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228部分

核武皇帝-第228部分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英国人建造了这种该死的东西,不仅没有阻止战争的到来,反而极大的使得战争前数年爆发,在南美和亚洲,哪怕一艘无畏舰都会让对手不寒而栗,在大西洋的战场上,一艘无畏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编队就能足以让整个英国彻夜难眠。它们就像是无法被击毁的死神游弋在辽阔的海洋中,疯狂的撕碎一切轮船和军舰,它们是海洋补给的末路,对于任何一个过分依赖海洋的国家而言都像是末日般的阴影。
    很多年后,除了核武器和核动力的巨型航母之外,再也没有一种武器能比无畏舰更令人敬畏,甚至连核武都不能像无畏舰这样具备战术和战略的双方压制力,可以利用在一国周边巡游的方式,就能轻松压制这个国家的一切。
    中国已经介入到了中东世界。为了牢固的占有那里的利益,维持着帝国的发展,中国就需要更多的无畏舰,不仅仅是一艘,两艘。
    不过,对于这样的造舰计划,宋彪还是叮嘱大家暂时只能公布继续建造一艘的计划,造的慢一点是可以的,可一定要尽可能的国产化。
    他有种预感,大英帝国对中华帝国的正面压制从战后就将立刻拉开帷幕。
    开完这个会议后,宋彪才正式的参观那艘引领着帝国风云的震旦号无畏舰,这一型的无畏舰实际上是在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袖珍缩小改进型设计,考虑太平洋海域的风浪特征,维克斯公司采取了不同于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飞剪艏设计,其剪艏外飘,而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舰艏是垂直无外飘。
    这一点也是帝国海军大体的一个判断,帝国自行建造的6500吨排水量的宣州号轻装甲巡洋舰第一次采用飞剪艏的设计,和同级别的巡洋舰相比,不管是抗风浪和耐波性都有较大程度的高,以至于在邀请维克斯公司设计震旦级无畏舰时,也要求维克斯公司考虑飞剪艏的设计。
    由于此前完全没有建造战列舰的经验,也缺乏相关的设备和能力,除了从英美引入设备,扩建船坞所花费的时间外,这一艘震旦号还是耗时两年才得以完成,除了维克斯公司担任全部的顾问和造船监理工作外,远东财团通过旗下控股的旧金山造船公司从美国多家军舰造船厂聘用了四十多位造船总工和工程师。
    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磨砺过程中,在包括宋彪都感到有些质疑的过程中,金州造船总厂还是在财团和整个帝国的支持下将这艘舰完整的造了出来。
    在迎接移交的这一天,军舰被刷成了纯白色,舰舷和烟囱则采用朱红色,长172米,宽25。5米,吃水8。3米,维克斯公司最初预计列装10门305mm50倍径的主炮,但为了节省经费,以及留下足够的后期现代化改装的空间,震旦级战列舰只列装了8门305mm50倍径的主炮。
    因为只有八门主炮,所以在设计上采取了前面四门,后面四门的均衡布置,这样的缺点就是对前火力不强,但对于根本连一艘战列舰都没有帝国海军而言,这根本就算不是缺点。
    巨大的战列舰停泊在港口上,人们在这里欢庆,记者还在拍照,钢铁怪兽横倒在这里所传递出来的既有巨大的威慑力,也有整个民族的爱国和恢复富强的精神。
    在郑清涟和程璧光的陪同下,宋彪登上军舰参观这艘无畏舰的每一个细节,他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1918年的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无畏舰,至少他是看不到任何的瑕疵,工业技术已经日趋精湛,从英德法美引入的各种技术都巧妙的运用于这艘军舰,在船用钢材的使用上,他们选择了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研制的特种钢,并且使用了冷油雾喷冷锻表面硬化技术,这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方法,和英国人不太一样,但同样可以让钢板表面的硬度更高。
    整艘军舰都充满了真正的钢铁的坚硬线条,美的令人几乎无法喘息,站在这里,迎着寒冷的海风,宋彪所能感觉到的就是这个民族嘹望未来的目光,坚毅而忍耐,无所畏惧,热情而执着,无所害怕。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战列舰啊。
    站在辽阔的甲板之上,站在摄人魂魄般的壮丽的“12英寸”主炮,他心里感叹着,激动不已,仿佛是整个人生的使命都在这一刻里获得赞美和证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帝国的海军啊,启航吧,就从这一刻里开始飞翔吧!
    飞翔吧,驰聘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之上。
    在太平洋,在印度洋,在大西洋,展现中华帝国的大炮巨舰主义的新时代吧。欢迎您来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16章 坦克,坦克
    宋彪回国的 第 219 章 日,他特别选择了一件蔚蓝色的细呢军大衣,佩戴着沙俄皇室赠送的鎏金军刀,并且是在海军所有在场高级将官的陪同下,在朱红色的迎宾帐中等候着演讲的时间。
    虽然帝国海军的总吨位还很小,但在未来,不仅会庞大的总量,每一艘战舰都会让敌人感到害怕和惊悚。
    心中激昂不已的宋彪就站在这里,看着震旦号向着远方而去,仿佛自己的身心和灵魂也随之同行,恨不得化作天灵追随于它,保护着它的生命和荣耀。
    宋彪不能抑制内心的激动,他也向着军舰敬礼,向中国海军的号角声敬礼,跟随着他。其他的海军军官们,甚至是非军人出身的船厂职工们也纷纷敬礼。用那热切的目光眺望着灵魂归属的那艘战列舰。
    此时的宋彪大体能够体会到李鸿章在见到镇远舰那一刻心情,是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值得呵护和珍视。
    震旦号战列舰终于服役了,虽然在建造过程中几经磨难,出现过无数的问题和麻烦事,连维克斯公司的人都多次不再报有希望,国人更是既激动,又疑虑。可终究还是服役了。
    真的,这艘战列舰的建造过程对于此时的中国而言实在是太难了,简直就像是登天一般艰难,从船钢的制造到拼装。从锅炉的吊装到主炮的调试,所有的一切对于中国造船工业都是一个难于登天的考验,还好是总算冲过了这一关隘,就像日本在1905年建造萨摩号战列舰一样,大家都需要闯过这一关。
    日本当年付出多少努力才走上了自行建造战列舰的道路,这里面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上,想要走上这条路总是要比别的国家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有更为顽强的意志,不怕一切困难的刻苦精神。要有整个国家的全力以赴。
    日本人想要变得更强大,中国人同样如此。
    在光复革命的号召下,中国人正在越来越快的改变,一改满清统治时期的那种麻木冷漠,一改满清统治时期的那种腐朽僵化,新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这个帝国中,呼唤自由,呼唤进步,呼唤新的知识。呼唤新的民族精神,呼唤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呼唤帝国的英雄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相对于日本海军的急功近利,中国海军也更幸运一些,走了一条更为稳妥的道路,海军舰船的制造从一开始就由私营船厂负责,利用商业造船分担投资总额,忍住内心的渴望,忍住被日本海军欺凌的压力,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还是从增加轻装甲巡洋舰和驱逐舰起步,逐步增加舰船、海军官兵数量和部队的训练水平,增强海军教育的普及,扩大船舶航运工业和教育基数,等待钢铁冶金工业、电气和其他军工业、重工业的发展,直到1915年才利用和维克斯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直接在伊丽莎白女王战列舰的基础上设计和建造新舰。
    相对于日本海军制造的萨摩、筑波、鞍马、河内等并不是很成熟的战列舰,中国海军的军费开支是少,但是效能更高,在这一时期逐步拥有了金州、福州、江南三大造船总厂,三四年内都将拥有战列舰的制造能力。
    即便此刻相比日本军舰制造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宋彪坚信帝国的船舶工业肯定超越日本,帝国的海军也可以超越日本。
    ……
    主持了震旦号战列舰的交接仪式,并在金州继续召开帝国船舶工业十年规划会议后,宋彪才从震旦府乘坐专列返回首都。
    女儿宋媛媛已经八岁了。
    媛媛公主殿下啊!
    刚回到宣政园,早已等待着他的公主和皇子就兴高采烈的跑过来,宋彪是一手抱着一个,和皇后舒萱说说笑笑的一起返回西花园。
    整整一年未见,他倒是更想抱着自己的妻子,讲述自己在欧洲的战争事件,那些有趣的事,悲壮的事,痛苦的事,高兴的事,都想要说一说。
    回到首都之时,天色就已经很晚,吃了晚饭,陪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哄他们上床睡觉之后,宋彪才和舒萱在寝宫里准备休息。
    在他泡着脚的时候,舒萱挺有兴致的问他道:“皇上此次回来,想必是欧洲战争大事以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给臣下们处置即可,不必再去了?”
    宋彪感叹道:“你这话说对了一半,我这一次回来是不用再去欧洲了,可欧洲战争还没有结束,大事未了,剩下的事情光是交给陈其采他们,我其实也未必就真的放心。用兵之道在于出奇制胜,陈其采的能耐在于微调和机敏,但没有临阵指挥千军万马的气魄,马尔托斯长于运筹帷幄和计算,也非用兵之统帅,段祺瑞更非帅才,只是精明能干之士,傅良佐倒是不错的人选。可惜经验还是不足。否则,我当初也没有必要亲自去欧洲指挥远征军。只是就目前而言,帝国远征军主力要陆续从欧洲撤回来。在南线战场的用兵只需要中规中矩的向前推进,以守为攻,吸引德军二十个步兵师就能达到效果,真正冲锋陷阵和杀敌的事情交给英法联军和美军即可。”
    舒萱笑道:“皇帝倒是个精细人儿,舍不得自家的本钱啊。”
    宋彪则道:“你错了,不是我舍不得自家的本钱。而是帝国如今其实还有另外一场真正的大仗要打,这一场仗的用兵规模要远超过于我们在欧洲的情况,而我这个皇帝此生的地位在于何等水平,能否和汉武帝相提并论。怕是也只看这一仗了。”
    “这样啊……?”
    皇后难免有些失望,又更为担心,只是她才属于真正的精细人儿,也不愿意多问下去,不管是军队的事,还是政治上的事,她历来都是不多问的,免得有后宫干政的嫌疑。
    都说小别胜新婚,这一别一年有余,两人自然是早早就休息了。
    这天晚上。宋彪做了一个梦,梦见皇后又生了,只是生了一个肉团子,用军刀切开之后,里面跳出一个大胖小子。
    远行回京,宋彪的惯例一直都是先休息几天再处理各种公务,可这一次是不行的,因为苏俄和德意志帝国已经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即将集中精力对付国内残存各处的白军势力。对帝国来说,欧洲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现在就要集中全部精力对付新成立的苏俄帝国。
    第 219 章 奏让内廷总署猝不及防,所有人都感到异常惊讶,似乎都预感到事情有了不一样的新变化。
    秘书局的陈其美局长因为一直陪同皇帝在欧洲征战,所知道的事情最多,自然明白皇帝如此着急开始工作正是要对付苏俄,他比宋彪先一个月返回国内,此时已经将很多工作都准备妥当。
    在宋彪到了御书房的时候,陈其美就将保密局和国家情报总局等情报机构收集到的和苏俄有关的各种情报资料汇总成册,呈递给宋彪审阅。
    对于苏帝,宋彪自然是在熟悉不过,苏帝史对他来说基本就是倒背如流般的清晰。
    俄国二月革命在整体上只是一个社民党左右翼的联合革命,得到了当时俄国整个社会上下的一致推崇,但是右翼手中并没有武装,俄队又大部分处于前线,而社民工党左翼的布尔什维克就利用红军推翻了临时联合政府,实施左翼独裁统治。
    这就是十月革命。
    在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内部的反对力量才开始急剧增多,当时虽然身在欧洲,宋彪还是通过中央军部联系白军中较为熟悉的那些俄国高级军官,将以前装备的莫辛纳甘步枪,甚至是库存的各种杂乱型号的旧枪,包括日本村田22式步枪都一起送了过去,给白军近一百二十万支步枪。
    白军的问题是缺乏一个真正统一的指挥体系和统帅,全部都是分散在各地,最终被苏俄红军逐个击破,所谓外国联合出兵也是假议题,刚结束了 第 219 章 全部力量,三个月内就能联通这条俄国铁路,使得帝国陆军可以从西部一路推进到新西伯利亚。
    但是帝国的主攻路线是在唐努乌梁海。在唐努乌梁海的克孜勒地区,帝国已经用了两年时间秘密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和弹药。并且有一个整编师和超过40个新编团驻扎在这里。
    虽然帝国并没有急于修建从克孜勒到俄国阿巴坎的铁路,在这条120公里长的线路上。帝国铁道工程旅已经密集的勘探过无数次,只要战争开始,两个铁道工程旅在中央铁路总公司的配合下,大约只需要40天的时间就能紧急铺设一条临时铁路,而相关物资早已运抵当地,只等正式的开工。
    加上在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本地征调物资。帝国肯定是消耗得起,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帝国远征军也不立刻撤离欧洲,而是尽可能的争取英法美等国的支持。利用协约国的协议从罗马尼亚北上进攻乌克兰,合理利用欧战各国的剩余物资,双线进逼俄国,逼迫苏俄最终做出重大让步。
    如果算上帝国的欧洲远征军,宋彪预计使用超过350万陆军,联合大约一百万到两百万的白军,主力部队约在200万的规模,将帝国陆军现有的以及未来半年疯狂生产,和从美国购入的超过1。4万辆汽车,从国内和中亚等地征调三百万匹马。一鼓作气的打下去。
    当然,他并没有彻底消灭苏俄的计划,那不利于他签订一个真正有益于帝国的停战条约,而且在国际的大环境上也不利于帝国。
    还是要保留苏俄,用苏俄的威胁去减缓英美对于中华帝国扩张的压制措施,同时要在经济上狠狠的盘剥苏俄,减低苏俄的发展速度,逼迫苏俄长期进贡石油给帝国,维持帝国的发展。直到帝国建立起庞大的海军,足以保障在中东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