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 >

第20部分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第20部分

小说: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我不得不提醒一下易教授,古人说:〃人类一旦成为虚荣心的俘虏,就往往丧失自我,丧失了个人的独立性意识。〃   
        作为一名教授,我想看重的不是名利,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培育下一代。不过,易教授可能还要忙一阵签名售书之类的宣传活动,可学生怎么办呢?   
        还有,我在想易教授在厦门大学上中文课时,也会如此下功夫洞察学生心理,让学生听懂、听得津津有味吗?我不知道,可很想知道,也希望厦门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写一篇告知在下。 
        
        其他教授会不会学习易教授那样洞察听者心态,讲课时用一种吸引学生的方法,让他们听课认真呢?这我也不知道,可我希望那样。   
        在当今的话题中,人们只看到了易中天的数百万元版税,而没有人议论他的那种洞察人心方法,更没有人觉得这一方法可用在当今的教学上,这是我的遗憾。   
        8,企业的幸福之路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论坛中品三国,已成为社会知名人士。很多人都在说他讲的好,我于是有了兴趣。由于杂事缠身,用了一星期才把他讲述关于曹操的12集百家论坛看完。看后,佩服他把枯燥的学术研究能讲得如此风趣,绘声绘色,通俗易懂。 
        
        他对曹操的评论中,我觉得有三点很适合企业借鉴,就是师出有名、用人之道、做人之道,升华为今天企业的战略、团队、细节。   
        第一点, 师出有名   
        古代人进攻对方的时候,要师出有名,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在道义上必须正义且充分。其实就是如今的战略理由,这样,在政治上不会失利,道义上不会失理,出兵进攻才会得人心,是打胜仗的首要条件。 
        
        我联想到当今某些企业的一些内部想象:招聘一个员工没有理由(可能是某个领导的亲戚);提拔一个员工没有理由(可能给了领导某些私人好处);开除一个员工没有理由(可能他言语上得罪了某个领导);做一个商业决定也没有理由(可能牵扯到私人好处)……这些都不是正当的理由,员工会安心工作吗?可能多是猜忌,都想用不正当的理由攀上高位谋取好处。这样的企业能有效益吗? 
        
        我敢肯定地说,没有〃任何理由〃只会越来越糟。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合作与停止合作,收购和反收购……都需要一个正义充分的理由,需要用战略去设计这个理由,若没有,不得民心,就会控制不了大局,企业就会陷入困境。 
        
        有人可能说了,不是提出了〃没有任何借口〃、〃服从与执行〃吗?可你琢磨琢磨,那是有真理为前提提出的口号,而且说的是借口,不是正义的理由,聪明的人也不会盲从, 
        
        这作为企业的高级打工者总裁尤其重要,面对企业决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师出有名,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战略,这样,对自己的前途也有好处。   
        第二点, 用人之道   
        易中天教授说曹操是用人之道而非用人之术,其核心是:洞察人性,洞察人心。他总是把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然后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一个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也在选择一个好的老板,他也想在一个好老板的手底下功成名就。也就是说,人才都是择贤主而归附,只有在好老板的手底下,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说的双向选择就是如此。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一帮人帮你,所以如何用人是企业的根本。         
           
        我不妨建议企业老板,学习一下曹操如何选择人才和用人才。易教授把选人才归纳为五句话: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德才兼备,唯才是举;重用轻官,不避小贪;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抓大放小,不拘小节。用人才的四句话: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推陈取信,用人不疑;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说起来就那么容易,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其中既要有灵活性,又要决策人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以来都是很难的。这要求老板提高自身的修养,对以上不仅理解,还要把握之精髓,能知人心知人性,很好的做人,人才才会聚集,才会建立一个团队死心塌地的为你干活。 
        
        第三点, 做人之道   
        曹操是打败仗检讨自己,打胜仗感谢别人,做人情达到真感动,还不会让人觉得欠他的,这些细节是做不到的。可精明的曹操因为会洞察人性,洞察人心,明白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感情,大多情况下是通情达理的,有理智的,所以他就依法治人,以宽容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性取人。 
        
        企业老板要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做人细节尤其重要。曹操的为人可以借鉴学习。他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说假话,很好地掌握了真假度;他随和,性情中人,有亲和力,需要威望,就不露而威,是下属既尊敬他又爱戴他;他真诚,真心希望别人帮助;他深沉,站在高的角度思考人生,产生出来的用人之道。 
        
        看看如今有些老板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由于自己的决策错了,就找个人背黑锅。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这样谁会为你卖力。企业能有发展吗。   
        记得去年我MBA的毕业论文,写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当时,和同学的讨论中,所持的观点是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再要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在实施的过程中就要抓细节,这样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人的一生也该如此规划。 
        
        战略、团队、细节是企业成败的三要素,师出有名、用人之道、做人之道是企业借鉴的三点,采纳了这三点,可能会踏上一条幸福之路。   
        9,选择贵未必幸福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已有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富起来后,他们在干什么呢?有的人花钱如流水,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奢侈品成了他们自认为有品味的消费,买几千万的豪宅,互相比赛买各种各样的豪华车,一掷千金的追女明星,住夜以万计的总统套房,几千万的珠宝戴在身上,一家人吃餐年夜饭也要花上十几万,服饰自然是世界顶级名牌,一件衣服也要上万……这些代表有身份、有品味吗? 
        
        我认为人的尊贵并不来自于奢侈。花钱如流水,只能代表这个人的自卑。害怕看见别人以为没有钱的蔑视眼光,就选择最贵的消费。〃笑贫不笑娼〃,这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观点。我国改革开放前,因为穷,被外国人甚至本国人瞧不起。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很想在外国人及本国人面前〃一雪耻辱〃,所以就玩起了一掷千金的派,好像在发泄多年来被人看不起的怨气。 
        
        记得前不久,一位官员告诉我一个有趣的真事儿。在京城有一个餐馆,推出了〃鱼生殖器〃的炖汤,一锅要上万元,富人们听说后,都纷纷想去品尝这〃滋阴壮阳〃的靓汤,餐馆于是非常火爆,得要事先定位。可是过了2个月后,有一富人打电话问好友专家:〃鱼生殖器在哪个部位?〃专家反问:〃鱼有生殖器吗?〃这位富人顿时明白上当受骗…… 
        
        我在外国各地旅游中,也感到了国内富人们〃为国争光〃的事。巴黎导游说:〃现在很多中国人已成为被抢包的对象,因为都知道中国人有钱,喜欢带现金……〃  
       
        瑞士导游说:〃你们中国人可真有钱,上次我带队,在瑞士名表店,有一中国男士,从口袋里掏出一摞美金,买了10只金劳(金劳力士手表),真是有钱……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于对红灯区的好奇,同几位朋友去观看时,听到一厨窗女郎门口,拉客的黑人用蹩脚的中国话说:〃有美女,有发票……〃惹来全体人的哈哈大笑,我却感到了悲哀…… 
                 
        他们是真的〃为国争光〃了吗?真的让外国人可以仰看中国人了吗?答案是没有,也许被外国人认为是〃暴发户〃的作为。一位经济学家所言,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富豪要完成原始积累,需要一百多年的拼搏、几代人的努力,而在中国,几乎是一夜暴富,一夜成名。这也难怪人们对中国的富豪们缺少敬仰之心,而多抱仇恨蔑视之意了。 
        
        〃简朴让人接近上帝,奢侈让人招致惩罚。〃这是犹太人的格言,被称为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的格言。〃犹太人〃,都是有钱人,他们以做生意狡猾、贪婪著称,可他们也知道如何节俭。 
        
        某报曾经用3个问题问过当代的中国富豪们:1,你们是怎样捞到第一桶金的?2,你们自信自己的成功之路还能走多远?3,你们在富有之后,是否为服务、回报社会做出过一些善举? 
        
        可能当代的中国富豪们都不敢正面回答上面的四个问题,装聋作哑算了。我们看看世界顶级富豪们,他们在干什么。   
        首富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饭店前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了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盖茨说:〃噢,这要花十二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朋友坚持要自己付,盖茨连忙解释,这可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他们是超值收费。最后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停车。他虽如此节俭,可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款279。7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 
        
        世界第二首富〃股神〃沃伦·巴菲特,可以使用一个钱包20年。一九九九年,他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尔孤儿院捐款,拍卖了这个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就一直住在这栋旧房子里,因此,我保留这些东西〃他的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他一边打开钱包,大约数了八张一百元美元的钞票。他说:〃我一般在钱包里放一千美元左右。〃他计划把约440亿美元财产中的85%捐给慈善机构,创下了美国历史上个人善捐之最。 
        
        香港身价数10亿的富豪田家炳,生活非常俭朴,对费用精打细算,比如到台湾出差,总是住青年旅社,名义上是离公园近好散步,其实也是为了节俭。他对此的解释是〃不敢浪费〃:〃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深知每一样东西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花钱多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但他助学却一掷千金,为兑现捐赠承诺,半价卖掉自己的豪宅,过起了租房住的日子。为教育事业捐资高达10亿港元,人称〃百校之父〃。 
        
        中国的少数富翁财富不多,挥霍起来却无度,或者处处为子孙们考虑。对於社会慈善事业,这些富翁们却斤斤计较,相当小气,有的甚至铁公鸡「一毛不拨」。我国一些慈善机构显示,以工薪阶层为主的普通市民、大中专学生以及退休老人是目前慈善捐款的主要来源,掌握巨大社会财富的富人阶层在慈善事业中却屡屡缺位。 
        
        对于有些富人捐出款来,却招来非议,说什么想出名,或说肯定是前世做了孽,现在再来还,在赎罪……我们的社会没有给慈善事业创造一种好的氛围。   
        近年来之所以社会上出现仇富心理,可能同这些富翁们的财产来源不明,不愿意有意识的回报社会,不愿意拿出一些钱来解决生存危机的贫困群体做点事有关。   

        选择贵就代表有身份的〃暴发户〃心理,不知何时会成为过时!社会上某些人的仇富心理,还有富豪们的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缺失,让人很担忧,感到选择贵未必就会获得幸福。 
        
        我不由得想到佛教里说的,舍得舍得,要舍才能得。在佛家认为未来要富就要会布施财物。我想中国的富豪们不仅想富一时,还想富一世,甚至富几世,那就学会布施吧! 
        
        为了社会的安定,也应该放下选择贵就代表有身份的思想,为了你的子孙后代,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就多救济一下贫困群体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