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短篇小说(第二十辑) >

第39部分

短篇小说(第二十辑)-第39部分

小说: 短篇小说(第二十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的!”但那福字只写了一半,那笔便扔到了一边。红墨水洒在被单上,一滴一滴
的,跟血一样!黑牡丹看了,似有不祥之兆。黑牡丹给王大笔打了个电话。王大笔
抱怨说:“这个郑喜成啊,真是死不改悔!我苦口婆心地向他讲过多少次,他就是
不听。一个小作者,公然把矛头指向了县委和县政府,我看他是不想在平原县呆了!”
黑牡丹问:“是不是这篇稿子惹下祸了?”王大笔说:“问题就出在这稿子上!写
批评稿得掌握个‘度’,超过这个‘度’就要惹祸端!要是人民日报的记者下来,
批评一下县级领导,他们可能不敢吭声,要是省报批评县委书记就不那么顺利了,
批评个乡长还差不多。市报就得再降一级,只能批评一下村干部,要是批评乡一级
的,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咱这县里的小作者,只能批评批评一般老百姓,比如有
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呀,有人破坏林木呀,有人搞封建迷信呀,就是批评一般老百姓
也得看看他有没有什么背景!”黑牡丹不愿听王大笔的从文之道,就软软地顶了他
一句:“还是王老师活得滋润,人们有再大的疾苦也不会找你去诉说。”
    黑牡丹又给赵写家打了个电话。赵老师对郑喜成深表同情地说:“小郑呀,真
是个好青年,这次我算真正认识他了!自古以来,文人都有一种正义感,敢于为人
民鼓与呼。小郑不愧是农家子弟,农民的淳朴和忠厚在他身上体现得最突出。虽然
他遭受不少曲折,但他这种本性不变,一到关键时刻就要顽强地表现出来!想想我
自己,唉,实在是自愧弗如!”黑牡丹问:“郑喜成出了什么事,是不是被人抓走
了?”这让赵写家也大为吃惊:“真会这样吗?那太卑鄙了!”
    黑牡丹料定郑喜成被抓起来了。她来到看守所,找到一个爱写稿的小民警,打
听郑喜成的情况。那小民警说:“下午郑老师来看守所一次,进了后院就不知到哪
里了。”
    后院是牢房,黑牡丹为了进一步证实郑喜成是不是在里边关着,便从街上买了
几样好吃的东西,装进一个精制的饭盒,送到了看守所。值班的民警看看在押犯人
名单,连连摆手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个犯人。”黑牡丹一再说是下午刚来的,可
能手续还没办好。这时过来几个年轻的民警,看看那饭盒里还有一包鬼子肉,便对
那值班民警说:“你叫她先放这里吧,我们查查再说!”黑牡丹连送几次盒饭,值
班民警都顺利地接收了下来,于是她便断定,郑喜成被关押在里面了!
    一个弱女子面对这不公正的待遇,她能有什么办法?在县城虽认得几个笔杆子,
但他们仅能表示一下同情,却也爱莫能助。无奈之中她来到大槐树村,向郑喜成的
爹娘报个信。村民们一听,一个个便怒不可遏,有人主张要到县城去为喜娃子喊喊
冤,有人主张到市里告状。倒是郑喜成的爹比较冷静,他说:“咱不能干出格的事,
咱也得讲究点儿策略。”
    有什么策略呢?黑牡丹当时也没细问便回县里了。到第二天,七八辆小四轮拉
着大槐树村的几十个老娘们,一下开到了县城。她们多是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
老太太,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瓦罐儿,一路走一路高喊着:“喜娃子,大娘给你送
饭来了!你到底在哪儿啊!”“成儿,老奶奶给你做了好吃的,给你送来了。你现
在哪里,快给奶奶说一声啊!”她们先去县委县政府大院转了两圈,后来又一路呼
喊着去了公安局和法院。这弹丸小城,在街心跺跺脚,四门都忽闪。这群老娘们在
县城溜了一大圈儿,好像举行了一次示威游行,郑喜成被抓起来的新闻顿时传遍了
整个县城。
    最后,几十个老娘们来到了看守所,向着牢房高一声低一声地呼叫着,招惹得
整个县城的人都围拢来看热闹。民警们一次次出来劝说:“郑喜成没在这里关着!
你们要干什么呀?”她们回答得也很得体:“俺啥也不干,给俺孩儿送饭吃,总不
算扰乱社会安定吧?”她们好像要在这里安营扎寨似的,往看守所门外一坐不走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她们趁机向人们宣传说:“喜娃子是个好孩子,他为老支书鸣
冤叫屈,为失学的孩子伸张正义,到底有什么错?为啥这样对待俺孩儿呀?”这些
老娘们都这么大岁数,劝不得,动不得,有个小民警想拉她们出去,她们直把那小
民警骂了一顿:“娘那个脚,你拉老娘去干啥呀?是不是饿了,想吃蜜蜜了?”那
个小民警脸一红,跑了。最后看守所长也来了:“谁叫你们来的?你们听谁说郑喜
成在这里关着?”这些老娘们早有准备,便说:“你们这公家人也不说实话,叫俺
老百姓咋活呀?”看守所长说:“你们聚集在这里,是妨碍公务的。”老娘们回答:
“俺不堵你的门,不拦你的路,妨碍你啥子公务?”面对这群老娘们,看守所长干
急也没法,最后摇摇头走了。黑牡丹一直远远地在一傍观察着事态的发展,最后她
终于暗暗笑了,郑大叔真是老谋深算啊!
    第二天,人越聚越多。有人听说郑喜成是为孩子上学被抓起来的,也一个个买
了点心和水果,纷纷来声援来助威了。有人说:“你们跟郑喜成八不沾九不连,来
这里凑什么热闹啊!”他们说:“俺咋能是凑热闹啊!俺孩子这么多天上不成学,
不是人家郑喜成向中央反映了这情况,俺孩子还得被关在学校大门外。人家为咱出
这么大力,如今被关了起来,俺给人家送顿饭吃,还不应该吗?”看守所长出来作
证说: “郑喜成没有关在这里, 你们不要听信谣言!”大伙自然不信,她们说:
“前一天还有人给他送饭吃哩,他不关在这里,送去的饭就会有人接了?你们不用
骗俺,啥时郑喜成放出来,俺啥时才不来送饭!”
    看守所长也无可奈何,便查问是谁收下了给郑喜成送来的盒饭?当然,查了半
天也没查清,那几个年轻民警早已订下了攻守同盟,一口咬定没有收到谁送来的盒
饭。
    到了第三天,可就不得了啦!全县有几万人涌进了县城。他们大多是来看热闹
的。眼下正置冬闲,农村没啥活儿,闲得无聊的庄稼人为了寻找生活的刺激,也乱
哄哄地跑来了。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开着小四轮,还有的骑着摩托车带着女朋友,
像赶庙会似的,一下子把县城弄了个水泄不通。有人故意制造紧张气氛说,全县二
十多个乡镇都行动起来了,一支支送饭大军正从四面八方向县城开拔!看守所长没
想到事态会发展这一步,忙向公安局长报告事态的严重性。公安局长又向县委书记
和县长汇报情况,要求县委领导出面解决。
    这情况令张春海大为震惊,一个小小的郑喜成竟有这么大能量?背后会不会有
人操纵?然而,几万人聚集在一座小小的县城里可不是小事体,闹出事来其影响和
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张春海马上下令各乡镇,立即做好工作,凡未到达县城的要千
方百计把他们劝阻回去。同时向交警下令,严把各个路口,所有车辆一律不准进县
城。公安局也积极搞好防范,以免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搞不轨行动。
    袁书记倒是比较沉着,他说:“不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群众主要是关心郑
喜成的下落,到底把郑喜成弄到哪里去了?只要证明没有把他关押起来,问题不就
好解决了吗?”
    郑喜成到底去了哪里?张春海追问办公室主任。主任挠挠头,也说不清。
    那天,张春海叫公安局把郑喜成“控制”一下,办公室主任觉得动用公安机关
不合适,便叫两个负责看大门的保安员去把郑喜成“安置”一下。他扔给两个保安
队员两盒烟说:“这几天只要不叫郑喜成呆在县城,不叫他跟记者见面,你们的任
务就算完成了。”两个保安队员是刚从县城招来的临时工,狗屁不懂,但却有不少
鬼点子。他俩也认得郑喜成,便跑到郑喜成住处,一个喊老师,一个喊大哥,一个
搂腰,一个拽胳膊,一个说我早就崇拜你,一个说今天我请你喝几盅,一个说咱去
大富豪,一个说大富豪咱去不起,咱去野味餐厅换换口味多好。郑喜成说我有事,
我有事!可他们拉的拉,拖的拖,郑喜成挣了半天也挣不开,三个年轻人像要好的
朋友似的,亲亲热热地走出了这小小县城。最后天也快黑了,郑喜成才发现前面根
本不是什么野味餐馆,而是看守所。“你们要干啥?你们想干啥?”郑喜成怒斥着
两个小保安,两个小保安嘿嘿一笑,软中带硬地说:“你先在这儿委屈几天吧,这
是领导交给俺的任务,俺不完成也不行。”
    原来这两个保安有个同学在看守所当民警,他俩打电话说:“俺有件东贵重西
想叫你保管几天,可成?”那小民警一口答应,中中中!可等那两个保安来了,一
看被保管的是个大活人,那民警连声说:“不行,不行!”两个保安说:“只有你
这里最安全,门外有高墙,门上有铁锁,这对你来说,也不是多重的任务。”那民
警说:“你们别走,我得请示请示所长!”所长不在家,等这个民警回来,那俩保
安已经没了踪影。
    小民警先对郑喜成盘问一番,方知这是大名鼎鼎的夏风,他平时就很崇拜这位
笔杆子,这次有缘相见,自然十分高兴,晚上他请郑喜成喝了几杯酒。只可惜此时
此地不是谈论创作的时候,更不是拜师之处。第二天,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伸
手抓住郑喜成的手说:“郑老师,我先给你看看手相吧!”他抓住郑喜成的手,左
瞅右瞅,忽然惊叫一声说:“大哥,不好!这几天正是你倒霉的时候,你最好离开
县城,到边远的地方躲一躲。”郑喜成问是啥灾?那小民警也说不清,只说:“此
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出去几天躲躲有何妨?”郑喜成也猜想到那篇报道会给
他惹麻烦,他告别小民警,离开了看守所……
    袁书记急于弄清郑喜成的下落,张春海追问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着了急,
去找那两个保安,两个保安吞吞吐吐地说了个“看守所”,这下把办公室主任吓坏
了,忙说:“你们可不敢这样说!要是追究起来,可不得了。”经过一番查找,听
说郑喜成独自走了,心里才猛一轻松。但是找不到郑喜成,便难向群众说清。公安
局长只好亲自出面说:“你们不要上当,我们这里没有关押郑喜成!你们要是不相
信,就派代表去看守所查看查看吧!”
    一般老百姓谁敢到大牢里去随意查看犯人?弄不好,把门一关,也把你搁里头
了。所以,有人在县城转了一圈,觉得没啥好看的,一个个都走了。但是大槐树村
的老娘们却胆大包天,竟然走进了看守所,一个号子一个号子地查看,边查看边吆
喊:“喜娃子,你在哪里呀?乡亲们都来看你来了,你在哪里关着,就叫喊一声,
大伙儿为你申冤报仇。”喊了半天,查看半天,在看守所前前后后转了几圈,也没
有看到喜娃子的影儿,她们这才放心地走出看守所,对大伙说:“监狱里真的没有
喜娃子。”大伙才陆续回家去了。
    一场骤然而起的风波就这样平淡无奇地结束了,这让不少人大失所望,有人骂
郑喜成:“这小子太没骨气,既然跟县里顶上了,那就当面鼓对面锣地干到底嘛!”
    群众刚散去,从北京和省城来的记者陆续赶到平原县来,他们要进行追踪报道。
他们不找书记也不找县长,却一竿子插到底,要到大槐树村去了解老支书之死和向
学生派购棉花的事。袁书记和张县长一下慌了脚,立马通知运管所,凡到古河乡的
汽车一律停运,理由自然好找,路断了。从县城到大槐树村有五六十里,若步行可
不是好走的。有的记者只好在县城住下。这给县里提供一个机会,书记县长亲自出
马,分头宴请各路记者。有两个记者不吃这一套,他们雇了一辆机动三轮,直奔古
河乡去了。
    记者登上老黄河大堤,面前是一望无际的防护林。虽然已是初冬,但那黄叶飘
零的景色仍然十分秀美。风从树梢上吹过,发出一阵轻轻的涛声,好像置身在大海
边一样。树林里有鸟儿在唱歌,有羊儿在鸣叫,还有孩子的读书声。记者被吸引,
也怀着好奇心,走进了密林深处。
    一个瘦弱的青年在树林里徘徊,口中念念有词地朗读着:
    太阳哭了,
    月亮笑眯了眼,
    乌鸦发出夜莺的叫声,
    小河爬上了山岗。
    他目光滞呆,言语模糊,呈现一副疯颠模样。当记者得知他就是夏风,使出浑
身解数,启发诱导,想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但郑喜成始终发出的是嘻嘻嘻,
哈哈哈,嘿嘿嘿,嗬嗬嗬……记者大失所望,嗨,原来他是个神经病!
    记者们感到很奇怪,那文章写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思路明晰,感情真挚动
人,这么精彩的文章怎么会出自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之手呢?
    两名记者回到县城,向同行们通报了情况,大伙都感到受了愚弄。张春海没有
想到事情竟会以此圆满的结局而告终!他立马召开新闻发布会,说:“郑喜成跟随
我多年,我最了解他。他上高中时就神经不正常,写的那诗更是疯疯癫癫的,什么
太阳哭了,月亮笑了,大白天净说些胡话!班主任老师当时就说他是个疯子,他自
己也起名叫夏疯子,只是编辑觉得这名字不太雅观,才给他改为夏风。一个疯子胡
扯八诌,你们能相信吗?”说到这里,他更是得意起来:“这个夏风造谣说学生被
关在校门之外,你们到下边看看,哪个学校不在正常上课?让学生动员家长多交爱
国棉,这事是有,可我们是为了向学生进行生动而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有什么
错?”
    记者们终于被说服,有的打道回府,有的则被热情的主人挽留下来,去采写本
县的先进典型。不久,几家大报便有大块文章发表,默默无闻的平原县一下名扬四
海,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