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作品选-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整段抄袭外国小说的译文。这种现象,都有损于作者的品德。如果有一篇被评为好的小说,其中间有一段描写文字,证明为抄自别人著作的,那么读者就有理由可以怀疑这整篇小说是从许多不同的别人作品中抄袭来的。这样,即使它是一个得奖作品,读者也就不能信任那些评奖委员了。我希望今天的青年作家,必须珍惜自己的创作,才能提高我们的文艺创作水平。
一九八五.十二.十五
杂谈《金瓶梅》
一
五十年前,我为上海杂志公司老板张静庐服务,标点了一部北京图书馆影印的《金瓶梅词话》,帮老板赚了一大笔钱,自己却背上了一个“标点淫书”的罪名,虽然书中的淫言秽语都已删净。
同时,郑振铎编《世界文库》,也采用了《金瓶梅词话》,删去淫秽语,加标点,分期发表。
同时,上海中央书店老板平襟亚,也在一声不响地请人删节、标点《金瓶梅词话》,交印刷厂排印,特别提高排字工资,要求印刷厂赶在上海杂志公司以前,把他们的《金瓶梅词话》抢先印出。
张静庐和平襟亚是当年四马路出版界的两位霸才,他们的营业竞争,勾心斗角,可谓旗鼓相当。张静庐听到平襟亚的《金瓶梅词话》已即将排版完成,而自己的全稿尚未发排完了,估计他的书势必落后一个多月才能出版,这对他是非常不利的。
于是张静庐请平襟亚吃饭,席上就单刀直入,开了一个谈判。张静庐说:他的《金瓶梅词话》是编在《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中的,是《丛书》之一种,《词话》的销数,与《丛书》其他各种的销数有影响。中央书店的《词话》是单种书,销数多少,和其他书没有关系。因此,张静庐要求平襟亚把排好的《词话》让上海杂志公司先印一版,然后将全副纸版送给中央书店去印行。所有排字工资都由上海杂志公司负担。这样,就是说:平襟亚只要同意上海杂志公司先印一版,他就可不费一文钱,印行中央书店的《金瓶梅词话》。
平襟亚的中央书店开设在上海杂志公司后面的弄堂内,它没有门市部。上海杂志公司开设在四马路,有三开间的门市部。张静庐的门市收入,非平襟亚可及,但对全国内地的发行能力,平襟亚独占优势。平襟亚考虑了张静庐的建议,估计上海杂志公司的《词话》虽然先出版,也只有一个月的门市销数,而在内地各省市,两家的《词话》可能同时上市。再加上中央书店的《词话》既然是白来的纸版,它可以定价低于上海杂志公司版。
于是平襟亚接受了张静庐的建议。
可是,后来取中央书店的排校样来一看,发现有不少标点错误。删节之处,上下文都接不上。而且字体较大,用纸势必较多。张静庐就主张用我们自己的标点本,而停止了中央书店的排本。这一事,平襟亚也同意了,因而《词话》的出版,迟了一个月。
上海杂志公司版的《词话》初版本印了二万本。然后送一份纸版给中央书店。中央书店不知印了多少,不过,几个月之后,就发生了中日战争,中央书店的《词话》不容易运销内地。这一盘棋,平襟亚输了。
前年,有人来问我,中央书店的《词话》和上海杂志公司的《词话》,在字型、标点、删节处为什么完全一样?我才记起这件事的原委。现在把它记录下来,也可算是上海出版史的一段秘闻。
至于《世界文库》本的《金瓶梅词话》,听说是傅东华删节及标点的,未知确否。
因为是分期发表,已失去其营业竞争的时间性,所以无人注意。生活书店原来也打算待《世界文库》发表完毕后,再印行单行本,可能也是因战事爆发而作罢了。
二
1983年秋,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排印洁本《金瓶梅词话》的消息透露出来,似乎在出版界中引起了一阵波动。当时我正在医院中养病,接连有几家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来访问。有的出版社说打算重印上海杂志公司版的《词话》,希望我写一篇序文。有一个文艺刊物编辑同志说:打算在他的刊物上分期连载《词话》,要我同意署名为“整理、标点者”。对于这些尊重我的好意,我都很抱歉地婉谢了。我并没有研究过《金瓶梅》,我也不很喜欢这部书。一九四七年,抗战胜利后,我回到上海,买到过一部北京图书馆影印的线装本《金瓶梅词话》,也买到了一部康熙版张竹坡评本《金瓶梅》。当时曾想把两本对读一下,看看有多少异同,从而研究一下此书的版本源流。可是这个工作始终没有功夫做。一九五八年,工资降级,稿费收入也断绝了。嗷嗷待哺的人口多,我把这两部《金瓶梅》卖了两百元人民币。
我和《金瓶梅》的关系,尽于此矣。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印行《金瓶梅词话》,和我是“风马牛,不相及”。我再也想不到会连累到我。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五年,少说也总有十来位编辑、记者、朋友或学生来和我谈论《金瓶梅》。尽管我对这部书实在无知,可是也不能不漫谈一通,免得扫人雅兴。我曾说:现在我们所见的《词话》,可能还不是最初的版本。它可能还有一个或几个古本。古本的《词话》可能没有或较少淫言秽语。因为古本是真正的“词话”,评书家的底本。如果有这许多描写性交的淫言秽语,当时的说书人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前说得出口。现在所有的万历本《词话》,虽然仍名为《词话》,其实已非评书家的底本,而是供知识分子阅读的小说了。我还说过:既然有王凤洲撰此书以毒害严嵩的传说,可知此书在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严嵩败)前已有,从嘉靖元年至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有九十一年之久,其间不可能没有一个《词话》的刻本。我还说:张竹坡评本和《词话》本可能是出于两个不同的祖本。
以上是我关于《金瓶梅》的漫谈,纯粹是出于推测,没有证据。想不到有一位同志把我的话写了一则报道,去发表在报纸上,而这一段报道又引起了许多编辑的兴趣,纷纷转载,甚至把我的信口开河,说成是研究结论。今年春初,有一位香港朋友寄给我一纸剪报,是一篇小文,题目赫然是《施蛰存谈〈金瓶梅〉》。这件事实在叫我啼笑皆非,深悔出言不慎。因此,现在不得不把情况如实交代,以资补过。
三
淫书各国都有,态度各不相同。印度的淫书是把男女性交的各种方式、姿势教导青年夫妇,作为恋爱艺术的教本,态度最是严肃。法国的淫书品格有高有下,高级的淫书是暴露贵族士女的糜烂生活,下等的淫书是只鼓励宣淫。英国的淫书较多社会意义,虽然描写性交,却旨在揭露妓女或贫女的悲惨生活。《金瓶梅》在中国淫书中,也还是一部好书,它与《肉蒲团》、《杏花天》等书不同。描写性交部分不是全书的主要题材。
删掉了这些描写性交部分,并不影响这部小说的完整。
我以为,删净了的《金瓶梅》或《金瓶梅词话》,已不能说是一部有伤风化的淫书。
三十年代,上海印了三个版本的《金瓶梅词话》,当时国民党中宣部和租界当局都没有给予禁止处分。而我们现在,对删净本《金瓶梅词话》还很不放心,从严限制出版。我以为这样做,大可不必。凡是“禁书”,越禁越有魅力。去年一年,有许多年轻朋友托我设法向人民文学出版社买《词话》,出高价也可以,要开后门也可以,可知此书又有了新的魅力。但是在三十年代看过《词话》的人,却感到诧异,以为此书也只是《红楼梦》、《儒林外史》之流,何必如此热烈地恋慕。
因此,我以为,《金瓶梅词话》或《金瓶梅》,只要是删净本,不妨公开,任人购读。魅力消失,也就无伤风化。不过当然也不宜大量印行。
一九八六.六.二十五
重读“二梦”
近日重读张宗子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二书,文章写得真好。五十年前,我初读此“梦”,乃如大梦初醒,才知天地间还有此等文章,非但《经史百家杂钞》一时成为尘秽,就是东坡、放翁的题跋文字,向来以为妙文者,亦黯然减色。五十年来古今中外,文章看了不少,自以为很懂得一点为文之道。唐宋八大家,被我一一淘汰,只有韩愈、王安石二名可以保留。曾南丰文章枯瘁,如尸居余气之老人。欧阳修词胜于诗,诗胜于文。其他如丑女簪花,妖娆作态,而取譬设喻,大有不通,等而下之,桐城诸家,自以为作的是古文,而不知其无论如何,还在八股牢笼中,死也跳不出来。公安竟陵,当年奉为小品魁斗,后来愈看愈不入眼,大抵三袁之病,还在做作;钟谭之病,乃在不自知其不通。
独有张宗子此二“梦”,还经得起我五十年读书的考验。近日重读一过,还该击节称赏。张宗子与李笠翁,都是讲究生活艺术的人。笠翁写了一部《闲情偶寄》,记录了他的艺术生活。但是文章还不及张宗子,结果是把生活艺术写得艺术脱离了生活。换一句话说,他写的是供应别人的生活艺术。张宗子写生平所见所闻山水、园林、美人、名士、风俗、民情、土宜、节物,无不生动,无不有情有味,亦无不从他的生活中出现。
他写《金山夜戏》,写《秦淮河房》,写柳敬亭,写王月生,都是《梦忆》中绝顶聪明的文章。《梦寻》五卷,题目较呆板,文章写得也较拘束,但写西泠桥,写水乐洞,写冷泉亭,写西湖香市诸篇,也仍非中郎、小修可能企及。
不过,这回重读二“梦”,却看出了张宗子一点毛玻《韵山》一文,写他的祖父常恨《韵府群玉》、《五车韵瑞》等书内容寒俭,因此积三十年之力,编了一部《韵山》。
后来看到胡青莲的父亲从宫中取出的三十本《永乐大典》,才觉得“书囊无颈,而自己的工作却如“精卫衔石填海”,于是“辍笔而止”。《永乐大典》在明代,始终藏在宫中,未闻有三十本被盗出宫的事。《永乐大典》虽然按韵目编次,却是一部大规模的丛书,不是一部辞书。张宗子祖父编的《韵山》是一部辞书,怎么能与《永乐大典》相比?由此可知张宗子实在不知道《永乐大典》的性质与内容,文章虽好,却漏了底。
又,《水浒牌》云:“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青面獠牙,尽化作一团清气。”按“变相”即画像,此“变”字不作“变化”解。陶庵以吴道子画地狱鬼卒,不作青面獠牙相,遂以为这就是“变相”,可知此老又未识得这个“变”字。
吹毛求疵,举此二事,亦无损于陶庵文章之美也。
谈戴望舒的《雨巷》
卞之琳在《戴望舒诗集序》中提到过这首诗,他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能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七节诗里,贯彻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
卞之琳不愧是个论诗的老手,他这一段话,已把《雨巷》这首诗论定了。现在本书编者要我再写一篇,谈谈这首诗,我觉得无法做翻案文章,因为我的意见也和之琳一样。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著名词句。望舒作《雨巷》,确是融化了这两句词的意境。同时,他那时正在译英国世纪末诗人欧纳思特·道生的诗,那种忧郁、低徊的情调,使望舒有意无意地结合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感伤情调中。所以,这首诗,精神还是中国旧诗,形式却是外国诗。
这首诗,发表在二十年代的《小说月报》上,当时编者叶圣陶(绍钧)先生极为赞赏,读者的反应也极好。但是,望舒在编他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的时候,却把这首诗删掉了,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说明了这首诗的时代性,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印出了他的《尝试集》,是一种形式解放了的旧诗,北京一群新诗人,如俞平伯、周作人、刘半农、康白情,还有上海的刘大白,他们的诗,用的语言是白话,形式是自由诗体,但精神还是中国旧诗。戴望舒这首《雨巷》,还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不过他把“雨”和“丁香”用象征(隐喻)手法来表现,显得有点儿洋气。
在三十年代初期,望舒已不满意他这一种创作方法。不满意的理由,就是卞之琳所说的,“显得浅易、浮泛。”从此以后,望舒的诗作中,不再出现《雨巷》这样的音调和低徊情绪。在《望舒草》中删掉了这首诗,标志着诗人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今天,我相信,十八岁到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一定还是爱好这首诗的。但如果他自己也写诗,到了二十五岁,如果还是爱好这首诗,那就说明他没有进步,无法进入现代诗的境界。
一九八七.七.十一
奥维德及其《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ArsAmatoria)是古罗马文学史上一部独特的书。它既被斥为坏书,又被誉为天才的著作。作者奥维德的全名是波孛利乌思·奥维提乌思·纳索(PubliusOAvidiusNaso)。公元前四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出生于离罗马城北九十英里的苏尔莫(Sulmo),现在称为苏尔莫纳。这是现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山川清丽、风景幽美的地区。奥维德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山民,虽然不是贵族,论门第也属于有清望的大家。
就在奥维德出生的那一年,罗马爆发了内战。久欠粮饷的饥饿士兵起来暴动,杀死了两位元老,因此引起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斗争。内战延续了十年之久,成为罗马史上灾祸最残酷的年代。
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奥维德没有受到政治、社会动乱的影响。在十二岁的那年,他和他的比他大一岁的哥哥一起到罗马和雅典去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