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曾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1979年2月7日,正巧是韦钰39岁生日。作为第一批赴德进修的教师,
这一天,她登上了飞往联邦德国的客机。
徜徉在美丽的歌德学院,韦钰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仍是临离开祖国前与
导师陆钟祚教授的一番对话:
“假如我现在29岁就好了,出去还能干点事,可惜现在太晚了。”
“不,不晚。正因为‘文革’耽误了你们一代人的时间,因此,你出去
是负有历史责任的。我们等待着你学成归来。”
韦钰将老先生的一席肺腑之言铭刻在心。
语言是韦钰出国后的第一个障碍。为了给国家节省开支,韦钰决定结束
在歌德学院专攻德语,来到西德第一流的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的高频
研究所正式参加进修。
短短4个月时间,韦钰便闯过了语言关。
韦钰极富挑战性。很快,她的一双睿智的眼光便瞄准了自己在国内尚未
接触过的一种工具——电子计算机。
… Page 127…
她的好学上进感动了高频所指导教授杜林。他对韦钰说,既然你要学计
算机,我这里有个题目,你拿去算算吧。
这个题目,是杜林先生30年前做教授论文题目的发展,他当时应用“小
信号”理论完成了课题研究,但他更希望能在“大信号”中求解。韦钰自然
深知这道题的分量。多年来,杜林曾把这道题交给其他国家的进修学者做过,
却一直没有得出满意的结果。这次,杜林想考一考这位中国女弟子,同时他
也对韦钰寄予了莫大希望。
为了早日完成重托,韦钰着魔似地迷上了计算机。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
的时间沉醉在符号和键盘之中。顾不上吃饭,饿了就随便买些点心充饥;有
时在梦里,还在念叨着她研究的课题……
3个星期后,韦钰已经可以自如地运用计算机,并开始研究导师交给的
课题。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韦钰大胆地采用一种不常见的坐标系,成功地完成
了单腔管大信号的研究课题。
就连杜林,这位亚琛工业大学电机系的创始人,也不禁为这位中国女性
的勤奋和探索精神所折服,他向韦钰发出邀请,希望她能继续留下攻读博士
学位。
又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诱惑。
南京工学院的领导很快批准了韦钰的请求。在贺信中,他们这样写道:
“攻读博士学位,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和学校的荣誉问
题。你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为祖国争光。”
激动的泪水在韦钰脸上尽情流淌,她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祖国,我不
会辜负您的期望!
1981年6月16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韦钰终于在联邦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并荣膺优秀博士奖章——博歇尔奖
章。
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诞生了。
高频所全体工作人员为她精心制作了一顶写有“鹏程万里”字样的博士
帽,簇拥着韦钰在亚琛城里举行庆祝游行活动。
亚琛工大真诚挽留她,杜林教授也在劝说。杜林说,你在回旋管理论方
面的那篇博士论文,是西德在这个领域里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也是来自中国
的女学者在电子科学领域取得的最杰出的成就之一,你应该留下。
可韦钰却执拗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终归要回到我的祖国。
1981年底韦钰终于学成,载誉归来。
有趣的梦
韦钰放弃本来可以驾轻就熟地在既有成就上继续研究的课题,为了需
要,大胆闯入了一个崭新而又完全陌生的领域——生物电子学。
她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出34名助手,在人手不足、设备简陋的艰苦条件
下,主持建立了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组。靠一间旧教室、一台她在西德节省
下来的奖学金购置的微型计算机和4000元经费起家。
一年苦战,经过该研究小组的努力,有三项成果问世,通过鉴定并运用
… Page 128…
于临床,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们的图像重组理论及成像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
位。
国内第1张微波CT、超声CT图像从这里诞生。
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金属材料无损探伤的技术研究”也在这里
圆满完成。
1984年9月,南京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宣告成立。
这位中国不平凡的女性,一直在用她那敏锐的目光注视着世界科技前沿
的发展动态。
那是1983年,韦钰偶然了解到“分子电子学”这个概念。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韦钰发现世界上在信息科学领域里,为数不多的科
学家正在思考分子计算机的问题。美国海军实验室的化学家卡特首次提出分
子电子器件(MED)的定义,建议用有机分子来构造一些逻辑电路单元。这些
单元可在分子尺度范围内进行信息处理,并可望成为新一代的器件,用于非
冯·诺曼原理建造的计算系统之中。
韦钰认为,这是一个带战略意义的前沿课题,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
不可失去的重要契机。
又一次从零开始,又是一段充满艰辛的探索历程。
两年后,国内第一个“分子和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在南京工学院创
立。
在第一届中国青年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大会上,韦钰大胆提出了研制第三
代器件——分子电子器件的构想。她说,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领域,一个十
分有趣的梦。
新环境中找到的乐趣
1985年冬,一则消息传到南京工学院,立刻引起刚任该院副院长3个月
的韦钰的关注:国家决定“七五”期间在无锡建设微电子工业基地,就像美
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一样。基地的核心是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和
固体电路研究所。
为了中国“硅谷”的早日创建,为了南工的发展与开拓,具有强烈责任
感的韦钰决定立刻赶赴无锡。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和有关厂、所终于共同制订了组成联合
体的方案。根据协约,南工将利用学科优势与联合的厂、所共同开展一批国
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为筹建基地的微电子学院做各项准备工作,
以便为基地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
李鹏对联合体的建立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8年,电子工业部与南京工学院在对南工、“江南”厂“教育、科研、
生产联合体”实践论证的基础上,决定联合在无锡创办南京工学院无锡分院。
无锡分院开创了我国大型企业与重点大学联合办学的先河,取得了丰硕
成果。
韦钰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1987年,韦钰就任南京工学院院长。
1988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工学院正式更名为“东南大学”,
韦钰出任东南大学第一任校长。
… Page 129…
韦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身为科学家的韦钰,在管理上也表现出同样杰出的才能。
为了把东南大学早日办成一所“国内第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综合性大
学”,韦钰率先与英、美、德、加的一些大学联合培养中国博士生。
为了加速边缘学科发展,韦钰组织了与南京医学院在教学、科研上的密
切合作;为了双向交流,她主动与中科院南京分院、江苏省社科院签定了合
作协定。为了打破多年来“关门办学”的模式,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
产力,她推动全校各系、各研究室走出校门,与大企业集团开展合作;东南
大学还在南京市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了“科学—工业园”,成为这座新
兴科学城的骨干力量之一。
开拓性的发展使东南大学走出了以往闭门办学的旧轨,出现了一派生机
和活力。
说来也巧,恰在韦钰赴德求学10年之际,应洪堡基金会邀请,韦钰以高
级访问学者的身分赴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讲学。
故地重游,她谢绝了诸多社交活动,又一头钻进实验室做学问。她在亚
琛工大所作的《关于分子电子学研究》的学术报告,引起同行极大关注。杜
林教授紧紧握住昔日女弟子的手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你既当校长,又能
取得这么多的研究成果,我真为你高兴。看来你当初执意要改学一门新的学
科是明智之举!”
韦钰,用自己的勤奋和心血为祖国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人生有许多追求,对韦钰来说,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为祖国服务,使中国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长短,便是她最感欣慰的事。
1993年,韦钰奉命担任国家教委副主任。
15年前,韦钰出国时只是个普通教师。回国后,从组长到研究室主任,
到系主任,到校长,她样样事情都做得尽心尽力。如今,她把教委副主任这
个工作仍看作是一项研究事业,一份重要工作。有两样,韦钰走到哪里都不
会变,这就是迎接挑战的研究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韦钰,永远满怀自信,永远那么达观。
她说,我这个人从来不去想我做的事情划算不划算,我不会去懊悔什么,
我总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了电子工程,不
是很好吗?出国回来以后如果不改行或许会得到更多的荣誉,可我在自己的
祖国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不是很好吗?调到教委工作,不能从事心爱的科
研工作,但人生更丰富了,眼界更开阔了,不是很好吗?
韦钰,在一个更高的境界,继续铸造着生命的辉煌。
(诗 飞)
… Page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