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 >

第27部分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第27部分

小说: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含冤等,邓稼先都无力解救,而且还因一项试验代号为“515”,而遭到不明 

真相的群众以“抓516”为由进行批判和围攻……直到1971年,邓稼先被周 

总理召回北京才得解脱。然而,多年的操劳成疾和过重的打击,使他的健康 

情况越来越恶化。他顽强地争分夺秒地干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与世长辞。他的遗言:“死 

而无憾。” 



                                                               (刘源鉴) 


… Page 118…

                                  袁隆平 

                       ——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公元1930~ )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位攻下“杂 

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这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立志学农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县城南郊,世代务农,其父袁兴烈读书求学,任 

过小学校长,后又谋生在外,并投身抗日战争。隆平的母亲高小毕业,任过 

教师,常以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的思想教育孩子。 

     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在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9·18”事变, 

日本侵华,并逐步侵占华北和中国内地。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同胞一样 

过着逃难生活,曾易地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的几十个地方。国破家亡的中 

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军空袭,尸横遍野。这些悲惨景象,给袁隆平童年的心 

底,留下深深的民族创伤,也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串串的问号:为什么中国 

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为什么外国强盗在中国如此横行霸道?国破 

家亡的严酷现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 

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当时的大后方重庆上的高小和初中。他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 

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不仅学业成绩优秀, 

而且志趣爱好广泛,学会多种姿式游泳,可以横渡长江。抗日战争胜利后, 

他随父亲迁回汉口上高中,曾获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冠军。1948年,隆平又 

随父迁到南京,并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了高中全部课程。 

     高中毕业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隆平全家议论的焦点。 

他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 

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 

生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经过家庭民主协商,最 

后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 

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爱科研教师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 

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 

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 

涯。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 

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进校第二年,他又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 

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既已任教,就边教边学, 

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 Page 119…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 

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 

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 

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 

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 

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 

方面进行了解放后10年来的回顾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 

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 

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 

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 

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 

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 

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 

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深思,并决心扩大视 

野,另辟蹊径。 

     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 

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 

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 

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 

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课题上来。从 

1964年在大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 

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论文,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 

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仍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 

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在漫长的19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 

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 

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成功的公式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 

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 

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 

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 

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 

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 Page 120…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 

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 

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 

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 

难于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 

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 

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 

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 

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 

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 

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 

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 

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 

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 

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 

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 

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 

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 

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 

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 

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 

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 

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走向辉煌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 

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 

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 

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48。5%。10 

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 

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 

 “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 

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 

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 

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 

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Page 121…

     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 

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 

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 

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 

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 

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 

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 

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 

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 

杂交水稻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 

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 

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 

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变异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 

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 

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 

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 

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 

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 

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 

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 

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年~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 

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 

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 

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