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史之乱,不仅打乱了唐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而且加剧了政府财政收支上的矛盾,国家财政基本上陷入崩溃境地。于是,增辟农业税之外的共他财源,以保障平定叛乱和挽救王朝危机,成为一件十分紧迫,也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年),盐铁转运使第五琦采纳了开元九年刘彤提出的由政府垄断经营盐铁木等山泽之利的建议,并将这一建议付诸实施。 这一年,第王琦借鉴平原太守颜真卿控制盐利以赡军用的成功做法,奏请唐代宗:“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即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中,并提高盐的售价,每斗 10 文一下子提高到 110 文。实行这种禁榷制度的结果,政府大获其利,榷盐收入每年在 40 万贯左右,史称这一改革“人不益税而国用以饶”,缓和了当时政府极度紧张的财政状况。第五琦的榷盐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法也并非尽善尽美,最大的弊端在于全面垄断食盐的产销环节,使得政府不得不广置专卖机构,增派官员,致使官僚机构臃肿,经营管理的费用及损耗增多,从而直接影响了榷利的纯收入。
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年),任盐铁使,并兼转运常平等使的理财专家刘晏主管东部海盐专卖事务,在此期间,他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一方面大力精减原来臃肿的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另一方面,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地零售,使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样,不仅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的流弊,而且减少了开支,使政府的收入大增。刘晏主持盐政之初,每年盐利 60 万贯,大历末年每年增到 600 万贯,盐利收入占当时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皇室及军费、官俸开支的重要财源。
除对盐法进行大力改革外,刘晏还对漕运进行了整顿,并大力推行了常平法。
当时,由江淮沿运河向关中运粮的漕运是唐王朝的生命线。刘晏主持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把十艘船编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运粮。这一流通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刘晏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旬每月负责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用低价粜出,这不仅利用粮价之差获利,而且有利于保持各地物价大致稳定。
刘晏的改革,在当时为纽转国家财政困窘的局面发挥了一些好的作用。在盐法运作较为正常时,榷盐之利在国家财政中一直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 .两税法的实施:
均田制的瓦解,农民的大量流亡,使唐政府以身丁为剥削对象的租庸调制度愈来愈难以维持了。安史之乱后,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造成了科敛名目繁多的严重局面。
为了整顿赋税制度的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数额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这就是两税法。
( 1 )两税法的来源: ( 2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 3 )实施两税法的意义: ( 4 )两税法的不足之处:
五、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及其以北成为藩镇割据称雄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躲避占乱迁移到江南,增添江南的劳动力。因此,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此即所谓经济地理的变化。
1 .农业方面:
①兴修水利掀起高潮 ; 他们用创造性的劳动使江河湖泊为农业服务。水利工程的增修使南方的开发速度大为加快。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在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在后期则南方多于北方。
②农业生产工具有所改进。
③唐后期,江南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京师已成为维系唐政权的命脉。
④商业性农业,如茶业空前发展。
2 、手工业发展迅猛:
①纺织业,南方已超过北方。吴越地区成为江南地区的纺织中心。著名的越州贡品多。
②造纸业在唐代达到以新水平,重要的产地多在南方。如宣、歙、杭、婺(全华)、衢、越、均(湖北均县)、益(麻纸)、韶(竹纸)等州,都是著名的纸产地。
③造船业。唐后期发展显著。刘晏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在扬子县设立了十个造船场,派专知官督造千石大船。不用铁钉。
3 .商业活跃:
①城市商业繁荣:扬州“雄富冠天下”,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集散地,有“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之赞,益州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其锦绣、井盐、纸张、瓷器、茶叶等物。史称“扬一益二”。其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杭州、广州、泉州、明州、皆空前繁荣。
②大城市出现了夜市,商州活动逐渐冲破了先前的坊、市分离制,不少商人已开始在民坊内开设店铺。农村草市虚市更多。
③出现了柜房和飞钱。柜房——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其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京城的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现钱。这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以上反映出商业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级。
第三节 唐代的民族关系
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突厥、西域各族及薛延陀、回纥、吐蕃、南诏、靺鞨等,先后在沿边各地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他们开发了边疆,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人民和沿边各少数民族之间也都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和联系,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一、突厥汗国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1 .东突厥汗国的灭亡
隋朝大业年间,突厥曾被隋军征服,但在隋末战乱之际,东西突厥的势力都再度强大起来。唐朝建立之初,唐高祖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曾和王世充等其他地方势力一样,向突厥称臣纳贡,但东突厥仍不断向内地侵扰,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甚至两度率兵侵犹关中,攻至邠州、武功县,进逼长安。
唐太宗即位以后,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在关中训练士卒,太宗亲自较射,重赏武艺高强者,以激励士气。同时,由于东突厥屡次对唐朝用兵,激起了其统治下的各部族的反抗,各地起义不断。贞观三年( 629 )唐太宗乘东突厥内部分裂之时,派李靖、李 责力 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进击,次年( 630 )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灭亡。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政府在其旧地即东起幽州、西至灵武这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以便安置内附的十多万突厥民众。“全其部落,因俗而治”。同时,在东突厥故地(今内蒙地区)置定襄、三中两个都督府,下设六年州,任原来的酋长为刺史,实行自治。
当时突厥人内迁至长安居住者近万家,突厥贵族被任命为五品以上官者百余人。
2 .唐和西突厥争夺西域的斗争
唐初,西突厥所控制的西域地区,有许多以城郭为中心的小国。立国在今天山南路的高昌(吐鲁番)、焉耆、龟兹(库车)、于阗(和田)、疏勒(喀什葛尔),是五个著名的地方政权。其中,高昌以汉人曲氏统治,那里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并以汉字作通行文字,是汉代西域长史等地方长官的驻地,其居民很多是汉人。
焉耆接近博斯腾湖,有渔盐灌溉之利,农牧业都很发达。
龟兹人们以农、牧业为生,又精于冶铁,写胡书,盛行佛教。
于阗盛产玉,纺织业发展,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疏勒的农业、纺织业、矿业均有一定发展。
这几个地方政权,都是西汉即已立国的历史悠久、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均和内地有密切联系。东突厥灭亡后,高昌国王曲文泰曾到长安朝见唐玄宗,其他方国也派人到长安,要求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但是,他们的这种要求受到了控制他们的西突厥的阻隔。
贞观二年( 628 ),西突厥汗国因内乱发生了分裂,并互相攻战,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贞观四年( 630 )东突厥灭亡当年,尹吾(今哈密)等七城的胡人归服唐朝,唐以其地建西伊州,后改名为伊州,成为唐朝进攻西域的据点。贞观九年( 635 )唐太宗派军降伏了隋来以来占据今青海及新疆东南部地区的吐谷浑,打通了唐朝向西域用兵的道路。贞观 14 年起( 640 — 748 )唐朝经过七八年的经略,先后占领了高昌、龟兹、焉耆、于阗、疏勒等地,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这些城镇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统一西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唐高宗显庆二年( 657 ),唐军俘虏了西突厥可汗,西突厥国灭亡。至此,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原来受西突厥役属的中亚诸国也都归属唐朝。
唐朝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十六国之地,在乌浒河(阿姆河)以北的昭武九姓国之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设置了许多都督府和州。用其原来的长官统治之,并不收其赋税。长安二年( 702 年),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前者(分 6 ?都督府, 8 州, 110 县, 126 军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楚河以南的广大中亚地区,后者(分二州、二都护、 23 都督府)管辖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游牧地区。
唐统一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政治联系及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官吏,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在今新疆出土的唐代各级官府的公文状牒、官衙印章及古代渡关津时所用之凭证。由官府发给。过所(内叙明申请人的姓名、年龄、身伤、携带物品、去向、往返路途、时间等等)、契约等各类文书,充分证明唐朝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统治。
儒家文化在西域有所传播。而唐朝的音乐、舞蹈、绘画、造酒等技术则深受西域影响。双方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们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唐朝统一西域,使古老的东西文化交流要道丝绸之路得以畅通,这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 .后突厥汗国
唐灭东突厥后,其旧部曾不断反抗唐朝统治。永淳元年( 682 ),突厥贵族骨咄禄利用本族人的反唐情绪,重建政权,建牙、据有东突厥故地。历史上称之为后突厥汗国。
骨咄禄之弟默啜可汗在位时,侵入西域地区,东西拓地万余里,控弦之士 40 万,恢复了先前的强盛局面。后突厥汗国曾不断袭击唐朝,但双方始终努力维着和好关系,并进行互市。由于突厥贵族内部自相残杀。玄宗天宝四载( 745 年),后突厥汗国被回纥族怀仁可汗攻灭。突厥人一部分内迁归附唐朝,一部分西迁入中亚,而大部分受回纥统治。
二、薛延陀和回纥
薛延陀和回纥都是汉魏以来一个古老的部族丁零族发展而来的,丁零族在隋唐时称之为铁勒,铁勒有许多部族,其中薛延陀和回纥各是其部族之一。东突厥汗国灭亡后;这两个部族相继在漠北建立了地方政权。
1 .薛延陀汗国(不足 20 年)
2 .回纥汗国
三、吐蕃
四、南诏的兴起与强盛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杂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难以胜计。就种族来说,部落最大的主要有白蛮和乌蛮。其中,白蛮是战国以后迁往那里的汉族人和当地人融合发展而成的,他们居住在洱海周围,其文字、语言;风俗大致和汉族相同,他们过着农耕生活。而乌蛮居住在距离洱海较远的四周,比白蛮落后,大致过着畜牧生活。从七世纪初叶到中叶(唐初),乌蛮部落不断向洱海地区迁移,并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了个六个诏,即六个王国。(乌蛮称王为诏)。
居于最南端的蒙舍诏,又称南诏。在 7 世纪 70 年代吐蕃势力进入洱海湖区北部以后。南诏因为距离吐蕃最远,仍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牵制吐蕃,便大力扶持南诏,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到皮罗阁为南诏王时,南诏渐次消灭其他各诏,建立统一的南诏国,定都于太和城(今大理市南)。开元 26 年( 738 ),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进入全盛期。最盛时,大致据有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一部分,号称“回环万里”,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天宝年间,由于边将腐败无能,重敛其税,引起南诏的武装反抗,双方多次交锋,互有伤亡,其中两次大的战役均以唐朝失败告终。唐德宗贞元十年( 794 年),不满于吐蕃压迫的南诏,重新与唐朝和好,双方订立盟约,恢复了友好关系。但后来双方仍有战争。南诏后期,王权旁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天复二年( 902 )立国两个多世纪的蒙氏南诏被郑氏推翻,改国号为大长和。
南诏和唐朝之间虽然也战争不断,但是,南诏的统一和归属唐朝,使其政权组织、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思想文化都深受唐朝的影响。为此后该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奠定了基础。
五、 靺鞨族和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