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伦琴-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验,他慢慢认识到这个未知的光线,容易透过密度小的物质,如纸、木头、
铝等;而阻隔物的密度越大,光线就越容易被其吸收,透不过去。
伦琴提心吊胆地把自己的手搁进去。
“啊呀,显示的是骨骼!”
在荧光屏上模模糊糊地映上了一只可怕的手骨。手的轮廓也隐约可见。
这个未知的光线几乎全部透过了肌肉部分,有骨胳的地方却被挡住了,
所以显示在荧光屏上,骨骼的部分成为深深的影子。伦琴激动紧张得汗流满
面。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实验将近40年了,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惶恐不安
过。
伦琴逐渐地冷静下来,摸着胡须在实验室里踱来踱去。
“我已经可以肯定人类还没有发现过它!那么,就把它做X光吧!”
在数学里,习惯上把未知数称为X。因为这是新发现的、尚未弄清楚其
… Page 21…
性质的光线,所以伦琴叫它X光。
考虑到对新发现的X光还不了解,伦琴没有对任何人讲这件事,他只是
比以前更加勤奋地进行实验,甚至达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连家也不怎么回
了。他要尽快地了解它,掌握它。
从11月到12月间,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但是伦琴教授依然整日关在实
验室里埋头研究,并且干脆搬了张床放在研究室里。同事、学生们都非常奇
怪:教授这是怎么了?
伦琴不顾别人有什么看法,整整7个星期,他仿佛生活在一个独立的世
界里,几乎是奋不顾身地忘我地研究着X射线。
他首先弄清楚了一点:X射线是阴极射线碰到金属板时发出的。
随后,伦琴重点研究了这个神秘光线的穿透性,身边的所有东西被他试
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伦琴想利用X光线拍照。在用纸包着的合吐路夫管发
出的阴极射线旁边,放上一起感光板,通电之后发现整张感光板都被感光了。
这使伦琴弄清了X射线和普通光线一样,能够使感光板感光。他进一步
推进自己的实验:把砝码放在木箱里,木箱后面摆好感光板,然后在前面对
木箱用X光照射,把感光板显影后,发现砝码的黑影被清清楚楚地照了下来。
看来X射线可以透过一个物体照到另一个物体上。伦琴还给屋门拍了一张X
光的照片,结果是发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他当即叫人拆开了大门,找
到了一个金属片,伦琴这才心满意足!
伦琴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不仅令学生和助手们感到费解,也使夫人别鲁
塔深感不安。他不知道几个星期以来很少回家,即使回到家也是一副若有所
思模样的丈夫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同时他也很为他的健康担心。
这一天,伦琴又没有回家。这已经是12月22日了,即圣诞节的前夕,
别鲁塔夫人十分生气,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丈夫究竟在干什么。
她看到实验室里的伦琴完全不像在家里面的样子而是兴高采烈的。见到
夫人光临,伦琴有些吃惊,但还是很高兴。他知道夫人是来兴师问罪的,便
先说道:“别鲁塔,过来看看我的伟大发现。”
他让夫人把手搁在照相底片上,给她拍了张X射线照片,这也是X射线
照出的人类手的第一张照片,它也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张照片。伦琴亲自
在照相底片上用钢笔写上了1895年12月22日。
显影以后,别鲁塔看到了自己手的骨骼,惊叹不已:真是太伟大了!这
个圆环是什么呢?
“你手指上戴的结婚戒指呀!”
夫妇两人相视而笑。
接着,在别鲁塔的支持下,伦琴放弃了圣诞节,写成了第一篇关于X射
线的报告。这篇报告以《关于一种新的光线》为题,用严密的文笔,把他历
时7个星期的研究成果,写成了16个专题。
举世瞩目的成就
伦琴的发现一经公开,立即引起了世界性的强烈反响。
首先,在科学界立刻形成了一股“X射线热”。几乎欧洲所有的实验室
都开始用合吐路夫管来进行试验,拍照;一夜之间就冒出了数以百计的X射
线专家,报刊上也塞满了各种X射线的照片,如头骨、手骨、脚骨照片等;
“X射线和医学”、“X射线和政治”等等文章充斥了所有的报纸。
伦琴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1896年1月23日,德国皇帝威廉一世
… Page 22…
召见了伦琴,并授予他皇家伦福奖金。伦琴在领奖时的发言中说道:“我今
日的这份荣誉应归功于在天的孔脱教授。当年是他始终鼓励我,即使我错了,
他也教我不要泄气。……朋友们,研究学问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多么需要温
暖、友谊和帮助啊!”
此后,一系列的荣誉和称赞更是接蹦而来。维尔茨堡大学授予他医学博
士;故乡里乃堡市通知他已授予他“荣誉市民”的称号。国外也寄来了许多
奖赏和勋章: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拉木费德勋章,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的伊
利奥德·克莱松勋章,法国的、意大利的……等等。
面对荣誉,伦琴始终保持着谦虚的态度。自公布自己的重大发现之后,
他仅亲自做过一次关于“X射线”的讲演。
那是1896年1月23日,在德国科学协会的会议上。
那天会场上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在演讲中,伦琴为解剖学家克里卡教授拍了一张手的X射线照片,当时
老克里卡教授异常激动,提议将X射线定名为“伦琴射线”,而将这一照射
现象定名为“伦琴照射”。得到了人们一致同意。
此后,无论大家如何盛情相邀,伦琴再也没有发表过公开演讲。
就在这期间,巴伐利亚王子想以贵族爵位的头衔来笼络这位深孚众望的
科学家,也被伦琴断然拒绝了。
德国著名的A·E·G电气公司来与伦琴商量购买他的专利。伦琴微笑着
说:“我不是“发明’了X射线,它是千古以来就存在的,我仅仅是‘发现’
了它而已。所以,X射线是全人类的东西,而不是我个人的财产。打算运用
我的方法,去产生X射线的人,不用再来找我了!”
那个受委托前来谈判的唯利是图的商人,听了伦琴的这番话,几乎无地
自容,悄悄地返回了柏林。从此,伦琴射线作为科学界以及全人类的共同财
富!伦琴照相以及X射线疗法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幸福!
而X射线为伦琴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也有毁谤。
嫉妒的人声称,“最初发现X射线的不是伦琴”。有的说是克鲁克斯,
有的说是古德斯皮都,甚至心怀恶意的人还说是伦琴窃取了助手选塔的成
果。……面对这无中生有的诽谤,伦琴就像对待荣誉一样,从不放在心上。
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热爱科学远甚于名利,他专注于探索真理而
无暇去戳穿谎言。
也有许多无聊的人说什么“伦琴不过是个走运的家伙,偶然的发现者”。
伦琴的研究,确实是接受了很多前人的遗产。但是,在科学界,从某种意义
上说,不受前人影响,不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的偶然的“发现”是不存在的。
而能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偶然”的人,依靠的又何止是运气呢?因为,即使
是偶然的发现,也在于发现者具备了能够抓住这个偶然所必需的知识、敏锐
的头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
愚昧的人则因为X射线的发现,大大虚惊了一场。由于知识的局限,人
们对伦琴夫人的手骨照片进行种种非难和攻击。有的报纸骇人听闻地警告女
士们“今后穿什么衣服”都不安全。投机商也乘机大做广告,推销他们所谓
的“X光保险服”。而一位德国报纸的编辑则被自己头骨的X射线照片吓得
彻夜不眠。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名议员竟公开扬言要呼吁制订法律禁止使用X
射线……
无论这些无知的人怎样诋毁X射线,医学家却仅在伦琴公布其发现几个
… Page 23…
星期后,就成功地应用X射线准确地显示了人体内的断骨!
事实胜于雄辩。伦琴对物理学的伟大贡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01
年,即“炸药大王”诺贝尔逝世5年之后,首次颁发了他所创立的诺贝尔基
金。这一奖金要授予造福于人类的物理学界的第一号人物,这是一个最高荣
誉奖。
威廉海姆·康拉德·伦琴作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X射线的发现者,
被瑞典科学院推举为诺贝尔奖金的第一位获得者。
伦琴愉快地接受了诺贝尔奖金,出发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在领奖大会上
只有他一个人,领完奖金后没有讲话。
随后,伦琴便立下了这样的遗嘱:
“我的诺贝尔奖金,5万克罗纳(瑞典货币单位),将赠送给我研究过X
射线并且爱戴我的维尔茨堡大学……”
后来,在慕尼黑大学召开的庆祝伦琴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大会上,伦琴极
为平静地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
“对科学家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无论对什么问题,都不拘泥于偏见,
自由自在地继续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来说,没有比问题得到解答时的心满意
足更令他喜悦了。无论外界怎样承认或夸奖都比不上它。”
… Page 24…
五、科学家的晚年
1899年,德国最有名的大学之一莱比锡大学向伦琴发出邀请,请他去那
里担任物理学正教授。但伦琴并不想离开对他已有了深厚感情的、科研设备
良好的维尔茨堡大学。
可是,1900年,德国的拜恩政府却命令他一定要转任拜恩首府慕尼黑大
学去,这是不能不服从的。
1900年4月1日,伦琴任慕尼黑大学正教授和该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所长
及拜恩物理度量衡馆馆长。
慕尼黑是个美丽的艺术之城,它尊重艺术家而冷淡科学家。而且这里的
大学教授们认为伦琴是个胆敢拒绝贵族称号的脾气古怪的人,都对他敬而远
之,所以,对伦琴来说,慕尼黑只是个孤孤单单没有亲密朋友的地方。
慕尼黑大学曾经允诺为伦琴提供良好的实验室,到头来并没有能落实,
这使得一向淡漠名誉,重视工作的伦琴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了,再加上妻子的
病患,他的脾气越来越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所有的德国同胞一样,伦琴也不得不
服从食品定量分配法令,这意味着连饭也不能吃饱了。
1919年德国战败,人民生活更加恶化。10月,与伦琴共同生活了近50
年的爱妻别鲁塔去世了,伦琴备受精神上的打击。
1920年,伦琴辞去了慕尼黑大学的教授职务,只保留了研究室的研究工
作,打算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详加整理。
因为国内通货膨胀严重,70多岁的伦琴每天早晨不得不赶往慕尼黑银
行,在那里做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以换取一些零用钱。他的生活已经窘
迫到了极点。
1922年,在一位老朋友的帮助下,伦琴获准去瑞士休假。经过一段时间
的休养,当他回到慕尼黑时,精神振奋,满怀新的希望。但没过多久,由于
缺乏足够的食物,伦琴的老毛病——胃肠病又犯了,他又失去了活力。
伦琴一天天消瘦下去。他在自己远离城区的别墅里过着寂寞的生活,每
天只有女仆作伴。
这位老科学家,在逝世的前三天,还拖着赢弱的身体去大学的研究室进
行研究工作。
1923年2月10日,伦琴在体力极度衰竭的情况下,安静地结束了78岁
的生命。
伦琴死后,仅仅来了一些最亲近的朋友。2月13日,他被埋葬在慕尼黑
东郊的墓地里,悼念仪式非常简短。后来,人们根据他的遗言,把他的骨灰
移葬在双亲和爱妻别鲁塔的墓旁。
伦琴的另一个遗言,就是将他所得到的诺贝尔奖金赠送给维尔茨堡大
学,实际上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啦,因为急剧的通货膨胀,钱早已不值钱了。
科学研究者有两种类型:空想的人和脚踏实地的人。空想的人,总是不
断地幻想着,虽然也会有些好的设想,可是他们往往容易见异思迁,会随着
时间的流逝忘掉已经研究和正在研究的东西,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有成果。
与此相反,脚踏实地的人总是认真进行研究工作,无论研究什么,他们
都要彻底地探索个明白。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成功。
伦琴就是这样一个脚踏实地的、成功的、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将会像记
… Page 25…
住X射线一样,永远地记住他。
1923年12月9日,在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伦琴发现X射线的屋子
里,建起了伦琴纪念室。
在流经慕尼黑市中心的伊萨尔河上,有一个小岛,岛上建有一座博物馆,
在展览德国自然科学的全部成果的陈列室里,保存有幸免于两次世界大战战
火毁坏的伦琴球管。它的说明书上写着:“威廉海姆·康拉德·伦琴用于发
现X射线和研究用的球管。”
… Page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