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中的一条船-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邓丰喜从银行借了四万无,跟同学朋友借了二万,余数则由邓偕的补上。
洞房花烛夜,我抱着新娘流泪了。但这不是悲伤而是兴奋。新娘拭干我的泪水时,我幸福地微笑了。
不久之后,我回到故乡任教。故乡虽然给我打击无数,但它是可爱的,它是温暖的,这里有强烈的风沙,有炎热的太阳:没有柏油路,没有像样的楼房,但我不怕,因为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这里有和我一样贫穷的学生,和我一样赤脚带地瓜签上学的儿童。虽然我曾受过部分学生的轻视,骂我“跛脚”,本可好好地教训他一顿,但他们是无知的,未成熟的,虽是这样,我所受的鼓励、帮助、尊敬,却远超过这些好几倍。他们常自动地替我解决难题,爬山阶梯,过斜坡的时候,他们会扶我上上下下,在路上遇到我拿较重的东西时,他们都抢着帮我拿。
我不但可以站,而且一天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仍然不会疲惫。放学后,我仍然可以和学生们打桌球,打棒球,甚至玩篮球,排球。每当夕阳西下,就有一大群学生们围在我的身边,吵着要我讲述过去的往事。星期假日,他们喜欢约我骑车到海滨玩。
第二年,我太太也加入口湖国中的行列。我们夫妻携手合作,没有悲伤,没有不如意。早晨,我们沿着田间小路,去捕捉清凉,捕捉山影的美丽。傍晚,我们依偎在小圳上,欣赏落日。
继钊怀孕时,我生怕我的畸形可能会遗传。
终于产期届至,我和母亲陪她到省立医院,很快的产房传来一声最可爱的哭声。妈妈从里面出来说:“四肢健全。”
我的女儿至玉就这样来到我的家。
有一天,忽然接到戴校长的一封信,邀我参加北高第十九届的创校纪念日大会。戴校长站在麦克风前说:“今天,我们特地请到我们的校友邓丰喜同学。他可以说是我们创校以来奋斗成功的第一人,现在就请他为我们讲述一下他的奋斗经过吧……”此时台上台下掌声雷动。
“我最亲爱的学弟妹们。”我开始“话家常”了。从出生到田间生活——吊着竹篮捡花生,捡田螺,抛着篮子捡地瓜,爬着汲水,捕蝗虫;以及四处张罗学费。最后谈到我的现况——结婚、任教。
我在这次讲话中,有这么一段:“多少年来,上苍不断地用贫困、残疾来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但深信它折磨不死我!为了生存!为了人性的尊严!为更美好的明天!我握着拳头!咬紧牙关!接受上苍所给予的挑战。”
我,虽是一艘在汪洋在海中的破船,但是我乘长风破巨浪,渡过多少个狂风暴雨的日子。虽然前面仍是暗礁密布,黑夜重重。而我的但量越来越大了,信心也越来越坚强了。我有把握战胜风暴暗礁。何况我现在又有一位同舟共济,并肩奋斗的妻子。所以我更勇敢地张开帆,继续向成功的彼岸迈进……
后记:
一九七五年春天,邓丰喜完成他的自传后不到三年,开始身体不适,住院不久,医生即诊断是患了肝癌。那年中秋节,他去世了。
在公祭邓丰喜那天,五千多人冒着凄风苦雨参加祭礼。乡民们曾想盖一座庙来纪念他,更有人提议要塑造一个邓丰喜的金身,放在庙里供奉,但都为吴继钊所劝阻。她说邓丰喜不会喜欢别人来膜拜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