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骑士曾荫权-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个人的标志。
原来,他初入政府工作时,其实像大多数上班族一样,只会结领带。至于他如何爱上堡呔,与“煲呔”一“结”钟情,煲呔一直缠绕着他有数十年的光景,关于“煲呔”有几种解释的版本,其中有一段小故事耐人寻味。
在1990年,时任行政署长的曾荫权,正为居英权方案忙碌不已,费尽心思。当时,他与港府副政治顾问柏圣文打赌,柏圣文向曾荫权叫板说:“你能带着堡呔出镜,并亮相传媒么?结果,曾荫权真的做到了,也令他自此爱上打堡呔。
关于偏爱“煲呔”的理由曾荫又一次强调有3个原因,首先,煲呔价钱较便宜,“煲呔”用的布料比较少,自然省钱;其次,它不容易弄脏,而戴着领带进餐时,冷不防就会被汤水弄湿。最后一个原因,“煲呔曾”笑言:“个子小的男士结起挺好看……系领带很花时间,系得太短不好看,太长了又要重新系,反反复复地系来系去,而佩‘煲呔’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可以看出,曾荫权之所以喜欢煲呔,其实际原因是由于他的身材不如外国人高大,打起普通领带时,不是外幅长及膝盖,就是内幅长过外幅,并不好看,加上进食时领带总会沾到酱油菜汁,数百元的领带可能出席宴会不足三次,便要自动报销。因此,曾荫权选择打煲呔,就能避免这些麻烦。
随着时间过去,曾荫权家里放置了超过一百个煲呔,分布在衣柜内三个架上,方便他每天挑选。他说:“另外,我的衣橱里也有很多煲呔,但数目却要保密,连我太大也不知道呢!”
为筹备预算案曾荫权曾亲自到油麻地:“出巡”,跟他倾谈过的油麻地街坊,对他的印象甚佳。油麻地玉器市场内不少摊档负责人都说:“想不出现在有哪个官员比他更胜任。”一个姓王的女士说:“他很友善,而且据说他与董特首很默契,应该适合当政务司长。”她希望曾荫权上任后,不要弃掉“微服出巡”的习惯,要多了解底层市民的生活。
曾荫权就是曾荫权,英文名字是DonaldTsang,何来一个外号叫“煲呔曾”(BowtieTsang),“煲呔”是蝶形领结(英文为Bow…tie)的广东话音译。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二节、“他好像是只有工作!”
在84年曾荫权当政务专员兼任区议会主席时,他调职为贸易署副署长,便由民政事务局局长林焕光接替他。
当时已是沙田区议员的蔡根培,对这位政务专员简直赞不绝口:“曾荫权是DO(DistrictOfficer)中最醒目的,林焕光则最精灵。”
每天早上八时上班,曾荫权会由办公室大门,一直走到尽头,了解同事工作的情况;下雨天就穿上雨靴,打着雨伞,跑到区内乡村巡区。
蔡根培称,曾荫权十分重视与居民的联系,他说:“屋邨互委会就职礼,从来没有ADO(助理政务专员)等高级职员出席的,自从曾荫权做DO,两位ADO便要出席。”这两位ADO,就是大力推动清洁香港运动的环境食物局副局长邓国威,以及海关关长曾俊华。与曾荫权共事可不轻松,带领沙田区议会往新加坡考察时,蔡根培说:“早上七时起床,然后由早上参观到晚上,回到酒店便立即开会分享所见所闻,会议结束后才吃晚饭,已是凌晨时分。”
蔡根培说,后来举办韩国考察团时,区议员便向曾荫权反映,行程因此有所改善,成员多了私人时间自由活动。
曾荫权的嗜好是什么呢?根据官方网页资料,曾荫权的嗜好是远足、游泳及观鸟,蔡根培却笑说:“他有什么嗜好?我不觉得他有嗜好的,他好像是只有工作,是个工作狂来的!”
工作狂的成绩有目共睹,短短一年多,沙田区出现一番新景象,大围单车公园、单车径相继落成,城门河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当然,少下了曾荫权最感自豪的首支华人少棒队“沙燕”。
离开沙田后,十年间,曾荫权辗转当过副常务司、贸易署署长、行政署署长及库务司等工作,更于95年成为本港首位华人财政司,但“狂于工作”的性格二十年来始终如一,下属往往会于凌晨四时收到他的电邮。
出任政务专员时,曾荫权爱在办公室巡视;当上财爷后,他就把握上落楼梯的时间来做运动,同时与每层楼的清洁工人与信差打招呼。
董建华宣布他成为陈方安生的继任人当天,曾荫权在记者会坦言:“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公务员生涯中。面对下少的挑战,压力日益沉重,近年更往往要付出透支的心力及体力。”
这位政务司长曾拿自己的前途来开玩笑:“自己都很想给人架空一下,每日安排的时间都好像不够用,有时都觉得有点体力透支的情况出现。”曾荫权工作的繁重可想而知。
前布政司霍德形容曾荫权是解决难题的首选人物。事实上,派给他的许多工作如输入外劳计划、协助滞留北京的香港人回港,以至居英权方案等,都是烫手山芋。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三节、以成立“少棒队”为豪
沙田能够顺利发展,立足于新城镇之列,曾荫权功不可莫。他在沙田的另一“创举”,就是在区内成立全港第一支华人少年棒球队。
当传媒问及从官多年以来最开心或最记忆深刻的事情时,曾荫权总会答,那就是十多年前出任沙田区政务专员期间成立全港首支华人“沙燕”少棒队。当年,曾荫权曾戴着沙燕队鸭舌帽,与妻子到棒球场打气,大喊:“爱沙田!爱社区!”
1983年,曾阴权时任政务专员,由于区议会拥有三、四十万余款,民政署召集了区内小学校长和区议员开会,讨论如何善用这笔余款,筹办文娱及康乐小组。出席会议的,包括当年的小学校长卢光辉。
卢光辉虽是小学校长,却非一味关心学生读书,还注重培养青少年对运动的兴趣,他在会议中提出成立少年棒球队,得到曾荫权大力支持,后来成为少棒队的教练兼领队。他记得,当时曾荫权嘱咐他着手筹备,只叫他专心处理队务,自己则会做好筹集经费的工作。曾荫权表示不会过度干预,但出现问题时决不会置之不理。
同年暑假,少棒队正式在区内招募队员,并取名为“沙燕”,经过只有两三个月的集训,便派上战场,与九支劲旅对阵。
由于沙燕队缺乏长期训练,在上循环的九场比赛均以失败告终,并全军覆没。
“到下循环比赛开始前,为激励队员,只见头戴沙燕队鸭舌帽的曾荫权携同家人前来打气,亲自枱着一箱苹果走到比赛场地慰劳队员,还不住鼓励队员说:“只要尽了力便可以,成败只是其次!”
进行下循环比赛时的沙燕队员们汲取了失败的教训,加上接踵而来的实战经验,慢慢让球队重拾士气,表现开始好转,竟能扭转劣势连赢八场,顺利打入总决赛,与日本的水牛队对垒。
结果,由于政务专员亲临“督战”,沙燕队终于战胜了水牛队,勇夺总冠军,这是有史以来首支华人队伍夺标。比赛完毕后,队员请曾荫权致词,发觉他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原来他在比赛期不停地为队员呐喊打气,不停地高呼“爱沙田!爱社区!”的口号,最后因此失了声,这件事成为他派驻沙田期间最开心难忘的回忆之一。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四节、真情对白(1)
1.夜半无人洒泪时
曾荫权有时回首起六年半的财政司生涯时,他对98年一役印象最深——“98年最辛苦难过,入市前夕好惨。”
鲜为人知的是曾荫权在入市前,曾在夜阑人静时三度饮泣。
回望六年多“管钱生涯”,虽说不同的日子都有不同难忘回忆,但说到底,还是金融风暴那段吹得疯狂的日子,叫Bowtie曾也疯狂。
面对繁重工作,曾荫权减压之道是:“回家后,我会看卡通、粤语残片、西洋残片,自自然然我‘脑笋’便会减压,还有每天我要抓紧时间,大清早去圣堂;去二十、二十五分钟,对我来说,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减压方法,是好‘使得’,可能好过气功、打太极。”
闲时,曾荫权亦会当上“跟得先生”,跟随太太行街市,买餸菜的,可谓减压之极了。曾荫权有一些颇“贯性”的生理现象。每逢公布财政预算案前后便会咳,每逢遇压力便会肥。
原来面对大压力,曾荫权就会如小朋友一样,将身边的零食都塞进肚里,醒目的曾太这时会在旁监视着,严防他一大把一大把将花生送进嘴里去。
曾荫权和太太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即使在董建华辞职传闻喧嚣一时,他成为媒体追逐对象的那几天,也依然如此。他劝告记者,不要用“长枪短炮”打扰他的教友,否则“人家会不欢迎我的”。十多年来,每天早上上班之前,曾荫权尽量每天都到香港中环花园道圣若瑟堂做祈祷。曾荫权每到教堂,都有一位红颜知己在他左右,这便是他的爱妻鲍笑薇了,他们两人同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早上均往教堂望弥撒,二人常常表现出恩爱的关系。
对“财爷”来说,上教堂除可调剂精神外,还具医疗效用:“每天只需二十至二十五分钟,但在这段时间,我真正可以忘却烦忧,洗涤心灵,母须为文件操心,也可以忘掉工作压力,上教堂对我的血压也有好处。早年我在贸易署工作时,血压曾经很高。上教堂后,血压降低了,现在已不用吃药。”他说这15分钟可以使他暂时忘却缠身的事物,得到心灵的宁静。
现时他的减压方法,是找一些绝对信任的好同事倾诉,但不会把工作烦恼带返家中:“要太太承担你的所有烦恼,着实不公平。内子早已放弃追问我工作上的事情,但也会不时抱怨我连一些她该知道的事也不跟她说。”
不过,尽管工作辛苦,他对前景充满信心,他引述英国经济学家杰伊(PeterJay),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秘诀是四个英文字母“I”,即Information(信息)、Incentive(动机)、Investment(投资)、Innovalion(创意),香港现正在轨道上发展,前途无可限量。
2.开心和失望的事
在一次学生采访中,同学们问曾荫权:“你当了财政司长以来,什幺事最开心?什么事最不开心?”他告诉学生两个感受。
A、认同是最大回报。
回想三十多年的公务员生涯,曾说:“98年3月,我做了第一个预算案,翌日早上去港台出席答问(大会),路程上,我所乘坐的汽车旁边,有一辆的士追上来,那的士大哥在我面前笑一下,举手、打出大拇指,找想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间,我做的事,起码有一个普通大众认同,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回报,最高兴的时刻。”
B、当司长是际遇。
曾荫权说:“入行时’即三十多年前,我完全没想过当这职位……能否当财政司长,便是际遇、时间等问题。”
不过,接下来他却苦了脸说:“最失望是我讲出很多的道理,这些道理放诸四海皆准,人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般简单,但往往在立法会,或其它场面,讲出来,他们不相信……很多时是无谓的分歧,为何不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问题?”
在言谈之中,他又诉说了一些生命之“最”的事情。
他最爱的人,便是太大和两名儿子。“过去我能够熬过一些艰难的时刻,全是因为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内子都会在我身旁,给我支持。她信任我,知道我处事诚正无私。每当我大发脾气,她总是静默地不发一语。不过,之后她会下经意地来个‘反击’,也真够我受的呢!”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四节、真情对白(2)
对他来说,最难入手的工作,是写下一级同事的工作表现评核报告。“我们每日并肩作战,要放下感情因素,绝对客观地着笔,实非易事。”
曾荫权又道出了他的一些露“底”事件。当初出道由一位药推销员擢升至政务司长,坐拥建制的第二把交椅,堪称香港传奇。然而自幼家贫,看见童年照片令他想起没裤穿的日子……
3.曾荫权也是“负资产一族”
他说他也是负资产。
曾荫权口中的“负资产”,是其位于半山麦当劳道的碧云楼一单位。碧云楼属中低密度楼宇,这个单位是曾荫权父亲曾云于1979年以800万余元买入,曾荫权亦曾居于此。其后曾云的继室将单位出售。
他建议,负资产问题不能依靠政府帮助解决,否则政府的经营赤字会更厉害。他希望未来几年楼市可以“收复失地”,负资产人士便可“松绑”。
1998年9月,当时的业主遇上金融风暴,楼价大跌放盘出售,曾荫权与其弟、现任警务处长曾荫培为纪念已故父亲,合资以800余万元购入,在楼价一直未见好转下,曾有地产界人士估价,此楼宇价格已下跌至700万元左右。所持物业贬值100万。
曾荫权早前出席电台节目时,被部分听众批评政府拒向负资产人提供协助。曾氏在回应时直言对负资产人有些“歉意”,还透露他本人亦是“负资产一族”。
4.其人另一面
出于对偶像的崇拜,一批学生第一时间访得曾荫权及曾荫培两位炙手可热的人物,“跑赢”全港新闻界。“当初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机会,结果采访成功”,学生们回忆时说。
《大学线》编辑何兆伦说:“他们开始就如一般传媒一样,在教堂门外‘埋伏。’”
“我们像狗仔队一样,先打听曾荫权行踪。早上七时四十五分,目标出现了,我们先表明身分及来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