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之旅-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方式说得很明白。凡那穆瓦伦年轻,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太负责任,他时常被人扇一记耳光,虽然不是真正被扇了耳光,但比喻意义上就是如此。如果他希望找到意义和目的,希望成为他注定要成为的真正的英雄,那他就会更仔细一些,而不光是寻找“合适的”妻子,也不仅仅依靠朋友为自己提供一个答案。正是这个朋友,这个一肚子苦水的铁匠伊尔马林伦,为凡那穆瓦伦提出了更重要的一个任务:去把护身符偷回来(毕竟,这个护身符是这位英雄设计的),然后将它带回自己的家乡,为他自己的国土带来繁荣。凡那穆瓦伦现在才开始意识到,他属于更广大的一个世界,除了自己以外,别人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的人民。在一个层面上,伊尔马林伦是这位英雄自身的阴暗面——他年轻时代感到的痛苦,他的欲望横遭阻碍,郁郁不得志;他还意识到,崇高的梦想和理想最后都不现实,说得好是妥协,差的就是破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伊尔马林伦可悲的婚姻和损失也提醒我们,当我们的创造仅仅只是为了赢得爱和认同,那我们的创造也许到最后根本就不能给予我们任何一种欢乐,甚至有可能被他人自私地加以利用,正如我们自己也曾利用过它们。
凡那穆瓦伦一旦决定去偷回桑波(《英雄的国土》从来没有说明这到底是为什么),事情突然之间就开始对他有利了。他碰巧撞死的大鱼本身也有魔力,竟然为一种有魔法的乐器提供了材料,可以诱使敌人入睡。这是一个奇怪的神话形象,表明如果我们能够在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哪怕是在明显不幸或危险的情形中,然后利用机会制造出某种有特性的东西,那么,在我们追寻意义与目的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露西的报复是可以预想到的,哪怕是有魔力的英雄,也不能指望万事都顺着自己,可怕的风暴几乎毁灭他的船只,并打碎了他的护身符。如果凡那穆瓦伦不是那么精明的一位英雄,那他此时无疑会放弃,并在绝望中回家。但这位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力)并不放弃。凡那穆瓦伦在海浪中寻找桑波残片,尽可能多地带一些残片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人民造福。虽然带回去的数量不是很多,造成的繁荣富强并没有达到完美程度,但毕竟还是有合理的一部分益处。这样,英雄的理想就得到了补偿,他的效率表明了并不十分完美的胜利。但是,他找到了更深层和真实的意义,比最早使他离开家乡去寻找的意义大得多。到最后,异乡的新娘并不是凡那穆瓦伦找到的意义。意义就在他开始创造,推给别人,最后又重新拾起的魔力中,他为之战斗,冒险确定它的价值,哪怕在这个护身符已经被无可挽回地破坏以后。以这样的方式,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找到内在目的和终极意义的感觉,哪怕情感失望,梦想幻灭。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帕西法尔与圣杯(1)
提出合适的问题
圣杯的故事,糅合了若干不同文化的神话与象征,有凯尔特文化、条顿文化与中世纪法国的文化,并使之成为一个讲述发现、失落、斗争、同情与救赎的动人故事。圣杯被解释为许多种不同的东西,有的是异教的生殖象征,有的是基督教的精神救赎符号。在所有这些不同形式中,圣杯都是一个更深层生命意义的符号。在这里,我们来讲青年帕西法尔寻找意义的故事,但是,他追寻意义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他的发现也是笨拙草率的。我们在这里看到,当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的时候,要想有所发现是多么困难。
帕西法尔小的时候,他母亲不让他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他父亲在他出生以前便在战斗中牺牲了,除开这个孩子以外,他母亲什么都没有了,因此发誓一定不能失去他。她把帕西法尔藏在密林深处,不让他知道自己的贵族身世,以免他又跟父亲一样,跑到亚瑟王的王宫里去当骑士。
可是,帕西法尔的母亲却对他讲上帝的事情,对他说,上帝之爱对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益。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漂亮温和的骑士,他被人追赶逃到了密林深处,帕西法尔只能够假定,这个高级生物一定就是上帝本身了。虽然这位青年人后来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可是,跟这位骑士见面以后,唤起了他天生的直觉,想要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帕西法尔请求母亲让他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
他母亲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帕西法尔就出发了,穿上一身愚人服。他母亲希望这身衣服会引起人们的嘲笑,这样,这年轻人稍后便会回到自己身边。可是,尽管有很多人嘲笑,帕西法尔还是坚持下去,到后来,他来到了格内曼茨的城堡。有位贵族准备当这个年轻人的师傅,要教他骑士的规则。愚人的衣服被换掉了,他的愚人习惯也改掉了,格内曼茨教这年轻人礼貌之举,更重要的是,他还教帕西法尔懂得礼貌言行后面的道德。“永远不要失去羞耻感,”格内曼茨对这位成长中的骑士说,“也不要强行向别人提出一些愚蠢的问题。永远都要记住对那些不幸受苦的人表示同情。”虽然帕西法尔用心记住这些话,但并不懂这些话背后的意义。
不久以后,帕西法尔就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一片荒凉,人烟稀少。在这一片废墟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城堡,就是在这里,他面临对自己男子汉精神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但是,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个任务。在城堡里面,有一位生病的国王,因为周身疼痛而在病床上翻来滚去,这就是圣杯王。他违反了追寻圣杯的人们约定的法则,竟然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追求世俗之爱。在接受惩罚期间,他的腰部受伤,要等到一位彼此不认识的骑士来提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好转。“主人,您得了什么病?”这位骑士必须首先向生病的国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城堡里还有其他奇迹,圣杯本身也有可能出现在从外面的世界游历进这个城堡的人面前。但愿,除非这个没有人认识的骑士又问:“主人,圣杯给谁用啊?”国王的病才会痊愈。救赎的秘诀就藏在这两个问题里,不仅仅是对生病的国王的救赎,而且还是对整个荒原的救赎。
但是,帕西法尔看到国王病在床上,却只记得格内曼茨教导的外部形式,也就是说,好奇心是粗鲁无教养的,他不能强人所难,不能问一些愚蠢的问题。他忘了应该向受苦的人显示同情。因此,他什么也没有说。圣杯本身出现的时候,由于同时还出现了天启音乐的甜蜜乐声,而且是圣杯骑士们抬着缓缓行进的,四周有少女守卫,并在圣洁的光芒中显露出来,这名年轻骑士就盯着看,一直盯着看,然而嘴唇还是紧闭着,因为害怕出现一脸傻相。因此,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之后,出现一阵雷鸣声,城堡消失了,一个声音传来:“愚蠢的青年人啊,该问的问题你没有问。假如你提出那些问题,国王就一定痊愈了,他的四肢一定会再次强壮起来,大地一定会恢复生机。现在,你只好在荒原里再游历好多年了,直到学会同情为止。”帕西法尔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现在都太晚了,他在一个寒冷灰暗的黎明骑马进入荒野,决心终有一日,他会争回重睹圣杯的权利。
评 论
帕西法尔很像刚刚踏上社会的很多年轻人。我们在他成长的过程和他的性格里,可以看到佩尔杜尔的影子,那个神话故事的根源同出于凯尔特传统。帕西法尔的母亲之所以心急如焚,是因为她知道生活并非总是那么甜蜜的,而且她已经生活得伤痕累累。她不愿意跟帕西法尔讲人生的考验、磨难和回报,而是严守秘密,不让他了解人生潜在的悲伤和欢乐。许多父母宁愿不让孩子们了解生活的艰难困苦,尽量美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也许拒绝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可能会对性生活、毒品和酒精产生兴趣,他们并不提供这些方面的教育,或者不经解释或讨论就强行确定一些规则。之后,他们又会惊恐地发现孩子染上了毒瘾,或者不小心怀上了孩子。但是,那条蛇会以不同形式来到我们身边,帕西法尔在林中遇到了骑士,发现在母亲的保护圈外还有更广泛的人生。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帕西法尔与圣杯(2)
帕西法尔准备好了接受格内曼茨的教导,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熟悉的主题。我们希望在家庭之外找到角色模范,这样的人能帮助我们脱离家庭气氛,形成自己的个性。但是,帕西法尔只是对着格内曼茨鹦鹉学舌。他仍然年轻,没有经验,无法理解这个年长者所教导的真正意义。这一部分是因为他母亲并没有提供任何基础知识,使得格内曼茨的话无法生根。我们在年轻时代和成年初期掌握的知识,只能够在由父母最早提供的肥沃土壤里才能养成牢固的自我意识,而这些父母自身也必须要愿意诚实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所以说,帕西法尔离开格内曼茨的城堡时,得到的只有信息而不是智慧。他知道行为的规则,却没有理解其意义或目的。当时,他还没有承受过失望或损失,也没有经过本可以从中学会体恤别人的痛苦教训。因此,当面临在痛苦中挣扎的一个病人时,他能够想得起来的一切,也就是不要做出愚蠢的样子。当他获准看一眼圣杯的时候,也只会咬住自己的舌头,以免说出听起来愚不可及的话。换句话说,他思考的主要是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什么样子的,因此就不能够应对出现在眼前的实际情况。这样,他就没有能够提出重要的问题,被赶出来以后也只知道自己失败了,虽然里他已下定决心,等将来有一天一定夺回自己曾经失去的一切。
帕西法尔没有能够提出来的两个问题,本身都是象征性的,说的是当我们进入生活以后必须要随时具备的生活态度。它们还告诉我们,为了让孩子们准备好生活实践,我们必须要鼓励他们提出哪一类的问题。
“主人,您得了什么病?”这是帕西法尔应该向生病的国王提出的问题,它体现着对他人真正的关心和同情。在所有的人类行为和状况背后,都有一些理由是与我们见到的表面现象有所不同的,当我们提出疑问的时候,也许就会发现,我们认为不好的,或者是生活中不可接受的,往往就是人类的弱点和无知的产品,而不是人的邪恶或卑鄙使然。我们知道得越少,我们批评判他人的时候就越多,经常是不公平和错误地评判他人,因为我们并不理解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更不理解自己的困难,除非我们能够向自己发问,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发问是导致同情心的重要的一步,当我们遇到人类的不幸时,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在同等情形之下也有可能去做我们鄙视的那些人所做的事情,那我们就不会感觉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而学会谦卑。
第二个问题是,“主人,圣杯给谁用啊?”自从第一批圣杯故事撰写以来,这个问题一直都让一些学者感到困惑,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当幸运来到我们面前,无论是早年成功,是得到了一种相爱关系的天赐,还是一次精神上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价值与重要性,我们都需要问一下,这样的好运是否还要服务于更高的目的。这事实上是一种宗教态度,尽管它并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具体的宗教教理或学说。这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我们能感受某种更深层的模式和目的。当生活看起来是在为我们提供免费的报偿时,我们需要越过沾沾自喜的境界,问问这份礼物是否还要服务于更高的目的。这会使任何一种生活经验转变成某种有意义的东西,使其远离自我的束缚,让我们分享智慧、洞识、创造力、天赋和好运——不是以牺牲我们自己为代价,但同样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心态使生活圣洁化。“圣洁化”这个词源自拉丁词根,意思是使其更加神圣。在我们提出这样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时,就等于放宽了我们的眼光,与更深层和更伟大的一个整体联结起来了。这就是帕西法尔这位年轻的傻子所没有做到的事情,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年轻时代所没有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当我们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这一类的智慧或指令的时候。帕西法尔必须要在荒野里流浪许多年,直到经历过痛苦以后才会了解同情和谦卑,才会让他再次找到城堡,提出许多年以前就应该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我们自己也许也需要犹豫很长时间才会汲取这些教训。但也许,稍微多一点点智慧以后,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刚刚开始探索人生意义的年轻人,我们都能够使这样的流浪或犹豫时间更短一些,也较少一些痛苦。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珀耳修斯
意义就在于奉献
珀耳修斯的故事讲述的是征服仇恨与恐惧所需要的爱与勇气,也表明神性存在于全部后裔身上的方式。为所爱之人进行斗争和做出牺牲,导致冲突的结束和一个持久家族血脉的创始。但是,这位英雄并不是有意识地要追求这样的结果的。没有多少年轻人能非常清楚地找到人生意义的需求,他们非常清楚的是需要使事物更美好。珀耳修斯最开始只是要拯救自己不幸福的母亲,但结果得到的比原来料想的多得多。
珀耳修斯是一个女凡人达娜厄与天王大神宙斯所生的儿子。达娜厄的父亲是阿克瑞斯国王,曾有神谕说,阿克瑞斯国王日后将为孙子所杀。阿克瑞斯心下惊恐,就把女儿关起来,把所有的求婚者都赶跑。但是,宙斯是一个神灵,他想要得到达娜厄。他化为一阵金雨进入囚室,他们结合的结果就是珀耳修斯。阿克瑞斯发现,尽管自己百般小心,还是得了一个孙子,就把女儿达娜厄和她的小儿子塞进一只木箱,扔进了大海,希望他们自行溺毙。
可是,宙斯刮起和风,使母子两个安全横渡海洋,轻轻漂到对岸。木箱子漂到一个海岛上,被一个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