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得胜利。本篇所引“乱而取之 ”,是孙子著名的用兵“诡道
十二法”之一,它是古代作战中常为兵家所采用的有效战法。
战争的经验表明,敌人处于混乱之际,恰恰是我出兵击敌的最
好时机。因此,本篇所论旨在揭示作战中如何选择有利战机击
敌的问题。这对用兵者是不无启发意义的。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 ),唐将段志玄击败隋将屈
突通的潼关之战 ,就是较好体现“乱而取之 ”战法的成功战
例。当时,段志玄随刘文静同隋将屈突通战于潼关,文静所部
为隋将桑显和袭击而败溃。在此十分危急的时候,段志玄率领
少数骑兵及时赴救,击杀数十敌人,但不幸在返还时足部为敌
流矢所伤。然而,为了使部队的高昂斗志不受挫折和影响,段
志玄对自己的伤痛竟“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以其自
身的英勇奋战,给隋军以很大杀伤,使敌人立即陷入极大混乱,
鼓舞了自己部队的士气。之后,他又乘敌混乱溃逃之机,适时
组织指挥部队实施猛烈追击,大败隋军,活捉敌将屈突通。段
志玄身为将领,能够临危不惧,率先冲锋陷阵,这种自我牺牲
精神固然可嘉,然而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 页面 287…
百战奇略 ·285·
作用,积极创造歼敌的有利战机,并且不失时机地指挥部队进
行反击。这是促使唐军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乱而取之”的重
要原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行列阵势紊乱不齐,士卒喧哗混
乱不堪,应当立即出兵进攻它,就有利于我军取胜。诚如兵法
所说:“敌人混乱不堪时,我就乘机攻取它。”
(隋末李渊起兵之初),其部将段志玄随同刘文静率军于
潼关抵抗隋将屈突通的进攻。刘文静所部被屈突通的部将桑显
和打败,军营已经溃散。这时,段志玄率领二十名骑兵赶来救
援,奋力冲杀,击斩隋军数十人;但在回身返还之时,脚部为
敌人乱箭所伤。因怕引起部众思想波动,所以段志玄不但忍受
伤痛不言,而且三番五次地率先冲入敌阵,奋力拚杀,致使桑
显和军大乱,刘文静部队士气重新振作,并乘敌军大乱,勇猛
冲击,大破之。屈突通兵败而逃,段志玄与众将跟踪追击,将
他活捉过来。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十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
则利。法曰 :“乱而取之。”①
唐段志玄②从刘文静③拒屈突通④于潼关⑤,文静为通将
桑显和所败,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之,击杀数十人而还;
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
军乱,大军因而复振 ,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
… 页面 288…
百战奇略 ·286·
将追而擒之。〕⑥
【注释】
①乱而取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段志玄:唐将。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隋末
从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唐朝建立后,随李世民讨王世充、
破窦建德等作战有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封褒
国公。
③刘文静: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肇仁。隋末为晋阳
令。李渊于太原起兵,他参与定计。唐朝建立后,任民部尚书,
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后因不满位居裴寂之下,李渊听信裴寂
谗言而将其杀害。
④屈突通: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朝时任右武候
车骑将军、左骁卫大将军。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在潼
关与李渊部队作战中,被段志玄所俘。唐建国后,任兵部尚书,
封蒋国公。
⑤潼关:关隘名。位于今陕西潼关县北,当陕西、山西、
河南三省要冲。
⑥本篇《乱战》马本及唐本均无史例引文,今据汪本《乱
战》补入,其史例出自《旧唐书·段志玄传》又见《新唐书·
段志玄传》。
… 页面 289…
百战奇略 ·287·
第八卷
71.分战
【提示】
本篇以《分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
实施分兵击敌和怎样分兵击敌的问题。它认为,在敌寡我众的
条件下作战,为实施分兵击敌的指导原则,在利用地形方面,
要选择平坦宽阔的地形条件;在兵力部署方面,要以主力担任
正面进攻 (“为正”)以一部担任侧后袭击(“为奇”)即是做到
“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这样,才能打败敌人 。本篇
这里引自《唐李问对》的“分不分为縻军”,縻军者,受束缚
的军队也;句意是,在应当分散使用兵力时而不分散兵力,就
成了自我束缚的军队了 。实战的表明,集中兵力,是战胜敌
人所通常运用的主要作战原则,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分散使
用兵力,亦即分兵以击敌,同样也是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作战
原则。不懂得或者不善于集兵以击敌,固然不能战胜敌人,而
不懂得或者不善于分兵以击敌,同样也不能战胜敌人。本篇能
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很可贵的。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
552年),梁将陈霸先与王僧辩等率军平定侯景叛乱之战,
就是运用分兵击敌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当时,叛首侯景据守
… 页面 290…
百战奇略 ·288·
石头城,陈霸先率领优势兵力,采用分兵以击敌的作战原则,
“命诸将分处置兵”(见《陈书·高祖本纪》),对侯景叛军
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在交战后,又能运用奇正交错的战法,
“以劲弩当其前,轻锐蹂其后,大阵冲其中”,结果大败叛军,
迫使侯景弃城远逃,从而取得了平叛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兵多而敌军兵少时,应当选择平
坦开阔的地域来战胜敌人。如果兵力对比我五倍于敌时,就要
分兵以三份的兵力为“正兵”进攻敌人正面,以二份的兵力为
“奇兵”进攻敌人侧后;如果兵力对比我三倍于敌时,就要分
兵以二份的兵力为“正兵”进攻敌人正面,以一份的兵力为“
奇兵”进攻敌人侧后。这种分兵击敌的进攻部署,就是通常所
说的,以主要兵力行正面进攻,以部分兵力行侧后袭击的前后
夹击的战法。诚如兵法所说 :“应当分散使用兵力时而不分兵,
就成为自己束缚自己的‘縻军’了 。”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大将陈霸先和王僧辩率军讨伐叛乱分
子侯景,进至张公洲。梁军巨大战舰上旌旗高高飘扬,以横断
江面、遮蔽天日之势,乘潮顺流浩荡而下。侯景登上石头城,
望见梁军舰船的磅礴气势,不高兴地说 :“敌军有如此雄壮气
势,不可轻视他们啊 。”
于是,侯景亲率精锐骑兵万人,擂动战鼓而向前迎战。陈
霸先见状对王僧辩说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把部队指挥得
如同常山之蛇那样,首尾可以相互救应。敌人现在前来送死,
企图拚命一战。我军众多而敌军寡少,我们应当采取分兵击敌
的战法去打击敌人 。”王僧辩听从了陈霸先的意见。梁军以一
… 页面 291…
百战奇略 ·289·
支配有强弓硬弩兵器的部队迎战敌人正面,以轻装精锐骑兵袭
击敌人侧后,而以主力部队冲击敌军中央,把叛军打得大败,
叛首侯景则弃城逃跑。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戍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
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
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曰 :“分不分为縻
军 。”①
梁将陈霸先②、王僧辩③讨侯景④,军于张公洲⑤。高旗
巨舰,截江蔽空,乘潮顺流。景登石头⑥,望之不悦,曰:
“彼军士有如是之气,不可易也 。”帅铁骑万人,鸣鼓而前。
霸先谓僧辩曰 :“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贼今送
死,欲为一战。我众彼寡,宜分其势 。”僧辩从之,以劲弩当
其前,轻锐蹂其后,大阵冲其中 。景遂大溃,弃城而走。⑦
【注释】
①分不分为縻军 :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或称《唐
李问对》)卷下。
②陈霸先: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梁时曾任太守、
刺史等职。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 ),率兵与王僧辩
讨平侯景叛乱后,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 ),不久杀僧辩,迎
梁敬帝复位,自为相国,封陈王。后代梁称帝,国号陈。
③王僧辩:南朝梁将 。梁右卫将军王神念之子。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 。侯景叛乱时,受诏入朝,以
… 页面 292…
百战奇略 ·290·
大都督讨景 ,与陈霸先破景于石头城,累功任太尉,封永宁
郡公 。后因从此齐主高洋谋立贞阳侯萧渊明为帝,被陈霸先
袭杀。
④侯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字万景。先属
北魏尔朱荣,继归东魏高次,拥众十万,镇守河南。梁中大同
二年(公元547年)降梁,封河南王。次年,勾结梁宗室萧
正德举兵叛乱,攻入建康(今南京 ),自立为汉帝。所部到处
烧杀抢掠,使长江下游地区遭到极大破坏。后被陈霸先、王僧
辩等消灭。
⑤张公洲:长江中的小洲,位于今南京西南的长江中。
⑥石头:即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该城背山面江,南临淮口,当交通要冲,六朝时为建康的军事
重镇。
⑦本篇史例出自《陈书·高祖本纪》。
… 页面 293…
百战奇略 ·291·
72.合战
【提示】
本篇以《合战》为题,旨在阐述合兵以击敌(亦即集中兵
力击敌)的指导原则问题 。它认为,“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
“,这是用兵的一般原则。在防御作战中,对于以优势兵力向
我进攻之敌 ,也应当合兵(集中兵力)去迎击它 。本篇引自
《唐李问对》的“聚不聚为孤旅”,孤旅;谓孤立无援的军队;
句意是,应当集中兵力而不集中时,就成了自我孤立的军队了。
集中兵力乃是夺取战争主动权、改变敌我态势的首要条件,是
实现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以多胜少的根本手段。因此,
无论是进攻作战,还是防御作战,集中兵力都是具有普遍意义
的作战原则。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秋,进驻新城的唐
军在叶蕃重兵的进攻下;正面临着“众寡不敌,师人皆惧”(见
《旧唐书·王忠嗣传》)的严重形势。但是,身为唐军将领的
左威卫郎将王忠嗣,却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他先以骑兵向叶
蕃军左右两翼实施侧击,打乱了敌人的进攻部署,尔后集中三
军主力,乘敌混乱溃退之机,实施大规模反击,一战而大败叶
蕃军,取得了新城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合兵击敌”的成功
战例。
【译文】
… 页面 294…
百战奇略 ·292·
大凡兵力分散就力量薄弱,兵力集中就力量强大,这是兵
家通常所熟识的一般原则。倘若我军分兵屯驻多处,敌人如以
大军向我进攻,我就应当集中兵力予以迎击。诚如兵法所说:
“应当集中兵力时而不集中,就成为自己削弱自己的‘孤旅’
了 。”
唐玄宗开元年间,吐蕃军大肆入侵,企图报唐军进驻新城
之仇。吐蕃军一大早就迫近唐军营阵。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唐军人人产生畏惧情绪。但唐军将领王忠嗣,却以无所畏惧的
姿态策马迎战敌人,他挥军向敌人左右两翼奔驰突击,矛头所
指,敌人无不惊惧而退。唐军如此反复冲击,杀死敌军数百人,
致使吐蕃溃不成军。王忠嗣乘敌溃乱不堪之机,集中三军兵力
对敌实施猛烈侧击,终于把吐蕃军打得大败。
【原文】
凡兵散则势弱 ,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
数处 ,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 。法曰:“聚不聚为孤
旅。”①
开元②时,吐善③入寇,报新城④之役,晨压官军,众寡
不敌 ,(师人皆惧焉)。王忠嗣⑤策马而进,左右驰突,如此
无不辟易⑥,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
吐蕃大败。⑦
【注释】
①聚不聚为孤旅: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②开元:唐玄宗的年号。
… 页面 295…
百战奇略 ·293·
③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名。公元七至九世纪,建立于
青藏高原。
④新城:地名。故址在今青海门源。
⑤王忠嗣:唐将。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本名训,九
岁时,因其父在对吐蕃作战中阵亡,为唐玄宗收养于宫中,并
赐名忠嗣。及长,从军守卫西北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