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贤希望港澳同胞也关心祖国的建设,鼓励大家一有机会就应为自己的国家报效出力。
何厚铧家族传38、牵挂桑梓回故乡
38、牵挂桑梓回故乡
澳门各界人士怀着惊奇的心情聆听何贤的新鲜见闻,他们听何贤演说早已不止一次两次,但这一次,人们好似第一次见到何贤如此地欢欣雀跃,兴奋不已……
正是怀着这种兴奋愉悦的心情,何贤在结束观光旅程准备经广州回澳门时,特地叫广州的管家,通知家乡岳溪的干部们到广州小聚会谈。
想一想,那该是“土改”结束后,何贤第一次同家乡的干部们接触呢。岳溪乡的干部们接到何贤的通知,自然是异常欣喜。岳溪乡党支部书记陈顺开、副书记陈细耀、乡长冯耀一行,即刻跟随曾替何贤管理渡船的退休工人初伯,到广州人民大厦七楼去见何贤。
这一行人中,许多都没见过何贤。也自然,他们都以为这个名声显赫的大富豪,架子肯定摆得不小,因而都有些惴惴不安。不料,初见何贤令乡人暗吃一惊,他们个个都估计错了!
这位大富豪不但衣着随便,人也相当随和,见到他们后满脸笑容连声说道:“请坐!请坐!我们是乡里乡亲,不必拘束,更不要客气。”等大家安神坐定后,何贤才继续说:“请你们来这里,是想同大家见见面,吃顿饭,谈谈家乡的情况。”
乡干部们见何贤如此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把先前的猜疑、隔阂都迅速消除了。他们将岳溪乡的生产状况向何贤作了翔实的汇报。当时岳溪已成立了两个初级合作社,但是因遭逢50年一遇的大旱情,咸潮上涌,水稻收成大减,乡亲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何贤听后开门见山地问:“眼下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主要是开耕费用没着落。”
“需要多少钱?”何贤比乡人还务实。
“两万元左右……”
何贤随即点头,叮嘱坐在他旁边的秘书说:“等回去澳门,即汇两万元给他们。”
女支书陈顺开汇报时,谈到乡里计划办一个信用社,以帮助那些农民“困难户”。何贤听了很赞赏,并道:“好!是要注意关心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但一定要有借有还,否则很难办下去噢。”
陈顺开连忙补充道:“是的,我们也想到了这一点,并已订下个章程。”
“嗯。”何贤点了点头问:“办个信用社要多少钱呢?”
“3000元就行了。”
“好!就拿3000元回去,抓实抓紧办起来吧!”
从此,何贤同家乡的联系更密切,对家乡的建设也更关心了。为了改变家乡干旱的面貌,何贤出资在家乡建了一座“澄溪抽水站”,乡人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为了支援乡里实现农业现代化,1958年何贤赠送岳溪乡3台卡车和2台福特森拖拉机;为了发展渔业生产,他捐赠了一大批捕捞工具和5艘机帆船;为提高乡民的健康水平,他捐款建了一座医疗站和一个体育场,后医疗站扩建成“澄溪医院”;为活跃家乡父老的文化娱乐生活,何贤还捐赠了一台电影放映机;继而他又捐赠2万元支持家乡发展生猪饲养……
在那段时间里,何贤对家乡建设的支援,还是零敲碎打的,且多局限在岳溪乡。原因是当时他对县里的领导如何看待他,尚不清楚,所以他长时期不愿回乡。
1958年初春,何贤因事到达广州,港澳工委副书记黄施民接待了他。他们吃饭时谈起祖国的形势,接着便说到家乡的建设现状。黄施民建议何贤回家乡番禺看看,并且诚挚地说:“番禺县的领导一定会欢迎你,热情地接待你!”
这番话,使他想起了自己早已过世的母亲邓氏,邓氏葬在岳溪乡应塘村后面的大松岗,何贤已经快10年没回去祭扫了,于是,他爽快地回答黄施民说:“好吧,待清明节我回乡扫墓,就顺便参观参观吧。”
1958年4月的一天,何贤回到家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回到故乡番禺县。县里的领导们果然对何贤很尊重,县委书记郭信民、县长黎春华亲自迎接他,并且委派了归侨干部郑德先生专门负责接待他。
乡亲们将何贤归故里视为村里的盛事,都举家出门,拥向村头儿……
何厚铧家族传39、打捞沉粮送穷乡
39、打捞沉粮送穷乡
何贤等人到石楼镇参观后,在区公所用午餐。当晚,县人民政府设盛宴招待了他,县里的主要领导干部们都同他见了面。饭后,当地政府又专门为何贤举行了一个县、区、乡干部座谈会,何贤与大家谈得非常热闹,直至深夜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何贤天生就是一个孝子,他的父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纪念,他感到无限欣慰,也就更加眷念家乡了。所以从这次回乡之后,何贤对家乡建设的资助,就不只限于岳溪了。
番禺县的重大建设项目需要何贤支持,他必慷慨解囊;有时政府没有向他提出请求,他闻讯后也会主动予以捐助。
仅是1958年至1959年两年中,何贤就给县里送回了大小汽车75辆,汽车引擎10多台,汽车零配件40大箱,拖拉机12台,大型发电机(连动力)6套,以及柴油、汽油、机油等约2000桶(每桶200公斤)。此外,还捐赠了大型拖船一艘,平床、刨床、钻床共10台,拖拉机7台,以及药品、农药、菜种等一大批,约值人民币400万元。
番禺兴办造船厂时,他又捐资6万元;创办华侨中学时,他再赞助了3万元。
至于“大跃进”后,内地出现连续三年大饥荒的困难岁月里,何贤为支援家乡恢复生产,为帮助众多乡亲渡过难关,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财力物力上的资助———因次数太多,究竟他一共拿出了多少钱?连何贤自己也记不清了,但70年代以前的一些数据为:
1964年,岳溪乡遇到了天灾,何贤那时即向家乡捐赠了一批日本化肥;1969年,他又给家乡捐赠“么利士”汽车2台,“啤阔”汽车3台;1960至1962年的三年间,何贤以外币存款的方式,为番禺县进口化肥2000吨……
要知道,这都是“文革”前的捐赠数字。“文革”前,400万是个了不得的数字,而当时,中国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也没有今日之开明。何贤那时为国为乡倾囊倾力,也未必人人都赞同。他有时还会心存余悸,但无论怎样,他还是执意做了,以一言一行,做了很多造福桑梓的好事。
现今的岳溪乡应塘村委书记梁汉田,讲述了1959年,发生在经济困难岁月里的一段传奇故事……
1959年,在梁汉田的记忆里,家乡很穷,很多人还是没饭吃。直至“文革”岁月,乡亲们还是吃番薯、吃萝卜、吃芭蕉芯和芭蕉头,吃那些从稻谷中拣出来的糠做成的糠饼,然而有一段日子里,他们吃到了“何贤小麦”做成的饼,那凭着“麦饼证”领到的“何贤饼”,现在回味起来仍觉得好香好香……
哪儿来的“何贤牌”麦饼呢?说来,好有传奇色彩呢,番禺稍稍上点年纪的人们,无论干部或乡民,几乎人人难忘这件事———
1959年秋天,当时香港一家面粉厂在澳洲购进了小麦2000吨,准备运回香港加工成面粉。
天有不测风云,这艘装满小麦的货船在途中不幸触礁,小麦就沉落在太平洋公海上……因那个香港工厂已购买了保险,所以事故造成的损失应由保险商负责赔偿。保险商想尽量减少些损失,便想将这批小麦进行拍卖。
拍卖底价,约为原价的五分之一,而实际上受水浸的小麦不过才20%,将这批小麦作粮食或饲料可是太便宜不过了!所以政府拟将这批沉船小麦购入,以解决农民粮食及饲料的匮乏,但是这批货能否批准进口,还是未知数。
何贤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慨然应允缴付全部款,并向有关部门领导请示,请求批准将小麦报关进口。何贤又掏钱雇船,将太平洋公海中沉落的小麦全部打捞起来,并在一星期内及时运返故乡。
当时按照何贤的建议,拨给番禺县五百吨小麦,其余送往顺德、南海等地区……据梁汉田书记所忆,那时岳溪村民和顺德村民按人头计,每人分得小麦50斤。
这批小麦在当年经济困难、粮食短缺之时,实在是有如甘露啊!若不是何贤鼎力相助,出钱出力,还实在不易得到呢!
历史的记忆中,番禺人不能遗忘:“那次何贤把小麦运回家乡,很多人都受惠于他!”
“当时我记得,那小麦是救命救灾的粮!人人都知道谁给送的救命粮,我们都称何贤是大好人!”
何厚铧家族传40、投资加盟为民众
40、投资加盟为民众
1968年6月28日,澳门各大报章均登出一条新闻———港兴船务公司属下的八艘汽垫船和三艘客轮停航。澳门三面环海,可没有自己的机场和深水港。因此,对外交通几乎全凭香港这个中转站“舒筋活血”,而港兴船务公司的客轮和飞翔船,则是往返香港与澳门之间的重要交通工具,停船便意味着澳门对外客运交通大部分中断停滞。
客轮宣布停航后,新码头附近港兴船务公司客运售票处门口,每天都挤着一大堆急于离开澳门的人。在这群人当中,有个姓冯的客商,他此行去香港,是和一个客户谈笔大买卖。因为近来一段时日,他的公司老是不景气,现在好不容易拉到一笔生意,对方约去香港面谈,一旦去不成,对他的公司可就是一个沉重打击。又过了几天,冯先生和几位商界朋友在茶楼饮茶,谈到港兴的停航,大家都感到了无望,忽然有人说:“只有一个人可以挽救这个局面,那就是贤哥。”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对呀!救危解困之事,贤哥是能出血出力的。”
可是派谁去当说客呢?有人说,冯先生去最好,冯先生一听连连摆手道:“那次我有难,托人求到贤哥,贤哥够仁义,二话没说就帮了我。那救命之恩,我还没报呢!”
众人中有一位说:“冯先生可不该这么想,港兴停航受影响的人又不只是你冯先生一人,澳门百姓都因停航影响生计呢!你是代表澳门百姓去请贤哥帮忙。”
冯先生来到何贤的办公室,何贤正在打电话。冯先生听见是讲筹一笔钱的事,心想生意场上的事旁人不便听,便想退出去等。何贤见状,用手势示意他在沙发上坐下。
何贤接完电话,站起来说:“很久没见到你了,生意好吧?”
冯先生赶忙站起说:“托贤哥的恩德,生意还不错!我这次来是应朋友的嘱托,请贤哥再过问一下港兴的事。”
何贤笑笑说:“港兴停航,使澳门大众有诸多不便,我也正想帮他们一下。我刚才打电话筹钱,也就是为了港兴。”
何贤当日下午就约见了港兴的老板。何贤说:“我手头刚好有笔钱,虽然不多,但可以解燃眉之急。这笔钱你先拿去买燃料和雇人工,把船开起来再说。船耗在码头不动窝,你怎么能找到钱呢?”
港兴老板于心不安地说:“贤哥肯借资,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我们原来借的那笔钱还没还,现在再借,债台高筑,恐怕光是利息都难以负担……”
何贤豪爽地说:“这笔钱是我借助你,就不计息了。什么时候还,待你的公司周转过来再说。你要答应我的是,让港兴尽快复航。”
第二天,澳门各报纸及港兴公司售票处的布告栏,都刊出一条消息,说港兴各条船都将于三天后复航。哪知三天后,手持船票的乘客们到了码头,竟“当头一棒”地又看到继续停航的通告。冯先生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马上拨电话禀告“贤哥”。何贤知道情况后,又赶去见港兴老板。这港兴老板觉得何贤借的款,最终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他深知港兴公司很需要有新的投资者加盟注血,而不单是借几笔钱就可解决问题。于是,他耍个小小的花招儿,到了原定要复航的日子,却又借故拖延复航日期,他是希望彻底将靠山拉上“贼船”,干脆让何贤加入港兴,与他们一道“同船共渡”。
港兴老板对“贤哥”道:“贤哥,虽然你大方,不用我付息,但我总要还本啊!如果有你加盟港兴,公司就解决生死问题了。贤哥,帮帮忙,我情愿让出一部分股给你!”
这么一说,何贤反倒犹豫起来:“我回去想想,才能给你准确答复。”
从港兴老板那里一出来,便经过港兴售票处,一见到那些急于离澳又万般无奈的人们,何贤就决心帮人帮到底,帮港兴就等于帮大众。回到办公室,何贤立即给港兴老板挂电话,宣布购入大来等三艘客轮。8月2日,港兴复航,港澳间水上交通恢复,“贤哥”为澳门百姓又立一大功。
何厚铧家族传41、数业并举大发展
41、数业并举大发展
何贤在澳门以大丰银行为主要经济支柱,而这一“支柱产业”撑旺了何氏家业,令何贤的事业如日中天,不断向多元化的经济领域发展。
何氏家族门下,迅疾发展起一系列的产业,这些企业和实业,大多经营得法,因而大丰集团的收入,亦成倍成倍地增加,使得何氏家业一直是澳门的重要经济力量。被澳门人暗地称誉为“影子内阁总督”的何贤,始终关注社会福利事业并起到重要作用。从抗战后期,他便投资于福利交通业,取得了澳门市内公共交通的专利权。
为了发展澳门经济,60年代末,何贤又积极倡议建跨海大桥,为的是把澳门同南面的氹仔和路环两岛连接起来。澳门位于广东境内珠江和西江三角洲的南端,其范围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
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境内丘陵起伏,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有望厦山、东西望洋山和妈阁山;中部有大炮台山;西北有青洲山;东部有马交石山等。半岛北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