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精英 作者:卢大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主动,稳定原料来源,王永庆吸取上次承包台氯公司失败的经验教训,再次提出申请,要求自行建立轻油裂解厂。
1973年1月10日,台塑公司与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签订协议,由美方提供轻油裂解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台塑公司正式向台“经济部”提出建设轻油裂解厂的申请。但官营的“中油公司”表示自己在建立第三座轻油裂解厂(简称三轻),撤销台塑公司的计划案。王永庆别无选择,只好从命,放弃参与上游原料生产的计划。
1979年,王永庆第三次提出扩建轻油裂解厂建议,请求“中油公司”考虑实际需要,增设较大规模轻油裂解厂,同时多次上书“政府机关”与“中油公司”,但仍无法取得认同。 最后在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下,王永庆再次提出议案:若“中油公司”同意扩建轻油裂解厂,如果将来生产的基本原料超过市场(石化业中游厂商)需求,台塑公司愿将多余部分全部采购。
1980年,王永庆又一次提出台塑公司兴建一座轻油裂解厂的计划,这时,“中油公司”又建立了两座轻油裂解厂,王永庆申请的工厂只能称为“五轻”了。但一切依旧,他四处碰壁,得不到主管机关的积极回应。
王永庆在万般无奈之下,决定直接拜会当时的“行政院长”孙运璇。
王永庆情深意切地向孙运璇说道:“台湾石化业上、中、下游一贯体系已经建立良好基础,有所成就,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也是指日可待,为了所需原料必须图谋自给自足,台塑希望有机会为政府分担兴建轻油裂解厂。”
孙运璇听了王永庆的陈述,觉得颇有道理,表示愿意考虑。不料几天之后,他一改初衷,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媒体表示当局不鼓励扩充设置,应加强与产油国合作生产产品,也就意味着否决了王永庆的要求。
坚韧顽强 百折不挠(3)
王永庆既然认定了石化工业这条不归路,他就得走下去,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今天不能做,明天做;现在不能做,将来做。一位学者讲,“台塑员工相信他们的王老板,他事业上的‘真正祖国’就是他的石化王国,终其一生也要念兹在兹,绝对搞到最后一秒钟”。 王永庆万般无奈心灰意冷,但他要建立世界石化王国的梦还在。就在这个时候,他大举挺进美利坚,在美国建厂、收购,要在异国他乡圆他的石化王国梦。
1984年4月,“中油公司”第四轻油裂解厂完工并投入生产。但其设计能力有限,所产各项原料均不能满足石化工业发展所需,仍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于是台湾当局有关部门接受王永庆的设想,提出兴建五轻计划,并于1985年列入14项重大建设计划之内,但仍由“中油公司”承建,没有开放给王永庆。
在王永庆看来,虽然四轻投产,计划兴建五轻,但第一、第二、第三轻油裂解厂在不久的将来会陆续作废而关闭,未来石化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存在,于是再次提出兴建轻油裂解厂。但这时他的轻油裂解厂计划只能排在第六,故称六轻。
1986年8月,王永庆正式向台湾“经济部”提出自行兴建第六轻油裂解厂的详细计划报告。此时的台湾已非往日可比,台湾“经济部”即表示同意。这不仅标志着台湾官方长期垄断的石化上游工业将开放民营,而且标志着王永庆苦苦追求20多年的梦想出现了转机! 六轻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其投资总额在不包括全部土地成本的情况下初步预计达900亿元,兴建包括一座年产乙烯45万吨的轻油裂解厂在内共计17座大型石化工厂。建成后,台塑集团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上、中、下游石化工业产业体系,王永庆的“石化王国”将会美梦成真。
六轻工程浩大,涉及面广,不仅需要大片的土地供其开发使用,还需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等条件,因此在台湾岛何处兴建,成为王永庆面临的首要抉择。
王永庆走遍了台湾东南西北,首先选中了宜兰县利泽工业区。但由于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环保反抗运动,王永庆便有意放弃在利泽建立六轻的计划,另寻佳址。就在这时,桃园县县长刘邦友找上门来,力邀王永庆在桃园观音工业区兴建六轻。同年11月,台湾当局正式同意台塑集团的六轻更改兴建计划。同时,台湾当局也积极协助台塑取得观音工业区建厂用地。至此,王永庆又跨过了一道难关。
坚韧顽强 百折不挠(4)
但在购买土地问题上却再生意外风波。因买卖双方对地价意见不一,难以成交。不仅土地价格偏高,且出售土地面积也减少了60公顷,发展余地不大,可利用各种土地面积包括工业用地、新生地、废耕地等,总计也不过1000公顷,不能满足台塑集团未来进一步扩展用地需要。同时,王永庆担心这里水源不足,将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经过考察与评估,王永庆只好放弃观音工业区,挥军南下,先考察嘉义鳌鼓,但因这里是航空飞行管制区而很快搁浅,又全力转向云林麦寮。
出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目的,台湾当局最后终于批准六轻案。
1991年8月7日下午3时10分,台塑集团在台北总部大楼举行隆重记者会。台塑公司总经理王永庆正式对外宣布六轻将在云林县离岛工业区内的麦寮乡兴建。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它不仅标志着台塑集团将开创一个新的纪元,而且也将从此改变麦寮乡的命运、改变云林县的面貌。
麦寮自然条件恶劣,每年10月底到翌年3月,有持续不断的强季风,风力常在5级以上,风速达每秒5至10米。这里地层下陷严重,环保机构又严禁六轻抽用地下水,如何取得日用量达近13万吨的用水,也考验着台塑人的智慧。
台塑集团的六轻计划工程经过近10年的折腾,投资规模与目标一改再改,工程更加庞大,总投资从原先的900多亿增为近3000亿元(约100多亿美元),开发填海造地2650多公顷。在这里兴建年炼原油2100万吨的炼油厂、年产乙烯135万吨的轻油裂解厂,均较原计划增加3倍,还有麦寮港口、重型机构厂、汽电共生厂等总计50多个配套厂,涉及石化业上、中、下游产业整个体系。这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民间投资工程,第一期计划于香港回归之年的1997年正式完工投产。它是王永庆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为了填海造地,王永庆邀请世界上填海造地最成功的国家——荷兰的专家,并从荷兰直接进口了价值达14亿元的两艘巨大抽沙船。
六轻的启动,也吸引其它大财团跟进。东帝土集团与烨隆集团也已决定在离岛工业区投资2500多亿资金,进行开发建设。“中钢”、“中油”等大型公营企业也正准备加入投资行列。
坚韧顽强 百折不挠(5)
为了实现云林人走出贫穷、摆脱落后的梦,配合六轻建设,云林县计划在离岛工业区中部建立第一座国际机场,便利厂商原料和产品的直接进出口,以节省时间与运输成本。同时,还积极争取在这里兴建科技工业园区与自由贸易区。
麦寮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方圆数十公里的六轻工地上,机器轰隆,尘土遮天,飞沙漫漫,巨大的抽沙管24小时在蜀水溪上游和海底深处源源不断地抽着流沙,一日往返200次的大卡车在这里奔驰着。台塑以每天22公顷的速度,填海造地,高楼大厦也在这里拔地而起。原来,云林县城5层楼以上的大厦只有76座,转眼间已猛增到800多座;外来的人口也在两年前止跌回升,1994年出现了24%的正增长。仅六轻工地就已驻进1000多人,1997年开工后增加至2万多人,并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
到1996年10月,已完成造地面积1300多公顷,总计兴建的30多个石化厂陆续完成;麦寮工业专用港也完成 1/3的工程,到1997年下半年已有5个厂投入生产。
一座真正的“海市蜃楼”在这里诞生了。
云林,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与深具实力的工业县。六轻固定投资金额800多亿元,约可创造近千亿元的国民生产毛额。其对云林县的经济发展影响更大,曾预计全县总体经济产值将增加 10倍。县“政府”估计,“六轻投产后,中下游企业会陆续跟进,七八年后,税收可增加6倍以上,达到350多亿元。若工业区、贸易区如期成立,云林县将会涌进200万的新人口”。离岛工业区成为一个新的石化工业重镇,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基石。 王永庆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他的石化王国梦,建立了人生的又一座丰碑。
身体力行 一丝不苟(1)
身体力行,是王永庆的一大特点;他的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也令人叫绝。
王永庆的做法与教科书的企管理论有很大的出入,他对每一件事都追根问底,不论大事小事,也不论大处小处,从不漏掉一点。因此有人批评他像一位令人心情激荡的厂长,而不像是一位卓越的董事长。
王永庆的看法是,书本上所指的是欧美国家的企业情况,欧美的企业历史悠久,各种管理均已合理化、制度化,企业负责人当然可以只做政策性的决定,而将事务性的工作,交给部属办理。可是,发展中的国家,管理尚未走上轨道,负责人若不参与事务性的管理,那么公司如何追求合理化与制度化呢?
有一次,王永庆与日本一位年轻的社长洽谈事情。他问那位社长一些问题,社长回答说:“我比较专门,大政策我决定,小的我不晓得,我叫那个部长、那个课长来回答。”王永庆说:“老实讲,我看不起那位社长。”
据台塑一位主管说,为了使往来于林口与台北之间的交通车司机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王永庆也参与改善交通车时刻表。可见,他事必躬亲的程度,的确超出一般企业老板。此外,王永庆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让人敬畏。
有一次,一家银行派人到台塑找王永庆对保,承办人员见到王永庆后,就请他在对保单上签章。
虽然亲自见过台塑的王永庆的人不多,但在报纸、杂志、电观上不难见到他。因此,大部分的人对他都留有相当的印象。这位银行职员亲自见到王永庆签字后,很放心地收下保单就道别了。
谁知,第二天,王永庆打电话给这家银行经理说,昨天的对保不算,理由是手续不全,因为对保人员没有核对他的身份证,如何说明他就是王永庆,所以,请银行再派人前往对保。 有一朋友向王永庆反映一件与台塑某事业部交易失策的事情,并把信寄给王永庆。王永庆打开信一看,其信纸没有公司名衔,只是一张普通信纸。内容提到说,试销5吨即以半价供应,为了帮助贵公司推销,在此试销期间尚需几吨以半价供应云云。说试销,由其信内容看来又不像内行的试销,语气是外行的。这信一看便可断定不是为推销而试销,很可能为了一次5吨半价供应即可赚一两千美元,不是真为推销目的。
身体力行 一丝不苟(2)
后来经王永庆一调查,发现此人过去与台塑根本无交易往来,在香港也没有开设公司,某事业部长盲目被骗,王永庆认为主要原因是对生意的见识太差,亦即一向办事糊涂,没有用脑筋分析判断,缺少交易上的一般常识,是工作品质差的表现。
王永庆认为做事应当仔细认真、负责任,不能有一丝马虎。他很反感工作中马马虎虎、做什么事都是应付了事的人。他说一个人工作上马虎实际上等于折磨自己,其理由是“无论是马虎的应付,或是认真的工作,他们一样都要在工作场所中度过8个小时。前者因为没有用心,在表面上看来是占了便宜;后者付出了心力,好像是吃了亏。但这是表面的现象,实际上,马虎时也是要磨过那一段时间,并不能随心所欲,既无心工作却又不得不耗在工作场所内,这固然可能对别人造成损失,但是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做事马虎经常造成别人的损失,结果一定会招致批评及轻视,这样的人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呢?”
王永庆自己是一个对工作非常投入的人,以他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工作狂”。
王永庆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星期日、节假日。每天早上起来晨跑和游泳,中午举行午餐汇报,晚上要接待宾客,谈的也是事业上的事。
财经专家邱永汉说:“我拜访王董事长,发觉他热爱工作,几乎到了享受工作的程度。” 一位与他相交数十年的事业伙伴赵廷箴说:“我跟王永庆认识几十年,他到现在没有几个朋友,整天到晚就是工作,几十年的老脾气,已很难改了。”
王永庆工作时一点都不肯休息,大家也只好跟他一样努力。有人劝他休息,他说:“游手好闲是制造无聊、罪恶、贫穷的根源。有人以为清闲是福,其实只有认真工作后的休息,才能得到心灵的安逸,才是人生至上的享受。”又说:“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充满了工作的活力,就是无上的财富。世界上一些天然资源富裕的国家,反而不如资源贫乏的国家进步,道理就在国民没有充沛的活力。”
王永庆总是不断地工作,很少有什么娱乐活动,以前年轻的时候打过麻将,但后来发觉打麻将时虽然可以开心一下,但打完了,心灵却十分空虚。
身体力行 一丝不苟(3)
他原本认为麻将是既高雅又很有意思的娱乐工具,亲朋好友欢聚一番,打打麻将,浅尝辄止,可以享受其中的快乐,结果却发现,很难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内。
王永庆指出,他看过一些朋友打麻将。四个人在开始玩时,都很开心,嘻嘻哈哈,很亲密的样子。但是,玩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显得很疲倦。赢的输的人,各有心事。赢的人,因为赢了朋友的钱,终究不大好意思,心里怪难过的;输的人,因为输了钱,心里自然不痛快。所以四个人无论赢钱或输钱,到最后都觉得不舒服。像这样,刚开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