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94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94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依报。依报是环境,我们常讲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人事环境是有情的依报,物质环境是无情的依报。依报里头不但是无情的,有情的,觉跟迷都一样,没有两样。
  觉悟的人,依正庄严全是诸佛菩萨示现,为自己做得度的增上缘,为自己做觉正净的增上缘,为自己做成就真实智慧、无量德能相好的增上缘。迷而不觉,那做的是恰恰相反,为我们做妄想分别执著的增上缘,做六道三途的增上缘。觉迷一念之间,中国人常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用这个比喻、用这个话来看这桩事情,非常逼真。我们跟诸佛菩萨们一念之差,但是那个果报真的是不只千里万里,所谓是天壤之别;壤是地,天壤之别,差别太大太大了。觉悟人过的是极乐世界的生活,迷人所过的是三途六道的生活,怎么能比?这些事情总得要多想想,到你想通了,还是学佛好。「学」这个字的本意有效法的意思,我们要以佛菩萨做榜样、做模范,向他学习。
  佛菩萨怎么修成的?这些年来我们也常常讲四好,这都是帮助初学。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你要真干!存好心,我常常讲的落实到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常存这个心,存好心。说好话,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还要加一句「称赞如来」。行好事,这里面从纲领上讲,修四摄、学六度。六度里面布施、持戒,持戒里面就要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是持戒,《十善业道经》是持戒,《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是持戒,《沙弥律仪》是佛讲的戒律,其他的暂时不谈。这些东西统统做好,这是持戒,行好事从这个地方下手。都不肯干,那有什么法子?那只好什么?各人干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谁都不能够代替别人。后面做好人,做好人是什么意思?要做出一切众生的好榜样。诸佛菩萨是好人,我们怎样把诸佛菩萨这个形象显示出来给社会大众看,这做好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叫做好人。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四三卷)  2002/03/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43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
  普贤菩萨示现入定,这个意义很深,清凉、贤首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说明。前面我们读到贤首大师的解释,讲到如来藏身,他用四句话来总括。第一句是「身遍刹海」,第二句「刹在身中」,第三句「身遍身内刹」,第四句是「刹入遍刹身」,这就是「即内即外,依正混融,无碍无障,是此三昧所作。」普贤菩萨入的是这个三昧,这是法界的大定。菩萨为大众要广说如是之法,所以先入这个三昧。「身遍刹海」,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一般讲修行证果,证的是什么果?这四句就是所证的实相,真实状况。「身遍刹海」,无量无边的刹土,海是比喻广大没有边际,用它来做形容。这是世间人所知的,我们居住在这个地球上,地球上什么最大?海洋最大。海洋的面积大过陆地,我们通常称汪洋大海,汪也是大的意思。虚空法界广大没有边际,这里面确实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的刹土。
  诸佛刹土不是一个星球,是一个很大的星系,如果依黄念祖老居士所讲的,一尊佛的这个刹土,我们讲一佛土或者是一佛刹,黄老居士说是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是一佛刹土。这样的刹土在虚空法界有多少?没有办法计算,佛在此地说世界海微尘数,用这个来形容。不是恒河沙数,微尘比沙还要小。「身遍刹海」,每一个佛刹都有身,都有佛身,都有菩萨身,都有众生身,都有我自己的身。凡夫不觉,凡夫是不知不觉,叫凡夫;如果你知觉,你就是圣人,就不叫做凡夫。这个事实真相,佛在这里说,我们听了都摇头,不敢相信。
  第二句「刹在身中」,无量无边的佛刹在我们身中,身中在哪里?遍身无处不是!佛在这个经上常常用毛孔做例子,刹入毛孔。佛经上讲毛孔,现在科学家讲细胞。每一个细胞里面都有尽虚空遍法界佛刹微尘数的刹土,都在里面,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如是,刹在身中。身呢?身又遍身内刹,重重无尽,刹呢?刹又遍入刹身,依报正报混融在一起。所以底下说,「即内即外,依正混融,无碍无障」,四无碍的法界从这里见到了,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要悟,悟这个道理,我们要证,证这个境界。你要是悟了,就叫佛知佛见;你要是入这个境界,你就成佛,你就证果。什么是无上佛果?这就是的。
  下面说:「是此三昧所作」,前面四句混融,你要是入这个三昧,你就晓得怎么混融的,为什么会混融,就是这个三昧,是三昧的实相。「故以为名」,所以这个三昧的名称,称为「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贤首国师说得好,简单扼要,把宇宙之间的真相给我们说明了,很不容易!这个话若非过来人,说不出。清凉大师在《钞》里面讲,为我们说明贤首大师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身包刹海,尘容法身,得藏身名」。这两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身包刹海,尘容法身」。平常我们常常听到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跟贤首法师讲的这两句,在境界上完全相同。我们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好懂!一般人没有疑惑,其实意思很深;讲到「身包刹海,尘容法身」,难懂!不容易领会。菩萨入这个三昧,这个境界就现前。这个境界就是前面讲的四句,现量境界。这不是推想,不是猜测,不是寓言,不是想像,它是事实。
  为什么能够混融,无障无碍?这是什么道理?法性所变的,法性空寂。能现能变的体空寂,所变的相哪里是真的?所变的相,《般若经》上讲得太清楚了,相叫幻相,有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为什么说真空不空?真空能现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空有是一不是二。你要是参透、明白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想想看这个时候,你心定了没有?这个定就是普贤三昧,普贤所入的三昧,这个三昧就是「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世出世间什么疑难杂症,到这个境界完全消融了,哪有不能解答之理?我们今天为什么入不了?我们入不了就是因为自己放不下,不肯放下,以为世出世间法有所得,以为世出世间法真有其事,而不知道它的真相是无所有、毕竟空。佛所讲的话全都在我们眼前,我们六根从来没有离开外面境界,麻烦的它就是不觉,麻烦在这里。如果要是觉悟了,这问题不就马上解决了吗?
  为什么不觉?我们在讲席里,实在讲说得太多太多了,不觉的根源就是我执。不知道「我」亦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真正要忽然觉悟;我这个身、我这个心,这能思惟想像的心,外国哲学家所谓「我思故我在」,他执著能思能想的那个,以为那是我;佛给我们讲,统统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悟道悟的是这个,证道证的是这个,你悟道、证得了,你就成正果,我们就尊称你为佛陀。你入寂灭的境界,清净寂灭,确确实实一念不生,对於宇宙之中万事万物,无有一法不明了、不通达。就通达明了来讲,这是自性本具的圆满智慧,这个智慧现前了;就德能总的来说,你已经得到究竟圆满的大定,清净寂灭相,你已经显示出究竟圆满的相好。这个相好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你的相好。没有入这个境界,他体会不到,他六根接触不到。实在讲,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离开他六根,他六根本身有障碍。
  这在前面说得太多,眼见不到,耳听不到,身体接触不到,就在眼前,树木花草对你含笑、给你打招呼,你懂不懂?你麻木不仁,你不知道感恩;换句话说,中国古德常讲「醉生梦死」。愚人确实如是,一生就像喝醉酒一样,迷迷糊糊、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糊里糊涂过这一辈子。糊里糊涂来到这个世间,糊里糊涂死去,你能说这不是业障太重吗?你能说他不是迷得太深吗?纵然遇到圣教,每天在帮助他、在启示他,依然不觉。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请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众影像。】
  这一句经文,佛给我们说明普贤菩萨所入三昧的体、用,上面一句是讲的定体,下面这一句是讲定用。大定之体是『一切佛平等性』,大定的作用是『能於法界示众影像』。清凉大师注解,我们念一念,「此定相用,无量无边,皆悉依於如来藏说,略举其要。句有十三,门乃有十。以后二门收五句故,摄为六对。后之二门,各一对故。」前面的几句话我们特别要留意,「此定相用,无量无边」,凡夫跟佛菩萨的差别,凡夫的心是散乱的,佛菩萨的心是定的。定散之相又是什么?散乱之相妄想纷飞,我们常讲念头不止,连睡觉念头都没有止息,如果念头止息,这个人就不作梦。你睡觉还有作梦,梦境怎么现前的?妄念起灭,所以你的心定不下来。为什么你定不下来?你心里面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不下;这个说法是没错,但是初学的人听不懂,不得受用,我们得换句话来讲,我们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不下,起心动念想著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求。
  现在人常常讲保护自己,这个话在佛法里面讲是错误的,保护自己增长我执、增长妄念,那是妄念的根,这个念头是妄念的根。为什么?没有自己,没有我,没有我就觉悟了。你还有我,你念念当中,你没有离开我。诸位要晓得,舍弃这个身见,就是说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你才能入佛门,小乘证须陀洹果,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萨。执著这个身是我,入不了门,学佛怎么学法、怎么用功,在佛的门外。佛好比一个学校一样,你还没有入大门,你在大门外;你执著愈严重,距离那个大门愈远。只要有这样一个执著,那起心动念样样都是为我,这个麻烦大了!为什么世尊当年为我们示现的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你想想看他这个教学的用心何在?他可以不必这么做,但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别的,就是这一句所说的,「能於法界示众影像」。示是示现,做个样子来给迷惑、执著的众生给他看看,让他觉悟。
  所以修道先要放下,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放下之后再提起,提起是为众生服务。这个时候提起,你没有一点私心,你在行菩萨道,你入了无障碍的境界。还是有障碍,那就得放下,放下能够帮助你破除障碍;你不肯放下,在理上讲破除障碍是做不到的。理离不开事,事离不开理,几个真正学佛的人参透这个道理?普贤菩萨在此地给我们表演,「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这一句是定体。平等没有高下,平等没有分别,平等没有执著,平等没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是真诚,有妄想就不真不诚。平等就觉悟,平等就大慈大悲,所以他能为众生示现影像。平等的心没有边际,不平等有界限,换句话说,它有范围、有局限;平等,局限没有了,全部突破了。现在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的空间,不同维次空间从哪里来的?从不平等变现出来的,从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这一句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是一切佛的平等性。
  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的,「皆悉依於如来藏说,略举其要句有十三」,往下这一共有十三句,十三句总说为十门,下面经文就说到了。十门里面有六对,在这里略微介绍一下。「初二句明体用一对」,就是我们现在念的这两句,这两句是体用一对。「谓无分别智,证平等性以为定体」,什么能证?无分别智能证,平等性为所证,「影现法界为胜用也」,胜是殊胜,无比殊胜的德用。佛平等性就是如来藏,所以是依如来藏而说,菩萨已经证入佛的平等性。在十门里面,这是第一门,「契合佛性门」。讲它殊胜的大用,这就是第二门:「示众影像门,谓能现能生身土智影」,这里全用个影、影像,提醒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大般若经》上佛常常提醒我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不是真的,这个相是无所有,楞严会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事实真相。所以相是妄相,毕竟空,不可得。这个相你可以欣赏、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控制,你不能占有。
  我们凡夫的麻烦在哪里?想控制它、想占有它,於是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油然而生。菩萨为什么在这里头种种享受,他为什么那么自在?他为什么没有这个罪报?没有六道三善道的善报、三恶道的恶报,他为什么没有?因为他没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他没有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这就是说明他可以欣赏、他可以受用,他不造业。因为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的根身六根、外面的六境,毕竟空,不可得。这就是佛的平等心,这就叫做如来藏,出缠的如来藏,超越了。超越什么?我讲最简单的,超越控制的念头、超越占有的念头。控制一切诸法的念头、占有一切诸法的念头,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你不能够证悟的根本。你只要有这个东西存在,经讲得再详细、讲得再白,你还是听不懂,你还是不得受用。证得佛平等性,这是什么人?普贤菩萨。他起的胜用:「於法界示众影像」,这句话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讲,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服务什么?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众生需要佛菩萨为你服务哪一项,他都来了,这事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众生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喝水,普贤菩萨有没有来帮助我们?有!你每天穿的、吃的、喝的,无有一样不是!都在这里布施供养,你知道吗?我们每天吃的这碗饭,这碗饭从哪来的?稻米是土地上长的,人工去播种、去耕耘、去收获,辗转多少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