈现的时候,自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找不到欢喜的痕迹,自然会哭起来。而你问他哭什么?他并不伤心,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等于说,自己失掉的东西忽然找到了,那个时候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也没有欢喜的意思,是自然涕泪悲泣的感受。
因此,须菩提一边哭一边讲,希有世尊啊!伟大了不起的佛啊!希有难得的佛啊!这都是赞叹之辞。「佛说如是甚深经典」,他说,你现在讲这样高深的道理,什么道 理?就是般若,智慧的解脱,智慧的成就,这个经典重点在这里。「我从昔来所得慧眼」,这位须菩提,是佛弟子有名的谈空第一,他天生有慧眼,所以在佛的修持行列中,般若智慧成就最高。所以他说,自从我有慧眼以来,「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从没有听到过这样深刻究竟道理的经典。
信心清净
讲到这里,又加上称呼了,等于我们讲话,经常说老兄啊!老弟啊!「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他说:假定有一个人,听到这个般若波罗密经,听到佛说的如何以智慧来自度、成佛的这个法门,「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这八个字是这一品重点的中心,千万记住。也就是我们后世众生,要想成佛的必经之路,必要的法门。达不到这个程度,与成佛的距离还很大,只能说你刚开始在学,一点影子都没有。达到了这八个字的程度,也可以说你进入了般若之门,建立学佛的基础了。
信心清净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专讲个人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为什么不是迷信呢?因为是深解义趣,把道理彻底了解了来学佛,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假定说佛学的理不透,盲目的去信仰,盲目的去礼拜,那不能说他是不信;不过,严格的说,还属于盲目迷信的阶段。真正佛法的正信,是要达到深解义趣这四个字;先懂得理论以后,再由这个理论著手修持。所以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必须要深解义趣,这个信心才是绝对的正信,这一个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宇宙中一切众生,自求解 脱成佛之路。
所谓正信,要信什么呢?信我们此心,信一切众生皆是佛,心即是佛,我们都有心,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我们找不到自己,不明我们自己的心,不能自己见到自己的本性,因此隔了一层,蒙住了,变成凡夫。
凡夫跟佛很近,一张纸都不隔的,只要自己的心性见到了,清楚了,此心就无比的 清净。佛的一切经典,戒、定、慧,一切修法,不管是显教的止观、参禅、念佛或是密宗的观想、念咒子各种修法,都是使你最后达到清净心。清净有程度的不同,所以有菩萨阶级地位的不同,修学程度深浅的不同,也就是了解自心的差别程度不同。
说到信自心,我们都信得过啊!我的心烦得要死,这个信心烦恼,就是绝对的凡夫。无烦恼,无妄想,就是信心清净,自然达到清净的究竟;立刻可以见到形而上的本性,即生实相。实相般若就是道,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
所以说要想明心见性,必须先要做到信心清净,能够生出实相。看了这个经文,知道须菩提明白的告诉了我们,因为他自己了解,才能说出这个道理,让别人以及将来的人,听到佛说这个道理,信心清净,能生实相。
希有的功德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假定有一个人,研究这个经典,而到达这个程度,他说,这个人已经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第一希有功德的人是谁?我们在本经前面已经看到,须菩提赞叹佛:「希有世尊」。换句话说,这个人学佛就可以到达佛境界,因为这个人已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这个道理我们先要把握住。下面,他解释什么叫实相。
我们讲金刚经开始,就解释了般若智慧,一共有五般若,最难的就是实相般若,就是见道之体。实相般若就是菩提,涅盘,自性,真如,各种名字都是讲这个东西。你如果认为实相般若不晓得有多大,有没有凤梨那么大,有没有萝卜那么大,那你就著相了,那就很糟糕。须菩提叫了一声世尊,自己又加解释,说出他自己的心得。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个「是」,青年同学们特别注意,这是古文的写法,拿现在白话文说,这个「是」就是这个,所谓这个实相这个东西啊,是无相,即是非相。我们应该还记得,前面在金刚经中佛也说过,「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不著一切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等,都不著相,乃至无佛相,也无非佛相,一切相皆不著,连不著相的也不著了。
实相又是什么呢?即是非相。分析开来讲,无我相,无人相等等;归纳起来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他报告心得说,所谓实相,就是一切无相。在无相的这个成就中,佛勉强给他一个名称,叫做如来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须菩提的意见,再度的报告说:我啊,就是在佛在世的时候,能亲自跟著佛,今天能听到这种经典道理,「信解受持」,信得过了,解悟到了,再经常领受这个实相境界,随时随地在这个境界里,以此悟后起修。
「信解受持」,也是四个修行的阶段,就是后世所有对佛经的解释。信解受持,也就是教、理、行、果。「信」,把佛经的所有的教理信得过了。「解」,解悟到佛学的各种义理。「受持」,悟道了以后起修,修行以后证果,教理行果。也有一个说法,叫做信解行证。自心信这个理,解悟到了,悟道以后修行,修行以后最后证到佛的道果。所以信解受持,教理行果,信解行证,是同一个修行的情形,这四个字不能随便当一句话念过去。须菩提说,像我们现在亲自跟著佛,听到这个道理,信解受持,不足为难,不稀奇。因为他们当时亲自见到佛,有佛亲自指导,当然是不足为难。
谁是五百年后希有人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将来过了五百年,为什么说五百年呢?为什么不说一千年呢?或者三百年呢?这就是佛自己对于佛教的说法。佛在世的时候,叫做正法住世;佛涅盘以后,而有些大弟子
们还在,仍算是正法住世。五百年以后,是像法住世,那时佛的大弟子们活得最久的,五百年也都要涅盘了,不住世了。自此以后,只有经典、佛像等住世,所以说是像法时代。据说像法也不过五百年到一千年,以后就是末法时代,就是尾巴啦!尾声啦!末法并不是说没有,是说真正佛法的修持,快要到尾声,快要向末了,这是在各种戒律上, 各种寓言上所记载佛所讲的。
但是也不尽然,譬如说在许多大经中所讲,如在华严经里,佛就承认佛法没有没落 的时候,什么道理呢?因为佛法是真理,真理是永恒的,真理只有一个,不会变的,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否则现在早过了五百年,大家岂不是更难了吗?这里须菩提说,假使后五百岁,有人在像法末法时代,看了这个经,研究了这个经,也能与古人与须菩提及佛大弟子们一样,达到了信解受持,他说这个人就是第一希有。第一希有是金刚经特别提出来的,第一希有就是了不起,超凡而入圣;第一希有就是几乎等同于佛。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在佛及大弟子们都不在世的时代,有人研究这个经典,这个人当然已经进入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的境界。四相皆离,不著一切相的境界,他本身已经到达了。
为什么我不是我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 名诸佛。】
这两句话千万注意!如果参加佛学考试,一定会考到的。「所以者何」,这是什么 理由?所谓我相,本来是非相,是假相,下面接著人相众生相都是假相。佛学说的这个 「我」,就分析来看,我们现在一定是有个我,有个身体,佛学说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之身,骨头呀,肉呀,这些东西凑拢来而成的暂时的我。而且生下来到了第二天,那个第一天的我已经衰老了,满月以后,与第一天生下来也完全不同,十岁与一岁也完全不同。总而言之,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十二年以后的我们,全身连骨头都换了。所以这个肉体不是我,是假我,这是个工具,暂时借来用。等于这个电灯泡,暂时借来用一用。 所以此身非真我,是非相,假相,不要认假为真了。 身体的我既非真我,那么我们的思惟意识,念头是不是我呢?也不是,因为每一分, 每一秒思想意识都会变去;尤其年龄大的时候,过去几十年,甚至现在说的话,都随时忘记,所以说能够思惟、意识、念头也非我,这些都不是我。「我」都尚且非我,那里还有你、我、他,那都是非我,一切无相。万有的相是因缘凑合,是假合的虚妄相,不 是真实。但是虚妄不是没有,只是偶然暂时的存在而已。所以说我相即是非相;推而广之,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都是非相。金刚经使我们同时认清,不要被虚妄的人生,和物理世界的暂时现象,骗去了自己的智慧,骗去了自己真性的情感。
真性的情感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呀?有问题!真性怎么会有情感,真性不是没有情感吗?所谓情感者,即非情感,是名情感。情感也是虚妄相;但是,如果佛没有情感,佛不会发大悲心,大悲心即是情感心。不过,佛的情感不是痴迷的,一切相即是非相, 真正的悲心,没有悲心的痕迹,只是理所当然而行去,道理就是如此。
如何见佛
接著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大家要学佛,去那里见佛啊!「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那么你说我们在大殿上不需要拜佛了!
要拜呀!即假即真。相是虚妄,因为礼拜这个虚妄相,你自己此心有真正的诚恳,发起了真实的诚敬,那就是「信心清净」,就可以「能生实相」。这个实相的境界就是离一 切诸相,一切相皆不著。所以,有人不著相的礼佛,就是一念之间,也不必合掌,也不必跪拜,他一念之间,已经顶礼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有一个禅宗公案,说有一个小孩子要小便,跑到大殿上转来转去,后来对著佛的正面,他就小便了。有个法师出来看到说:你这个小孩太没有礼貌,怎么对著佛就小便? 小孩说:十方三世都有佛,你叫我向那一方小便呀?
反过来说,十方三世都有佛,方方都是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中心一念诚敬,十方三世诸佛皆在目前。怎么样在目前?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个道理必须要搞清楚。
这多半是须菩提在那里演讲,讲给佛听,佛是听众。换句话说,是他向佛报告,接著是佛的印证,佛的奖状发下来了。
难得的人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佛说,是的,就是这样,你讲得很对,就是这样。未来世的众生,有人听到金刚经的道理,没有被吓住,那就是一个希有的人。惊是吓住了,怖是精神恐慌,非常恐慌; 譬如我们走夜路,看到一个黑影子,一下子吓住了,那个是惊。怖呢,非常恐慌,持久的心里恐吓,那个是怖。畏时间更长了,不停的害怕。像我们在座的,个个都是第一希有,听了金刚经不惊不怖不畏,而且没有不懂的人,个个都懂了。
事实上有没有又惊又怖又畏的人呢?这在修持佛法的时候就看到了。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想求空,等到空的境界一来,反而吓住了。许多人说:我吓死了,吓得我的汗啊, 像黄豆那么大,因为我没有了。我说你学佛不是想求个无我吗?怎么还吓住了呢?所以说慧,这个佛学名辞,用的非常好,慧是要力量的,慧力不够,功德的功力不够,就有 惊、怖、畏的现象。
将来的时代,有人成就金刚经般若这个法门,不惊、不怖、不畏,佛说,这个人,真是非常难得了。佛说这个希有,就很重,佛给我们的这个价钱,奖金就很重了,非常希有,几乎不可能,如果可能了,就是超凡入圣。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何以故?什么理由呢?金刚经的特点,是使我们知道无住、无相、无愿,这是大乘的心印。此心要随时无住,随时不著相,随时随地的无愿。你说正要我们发大愿,怎么无愿呢?大慈悲当然是愿力,慈悲过了就不住,没有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哭啊!过了就不住,所以说愿而无愿。
第一波罗密是大智慧成就,大彻大悟,成佛,也就是般若实相。般若实相本来无住,本来无相,本来无愿。当然大家不要会错了意,青年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