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诗集-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我的心里充满了冷冷的不安,
满腹疑团,难以消释;——这就是那纯洁的,
那像花一样纯洁的玛莉的嘴唇?
她这时却高高地站起,急忙地
从椅子上拿起克什米尔披肩,
围在脖子上,勾住我的手臂,
带我走出了那洞开的大门,
带我走过了原野、丛林和草场。
炎炎的一轮红日已经西倾,
把它那深红的阳光
照耀在树上、花上,
以及在远方滔滔奔流的河面上。
“在那碧波之中,你可瞧见
那金色的大眼睛在浮动?”玛莉急忙地叫着。
“可怜的人,别响!”我说着,
在暮色中我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漂浮。
从原野里升起了一些幻影,
用雪白的柔和的手臂互相抱紧;
紫罗兰露出了温柔的姿态:
百合花情意绵绵地俯首低垂;
蔷薇花全燃烧着热烈的情焰;
丁香要喷出火一般的气息;
所有的花儿都在幸福的香气中沉醉,
所有的花儿都流出静静的欢喜的眼泪,
所有的花儿都欢呼着:爱情!爱情!爱情!
蝴蝶儿在翩翩飞舞,
烁烁的金花虫哼着妖精之歌,
晚风在飒飒低语。
橡树沙沙作响,夜莺温柔地歌唱——
在那些沙沙、飒飒、歌唱的声音之中,
那勾住我手臂的憔悴的女郎,
用低沉、无聊而冷冷的声音对我喋喋不休:
“我在宫城上看出你们夜晚的活动;
那个长影子的人是个善良的傻瓜,
别人说什么,他总是唯命是从;
穿蓝服的是一个天使;可是
那拿着利剑的红衣人对你们仇视万分。”
她还继续不断地唠叨着,
说了许多杂七杂八的离奇话语,
最后疲倦了,就和我一同坐下。
坐在老橡树下面的苔痕碧绿的长凳上。
我们静静地愁闷地一同坐在那里,
面面相觑,越来越觉得愁闷。
橡树沙沙作响,宛如将死时的哀鸣,
夜莺在枝头凄凉万分地悲啼。
可是却有红光穿过了树叶之间。
荡漾在玛莉的苍白的脸上,
从她那发呆的眼珠里诱出了情焰,
她用旧日的柔和的音调说道:
“我最近读过你的奔放的诗歌,
你怎会知道,我的境遇很惨?”
我恍如一阵冷水浇心,
我这洞见未来的狂思乱想,
使我骇异不堪,我的头脑
暗暗地痉挛,终于被恐怖惊醒。
堂娜?克拉拉①
西班牙市长的女儿
在黄昏的花园里散步;
从宫里传来
铜鼓和喇叭的欢声。
① 本诗作于一八二三年,受富凯的叙事诗《魔术戒指)的影响而作。据海涅自己说明,本诗中的故事,乃
是诗人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市长的花园就是柏林的动物园,市长的女儿就是男爵的女儿。而圣?乔治就是
诗人自己。本拟将本诗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但后来没有续写。
“我已经厌倦跳舞,
厌倦了甜言蜜语。
厌倦骑士们的巧言,
他们把我比作太阳。
“自从我在月光之下,
看到那每夜抱着诗琴,
到我窗下引诱我的骑士,
我就厌倦了一切。
他身材细长,英气勃勃,
从他高贵苍白的脸上,
两只眼睛炯炯发光,
他真像圣?乔治②一样。”
堂娜。克拉拉这样沉思,
向着地面上凝视:
她一抬头,面前站着
那位美貌的不相识的骑士。
他俩携手喁喁谈情,
在月光下散步徘徊,
微风殷勤地献媚,
蔷薇神妙地问安。
蔷薇神妙地问安,
她像情使般两颊羞红。——
“告诉我,我的恋人,
你为什么忽然脸红?”
“恋人啊,是蚊子刺我,
这种夏天的蚊子,
就像长鼻子的犹太人,
使我最最憎恨。”
“别提蚊子和犹太人,”
骑士殷勤爱抚地说着。
从扁桃树上落下了
无数白色的花瓣。
② 圣乔治(S。Georgius):基督教殉教者。小亚细亚卡帕脱基亚人。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迫害基督教徒时受
拷刑殉教(三○三年)。后来成为传说中屠龙的圣雄。诗歌中多取为题村。
无数白色的花瓣,
散布着芬芳的香气。——
“告诉我,我的恋人,
你是不是全心爱我?”
“是,我的恋人,我爱你,
我愿意对着那
曾被罪不可放的犹太人
阴谋杀害的救世主发誓。”
“别提起救世主和犹太人,”
骑士殷勤爱抚地说着。
光辉灿烂的白百合
在远处缥缈地摇曳。
光辉灿烂的白百合,
仰望着天上的星辰。——
“告诉我,我的恋人,
你的发誓是否真诚?”
“我的恋人,我毫无虚伪,
就好像在我的胸中,
没有一滴摩尔人
和卑鄙的犹太人的血液一样。”
“别提起摩尔人和犹太人。”
骑士殷勤爱抚地说着:
他领着市长的女儿,
走到一棵桃金娘树下。
他用温柔的情网,
暗暗地把她罩住;
情话短,亲吻长,
他俩的心里喜气洋洋。
可爱的夜莺在歌唱,
宛如歌唱悦耳的婚曲;
萤火虫在地上跳跃,
宛如在跳火炬舞蹈。
在树叶间悄悄无声,
只听到花儿的呼吸,
玲珑的桃金娘的低语,
好像在窃窃私议。
可是突然从宫城里
传出铜鼓和喇叭之声,
克拉拉睁开星眼,
挣脱了骑士的怀抱。
“听!恋人,他们在叫我;
可是,在我们分手以前,
你要告诉我你的大名,
你好久都没有提起。”
骑士快乐地微笑,
吻着他恋人的手指,
吻着她的嘴唇、额头,
最后才这样回答:
“赛鸟拉①;你的情郎,
是伟大的犹太教经师、
拉比①以色列?封?
萨拉戈萨的儿子②。”
阿尔曼梭尔③
I
在科尔多瓦④的大教堂里,
有一千三百根柱子,
千三百根巨大的柱子,
支撑着巨大的拱顶。
在柱子上,屋顶上,墙壁上,
上上下下,四面八方。
① 赛乌拉:西班牙人放在女子姓氏前的敬称(senora),原为夫人之意。
① 拉比(Rabbi):犹太人对律法(摩西五经)学者的尊休,希伯来语 原意为“我的夫子”。
② 海涅在一八二三年十一月五日或六日写给友人莫泽尔的信中说: “有个叫亚伯拉罕?封?萨拉戈萨的人,
可是我觉得用以色列更 有典型意义。”萨拉戈萨为西班牙东北部的城市。
③ 海涅在一八二○至一八二一年写过一篇悲剧,题名《阿尔曼梭尔》 (Almansor),描述西班牙人和摩尔
人之间的民族仇恨。本诗作 十一八二五年以后。海涅虽然在一八二五年改信基督教,可是他 一生之中;对
于腐败的教会都是抱着敌视的态度。
④ 科尔多瓦(Cordoba):西班牙南方城市。自七五五年起为伊斯 兰教国都,一二三六年始归卡斯提尔。
阿拉伯人曾在该城建造过 四百座伊斯兰教堂,现在仅存其一。科尔多瓦清真寺是最美丽的 阿拉伯建筑之
一。从第八世纪开始建筑,至第十世纪时始告落 成。年有无数大理石圆柱和拱门,还有美丽的石雕装饰。
后来在 改建为天主教教堂时,曾遭毁坏。
写满了《古兰经》中阿拉伯的名训,
词藻绮丽,意味深长。
从前摩尔人①的君土,
建筑这座殿堂赞颂安拉②;? 。
可是在时代的阴暗的旋涡中,
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在从前那位宣礼员
召集祈祷的尖塔上,
现在传出基督教徒的
忧郁的当当的钟声。
在从前那些穆斯林教徒
歌唱先知预言的台阶上,
现在给剪发的天主教教士③,
宣扬弥撒④的无味的奇迹。
在五色彩绘的圣像之前,
只有来往逡巡的人群,
呼唤声、烟气、铃声,
还有昏昏闪动的烛影。
在科尔多瓦的大教堂里,
站着阿尔曼梭尔?本?阿卜杜拉,
静静地观看全部的柱子,
嘴里发出轻轻的言辞:
“啊,坚强巨大的柱子啊,
曾绘过赞颂安拉的装饰,
如今你却得恭敬顺从
那令人可憎的基督教。
“你颇能适应潮流。
你颇能忍辱负重:——
哎,世界上的弱者,
确实应当随遇而安。”
在科尔多瓦的大教堂里。
① 摩尔人: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
② 安拉(Al1ah):伊斯兰教徒信奉的真主。《古兰经》第一章:“凡百 赞颂,全归安拉。”
③ 天主教徒在当教士之前,需行剪发礼,剪去头顶上一些头发,以示 弃俗。
④ 弥撒(Messe):天主教中“成圣体祭献天主的大礼”。
阿尔曼梭尔?本?阿卜杜拉,
对那装饰富丽的洗礼盘,
和颜悦色地低下了头。
Ⅱ
他匆匆走出大教堂,
骑上奔腾的黑马飞驰,
他的湿发和冠羽,
在风中飘扬飞舞。
在通往阿尔科莱亚的大道上,
沿着瓜达尔基维尔河河岸,
白色的扁桃树正在发花,
香橙树送出一片清香;
快乐的骑士在那儿飞驰;? 。
吹着口笛,载歌载笑,
奔腾的河水和小鸟,
发出和鸣的音调。
在阿尔科莱亚城堡里,
住着克拉拉?德?阿尔法莱斯,
她的父亲正参加那瓦拉①战争,
她正自由自在,快乐逍遥。
阿尔曼梭尔老远就听到
铜鼓和喇叭的声音,
他看到城市的灯火,
在树影间闪闪发光。
在阿尔科莱亚城堡里,
有十二位盛装的贵妇跳舞。
有十二位盛装的骑士跳舞,
可是阿尔曼梭尔跳得最优美。
他怀着洋佯得意的心情,
在大厅里跳来跳去,
他懂得向任何妇人,
用甘言蜜意奉承。
在伊莎贝拉的美丽的手上,
① 那瓦拉(Navarra):比利牛斯山西部的古代王国,一五一二年为法国和西班牙瓜分。
他吻了一下,随又跳跃而去;
他坐在艾尔维拉的面前,
快乐地瞧着她的面庞。
他向莱奥诺莱笑问:
他是否使她高兴?
他又指给她看
他外套上绣的金十字。
他向每个贵妇人保证,
他对她是一片诚心;
在那晚他发了三十次誓言:
“我以基督徒名义保证!”
Ⅲ
在阿尔科莱亚城堡里,
笑语和乐声都已消沉,
骑士和贵妇都已分散,
灯火也已隐灭不明。
堂娜?克拉拉和阿尔曼梭尔,
大厅里只留下他们二人。
残灯把那最后的微光,
射在他二人的身上。
贵妇人坐在沙发上,
骑士坐在矮凳上,
他那沉沉欲寐的倦首,
枕在他爱人的膝上。
贵妇人小心翼翼,
把金瓶里的玫瑰油,
倾在阿尔曼梭尔的棕发上
他从心底发出了叹声。
贵妇人小心翼翼,
用温柔的嘴向他亲吻,
吻在阿尔曼梭尔的棕发上——
他的额上现出了皱纹。
贵妇人小心翼翼,
从炯炯的眼睛里滴下泪珠,
滴在阿尔曼梭尔的棕发上——
他的嘴唇发出了震颤。
他梦见,他又站在
科尔多瓦的大教堂里,
他的头低着,滴下水珠,
他听到许多暗暗的声音。
全教堂巍峨的巨柱,
都发出不满的怨声。
它们不愿继续支撑,
它们在摇摇欲坠;——
忽然砰地一声崩折,
群众和教士面无人色,
拱顶轰然塌落,
基督教的神灵呜呜啜泣。
凯夫拉尔朝圣歌①
I
窗畔站着母亲,
床上躺着儿子。
“威廉,你不起来
看迎圣母的唱歌行列?”
“啊,母亲,我已病得
不要看,也不要听;
我想念去世的格莱卿,
我心中痛苦莫名。”——
起来,我们到凯夫拉尔去,
带着祈祷书和念珠;
你这种郁闷的心病,
圣母会把它完全治愈。”
教堂的旗帜飘扬,
赞美的歌声高唱;
这个迎圣母的行列,
走过莱茵河畔科隆的街上。
母亲带着她的儿子,
跟在人群的后面。
他们一同唱起赞美歌:
“亚物,马利亚①!”
Ⅱ
凯夫拉尔的天主圣母,
今天穿着最好的衣裳;
大群的病人接踵而来,
圣母今天是非常繁忙。
病人们给大主圣母,
① 凯夫拉尔(kevlaar):在海涅故乡杜塞尔多夫的西北。传说该地?圣母亭中的圣母像(一六四二年所建)
常显示奇迹,治愈疾病,所以是天主教徒朝圣的圣地。海涅幼年在故乡圣方济吝会修道院中修学时,有一
位同学曾因足病,由他的母亲带往凯夫拉尔,向圣母供上蜡制的假足而获治愈。后来海涅又和这位同学在
中学高级班同学,有一次,谈到这件事情,那位同学正色说,他将要向圣母献上蜡制的心脏。那位同学,
当时正因夫恋问题而烦恼。在一八一九年,海涅在波恩和哥代斯堡之间散步,又在朝圣行列之中看到那位
同学,病容满面,由他的母亲带着。这段真实的故事,就是本诗的素材。
① 天主教圣母经的首句。亦译“申尔福,马利亚!”或“万福,马利亚!”
带来蜡制的肢体,
许多蜡手和蜡足,
献给圣母作为供礼。
谁要是献上一只蜡手,
就治好他手上的创伤;
谁要是献上一只蜡足,
他的脚就恢复健康。
许多跛子到过凯夫拉尔,
现在可以跳绳,
许多伤了手指的人,
现在可以拉琴。
母亲拿了一支蜡烛,
做成了心脏的模型。
“把这个献给圣母,
她就会治好你的心病。”
儿子唉声叹气,捧起蜡心,
唉声叹气,走到圣母像前;
他眼眶里涌出泪珠,
他心里涌出肺腑之言:
“满被圣宠者,
童贞马利亚。
天上的母皇。
请听我的申诉!
“我和我的母亲,
家住在科隆城里。
那个拥有几百所
教会和教堂的城市。
“我有一位芳邻格莱卿,
可是她现已魂归天上——
马利亚,我献上蜡心,
请你治好我的心伤。
“请治好我的心病——
我要朝朝暮暮,
热心地祈祷唱诗:
亚物,马利亚!”
Ⅲ
患病的儿子和他的母亲,
睡在小房间里;
天主圣母降临,
轻声地走进房里。
她在病人身旁弯着身子,
轻轻地用她的手掌。
放在病人的心上。
温和地笑着,走出小房。
母亲在梦中看到一切,
许多的事情都已看到;
她从梦中醒来,
听到汪汪的一片狗叫。
她的儿子伸直了四肢,
他已经完全断气,
在他苍白的脸上,
照耀着光亮的晨曦。
母亲拱起了双手,
她好像不知所措;
她虔诚地低声唱诗:
“亚物,马利亚!”
哈尔茨游记插曲
(1824)
序 诗
黑色的上装,丝织的袜子。
雪白的、文雅的袖子,
温和的谈吐,拥抱接吻——
啊,但愿他们还有心!
在胸腔里有心,在心里
有爱情,温暖的爱情——
啊,听他们那虚伪的
相思老调,真要使我送命。
我要登上山去。
那里有清净的茅庐,
那里可以自由地敞开胸膛,
那里有自由的微风吹拂。
我要登上山去。
那里有参天的苍苍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