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骑士曾荫权-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及落实将联合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合并,两所各自旗下三间结算公司也会走上整合之路。
预算案体恤民困,进一步提升曾荫权的民望及市民对特区政府的信心。根据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民意调查,认为曾荫权担任财政司司长称职的,共有超过六成被访者,其中五成更认为他是一位体恤民情的政府官员。
此外,香港政策研究所在预算案宣布当晚,进行民意调查,发现共八成六受访的市民认为,未来一至两个月特区政府的表现会转好,对特区政府的信心指数则由七十八点九分,上升至九十九点二分。
尽管财政预算案广为市民接受,仍有立法会议员觉得它有不足之处。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立让会举行预算案辩论,前线立法会议员刘慧卿声言对预算案内多项措施不满,例如退税措施没有顾及中、下阶层市民,数码港计划没有探取公开招标等,因此不会支持这份预算案。
对于有议员准备修订以至反对预算案,曾荫权呼吁议员们要三思,因为议员如要修订预算案,只会令政府的赤字进一步扩大,到时可能需要提高其他税项才能增加收入,会有更多市民受影响。
三月三十一日,立法会辩论财政预算案开支部分的《一九九九年拨款条例草案》,曾荫权在会议中致辞,引用其儿时母亲对他说过的“理财智慧之谈“:“家有三千,日用二钱;全无生计,用得几年?”,说明单靠出售政府资产和举债,只能应付一时之需,不可填补持续出现的经常性赤字,因此政府绝对有增加收入的必要,纾缓庞大的开支负担。他又呼吁议员表决时,要顾及《基本法》内对处理财政预算案的严谨规定,并支持后来提出有关收入部分的建议。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二节、财政预算审慎为本(2)
结果,议员没有叫曾荫权失望。经过投票后,在五十五位议员中,除了前线的刘慧卿、何秀兰、职工盟的李卓人、刘千石及街坊工友服务处的梁耀忠五人投反对票外,拨款条例草案获大部分议员支持,顺利通过。
3.一致喝采的预算案
二千年二月中,距离公布来年财政预算案的日子愈来愈近,作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理应继续埋头苦干。不过,这次他却打破惯例,在公布预算案前提早与市民对话,出席商业电台节目《风波里的茶杯》,亲自聆听市民吐苦水之余,同时向市民讲述政府面临的财政危机。
曾荫权在节目中表示,虽然本港经济已步入复苏期,但政府的财政在两年前金融风暴时暴露了弱点,估计仍会出现赤字预算,政府的财政依然困难。
“二千年会有赤字、原本我以为二零零一年会回复收支平衡,但现在我认为二零零一年也不见到!”他又认为,为维持政府稳定的收入,不排除开徵销售税及陆路离境税的可能性。
三月八日,本年度财政预算案终于出场。曾荫权手持浅蓝色的预算案会见新闻界,介绍这本题为“增值创富,节流裕民”的预算案。他说选择以浅蓝色配搭金色题字,是希望带出一种宁静、清新及舒服的感觉,同时寄望在增值与节流以后,香港的经济能够再攀高峰。
见过传媒后,曾荫权又要马不停蹄,前往立法会大楼,向议员宣读预算案。尽管踏入立法会正门前,陪同曾荫权到场的曾太遭沿途示威者以溪钱撒面,却无损他以轻松的心情,读出这份预算案。
会上,曾荫权向议员陈述的预算案内容,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无新税,不加税”,赤字大减为十六亿港元,而本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百分之五,中期经济增长更由百分之三点五,调整至百分之匹。
至于立法会内的三大政党,包括民主党、自由党及民建联均对政府只有十六亿港元赤字感到意外,仍欢迎港府没有加税和徵收新税项,显示锐意与市民休养生息的决心。自由党副主席兼立法会议员夏佳理,称赞此份预算案是曾荫权自九五年任职“大掌柜”以来,最出色的一份代表作;至于一向爱跟“财爷”唱反调的民主党,更罕有地在曾荫权首次宣读预算案后,即表示接受。
这次预算案除得到政党支持外,同时赢取了市民掌声。根据香港大学社会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报告,在六百五十名受访者当中,有七成市民满意预算案的内容,较去年上升了两成半,是特区政府成立后最为市民受落的预算案,更有超过一半市民认为,预算案能刺激本港经济复苏。同时,这份空前成功的预算案也带动了市民对本港经济的信心。
不但市民赞好,今次曾荫权主导的预算案,也得到中央官员的称颂。三月九日,正身在北京出席人大会议的国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称赞曾荫权“很有本事”,能够编制这份广受大众欢迎的预算案,更半开玩笑地表示要向这位“财爷”学习如何维持简单税制。
另外,曾荫权推出这份预算案,被政界人士和学者认为有利他的官运继续亨通。政界人士指出,曾荫权日前发表的不单是一份预算案,而是一份“财爷施政报告”,一开始便利用大量数据来显示个人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熟悉,然后再阐述如何改革政府架构,提高本港竞争力。
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刘兆佳也认为,曾荫权的“掌柜”角色自特区政府成立以来,已日益膨涨,与特首董建华需要更强势的“介入香港经济”作风有关,同时对他日后争取政务司司长之位十分有利。
到二千年四月五日,财政预算案在四十八票赞成下,获立法会大比数通过。曾荫权在会上表示,由于香港市民能在经济不景的环境下继续拚搏,令政府赤字最终低于预期,使他能决定不加税及开徵新税。对于有议员指再在预算案公布前重施“狼来了”的故技,让市民虚惊一场,这位赢得市民掌声的财政司司长则辩称,坦率地向咨询对象道出政府预期的财政隐忧,是他的重要责任。
曾荫权曾在预算案中建议,为迎合香港经济转型,需重组政府工商部门,建立在工商局之下的“新科技署”,取代原来的工业署,由财政司司长亲自督导科技与经济发展工作,以全力推动新科技下的经济活动。此外,他也会兼任两个委员会主席,统筹及协调创新科技岭展,同时加强政府吸引外资的策略,为“财爷”进一步提高权力写下重要一页。
当然,不单是处理科技及经济发展的实务,曾荫权也不忘向海外各国推销本港在科技发展的成就。二千年六月中,他远赴美国波士顿,出席波士顿国家关系委员会及波士顿经济委员会合办的午餐会,指在过去十二个月内,香港有一千五百四十间网站公司成立,比一年前多八倍,显示香港正致力经济转型,成为拥有先进科技和提供高质素服务的世界级城市,以及亚洲区内创新科技的先驱。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三节、获选香港杰出领袖
九八年二月十二日,曾荫权被《星岛日报》选为九七年度的“香港杰出领袖”,是继特首董建华及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后,获得此奖项的政府高官。致辞时,他表示感到非常光荣及高兴,认为一个具领导才能的人,应该具备“信、望、爱”三大美德,以及刚直不阿和坚持不懈的特质。
身为选举评审团主席的中文大学校长李国章,公开赞扬这位“香港经济政策建筑师及总司令”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领袖,其正直、超卓分析力与工作魄力值得大众尊崇及致敬。
1.编制“心血之作”预案
不过,这位新鲜出炉的杰出领袖,依然坚持不肯为本港市民筑起一个又一个的“空中楼阁”,要求市民面对现实渡过经济不景的“紧日子”。他再次在公开场合中呼吁,无论是政党议员抑或市民大众,都不要对预算案抱太大幻想,表示世上没有易走的路,也不见得上天可永享繁荣。“我怀疑是否真有这样的天堂。即使有,我也不是摩西,可以带领群众走到这片乐土,无论我们是否已在旷野度过了四十昼夜。”
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曾荫权引用自己最常读的《圣经》,以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作喻,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能耐带领群众寻找天堂,又指预算案既要大洒金钱,又要同时兼有充裕盈余,以及赢得国际好评,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实,这位“香港摩西”不断公开“唱淡”,是刻意为预算案“降温”九八年二月十七日,他率先介绍了枣红色封面的预算案,标题为“利民纾困,自强不息”。他表示,编制这份预算案是他三十一年公务员生涯中最痛苦的工作,惟希望此本“心血之作”能减轻市民在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
整份预算案的内容,可谓与曾荫权早前的言论大相迳庭。当中有不少项目都是为协助市民摆脱经济困境而设,最注目的是首次给予供楼人士按揭和扣税优惠,在逆市中带来惊喜。预算案推出后翌日,曾荫权出席港台直播节目时指出,引入按揭利息扣税额乃迎合时势需要的措施,可以暂时纾缓供楼人士的沉重负担,由于香港已制订清晰的房屋政策,此措施绝不会令楼价飙升,助长炒楼活动。
“财爷”这份预算案,同时得到中央政府财金官员的赞赏及认同。九八年二月二十二日,曾荫权以新任财政司司长的身份访问北京,与三大中央政府财政及金融领导人见面,包括财务部部长刘仲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与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其中刘仲藜称赞财政预算案是为老百姓着想,又指预算案中预测本港来年会有百分之三点五的经济增长,已算是不错。
预算案得到中央官员的认同,无疑是特区政府成功管治香港其中一个重要标志,财政司司长实在居功至伟。面对刘财长连声称赞,一向严肃的曾荫权虽然口中说“哪里哪里”的自谦之词,脸上却不禁绽放灿烂笑容。
2.修订加税角力赛
预算案满载中央政府的掌声返港,曾荫权又要严阵以待,面对临立会议员对预算案的质询,他将面临力保预算案通过的重任。
1998年3月10日,临立会内四大政党的议员,包括民主党、民建联、自由党及港进联,难得达成共识,一致同意由应课税品修订条例法案委员会提出修订,联手冻结预算案中,调高百分之六燃油及甲醇制品税的提议。
不过,为捍卫政府稳定收入来源,曾荫权没有退让,声言若议员坚持提出修订,他会与同僚商量,研究是否需要撒回预算案内的部分税务宽减建议。
曾荫权此言一出,随即惹来众议员不满,认为是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恐吓。在财政预算案首次辩论当日,议员们先赞赏预算案能反映市民宿求,显示政府对舒缓目前经济困境的诚音,然后即时向曾荫权“开炮”,狠批其在冻结燃油税问题上出言恐吓议员,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之举。一直致力争取政府冻结燃油税产品税的自由党议员刘健仪声言,倘若“财爷”拒绝收回有关警告,政府需承担一切后果。 议员们毫不留情的口诛笔伐,曾荫权终于选择了让步。辩论期间,他形容推动调高应课税品税项的处境是“孤身走我路”,皆因得不到议员共鸣。他解释说,假如议员通过冻结各项燃油税,将影响政府收入来源的稳定,益发难以维持公共财政平衡,从而迫使政府缩小宽减其他税收的可能性,只是“实话实说”,没有威胁议员的意图。然而,为争取议员通过预算案,曾荫权不再坚持跟议员继续角力,决定收回撒销其他税务宽减提议,并扬言会继续努力游说议员,直至成功为止。后来,预算案亦总算成功通过,有惊无险。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四节、五任“财爷”(1)
自九五年接任财政司以来,曾荫权一直以担任“五任财爷”为目标,他也曾多次声言做过五份预算案已很足够。二千年财政预算案公布后不久,他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能够在任内做到五份预算案,业已心满意足,流露离任之意。至于被问到完成财政司司长工作后会何去何从,他重申自己始终是公务员,去留与否应徵询他的“老板”——特首董建华的决定。
事实上,曾荫权在港府服务多年,一直平步青云,在金融风暴时更带领香港走出经济低谷,令香港在两年问迅速恢复元气,其财政司的功绩,已超越港英政府时期的彭励治(任期由一九八一至八六年)及其恩师夏鼎基,实在很有机会再上层楼,成为下届政务司司长的“热门人马”。
1.辛勤忙碌地工作
九五年十一月初,获港府颁发长期服务奖,表扬他在政府工作二十八年来的贡献。
从布政司陈方安生手上接过奖状,标志著曾荫权为官多年的重要成绩。自担任财政司后,他每天过的都是忙碌无比的生活,不足为外人道。
曾荫权接受香港电台电视节目《飞越工作问》专访时,指自己习惯每天清晨六点便起床,梳洗过后,七点会出发到附近圣堂做早祷,半小时后就上班去。返到布政司署后,他总爱步行上五楼办公室,一来可以做运动,二来可与信差或清洁工人打招呼。
打开办公室大门,繁忙的工作正式揭开序幕,他要开始忙于应付各类型会议,接见不同重要人物,包括外国财长、使节、银行家及商人等,更要定期与财政科同事商量各种政府决策,几乎占去一天大部份时间。会议完毕后,他还要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至黄昏,整天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到了周末,曾荫权能腾出的时问比较多,有时却免不了务必出席的应酬;至于星期天,他通常会清早起床,看罢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