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书话-上-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所说本是聊以解嘲的话,现今又已过了二十春秋,经历增加了不少,却
是终未能就此满足,固然也未必真是床头摸索好梦似的,希望这些思想都能
实现,总之在浊世中展对遗教,不知怎的很替圣贤感觉得很寂寞似的,此或
者亦未免是多事,在我自己却不无珍重之意。前致废名书中曾经说及,以有
此种怅惘,故对于人间世未能恕置,此虽亦是一种苦,目下却尚不忍即舍去
也。
《闭户读书论》是民国十七年冬所写的文章,写的很有点别扭,不过自
己觉得喜欢,因为里边主要的意思是真实的,就是现在也还是这样。这篇论
是劝人读史的。要旨云:
我始终相信二十四史是一部好书,他很诚恳地告诉我们过去曾如
此,现在是如此,将来要如此。历史所告诉我们的,在表面的确只是过
去,但现在与将来也就在这里面了。正史好似人家祖先的神像,画得特
别庄严点,从这上面却总还看得出子孙的面影,至于野史等更有意思,
那是行乐图小照之流,更充足的保存真相,往往令观者拍案叫绝,叹遗
传之神妙。
这不知道算是什么史观,叫我自己说明,此中实只有暗黑的新宿命观,想得
透彻时亦可得悟,在我却还只是怅惘,即使不真至于懊恼。我们说明季的事,
总令人最先想起魏忠贤客氏,想起张献忠李自成,不过那也罢了,反正那些
是太监是流寇而已。使人更不能忘记的是国子监生而请以魏忠贤配享孔庙的
陆万龄,东林而为阉党又引清兵入闽的阮大铖,特别是记起《咏怀堂诗》与
《百子山樵传奇》,更觉得这事的可怕。史书有如医案,历历记着证候与结
果,我们看了未必找得出方剂,可以去病除根,但至少总可以自肃自戒,不
要犯这种的病,再好一点或者可以从这里看出些卫生保健的方法来也说不
定。我自己还说不出读史有何所得,消极的警戒,人不可化为狼,当然是其
一,积极的方面也有一二,如政府不可使民不聊生,如士人不可结社,不可
讲学,这后边都有过很大的不幸做实证,但是正面说来只是老生常谈,而且
也就容易归入圣贤的说话一类里去,永远是空言而已。说到这里,两头的话
又碰在一起,所以就算是完了,读史与读经子那么便可以一以贯之,这也是
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罢。
古人劝人读书,常说他的乐趣,如《四时读书乐》所广说,读书之乐乐
陶陶,至今暗诵起几句来,也还觉得有意思。此外的一派是说读书有利益,
如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升官发财主义的代表,便是唐朝
做《原道》的韩文公教训儿子,也说的这一派的话,在世间势力之大可想而
知。我所谈的对于这两派都够不上,如要说明一句,或者可以说是为自己的
教养而读书吧。既无什么利益,也没有多大快乐,所得到的只是一点知识,
而知识也就是苦,至少知识总是有点苦味的。古希伯来的传道者说,“我又
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
增知识就加增忧伤。”这所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苦与优伤何尝不是教
养之一种,就是捕风也并不是没有意思的事。我曾这样的说:“察明同类之
狂妄和愚昧,与思索个人的老死病苦,一样是伟大的事业。虚空尽由他虚空,
知道他是虚空,而又偏去追迹,去察明,那么这是很有意义的,这实在可以
当得起说是伟大的捕风。”这样说来,我的读书论也还并不真是如诗的表面
上所显示的那么消极。可是无论如何,寂寞总是难免的,惟有能耐寂寞者乃
能率由此道耳。(民国甲申八月二日)
□1944年
10月刊《风雨谈》15期,署名十堂
□收入《苦口甘口》
佛经
在这个时候,假如劝青年来念佛经,不但人家要骂,就是说话的自己也
觉得不大妥当。不过我这里所说的是读佛经,并不是念佛诵经,当然没有什
么问题,因为经固然是教中的圣典,同时也是一部书,我们把他当作书来看
看,这也会于我们很有益的。旧约是犹太教基督教各派的圣书,我们无缘的
人似乎可以不必看的了,可是也并不然。卷头《创世纪》里说上帝创造天地,
有云:
上帝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
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于是地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
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上帝看着
是好的。
这一节话如说他是事实,大概有科学常识的人未必承认,但是我们当作传说
看时,这却很有意思,文章也写得不错。中国讲盘古的故事,仿佛是拿着斧
凿在开矿,还有女蜗炼石补天的事,无论怎么听总只像童话,但因此也就令
人舍不得,所以虽然缙绅先生难言之,却总是留传着,有人爱听,也有人不
厌重复的说。佛经里的故事也正是如此,他比旧约更少宗教气味,比中国的
讲得更好,更多文学趣味,我劝人可以读点佛经,就是为这个缘故。中国文
人著作,据私见说来,唐以前的其文章思想都有本色,其气象多可喜,自宋
以后便觉得不佳,虽然别有其他好处亦不能抹煞。总之我对于两晋六朝人的
作品很有点儿喜欢,只是这一段落三百年间著作不算多,那么把佛经的一部
分归到里边去,可以热闹不少,也是合理的事。我曾赞扬这些译文,多有文
情俱胜者,鸠摩罗什为最著,那种骈散合用的文体当然是因新的需要而兴起
的,但是恰好的利用旧文字能力去表出新意思,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成就。
至于经中所有的思想,当然是佛教精神,一眼看去这是外来的宗教,和我们
没甚关系,但是离开凡人所不易领解的甚深义谛,只看取大乘菩萨救世济人
的弘愿景行,觉得其伟大处与儒家所说的尧禹稷的精神根本相同,读了令人
感激,其力量似乎比经书还要大些。《六度集经》中云:
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吾当为地。为旱作润,为湿作筏。饥食渴浆,
寒衣热凉。为病作医,为冥作光。若有浊世颠倒之时,吾当于中作佛,
度彼众生矣。
此处说理而能与美和合在一起,说得那么好,真是难得。又有把意思寄托在
故事里的,虽是容易堕入劝戒的窠臼,却也是写得质朴而美,只觉得可喜,
即或重复类似,亦不生厌,有如读唐以前的志怪,唐代的传奇文只有少数可
以相比。这一类书本来不少,不过长篇或是全体用偈时也不大相宜,大抵以
《百喻经》一类的譬喻经,《杂宝藏经》,《贤愚因缘经》,《六度集经》
等最适于翻读,我也未能保证看了一定有什么益处,总之比读俞理初所谓愚
儒的愚书要好得多。根据个人的经验来说,在四十年前读了《菩萨投身饲饿
虎经》,至今还时时想起,不曾忘记。从前杂览的时候,曾读柏拉图记梭格
拉底之死,忒洛亚的女人们的悲剧,以及近代人的有些著作,经过类似的感
动有好些回,可是这一次总是特别的深而且久,却又是平静的,不是兴奋而
是近于安慰的一种影响。这是宗教文学的力量吧,虽然我是不懂宗教的。我
记起《投身饲饿虎经》来的时候,往往连带想到《中山狼传》。这传不著撰
人名氏,我在《程氏墨苑》中见到,题宋谢仿得,又见《八公游戏丛谈》中
题唐姚合,恐怕都是假托,只是文章却写得有意思。看了这篇文章不会得安
慰,但也是很有用的,这与上边的经正是两面,我们连在一处想起来,有如
服下一帖配搭好的药,虽苦而或利于病也。(二十九日)
□1945年
1月
13日刊《新民声》,署名东郭生
□收入《立春以前》
读旧书
一
中国的书向来是专门供给读书人的,所以普通人民以至妇女小儿都不能
得到他的什么好处,那么这于读书人,即是能够懂得他的人,当然是一种很
好的享受了吧。是的,也并不是。
一口说读书人,里边也很有些差别,即使在专制的古时代还出过些离经
叛道的人,何况后世?读了书而仍把书还了的更是常有,他只是偷了一套拳
头回来,却不跟着做徒弟,反而看穿了老师傅的把戏,不免要对他表示不敬
了。为的分别起见,我们称这新的一派为知识阶级,对于旧的则称之为士大
夫,自然现今的知识阶级里有些也还是士大夫,要完全的划分原不是可能的
事,这里只说个大略罢了。
我说是的,因为士大夫是封建文化的主体,那些旧书都是由他们主稿,
由他们审定,再由他们去赏鉴,自然是十分配胃口的了。但是在知识阶级之
有点见识的看去,这便并不如此。有如用了现今上海服装的标准去看张园时
代的时装,觉得可以通用的成分就很稀少,更因文字有宣传的作用,看去更
觉得有点讨厌了。从前大家迷信《四库全书》,其实分量虽多,全是一堆红
袍纱帽或马蹄袖蟒袍,说是遗产却毫无用处,况且有许多都经过清朝因忌讳
而加以删改,也失了本来的面目了。
我们中年以上的人,在书房里以十年萤雪的工夫学会了些古文,如今翻
阅旧书,往往看得昏头搭脑,一无所得,只觉可恼,正如出钱买了假古董,
空费一日光阴,大呼倒媚不止。有谁肯为人民服务的学者,牺牲时间,把文
化遗产加以整理区别,使得后人可以选择利用,功德无量,与造桥铺路的工
作不相上下。
二
再说旧书有什么地方不好,那么看得觉得可恼,这须得略为具体的说明
一下才行。笼统的一句话,自然可以说是封建道德,但事实上这倒并不着重
在三纲主义上面,最讨厌的还是在别的地方,简单的说乃是卑鄙。古今的诗
文都还装点面子,最是赤裸裸的明简的是在散文笔记上,在这里最可以看出
著者的思想感情,是研究中国士大夫的很好的资料,若是随喜阅读,却是常
要感觉不愉快的。
这里边所多的,第一是迷信。假使是民间的俗信,例如什么神什么鬼什
么禁忌,那各有社会文化的背景,值得了解与探讨。士大夫的迷信则多是他
卑鄙心理的表现,某人捐钱赈饥,固然做的是好事,结果还是中了举人,才
算大家满意;某少妇平日为人很好,忽被雷击,推究原因为了鞋底里衬了字
纸,满卷全是乌烟瘴气的祸福观念。
其次是势利。人的标准是科名与官职,书里说到某人必须带有称号,自
监生以至状元,自典吏以至大学士,在笔记诗话中都要提出,便是没有功名
的人也要称他一声布衣,表示现在虽然如此,将来可以有锦衣的希望的,仿
佛铭旌上写待赠的样子。我们查西洋的文章,总不见有戈德相国或培根水部
的名称,可见这是有科举的历史的中国所特有的习俗,是很值得注意的。
以上两种特色在中国旧书中全不能免,大概以宋为中心,古时尚好,自
唐以考试取士,渐重科名,宋兴道学,二者结合,至明清而极,其卑鄙也简
直达于顶点,民国以后仅存馀波,可以说是革命之功,至于革不能尽,亦或
有之,但总之也就不多了吧。
□1949年
12月
14—16日刊《亦报》,署名申寿
□收入《饭后随笔》
小人书
这一种书在北方习惯叫“小人书”,不晓得这里是什么名称,在路上却
是时常看见,根本和北方是一样的。马路边上摆设一个摊,放着许多横长的
小册子,八分图画,两分文字,租给人看,看的人偶然也有大人,但十九都
是小孩,所以称做小人书确是名符其实的。我每次看见时总不免发生感慨,
这如演说滥调所说的有两个感想:其一是小孩们这样喜欢看书,很是可喜;
其二则是大人们的惭愧,我们不曾有什么好书做出来给他们看。神仙妖怪、
英雄强盗、才子佳人的故事,古今来写了不少,自然,不能算好,可是现在
没有更好的,他们饥不择食的吞吃,这也怪不得他们,同样的怪不得印造和
出租的人们。问题是要有好的替代品,要叫穷人莫吃米糠榆树皮,必须供给
棒子面小米才行,空讲卫生的道理是没有用。
说是没有替代品,那也是不合事实的,市面上的儿童书报出版得很不少
了,不过那都是面包洋点心,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而且吃了也不充饥,乃
是一个更大的缺点。花了几百几千的金圆买得一册故事漫画等,一翻就翻完
了,现在这时候或者不能单怨书价之贵,而价贵却是事实,其内容之廉则又
与其价成反比例,也是一样的事实。我直觉的感到,这些书与其说是为儿童
所作,无宁说全是为编者出版者自己而作的,更是近于真理。这句话说得很
有点傻,商业的出版本来都是如此,何必大惊小怪,自然也是言之成理。不
过我总觉得骗小人手里的铜钱似乎不应该,虽然骗大人没有多大关系,因为
他们也在那里骗人的。
我看小人书摊上一本本的横长册子,材料虽是陈旧一点,内容总是充实
的,结实一厚本,禁得起翻看,同时已赚了钱,总算还对得起主顾的。新的
儿童书也要能够这样子,那就好了。可是现今是商业世界,大家讲赚钱愈讲
愈精,后来居上,要想劝人赔本或是够本为儿童服务出版,那是道地的梦话,
不但听的人要咧了嘴笑,就是自己如不在做梦也是说不出口的。给儿童供给
书物,正与整个的儿童教养一样,我想原是国家的责任,应由国立机关大规
模的来办,那么大赔其钱可以全不在乎,物美固然难说,而价廉可以做到,
至少是货真,即内容总可更为充实了。不过这也是同样的一个梦,是很渺茫
的。自然比较上二者也稍有差别,前者之梦有如一匹骆驼通过针眼,只有在
戏法中乃能遇见者也。
□1949年
4月
2日刊《自由论坛晚报》,署名十鹤
□未收入自编文集
小人书二①
在上海或是北京的马路上行走,常可以见到路旁有些小书摊,却不是卖
的,只是借给人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