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005年第10期 >

第5部分

2005年第10期-第5部分

小说: 2005年第10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风吹得比秋还薄了
  
  大风口
  
  大风口,站立着
  娘的身影
  大风,吹动着
  娘的白发
  吹动着娘的衣襟
  
  大风口的风
  不住地吹
  一年四季吹着
  吹走冬天
  吹来夏天
  吹得黄土飞扬
  吹得鸡飞狗跳
  却吹不亮
  娘亲手点燃的日子
  
  大风吹着
  没有吹走乡村的贫穷
  也没有吹走娘的苦难,
  娘啊,你还要在这风口
  站立多久,你脸上的皱纹
  早被吹得
  如波浪一样清晰
  娘,你这大风中
  一支未熄灭的残烛
  心中的苦与乐
  早已化为了光明和力量
  
  大风口
  我人生的港口
  是娘在这里
  送我起锚
  是这多情的风
  送我一路扬帆远航
  
  河
  
  大河涨水了。我们坐在
  河边,河水哗哗流淌
  天空中大雁高飞
  河边的水草,像被谁的手
  紧紧攥住。要过河的人
  站在河岸上,另一些人
  在河边播种麦子
  那个上学的男孩,沿着
  麦地边走,脚下扬起了
  飘飞的尘土
  
  早有约定:丁香花开了
  我就过河去
  丁香花开过多少遍了
  那等我的人
  一直在河那边
  最后一片老玉米还在地里
  玉米的叶子比泪水更能守住
  寂寞。在八月,在乡间
  一个人的寂寞比一条河
  还长,比湍急的河水更无奈
  
  这一刻,我必须过河去
  我不能让对岸的人
  等得太久了
  船儿可以不要,河水再深
  也不能阻止我趟过河水
  
  河水在猛涨。我看见
  河那边,升起了一枚
  熟透的月亮


电锯逼近的声音
■ 于贵锋
  听见电锯响儿子就会躲进我怀里
  我说:别怕儿子,那只是声音
  在别的地方锯着别的东西
  
  但——毋庸置疑地要切开身体的声音中
  我也突然停止生长
  马蹄下一朵淡蓝的小花
  因害怕而忘了躲闪
  
  我真的想抱住更大的树啊——
  它被锯倒,然后锯开
  我真的想变小,小小的
  藏进谁的怀里  我真的希望
  有人……抽走……我的骨头
  让它靠着荒野  慢慢恢复平静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灰色枝干,开出粉白花朵”,这句诗适合我的那些比较,有点灵气的作品,沉静、坚实的骨质和忧郁、柔和的外貌。当我被“骨质”的气息所迷醉时,我更在意语言在简洁中达到的生命深度,当然不可避免地这些骨质被空气中的水分浸透,在表面上变得不再那么尖锐。总体上看,一如既往地我对作品力度、内容的重视超过了技巧上的雕琢,更看重作品本身向外的一种开放。
  
  2005年创作想法
  在扩大作为一个写作者“心灵地理”的同时,挖掘一些题材的深度,并继续尝试不同的写法,让自己的声音像一枚果核一样包含在生命、文化等的果肉里,但确实它又是独立的、清晰的,——这种方向所指的路是漫长的。语言上,那种朴素里要散发着更加新鲜的气息,可能还必须找到一把将语言劈开的利斧;必须继续培养并提高依靠语言对内心感受的整合能力;必须对“细节”有充分的认识并增强它在诗歌中的表现力。
  
  简介:于贵锋,1968年5月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1989年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习诗多年,有诗歌作品及诗评发表。现居兰州。


有时,黄河水会停下来
■ 马利军
  有时,黄河水停在拐弯的麻湾滩
  柳林的树荫
  或一群南飞大雁的翅膀下
  有时,黄河水停在
  慢慢融化的冰块里
  也许是风中
  有时,河边的麦子、大豆
  长得特别旺
  有时只剩下割去穗子的高粱
  孤单单泡在秋水中
  有时,我最害怕听到后街的二胡声
  不小心擦破的伤口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创作以黄河题材为主;创作主体与黄河是交错、统一的;以呈现的艺术抵近黄河的真实,触及人与自然的纯真、荒诞或悲剧性。
  
  2005年创作想法
  爱诗歌,爱艺术,爱大地与天空;诗歌在心中。
  
  简介:马利军,笔名马行。1969年11月生于黄河口,现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2001年参加第十届“青春诗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青草
■ 孔 灏
  青草与爱情谁更鲜嫩?
  芳草萋萋
  如果远离我们的那人总不回来
  你说  这山中的春天
  会不会同样遮断
  我们的归路
  
  谁能比青草走得更远
  谁温婉的眼波  汇集所有草尖的露珠
  青青草色黯淡我们的年龄与情感
  黯淡怀念
  十八岁的河边
  青草怀抱纯净的天空
  成为我一生写出的情诗中
  最艳丽的一段
  
  青草在城市的缝隙间
  染绿细碎的月光
  喂养  我们对羊的渴望
  其实真正的牧女就在我们身边
  朴素、真实  感伤和梦幻
  是多么柔软又多么细长
  正不断轻轻
  抽打在  城市的身上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尽量透明而朴素地抒情。
  
  2005年创作想法
  更扎实更投入地写作。
  
  简介:孔灏,1968年12月生于江苏连云港。1986年习诗,作品见于《诗刊》《诗神》《诗歌月刊》等,并多次在国内诗歌大赛中获奖。江苏省作协会员。


走近大河
■ 王夫刚
  走近大河。在那里我遇到了一条忧伤的木船。
  我的心里乱极了……食肉的动物保护者
  试图跟我探讨理论的矛盾
  和可行性。一个伪命题的正解是
  流水的岁月消失了,或许不值得惋惜。
  衰老和成长一样,属于规律。
  走近大河。在那里我遇到了祖国的问题。
  支流夺走了它的根系。永恒的大地
  在倾斜,诗人们在撒谎。
  我的心里乱极了……不是由于疲倦
  而是由于沉默;不是抵达彼岸
  而是抵达彼岸的泅渡被扼住了歌唱的喉咙。
  忧伤加深着木已成舟的腐烂
  大河在继续。大河,允许抛下我。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尽量把诗写得明晰,简洁,短而完整,同时保留其先天具有的质感和抒情性,是我在,2004年的写作中深感兴趣并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
  
  2005年创作想法
  生活,读书,写作,这样的顺序表明了它们在我心目中的位置。2005年,我将继续写下有限的诗篇——关于创作,我曾经有过很多想法,但现在想要说的却是,我已经丧失了表达的热情和勇气。
  
  简介:王夫刚,1969年12月生于山东王莲。1988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诗,或者歌》和《第二本诗集》等。2003年参加第十九届“青春诗会”。现居济南。


一年
■ 牛庆国
  有一些我熟识的人  不在了
  他们走时的情形
  我能一一想象得出来
  
  又有一些我从没见过的人
  来到了这个村子
  他们当然也将是这里的主人
  
  这一年降水没有增加
  日照还是那么长
  但土好像比去年厚了一点
  
  杏花  还是三月才开
  水草  照例在九月枯黄
  堂叔的胃  疼得还像去年一样
  
  黄昏的风  依旧在屋顶上呼啸
  我在外边游荡了一年
  回来时  比春天瘦了一圈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继续追求质朴、纯正的诗风,以反映西部人生存状况和生命体验为主要内容,同时,在保持中努力求变,写出了一些相对于自己有一些“陌生感”的作品。
  
  2005年创作想法
  力求完成2至3组反映大西北的“大乡土”诗歌(我以为如今的与乡土有关的诗歌,大多似乎略显小气了些,应该提倡“大乡土”),在大西北的“深”与“厚”上倾注精力,并涉足一些另类题材。2005年是鸡年,我愿像一只小鸡,从草丛和地埂边寻找食物。
  
  简介:牛庆国,1962年出生,甘肃会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过第十五届“青春诗会”,有诗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作品曾入选《年度最佳诗选》《年度文学精品》等多种权威选本和中学《新课标素质教育心读》,获过“敦煌文艺”等多项奖。


秋日私语
■ 古 马
  背着弓走在衰草连天的草原上
  我长久地沉默着
  
  一群噗噜噜飞过的野鸽子
  它们的眼睛,我相信本是远远的
  山里面三两座灵塔中的舍利
  我相信一只怀孕的野兔会突然把直线跑成折线
  在我尚未抽弓之际早已窜到一朵飞云后面
  
  天黑下来以后
  我会把因秋霜而受潮的微微弯曲的箭杆
  在篝火边细心烤直
  我还相信
  黑夜会在附近的灌木丛中注视着我
  像一个过于肥胖的野兽
  微微喘着粗气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如果说诗歌的作用在于探索精神的未知领域,揭示神秘,那么通过2004年的作品,如《西凉谣辞》(长诗)、《西凉短歌》《古渡落日》等,我部分呈现了人类生活中更为古老甚至是神秘的成分,同时,我试图将乡土中国、现代都市、自然神性、日常风物、古典诗质、现代理念、民歌元素等等,杂糅通合,化为异质混成而别具一格的强烈的形式感,从而抵达现代诗歌的最深层。
  
  2005年创作想法
  追求澄澈、流动,追求作品的“变数”。仅此而已。
  我曾在一篇创作谈中说过,我总在试图通过每一首诗说出我不知道的,而非相反。基于此,我尚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出现在2005年。
  
  简介:古马,本名蔡强,出生于1966年。甘肃凉州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胭脂牛角》《西风古马》,编有诗集《世纪末的花名册》《十年灯》。1997年参加第十四届“青春诗会”。诗作入选国内50余种诗歌选本。曾获甘肃省第四次优秀文学作品(1995年)、第四届敦煌文艺奖(2003年),诗刊社2003年度优秀诗歌提名奖、“德意杯”首届“青春中国”《人民文学》诗歌奖(2004年)、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一等奖(2004年)等多项文学奖。2003年,被《读者》杂志和甘肃省文学院评选为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


槐花香
■ 叶丽隽
  从住处到邮局,要经过
  一段黄昏、一座石桥、一棵石桥下
  古老的槐树
  
  桥下的流水缓缓地汇入瓯江
  也有时,涨潮的江水运回些水草
  枯枝和泥沙
  只有槐树是安详的。当我寄了信件回来
  靠近满是青苔的桥栏,我站得
  那么轻,新鲜而久远的
  花香一样轻……一些事物
  细细地飘落,另一些,正悄悄地
  返回到自身。呵,我业已疲惫
  却不再感到痛楚。合上眼,就这样
  深深地呼吸——
  我不由自主的身体探出
  探出  那空阔的
  令人迷醉的天空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它们很平常,如同我的呼吸和心跳,是自然的,也是按捺不住的。是它们,让我在纷繁的人世间,得以坚持自己的内心,活着,并感激。
  
  2005年创作想法
  依然会是自然的,发自于心的。依然会是每一次的写作冲动伴随着每一次的绝望和暂时的缓冲。我知道,可能这一生都是在不停地“试错”当中,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够生长,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生长——天空展开自己的广袤,同时又扎根于大地的昏暗之中。
  
  简介:叶丽隽。女,1972年生于浙江丽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曾在中学任职十年,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进修。2004年参加第二十届“青春诗会”。


葡萄藤
■ 叶匡政
  我三岁的女儿
  她喊我哥哥,她喊我姐姐
  她喊我宝贝
  
  我都答应了
  因为我渴望有更多的亲人
  
  傍晚,坐在后院
  我们一起仰起头
  我们一起喊:“爸爸,爸爸……”
  我们喊的是邻居屋檐下
  那片碧绿的葡萄藤
  
  我们多么欣喜
  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
  因为我们都喊对了
  它是我们共同的父亲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6年来,我努力让自己忘掉与诗歌有关的东西……忘掉诗歌史,忘掉当代诗歌,忘掉所谓先锋与传统,忘掉还有诗人这种叫法……其实,我是想忘掉与诗歌无关的一切'我只是一个纯净的歌者,我要回到人类的童年,我要用最质朴最单纯的词句,写出我们最复杂最隐秘的愿望。
  
  2005年创作想法
  2005年,一种幸福感会贯穿我的诗歌写作,它是生命的,也是心灵的。我看见所有的东西都和过去不同,它们变亮了,它们都是我的朋友。我要成为一个寻找幸福的人,写出一部《幸福书》。我还想写出一本《爱情课》。2005年,我想,我首先是一个幸福的人……
  
  简介:叶匡政,男,1969年4月出生,安徽太湖人。大学经济法专业毕业,从事过新闻、装饰、广告等行业工作,现为独立出版人。1986年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诗作八百多首。1997年获台湾双子星新诗奖。作品入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朦胧诗二十五年》《中间代诗全集》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城市书》。曾参加第十二届“青年诗会”。


收藏
■ 叶 晔
  收藏水
  它震撼人心!
  收藏沙子
  漏下吧,请时间来作证——
  拣出的金子
  注定要闪亮
  收藏羊肠小路
  扯直是好办法
  但山脊上的人影又歪又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