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地方?把那个房间的客人接出来!水!水!水!快拿水来!”他的警卫
闻声端了水来,他接过一饮而尽。
金载圭一把抓住郑升和的臂膀说:“参谋长!发生大事了!”不等郑升
和开口,便把他拉向门口,推他上车。郑升和见金载圭神色慌张,大汗淋漓,
浑身血迹,而且又赤着脚,莫名其妙,忙问:“发生了什么事?”金载圭说:
“快上车吧,上车后再说。”郑升和满腹狐疑上了车,坐在金载圭专车的后
座中间。金载圭上车后坐在他的右边,郑升和左边的是金正燮,朴兴柱侧坐
在司机旁的前座。
郑升和似乎感到受了挟持,他追问金载圭发生了什么事,金载圭只是说:
“出了大事。”小轿车飞快地向中央情报部总部所在地南山奔驰而去。郑升
和一再追问究竟出了什么大事,金载圭伸出右食指一弯,做了个狙击的动作,
示意朴正熙已死。郑升和急问道:“总统阁下死了吗?”金载圭答道,“肯
定死了。”郑升和再没作声,内心却盘算着:总统毙命已是既成事实,杀总
统的金载圭身为中央情报部长,拥有巨大的组织力量和权势,其背后又有美
国作后盾,他无疑是新的铁腕人物。权衡利弊,郑升和要下决心协助金载圭,
想法设法让他成功,使他成为新的权力中心。
郑升和问金载圭:“往哪儿去?”
金载圭回答说:“到情报部去。”
郑升和考虑到在这样的紧急关头,万一需要动用武装力量,指挥起来方
便,能够得到保护,就建议说:“还是到陆军本部去。”金载圭同意了。
20时05分,他们到达陆军本部地下室。郑升和立即通知国防部长官、
参谋联席会议主席、海军、空军参谋长和“美韩联合军”副司令等军队要员,
来陆军本部开紧急会议。
再说总统府秘书长金桂元与金载圭碰了照面后,他再次进入餐厅,让人
把朴正熙的尸体搬进轿车,送往汉城地区军医院。他一再叮嘱下属,没有他
的允许,任何人不许看尸体。之后,20时15分,金桂元回到青瓦台,电话
通知国务总理、部分内阁成员到青瓦台来20时45分,总理、各部部长来到
青瓦台。金桂元说:“总统阁下已故。”来人大吃一惊,一再追究问到底是
怎么回事。金桂元没说出真相。
21时10分左右,军队要员也来到陆军本部郑升和地下办公室。国防部
… Page 295…
卢载铉询问金载圭是怎么回事。金载圭不说出详情,只说:“总统阁下已经
死了,这是肯定无疑的,赶快宣布戒严,维持治安要紧!”卢载铉坚持要把
金桂元叫来。
电话打到青瓦台,金桂元不知陆军本部事态发展情况,拒绝前往。相反,
他要卢载铉带军队要员去青瓦台。双方僵持不下。金载圭夺过电话,对金桂
元说:“大哥,到这里来吧,事情已结束了,上那里干什么!大家都在这里,
你陪总理、部长们一起来吧!”
金桂元这才放心前往陆军本部。
20点30分左右,朴正熙的亲信、军内强硬派代表人物陆军保安司令全
斗焕,接到国防部长要他不用换装立刻前来的命令。他来到陆军本部地下室,
研究了情况,并通过汉城地区军医院院长确认朴正熙已毙命后,就在陆军本
部自己另立临时指挥部,包围卢载铉和郑升和。
22时40分,按照崔圭夏总理的指示,在国防部会议室召开国务会议。
崔圭夏和部长们强调宣布戒严应有能够为国民谅解为理由,以此逼迫金载圭
说出朴正熙被杀的死因。金载圭大叫道:“总统是我杀的,我的后面有美国!”
顿时,场内空气紧张起来。金载圭接着说:“两三天不公布理由又何妨?”
总理崔圭夏和部长们都哑口无言。
这时,金桂元从内阁成员的态度中,感到金载圭举事难以成功,就把郑
升和、卢载铉叫来,把金载圭刺杀朴正熙的经过和盘托出。卢载铉听到金载
圭在杀车智澈时把总统也杀了,加上自己所处的形势,只好下令逮捕金载圭。
郑升和见风使舵,同意把金载圭看管起来再说。关键时刻,郑升和的动摇使
金载圭的计划全盘失败。
郑升和回到陆军本部后,命令汉城陆军部队全部出动,把守各个要冲,
随后指示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和宪兵总监金晋基逮捕金载圭。全斗焕接到命
令后,立即派金晋基带10名要员去国防部,将金载圭从国防部会议室骗出。
金载圭刚一上车,就被宪兵的手枪抵住脑袋,随后,他被缴去手枪,戴上手
铐。此时,是第二天零时40分左右。
1979年12月4日上午,南朝鲜汉城军事法庭审判长金永先中将,宣布
对金载圭、金桂元等人的第一次公审开始。参加公审的除了由31名律师组成
的律师团外,还有60名南朝鲜及世界各国的记者、40名家属和200多名旁
听者。许多律师是自愿报名免费为被告辩护的。在法庭上,律师团发言人金
济亨强调说:“这次事件是韩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这次审判的公
正与否将决定着政治的方向和民族的前程。因此,我们认为照着现行的政治
体制和法律来公审是不妥当的,应该由历史来审判,人民来公审……”
照理说,替枪杀总统的罪魁辩护,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弄得不好
自己也成为历史的罪人。何况还有来自军方的一连串警告和威胁。但被告的
律师们不畏强权,据理力争,这在南朝鲜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即使在国
外也是罕见的。朴正熙的不得人心可见一斑。在义正辞严的律师面前,政治
上无知而又反应迟钝的军事法官们,狼狈不堪再也无词应付了,只好宣布暂
停公审。
12月8日,第二次公审又开始了。双方激烈的争论使审讯暂停了三次。
军方安插在旁听席的特务,大声叫嚷要把律师赶出门外。对此,律师们一哄
而起,叫他们出来辩论辩论。顿时,审讯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再说陆军总参谋长郑升和在得到美国的支持后,向军内“强硬派”开刀,
… Page 296…
准备逮捕全斗焕以及一些中坚分子,彻底铲除朴正熙在军内的势力。全斗焕
得悉郑升和的清洗计划后,抢先一步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肃军”政变,
调动武装部队进入汉城,逮捕了郑升和等第三军将领40余人,击败汉城城防
部队。次日凌晨1点,政变部队包围了所有的政府官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
报社,“肃军”政变成功。全斗焕依仗军权与谋术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为继
朴正熙之后又一个独裁者。
全斗焕等人眼看公开公审已无法进行下去,就不顾法律程序,指使汉城
军事法庭于12月20日,宣判金载圭、金桂元、朴善浩、朴兴柱等7名被告
死刑。军事法庭只用了19分钟宣读判决书后,就草草收场。
12月27日至28日,金载圭等人向高等军事法院申诉。1980年3月6
日,全斗焕下令枪决朴兴柱。他故意让同金载圭关系密切的中央情报部的人
去执行,但遭到了拒绝。全斗焕恼羞成怒,命令他的手下人乱枪打死朴兴柱。
接着全斗焕又准备枪决金载圭等6人。
然而,残酷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激励着人民的斗志。年初
以来,南朝鲜学生和宗教界人士掀起了对金载圭等人的救命运动,这个运动
是金载圭等人的家属首先发起的。1月30日,金大中、金泳三等著名反对党
的领袖在会晤中,一致决定要阻止军方处决金载圭等人。
与此同时,以学生为先导的反独裁、要民主的斗争很快席卷了整个南朝
鲜。工人和农民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也起来了。金大中的家乡光州市人民举
行了震惊世界的“光州起义”。全斗焕在调兵遣将镇压光州人民的同时,在
5月24日,下令绞死了金载圭等人。
继承朴正熙衣钵的全斗焕,靠残酷的镇压手段并没能在总统的宝座上坐
多久,他被迫下台后,带着老婆去一座深山寺庙里当了和尚,“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这便是后话了。
(贺兰)
… Page 297…
蒋经国上海“打虎”记
1948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军事
上,蒋军在战场上连连失利。仅 1947年一年,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了
152万人;东北、山东、陕西的大片土地获得解放;济南、长春、锦州、沈
阳等战略要地也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经济上,国民党又面临着财政崩溃危险。1947年的军费开支高达100万
亿“法币”,而这一年的财政收入仅仅17万亿“法币”,照四大家族之一的
宋子文的话说,亏空的83万亿“法币”“全靠印刷机来弥补”。财政部在上
海有5家大印钞厂,一分钟可以印制“法币”1600万元,日夜不停地开机印
刷,仍然赶不上需要,又到英国、美国去印,用飞机运回来,就立刻投入流
通渠道。滥发钞票的结果,必然造成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再加上政府官员
贪污腐败,索贿受贿,奸商投机倒把,哄抬物价,弄得全国老百姓无法生活。
有的编出顺口溜来唱:“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贪到结果,百姓死完;你做
你捞,我做我捞,捞到临了,地无寸草……”
在这样的困境中,蒋介石一再想方设法,挽救危局。他避开军事、经济
大崩溃的根本原因不提,认为只要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同时严厉打
击贪污腐败和投机倒把,就能挽救危机,挽回民心,巩固蒋家王朝的统治。
于是,就有了蒋经国临危受命,在上海“打虎”这一段故事。
事情还得从“法币”说起。“法币”就是法定货币的意思。辛亥革命前
后,中国由过去的使用银元与制钱,逐渐过渡到使用钞票 (纸币)与铜元。
但发行钞票的银行很多,所以市面上流通的钞票很混乱。蒋介石取得国民政
府领导权后,一直想推行法定货币,统一币制,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大权。
这样,在经过多年筹划之后,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11月3日宣布,以中国
银行、中央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定货币,一百元“法币”折合美
元29.75元。第二年又规定中国农民银行的钞票“与法币同样行使”,这样
就形成了四大银行统治中国货币体系的局面。
“法币”开始行使时,信誉还是比较好的,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四大银行发行的“法币”总额只有14亿元。在八年抗战期间,因为军费开支
和物价飞涨,发行额增加到5000亿元。从1946年3月到1947年4月,蒋介
石为了进行反对共产党的内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将“法币”发行额陡
增至16万亿元以上。最后,到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
亿元,等于抗战前夕发行额的47倍,而物价上涨高达3492万倍!据当时人
记录,一斤茶叶要80万元,一顶单人蚊帐和一条草席就要1290万元,一市
两黄金要值“法币”五亿元以上。老百姓上街买东西要用麻袋装钞票!
蒋介石政府也知道“法币”已完全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所以想发行新的
一种钞票,来重新稳定金融危机。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是翁文灏,财
政部长是王云五,中央银行总裁是俞鸿钧。蒋介石对翁文灏说:“军事完全
由我自己主持,与行政院无关。财政方面,应以财政部为中心,中央银行帮
同处理,同心协力来挽救十分艰难的局面。”王云五立即提出了发行“金圆
券”代替“法币”的建议。他的办法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收兑或收存全国
人民所持有的黄金、白银和外币,换给“金圆券”实行管制经济。在行政院
下设“全国经济管制委员会”,另在全国若干“管制区”,由“经济管制督
导员”负责执行这项工作。
… Page 298…
王云五的建议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1948年7月,蒋介石在莫干山避暑
时,专门把翁文灏、王云五、俞鸿钧等人找到山上,商讨币制改革的方法。
蒋介石表示,王云五的“金圆券”方案,“设法挽救财政,收集金银外币,
管制物价,都是必要的措施”。在场的人也就不敢反对,纷纷表示赞同。蒋
介石又问,现在赶印新钞票能不能赶得上8月份发行?俞鸿钧回答说,新印
钞票来不及了。不过,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曾在美国印钞公司订印过 20
亿元林森头像的钞票,都是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的小额票面,
运到国内时由于物价高涨已不值钱了,所以一直没有再发行。林森像的钞票
在国内没有发行过,现在正好作为“金圆券”来用。蒋介石认为很好,让大
家做好准备。不久,国民党开中央常委会时,通过了这一方案。8月19日,
蒋介石正式宣布发行“金圆券”,并规定人民持有的黄金、白银、银币或外
币,应在限期内兑换成“金圆券”,黄金每市两可兑换“金圆券”200元。
白银每市两兑“金圆券”三元,银币每元兑“金圆券”二元;美元每元兑“金
圆券”四元;过期不兑的,一律没收。
当时,上海是蒋介石政权发行“金圆券”,掠夺人民金银、外币和实行
管制经济的中心。所以在8月21日,蒋介石又下令派俞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