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眼看美国-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9节:美国的〃青年政府〃(2)
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由30人和400人组成,参、众两院的议长均由选举产生。法官由指导老师指定,结果这位老师的儿子轻而易举地当上了法官。徐夏叶认为这种规则不合理,为此她写了议案,提出〃法官应该由州长和总律师共同指定〃。
〃青年政府〃成立之后,YMCA将邀请学生领袖和真正的州众议长共进晚餐,目的是让学生们游说政府官员为其组织拨款。每年的3月,其中的40名优秀学生将有机会到州政府的有关部门实习一天。〃我对能源问题感兴趣,所以选择到自然资源部。〃徐夏叶说,有专门的人指导我完成这个项目,写成论文后可以参赛,如果获胜,还能拿奖学金。
每年暑期,YMCA还组织全国性的〃国家事务青年会议〃(The YMCA Youth Conference on National Affairs),各州〃青年政府〃的成员只要提交一份有关国内或国际问题的建议员,可报名参加。2007年7月1日至5日,第40届〃国家事务青年会议〃在北卡罗莱纳州举行,徐夏叶带着她在州政府实习时调研的〃新能源利用〃议题,和其他634个中学生一起参加了这次全国大会。
据徐夏叶介绍,这次大会分成教育、交通、移民、国际关系、国家安全、枪支管理、反恐、中东问题、食品安全等若干个论坛。参赛者先在相关议题的论坛上做演讲,然后是观众提问,支持者和反对者进行辩论,主讲者再做陈述,最后是大家投票,获胜者进入下一轮,直到决出冠军。
我翻了翻徐夏叶带回来的会议材料,600多个提案涉及方方面面,可谓五花八门有人主张把伊拉克分成3个国家,有人要求美国停止支持以色列,有人提出应该给退伍军人更多的优待,有人提议把禁酒的年龄从21岁降为18岁,有人建议废除死刑,有人认为神创论和进化论应该同时进课堂,有人呼吁限制竞选基金等等。
这种实实在在的民主实践,对年轻人的成长乃至国家的未来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回忆说,他的政治生涯就是从模拟选举开始的。1963年,16岁的克林顿被学校选派参加阿肯色州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在这期间举行的〃总统〃模拟竞选中,克林顿提出以创造崭新的美国文化为重点,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提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国际型经济,确保美国永远立于超级大国的战略地位。他的竞选演说赢得了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如愿以偿地当选为〃总统〃。随后,在〃总统〃克林顿率领下,〃参议员〃、〃州长〃等学生领袖获准到首都华盛顿游览,并在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肯尼迪对克林顿说:〃我从报上读到你的竞选演说,很有特色。〃克林顿谦虚地说:〃我对美国的文化、社会研究不深,有的提法可能不恰当。〃肯尼迪笑了笑说,你敢于提出来,就应该受到鼓励。〃你们是美国未来的希望,世界美好的明天属于你们。〃
第30节:美国人真的很随便吗(1)
美国人真的很随便吗
你见过学生上课时把脚对着老师吗?
你见过老师坐在桌子上讲课吗?
你见过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趴在地上吗?
你见过学生上课嚼口香糖吗?
你见过学生边吃快餐边听讲座吗?
这些在美国学校里司空见惯的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准会成为小报的〃花边新闻〃。
我刚到美国时,对此也看不惯,觉得老美怎么连基本的礼貌都不讲。有一次,我申请到女儿的班上旁听,居然看到有学生躺在浴缸里上课,而老师讲课时偶尔还把脚踩在凳子上。我就此请教她的老师,老师回答说,以放松的状态学习,可以激发灵感。
待久了才知道,老美就是这么随意。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些举止很正常,无关礼貌。
记得中国上档次的宾馆都有这么一条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如果你穿拖鞋进星级酒店,门口的保安准会把你拦下。可是在这里,许多美国人穿着拖鞋、短裤进出各种公共场所教室、图书馆、宾馆、商店、教堂等,女士们有时穿得更少着〃比基尼〃躺在公共游泳池边晒太阳的情景在夏天十分常见。
〃西装〃顾名思义是源于西方的服装。在中国,不论是官员还是农民,如今都时髦穿西装,而美国人反而很少穿。在大街上、校园里,最流行的装扮是牛仔裤、运动鞋,有时甚至一整天都见不到一个西装革履的。我在美国一年多时间,也只穿过一次西装,那是随老师到华尔街一些著名机构参访,不得已而穿之。因为在华尔街,西服是金融界人士的职业装,咱们上门参观也得稍微正式点。
美国人之随便,还体现在称呼上。多数人喜欢你直呼其名,如果你〃尊称〃他为某某〃博士〃、〃教授〃、〃牧师〃、〃经理〃或什么官衔之类的,那就显得见外了。我的女儿除了叫她的老师〃女士〃或〃先生〃外,见到其他的美国人(包括长辈)一律都叫对方的名字,不像在国内那样非得叫〃叔叔阿姨〃的。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媳妇对公公婆婆也是直接叫他们的名字。有位嫁给老美的河南姑娘说,她刚上门时按中国习惯叫丈夫的父母〃爸爸妈妈〃,可对方反而〃不领情〃,非得让她改口叫名字。
老美请客也很简单。我们先后去过十几个美国朋友家中做客,各家准备的饭菜都大同小异,不外乎这么三四道菜主食(米饭或玉米、面包)、牛肉(或鸡肉、火腿)、蔬菜或水果沙拉、甜点(蛋糕、冰淇淋)。估计他们平时在家也就这么过日子(中午在单位里一般吃汉堡或快餐),我觉得老美在吃的方面确实比咱们中国人差多了。
美国人不兴送礼,初次见面或上门做客时,带点小礼物表达一下意思就行。我们从国内带了些有特色但很便宜的东西,比如草编灯笼、中国结、胸针之类的,美国人都很乐于接受。正可谓〃礼轻情义重〃。
第31节:美国人真的很随便吗(2)
和美国人一起上街吃饭,如果事先没有声明是谁请客,那就各付各的了。即便是学生和老师一起用餐,老师也坚持自己付账。有一次,一位刚从中国旅游回来的美国朋友,希望我把他未用完的300多元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他打电话约我上酒吧见面。我们在酒吧里各要了一瓶啤酒,结账时我以为他会把单都埋了,没想到他只付了自己的,我的那瓶两美元的啤酒还得自己付。
总而言之,在美国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没有那么多的关系网,人格独立,大可不必依附于他人,或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我有位女同学在国内时当过党校老师、报社记者,后来全家移民到了美国。我问她来美国有什么感触,她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摆脱了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虽然干的活比国内累,但心不累,活得轻松。〃
美国人不拘小节,但却很守规矩。他们有些规矩和咱们还不一样,不小心就可能闹出尴尬来。比如,不能问对方的收入、年龄、信仰等私人问题。我太太在这里的一家医院当访问学者,有一回她看到某护士穿了件时装,在夸了她一通之后问她〃这衣服花多少钱买的〃,对方听了顿时目瞪口呆,过了几秒钟才断断续续地说〃很贵、很贵的〃。我太太这才意识到自己〃犯规〃了。
美国人注重自己的隐私,也尊重他人的隐私,他们不喜欢去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呵呵,这似乎和美国政府的风格大不一样吧)。和中国校园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绝少看到男女情侣卿卿我我、搂搂抱抱的场景,甚至连手拉手走路都不多见。不是说美国人很开放吗?怎么比中国的大学生还保守?对此,我无从知晓。不过,一位美国朋友的解释令我茅塞顿开,〃男女之间的事纯属个人隐私,大多数人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出亲热,但可以在宿舍里做爱做的事〃。
美国人对公共秩序的遵守让人肃然起敬。在我们生活的哥伦比亚市,我没有见过排队夹塞的,没有见过在室内公共场所抽烟的(这点对于非烟民的我真是受益无穷),没有见过随地吐痰的,没有见过乱扔垃圾的(美国的垃圾桶也多,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没有见过在大街上吵架的……美国人开车也很守规矩,很少看到有人乱停车或闯红灯,尽管路上车子比行人多得多,车跑的速度也挺快,但车祸却不多见。这和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则有关。
当然,对于性命攸关的事,美国人更是认真对待。他们开车都很自觉地绑安全带,小孩坐车还得有专门的安全椅。美国人骑自行车还戴着头盔,晚上骑车他们身上往往装有闪烁的装置,开车的人大老远就能看到骑车的。夏夜,有些美国人喜欢推着婴儿车外出散步,小推车上也会一闪一闪地发光。
我认为,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如何,上厕所看看就大致清楚了。美国的公共厕所手纸等卫生设备一应俱全,全免费提供。没有听说过厕所里的卫生纸或洗手液被人偷走的。我也从没见过这里的厕所有〃便后冲水〃之类的提示语,但很少有人不冲水就走的。换句话说,当你上厕所时,基本看不到别人留下的排泄物。而这种尴尬的事,在国内的公共厕所总是难免。我曾经在北京某名牌大学进修,当时住在教师宿舍楼,上厕所就经常看到前人留下的一大堆〃肥料〃,不得不先冲水再蹲下解决自己的问题。住在这座楼里的人,有博士头衔的占了一大半,但其厕所文化尚且如此,可见这种举手之劳的事,和学历无关。那么它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我至今仍不太明白。
第32节:美国为啥流行〃家庭学校〃(1)
美国为啥流行〃家庭学校〃
我的美国朋友Randy有5个儿子,小的12岁,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这5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十二年级,全都在自己家里上学,妈妈当老师。
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选择权。他们既可以上免费的公立学校,也可以上付费的私立学校,还可以上〃家庭学校(Home School)〃。
Randy的5个孩子上的就是〃家庭学校〃。这种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学习的教育方式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宗教家庭。美国虽然是个以基督教信仰为主的国家,但在公立学校推行的却是政教分离的政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传播任何宗教理念。一些宗教人士认为学校传授的价值观(比如进化论)与自己所持的宗教观念相悖,所以不想让孩子们去上公立学校。Randy是个牧师,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除了宗教信仰上的原因,他还担心孩子到了学校可能受吸毒、酗酒、暴力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到Randy家做客,感觉他家的孩子比其他美国家庭的孩子更有礼貌。
Randy家的〃学校〃就在他们家的地下室。墙面上有一块小黑板,靠墙的两边立着书架,墙角两头各摆放着一张书桌。10多年来,从这所〃学校〃已经毕业了3个学生,现在还剩两个在学,就是Randy最小的两个孩子。
随着〃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显现,在家里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学龄儿童已经超过200万,相当于每50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位〃家庭学校〃的学生。专家说,在家上学的美国孩子的人数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
现在,美国〃家庭学校〃不再仅仅局限于宗教家庭。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学校的授课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自己在家教小孩,可以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安排课程和进度,时间上也相当灵活。而且,不用担心孩子和其他同龄人竞争的压力,避免上学时被其他同学欺负或耻笑。特别是时不时发生的校园枪击案,使得一些家长对公立学校的安全更不放心。
第33节:美国为啥流行〃家庭学校〃(2)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家长想当自己孩子的老师都可以呢?Randy告诉我,〃家庭学校〃在美国50个州都是合法的,但各州的要求不同。有的州要求家长要有相应的资格证明,不过Randy所在的密苏里州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Randy介绍说,根据密苏里州的有关法律,孩子留在家里上学必须向当地教育当局报告备案。每学年上课时间1000个小时,其中阅读、数学、历史地理、英文和科学5门主课至少在600小时以上。每次上课必须〃签到〃,孩子的作业和家长的批改记录都要保存,以备教育官员的抽查。
我知道Randy夫妇都是密苏里大学的毕业生,把孩子从小学教到高中肯定不成问题。但是,像科学课中的物理、化学实验,是需要仪器的。难道每一个〃家庭学校〃都要搞一个实验室?Randy解释说,本地的〃家庭学校〃有个联谊组织,像实验课孩子们可以轮流到具备条件的家庭去上,不过得给那个上课的家长付钱。
我还关心两个问题。〃家庭学校〃的孩子整天和父母在一起,不像公立学校的孩子经常和同龄的同学在一起,其在社会化方面是不是有先天不足?Randy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比如,他们家的孩子经常和邻居的孩子玩在一起,还到社会上当义工,家长也常常带孩子出席朋友间的家庭聚会,参加社会活动并不少,而且是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接触,对孩子的成长更好。Randy的小孩还参加了全美《圣经》知识竞赛,并获得名次。
另外,〃家庭学校〃学生的成绩和公立学校的相比,到底怎么样呢?Randy给我看了一组数字:在一至四年级,〃家庭学校〃学生的平均水平会比公立学校的学生高一个年级,而在八年级,〃家庭学校〃学生的平均水平要比全国公立学校的平均水平高出4个年级。
Randy还告诉我,〃家庭学校〃毕业的学生2/3上了大学,这个比例也高于全美的平均水平。
这些从〃家庭学校〃出来的孩子没有高中毕业文凭,没有学校的推荐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